03.04 產後痔瘡疼得厲害,有沒有緩解的辦法?

全家揚


產後痔瘡疼得厲害,有沒有緩解的辦法?



相信大多數寶媽都經歷過痔瘡,從懷孕的時候就開始有痔瘡的跡象,生產後痔瘡越發嚴重。有了痔瘡以後肛門處會脹,會疼。

產後痔瘡緩解方法:

因為痔瘡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便秘,早晨的,所以只要治好便秘,痔瘡慢慢的就消失了。

第一,多喝水

多喝水能夠促進身體代謝循環,將身體的毒素通過大小便排出體外。可以改善大便乾燥的情況,緩解便秘。



第二,多吃水果

水果中還有很多有助於消化的營養物質能夠促進腸胃蠕動,促進食物的消化,也有利於緩解便秘的情況。

第三,多運動

多運動能夠促進身體內循環,促進腸胃的蠕動和食物的消化,身體循環開了,便秘情況就會緩解,痔瘡現象就會消失。

第四,使用開塞露



有時候便秘嚴重,痔瘡疼痛,難忍可以使用開塞露,有助於將宿便排出。但是開塞露具有依賴作用,不可多用。

第五,保持心情愉快

新媽媽平時應該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因為不良精神刺激能使胃酸分泌量下降,腸胃蠕動減慢,從而引起便秘痔瘡。

第六,經常做提肛運動



長時間的坐位可腹中中壓力向下壓迫,使肛門血管淤血,肛周圍組織水腫、脆弱、容易造成損傷,因此,新媽媽避免久坐。

有條件可以經常做提肛運動,即連續有節奏的下蹲—站立——再下蹲的動作,每天做1-2分鐘,每日做2-3次,以加強肛門括約肌收縮,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防止瘀血。

痔瘡和便秘的情況,也是由於生產和懷孕的時候壓迫腸道造成的。所以隨著產後身體得慢慢恢復,便秘和痔瘡的情況也會逐漸的消失。


丁媽親子時光


生產前就經常聽到身邊的媽媽們說著:“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當時還不以為意,但是在孕晚期的時候由於寶寶壓迫腸道,導致腸道蠕動能力變弱了,所以那段時間出現了便秘的問題,到了順產的時候自己又瞎用力,生完當天屁股就疼的不要不要的,沒幾天就發現自己得上了痔瘡。之後從坐月子開始就一直摸索著進行自我治療,經歷了半年左右的時間現在痔瘡基本已經痊癒了,接下來分享我治療痔瘡時的一些心得,不敢保證痊癒,但肯定能幫助你緩解痔瘡的症狀。

一、便後用水清洗肛周。肛周有很多的小褶皺,平時用紙擦不注意的話很容易會擦破皮出血滋生細菌,引起發炎和水腫的症狀,所以每次便後一定要用水清洗肛周。

二、每天用加了高錳酸鉀的熱水坐浴。痔瘡的形成有局部血液迴流不暢的原因,每天用加了高錳酸鉀的水坐浴不僅可以給肛周殺毒還可以促進局部血液的循環,緩解痔瘡的症狀。注意是肛腸專用的1:50的高錳酸鉀哦,否則沒有效果。


三、使用肛門保護墊。痔瘡通常會引起局部疼痛瘙癢之類症狀導致痔瘡患者不能坐著,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肛門保護墊,肛門保護墊能使菊花處於懸空的狀態透氣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坐著也不會有壓痛的感覺。


四、預防便秘。很多媽媽得痔瘡的過程就是:便秘☞痔瘡,得了痔瘡後就更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的問題,因為大便的成分中有一些細菌,細菌會導致傷口的感染並加重痔瘡疼痛,所以得了痔瘡後一定要預防便秘保持大便通暢,日常飲食中多吃燕麥蔬菜之類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蹲坑時也不要蹲太久,這樣才能遠離痔瘡,

通常媽媽們都是在產後才爆發痔瘡的,趁著痔瘡還不是很嚴重時,按照以上方法好好護理肛門,不要讓自己再挨一刀了(*'ε`*)


