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又見政策“一日遊”,廣州官網撤下48條措施,商服類項目細則需由住建局研究確定

又見政策“一日遊”,廣州官網撤下48條措施,商服類項目細則需由住建局研究確定


3月4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獲悉,廣州市政府昨日剛剛在其官網上發佈的《廣州市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若干措施的通知》,共計48條措施,暫時已被撤下。


這一消息,不禁令市場聯想到此前開封、張家港等多地頻現的政策“一日遊”。


不過,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該文件雖然被市政府官網撤下,但細則所規定措施並非無效,只是一些關於商服類項目銷售的具體細則需要住建局等相關部門再次研究確定。


此外,12345政府服務熱線工作人員亦向記者表示,該項文件由廣州市發改委發佈,但商服類項目銷售政策的具體實施則由廣州市住建局制定。具體撤下原因尚不明確,可能是因為住建局相關細則還在制定當中。同時,48條措施的有效日期是在2020年12月31日,因此暫時從官網撤下,只是為了進一步明確一些具體細則,從時間上並不影響措施的施行。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廣州此次只是暫時撤下已發佈的政策,並未否定,因此不同於此前出現的政策“一日遊”。一方面,政府擔心政策帶來的一些市場不良反應,不願意被市場過度關注;另一方面,可能對於細則的修訂,還是會著重強調“房住不炒”的定位,即便放鬆了一些政策,但還是會出臺相應措施來限制部分房屋的進一步交易,或者新增一些持有的要求。


廣州解禁“類住宅”?


據瞭解,3月3日,廣州市政府官網發佈的通知中,第三十一條明確指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優化商服類項目建設和銷售管理,商服類項目未完成規劃報建手續的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單元;商服類項目不再限定銷售對象,已確權登記的不再限定轉讓對象


此外,通知還提出,要優化完善商品房預售款監管,允許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憑商業銀行現金保函,申請劃撥商品房預售款專用賬戶資金。加大住房租賃市場扶持力度,加快撥付對住房租賃企業的獎補資金。


該項措施被認為廣州將解禁“類住宅”。


所謂“類住宅”,是指在住宅限購的大環境下,部分商服類項目被設計成酒店式公寓、公寓式辦公等“類住宅”銷售,由於面積小、不限購、總價低一度成為部分剛需客、無房戶和投資客的選擇。

與此次新政所對應的是,在2017年3月30日,廣州頒佈“330新政”,要求商服類物業只能由法人單位購買,個人不能購買,且未完成規劃報建手續項目,最小分割單位不得小於300平方米。


到了2018年12月,廣州市住建委發佈《關於完善商服類房地產項目銷售管理的意見》,對商服類項目限購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鬆綁,要求2017年3月30日後土地出讓成交的商服類物業,銷售對象應當是法人單位。而2017年3月30日前(含當日)土地出讓成交的商服類物業,不再限定銷售對象。


而3月3日被廣州市政府官網撤下的舉措,標誌著廣州“330新政”中關於公寓限購的舉措完全鬆開,由此,引發樓市熱議。


“鬆綁信號”or“過度解讀”?


今年1月底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酵,為應對困境,各地“因城施策”更加靈活。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50個省市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密集出臺房地產行業扶持政策,以提振市場信心,保障房地產市場的平穩運行。


而此次廣州全面取消對公寓和商鋪的限售政策,允許個人買賣、不限定最低分割單元,更是一線城市中第一個對房地產市場進行放鬆的政策,因此被業內人士認為有很強的示範效應,對於其他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等都有較為積極的作用。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該政策只能活躍少部分企業,對整個市場幾乎沒有多大影響。因此呼籲不要“過度解讀”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稱,雖然目前多個城市陸續出臺了不少看似“鬆綁”的政策,但實際上真正對樓市能產生影響的微乎其微。真正影響市場的限購、限貸、貸款比例等政策,特別是一線城市和一些熱點二線城市並未作出調整,“房住不炒”的定位也並未改變。因此,這些政策只是疫情期間,為緩解部分中小企業資金壓力的一些措施,整個樓市遠遠談不上“鬆綁”。


嚴躍進也表示,各地方政府的調控政策雖有所放鬆,但總體上還是堅持中央“不以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這一理念,至於疫情過後的調控方向如何,還要看實時成交情況。總而言之,就是要以“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為最終目標。


政策“一日遊”緣何屢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因城施策”全面實施以來,在廣州之前,多地都曾上演過政策“一日遊”現象。


2019年12月10日,蘇州下轄縣級市張家港多個售樓處均接到市房產交易中心消息,稱房屋不滿兩年可以直接辦理過戶手續,“限售”要求已取消。


不過一日之後,12月11日,張家港市房產交易中心工作人員迅速改口,稱“取消限售過戶”的政策已經停止


如果說張家港的“政策一日遊”因還未出臺官方文件細則,尚屬“試水”,而河南開封此前一日內迅速撤銷新房“不限購”的決定,就更加體現了“房住不炒”的決心。


2019年7月19日,開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佈《關於調整新建商品住房交易實現及撤銷備案限制的函》。文件顯示,為統籌房地產市場調控,提振市場信心,經百城辦例會研究決定,現取消新建商品住房自取得《不動產權證書》之日起滿3年方可上市轉讓的交易時限,取消已撤銷備案房屋的交易資格凍結時限


不過一天後,開封市住建局就迅速作出了撤銷“取消新房限售”的決定。其表示,鑑於作出的“調整新購商品住房交易時限及撤銷備案限制”的決定,未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論證,對由此可能產生的市場影響缺乏充分的預判和評估,故撤銷此決定,收回相關文函。


此外,諸如湖南衡陽、內蒙古呼和浩特、遼寧瀋陽、廣東佛山、安徽蕪湖等城市,都曾出現過樓市鬆綁政策“一日遊”的現象。


一位資深投行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政策一日遊”現象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因城施策”過程中,地方政府與中央之間偶有的“不協調”引發,也不排除地方政府“試水”市場反應或者迫於輿論壓力而叫停的情況,但無論如何,這對於地方政府公信力以及房地產市場將會產生不良影響,畢竟“調控不是兒戲”。未來,隨著中央“房住不炒”的決心日益明確,以及地方政府“因城施策”施展得越來越得心應手,此類情況發生的機會也將越來越少。


又見政策“一日遊”,廣州官網撤下48條措施,商服類項目細則需由住建局研究確定


記者 張志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