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怎麼才叫“會工作”?

淺海的蛤蜊


聽了羅胖老師“什麼叫會工作”的一段音頻,受到啟發,做成PPT分享給大家,希望你也能受益。

思考

無論你是即將邁入工作崗位,還是已經工作了幾年,都有存在“不會工作”的朋友。

是什麼原因導致“不會工作”的情況?

羅胖老師以“軍工六性”開展話題,講述“不會工作”有個重大原因,那就是“協作”。

軍工產品,不僅要性能好、質量高。

還要通過與組織環境充分協同,才能在戰場中發揮作用。

這確實很像學生走出學校,走進社會,面對大環境的處境。

不僅自己要有本事,還得會和周邊的各種因素協同合作,才能完成好工作。

因此羅胖老師從軍工產品的六方面性能:

穩定性、適應性、安全性、保障性、維修性和測試性。

逐一對照到“會工作”的層面中,講述了通過這幾點,瞭解怎樣的狀態叫做“會工作”。

這六性,我根據自己能力水平的升級,也做了一個簡單的總結。

一、穩定性

做事認真靠譜,別人交代的事情,要有回應。

怎麼叫真正的靠譜?

有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那是我畢業後剛參加工作的時候。

有次老大有事,讓我幫忙送個東西交代給一個人。

我呢,傻乎乎的把東西送到,看到大家都在忙,交代給其中一個同伴,把東西放一邊就去忙自己的事了。

半個小時後,老大打電話問我東西送哪了?

我傻眼呆住...意識到事情做的好像不太妥當。

最後老大說了一句話:“做事情要有閉環”。

才讓我真正知道,什麼叫做事讓人放心,讓人覺得你靠譜。

我只需要給老大打個電話,說聲東西送到了,再或者將東西親自交代給那個人,這件事才算是真正做完。

這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對我的啟發很大,想要做好一件事,這就是基礎。

二、適應性

面對巨大變動,能從容面對。

怎麼從容面對?

就是遇事不驚,淡定嘍,著急的事情慢慢做。

羅胖老師舉了一個特別好的例子。

比如你是一個產品客服,用戶暴怒,打電話罵你,我們要知道,這不是罵我們個人角色,而是在指責公司的產品。

正確方式應該是用我們的職業角色平和應對,而不是用個人角色乾脆跟他對罵。

如果我們能做到個人與職業角色分開,這確實也能給我們生活工作,帶了很多愉悅感。

三、安全性

是靠譜的升級,也是解決問題能力的體現。

在我的工作中,我接觸到了兩類人。

第一類人是凡事需要別人教他去做,搞不明白的事情不會想去著自己研究解決。

第二類人是上面交代的事情,全盤接受,中間路徑自己搞定,最終給出滿意結果。

作為上司,你肯定也會毫無疑問的,將重要的事情交給第二類人。

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人,安全性自然高的多。

四、保障性

在工作中,“有保障”這種能力,我稱之為“獨當一面”的能力。

再簡單的說就是,一件事情交代給我,我能不能長期的做好。

不僅要考慮周全,會有彈性的利用資源,也要有判斷力,能控制節奏,會以最高的效率去完成事情。

這也是目前我所追求的能力。

五、維修性

不眼前於當下,著眼未來。

用羅胖老師的話說就是,能夠跨越時間空間,跨越組織的邊界,對各種趨勢進行預料,並作出預案。

重要的已經不是當下的任務能不能達成,而是你現在做的事,能不能在各個維度上,應對和利用未來的重大變量。

還說,如果踏上這個能力臺階的人,已經具備當一家公司CEO的水平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那我們盡力追求嘍。

六、測試性

這是對維修性的一個升級要求。

暫且不說遠,就以前幾日我發的一篇——打動HR的6個戰略文章為例。

其中說了如何展現自己,需要細節描述,落實到具體事上。

比如大家知道我做PPT很有一手,原因是因為看見我在業餘接過多少訂單,價值多少的定製PPT。

也可以看見我寫的教程受到多少人的點贊。

也可以看到我即將出版一本關於PPT教程的書籍。

這些事情,大家是一眼能看到的,也就是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

以上每一性,都是能力遞增的加強,像我在文集中致讀者那篇說的那樣:

一個很厲害的人,不是到了一個很厲害的位置,才會做一些很厲害的事。

而是因為他,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以上綜合能力,從而脫穎而出。

也像羅胖老師說那樣: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必需追求名利、升職加薪。

隨著能力不斷增強,名、利、權這些東西,真的只是自然的結果而已。

注:私信小萬:“工作”,PPT源文件送給你。

小萬使用的是PowerPoint2016,內容來源於得到,圖表來源於KOPPT。


小萬PPT


“會工作”我所理解的會工作就是以下幾

  1. 第一,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也就是工作時間要安排合理,有較為明確的工作計劃和目標。
  2. 第二,工作內容質量要有保障,學會借鑑好的內容,多學回觀察,這就是“會工作”
  3. 第三,多省事,多省心,學會在工作當中尋找簡單方便的工作效率,規劃,不懂就多差,問,看,這就是“會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