每日醫學科普


女性一旦懷孕以後,會發現原來肛門處沒有痔瘡的地方出現了痔瘡,並且產後越來越來大,越來越痛,為何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解決呢?現以真實案例分析產後痔瘡的解決辦法。

一.產後痔瘡的來源?案例:妊娠25周開始發現痔瘡,突出肛門的痔瘡大小約1×2cm,順產完痔瘡脫出肛門外,色發紅,有水腫,大小約3×3cm,觸之有疼痛。


分析:1.為何痔瘡變大了?懷孕以後隨著孕周增大,子宮壓迫了盆腔靜脈,靜脈叢瘀曲,突出肛門外,順產時由於胎先露逐漸下降,對靜脈叢壓迫更大,痔瘡也會變得越來越大。2.痔瘡為何會變紅,變痛?出現疼痛多是在順產時出現了破裂,因痔瘡上血液較為豐富,一旦破裂容易出現輕度感染,加重疼痛感。另外出現疼痛可能為痔瘡坎墩於肛門外,而出現疼痛,炎症的出現會造成痔瘡處紅腫熱痛。

二.產後痔瘡需要治療嗎?產後痔瘡需根據不同種類選擇是否需要治療。內痔主要分為四度,I度內痔:有便血,無痔脫出。 Ⅱ度內痔:排便時有痔脫出,排便之後可以自行回縮。 Ⅲ度內痔:痔瘡容易脫出,需用手還納。 Ⅳ度內痔:即使還納之後。孕婦多為二度,到了孕晚期和生完之後會變成三度,二度可以不治療,三度需要治療。



三.為何孕期不治療,產後才治療呢?怎麼治療才有效呢?一般痔瘡孕期是不治療的,很多痔瘡膏含有麝香和牛黃孕婦都是禁用的,會導致流產,另一方面孕期手術切除痔瘡也可能會刺激子宮收縮,引起流產。


怎麼治療才有效呢?其實產後痔瘡主要關注兩個方面,1.如何減輕疼痛:對於產後的產婦使用麝香效果較好,可以活血通絡,消炎止痛;產後如果非常疼痛,可以使用鎮痛藥,如曲馬多;臨床反應來看高錳酸鉀坐浴效果較好,對會陰傷口和痔瘡損傷刺激性小。2.如何使痔瘡變小?對於二度痔瘡,平時經常清洗外陰及肛門痔瘡慢慢就可以變小;如果是三度痔瘡可以用硫酸鎂或是麝香製劑外敷,達到變小的作用,如果仍不能變小,可以產後42天以後去肛腸科切除。

總結:產後痔瘡需要評判類型,然後對症治療,多數痔瘡不用治療或者常規清洗治療後1周疼痛症狀就可以緩解。

婦產科阿Z博士與你相伴,一起度過漫長孕周,關注孕婦健康,您的支持就是對我的最大鼓勵。


婦產科阿Z博士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產後痔瘡疼的厲害,有沒有辦法緩解?


懷孕期間很多人得痔瘡,要問怎麼緩解,我覺得我們需要了解一下痔瘡,具體總結如下:

1.什麼是痔瘡?

其實醫學上不叫痔瘡,而是稱為痔,以齒狀線為界分為內痔和外痔;內痔主要表現為出血和脫出,外痔的症狀主要是肛門不適、潮溼感,有時瘙癢,發生血栓性外痔時可表現疼痛;

2.痔有幾種類型?

三種類型,分別是內痔、外痔、混合痔;

3.產後痔瘡疼痛如何緩解?

痔瘡一般是不會疼痛的,如果出現疼痛考慮是發生了血栓性外痔,產後時間短的話不能坐浴,只能通過熱敷,如果疼的厲害可以口服止痛藥;痔出現了疼痛感,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應儘快去醫院,以免耽誤病情;

4.有痔者生活中注意什麼?

  • 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蔬菜水果中富含大量膳食纖維,能防止便秘;



  • 增加飲水量:推薦開水,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保證每天2500ml的攝入量,多次少量飲用,防止大便乾結;
  • 按時排便;
  • 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酒類等;
  • 保持肛門清潔:可每天用溫水清洗,減少感染的發生率;
  • 適當運動: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直腸供血,有利於疾病的恢復;也可做提肛運動改善局部供血;
  • 清淡飲食;
  • 避免進食堅硬的食物;
  • 避免久坐。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


醫者良言


很多女性分娩後,會有1-2天會不排便,這種現象很正常,排便會逐漸恢復。


但也有大約20%的女性,分娩後超過3天都不排便。這就有可能是產後便秘了,讓寶媽們痛苦不已。


產後便秘的危害

危害1:食慾減退

危害2:毒素的蓄積和吸收

危害3:阻礙盆腔的血液循環

危害4:肛裂和痔瘡

危害5:情緒煩躁

危害6:內分泌的改變


產後便秘的原因

1、產後人體虛弱,排便力量減弱。

2、子宮在盆腔內擠壓直腸,使直腸的彎曲度增大,陰道肌肉薄弱致使排便腹壓不夠。

3、由於產褥期胃腸功能減弱,腸蠕動慢,腸內容物在腸內停留時間長,使水分吸收造成大便乾結。

4、經過妊娠腹部過度膨脹,使腹部肌肉和盆底組織鬆弛,排便力量減弱。

5、飲食結構不合理,食物過分精細,缺乏纖維素。

6、延遲排便、愛吃辣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使本來正常的排便反射遭到干擾,直腸對糞便壓力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糞便滯留在直腸內,不能及時排便。

7、分娩時使用的鎮痛藥物,會讓腸道蠕動比平時緩慢。

8、服用過補鐵劑或抗抑鬱藥物,都會可能導致便秘。

9、分娩時做了會陰側切,有縫線。

10、不是初次生產。因為生產次數越多,產後便秘越常見。


產後便秘的飲食

1、高纖維

膳食纖維本身不被吸收,能吸附腸腔水分從而增加糞便容量,刺激結腸,增強動力。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有麥麩或糙米、蔬菜、含果膠豐富的水果如芒果等(注意:未熟的水果含鞣酸反會加重便秘)。

2、水分

多飲水,建議每天飲水可在1500ml以上,使腸道保持足夠的水分,有利糞便排出。

3、B族維生素及葉酸

用含B族維生素豐富食物,可促進消化液分泌,維持和促進腸管蠕動,有利於排便。如粗糧、酵母、豆類及其製品等。在蔬菜中,菠菜、包心菜,內含有大量葉酸,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4、易產氣食物

多食易產氣食物,促進腸蠕動加快,有利排便;如洋蔥、蘿蔔、蒜苗等。

5、脂肪

適當增加高脂肪食物,植物油能直接潤腸,且分解產物脂肪酸有刺激腸蠕動作用。乾果的種仁(如核桃仁、松子仁、各種瓜子仁、杏仁、桃仁等),含有大量的油脂,具有潤滑腸道、通便的作用。

6、注意

不要喝酒、濃茶、咖啡,別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7、火麻油


改善產後便秘

1、改善便秘操:主要是增強腹肌及骨盆肌力量。

【站立位】可做原地高抬腿步行、深蹲起立、腹背運動、踢腿運動和轉體運動。

【仰臥位】可輪流抬起一條腿或同時抬起雙腿,抬到40°,稍停後再放下。兩腿輪流屈伸模仿踏自行車運動。舉雙腿由內向外劃圓圈以及仰臥起坐等。

2、快步行走和慢跑:可促進腸管蠕動,有助於解除便秘。

3、深長的腹式呼吸:呼吸時,膈肌活動的幅度較平時增加,能促進胃腸蠕動。

4、腹部自我按摩:仰臥在床上,屈曲雙膝,兩手搓熱後,左手平放在肚臍上,右手放在左手背上,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揉。每天做2-3次,每次5-10分鐘。

5、吸推排便法:把手放在腹部上,收縮腹部肌肉,讓肚子變平坦腰部變寬,這叫做【吸】;再做相反的動作,把腹部肌肉向手掌推,這叫做【推】;做10次吸推動作後,最後再長時間(3—5秒)地做一個推的動作。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要放鬆骨盆底肌肉。


新特藥業公司


產後痔瘡疼的厲害,這點煎熬很多產後女性可能都曾經遇到過,本來沒懷孕的時候沒有痔瘡,懷孕了以後有了痔瘡,一生孩子,痔瘡加重了,疼的坐立不安。

很多女性是因為在分娩的時候,使勁用力,導致了痔瘡的脫出,或者是因為胎兒的娩出,經過陰道分娩,擠壓到了臨近的直腸,再加上本身懷孕晚期就容易下肢靜脈迴流不暢,從而導致了痔瘡的加重。



那應該怎麼緩解這種痛苦呢?首先,這個時候一定不能再便秘了,本來痔瘡都在發作,如果這個時候再加上便秘,那麼無異於雪上加霜。所以首先我們能做的,就是多吃纖維豐富的飲食,讓自己遠離便秘困擾。

對於產後女性來說,這個時候分娩已經結束了,可以儘量的恢復活動,多走動,儘量自己上廁所,避免長時間的久站和久坐,這樣更有利於幫助靜脈的迴流,幫助痔瘡的緩解。

嚴重的痔瘡疼痛,可以通過溫水坐浴,每天晚上坐浴15~20分鐘,然後局部使用痔瘡膏或者痔瘡栓,來幫助痔瘡消腫止痛。僅僅是局部用藥,不用太擔心,吸收量很有限不會影響到母乳餵養。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產後痔瘡怎麼辦

  痔瘡多發於女性產後,而且一般難以治癒,醫學把這一時期痔瘡稱為“產後痔”。女性產後痔瘡長期不治還會導致病菌入侵血液引起陰部、乳腺、盆腔及附件、直腸癌、心腦血管等疾病。所以說產後痔瘡一定重視,並儘早治療。女性產後痔瘡怎麼辦?

  發生產後痔瘡的症狀,我們自我調節後情況加重者就應該及時到醫院找肛門專科醫生診斷治療。一般產後痔瘡的治療有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法。具體治療方法為:

  1、藥物治療,一般降低血管壁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流方面的藥物效果較佳,許多止血藥並沒有什麼效果。因為痔瘡的出血實際上是血管破裂,局部受到擠壓引起的,不是單純的局部軟組織損傷引起表面滲血、出血,知道這個道理,對於痔瘡出血怎麼治療可以判斷你的用藥是否準確。

  2、最好的辦法仍然是手術。手術有幾種:一是常規手術,這種方法現在已經較少使用,因為做起來出血較多,手術時間長。二是採用儀器治療。如高頻電容場技術(HCPT)、直腸粘膜環切術(PPH)。每一種技術都有它的適應症。手術快、出血少,能夠相對徹底解決問題。

  除了配合醫生的藥物和醫學器械的治療外,產後痔瘡患者們在生活上還可以做一些簡單的緩解產後痔瘡的行動。

  六種方法緩解產後痔瘡

  1、每日數次,用柔軟的冰袋敷在患處。冰可以幫助減少腫脹和不適。

  2、坐浴,您的底部浸泡在溫水中,簡單地坐在浴缸或澡盆。淹沒住你的下半身肛門直腸部位。每天一次,浸泡10分鐘左右,嘗試幾天。

  3、冷暖交替治療,開始用冰包,然後用溫水。

  4、每次大便後,輕輕但徹底清洗患處。

  5、一般的藥膏,小心使用。因為往往會造成對皮膚產生刺激。

  6、減少直腸靜脈的壓力,以減輕疼痛。避免坐或站立很長一段時間。


智欽孕嬰平臺


產後痔瘡大多數是孕期痔瘡的遺留問題,懷孕以後,孕媽媽身體受到激素影響,腸蠕動減慢,容易使食物在腸道中瀦留,糞便變得乾結,特別容易便秘,相對來說排便加大用力容易引發痔瘡。

女性懷孕以後,隨著子宮增大,不斷壓迫直腸,盆腔靜脈迴流不暢,孕期也容易形成痔瘡。

孕期是不建議進行痔瘡手術,容易引起流產或早產。一般都要等到生產以後行切除手術,孕期最好是保守治療。

另外,自然分娩的產婦,生產時拼命用力也可能導致痔瘡。



產後治療主要根據產婦是否母乳餵養分為兩種情況:

①如果是母乳餵養,可以使用外用藥,外用藥最主要的針對脫出、出血,一般建議患者用溫熱水坐浴或者是清洗肛門,另外塗一些痔瘡的膏藥。

母乳餵養的媽媽就不建議口服藥物或者用塞進肛的藥物。

②如果產後沒有哺乳,可以用口服藥物和外用藥物一起治療,往往優先採取外用百植清,並配合溫鹽水坐浴的保守處置方法。

如果痔瘡症狀反覆用藥也不見緩解,又非常痛苦,已經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就要考慮手術治療了。

產後還是要清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做提肛運動。


亞莉丫育兒


1、飲食方面

要維持大便的軟化,避免排便努掙,包括食用高纖維飲食,每天的攝入量20-35g,或服用補充纖維素類藥物,如甲基纖維素、聚卡波非等,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調節糞便的硬度。除了增加高纖維飲食外,還要增加水的攝入量,以軟化糞便,減少便秘的發生。

2、生活方式方面

a.改變如廁的不良習慣,如長時間蹲廁或閱讀,減少排便努掙和腹壓,對痔的預防和治療也是很重要的。b.定時排便,建議可以安排在早晨七點左右,因為這時候腸經活動,利於排便,從而保持大便通暢。c.大便後要注意清潔,避免糞便殘渣留在肛門周圍,刺激並加重痔瘡。

3、運動方面

我國有坐月子的傳統,雖然產後需要休息,但整個月子裡躺著也是不對的。只要不勉強、不累、不難受、不著涼,產後儘早適當運動利大於弊。活動多了,腸蠕動加快、大便易排出,也能緩解痔瘡的疼痛。還可多做提肛運動,可以適當鍛鍊肛門周圍的肌肉,消除便秘,也有助於孕婦產後的身體的恢復。

4、適當使用外用藥

可以每日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外陰或坐浴,不僅能收斂腫大的血管,還能消炎止痛,對治療痔瘡非常有效。為了減輕疼痛,還可以局部冷敷或者熱敷。

5、如果症狀輕者通過以上方法,兩三個月還不見好轉,或者出現痔瘡脫垂、出血等嚴重症狀,就得及時去醫院診治或手術。


練磊醫生


產後痔瘡疼得很厲害,還是有很多辦法可想的,不要硬揹著啦,這樣也不利於孕期健康。

比如外用的非處方藥有:肛泰膏、複方片仔癀軟膏、麝香痔瘡栓、化痔栓等等。

第二:配合一些其他措施

1、衛生保健:保持清潔,注意下身保暖;避免信坐久站;做做提肛運動;按摩。

2、注意飲食:

忌食辛辣:因為刺激性的食物會引起腸道充血加重痔瘡病情。不要吃辣椒、大蒜、大蔥,少吃不易消化堅硬的食物,以免引起便秘加重痔瘡。

忌酒:飲酒會吸收體內的水分,使直腸靜脈充血擴張,加重痔瘡症狀。

多吃蔬菜水果,但要控制榴蓮、荔枝、龍眼、芒果等火性水果。

規律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加重腸胃負擔,引起便秘,加重病情。

3、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排便規律了,痔瘡自然就會緩解。

孕產期如何保健?

由於懷孕後腹壓增高,影響痔靜脈的迴流,容易誘發痔瘡,所以孕產期的保健對預防痔瘡很重要。

  1. 定期檢查,及時糾正胎位不正情況。

  2. 懷孕婦女一般活動減少,胃腸功能減弱,糞便停留時間長,水分被重新吸收,引起大便乾燥,誘發痔瘡。因此應適當增加活動,避免久坐久站。

  3. 注意衛生,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清洗局部,有利於改善血液循環,預防痔瘡。

最後,有痔瘡的朋友不用擔心,痔瘡一般不主張手術,保守治療一般都都奏效,只有情況嚴重以及有合併症的情況下才考慮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