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這次疫情對農業、農村、農民的影響大嗎?都在哪些方面?

谷谷小剛


如果是專業種植戶的話特別是蔬菜水果這些時令比較強都產品影響就比較大。

全國上下都有影響,不同的情況不同的村莊不同的農民會有所差別。一般的不做買賣的種植戶可能影響不大,比較難說。


阿張1559032163


對農民的影響很大,農作物在地裡長著,但是養殖市場不好我家這邊就有例子。

他家養雞場,半年以前十塊錢一隻雞苗買了五千多隻,養了五個多月,馬上就可以出欄了,然後出現了疫情,交通受阻,市場關閉,導致雞全部都壓在手裡,一百塊錢五隻雞,都賣不出去,你想十塊錢賣的,養了五個多月賣二十一隻,肯定賠錢,還賣不出去,就只能壓手裡,沒錢買飼料,而且交通受阻,也買不了,現在家裡,支離破碎,欠了很多貸款,雞也都沒了,你說影響大不大


CFM逗哥


這次疫情對農業、農村、農民的影響大嗎?都在那些方面?很高興回答這個提問。我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農村人,我瞭解農村。

突然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整體農業、農村、農民的影響好大,對生產個體戶更是毀滅性的。都有那些呢?分幾個方面如下:

第一 種植業

1 花卉戶

今年情人節的玫瑰花7分錢一朵都沒有人收,全爛在花田裡。還有一些專供人春節觀賞的花田,今年景區被封收不到門票。這些花農的投資被白白浪費。

2 菜農戶

菜農辛苦種出來的蔬菜準備上市,道路被封拉不出去,全爛在菜地裡。爛的不是菜是菜農的心血、菜農的錢啊!

3 果農戶

封路沒有收購商來收果。幾十畝的桔子,柑橘掛在樹上白白爛掉。一些城郊草莓種植戶的草莓全爛田裡。往年春節自由採摘草莓生意是最好的。

第二 養殖業

1 養雞戶

現在那裡的市場都不可以賣雞,養大的雞沒有人要,又沒有料吃,成千上萬的雞餓死在山上。

2 養鴨戶

養鴨的週期短,鴨子長大賣不出去,鴨子多吃一天料就虧多一天料錢。現在連料都吃不上白白餓死。

花卉戶、菜農戶、果農戶、養雞戶、養鴨戶等等,都是受疫情影響極大的有些還是毀滅性的。下面再講農村、農民受到的影響。

農村

農村受疫情影響也是好大的。只要是春節沒有了過年年味,所以慶祝活動都取消。年前年後是農村辦喜事最多的時候,很多定下的喜事被迫取消。紅事辦不了白事也得從簡。

農民

農民的影響實在太大了。為了自己及家人全安,天天被迫呆在家裡那裡都去不了。下地裡幹活的農民沒有辦法去地裡開始春耕。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不能按時返回工廠復工等等。

上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謝謝!





百越阿四


導語:疫情對農業的影響是顯著的,無論在生產端、流通端還是銷售端。未來一段時間內農業將受到哪些主要影響?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而後蔓延至全國。由於疫情持續,加之春節長假結束後返工返崗潮的來臨,疫情防控形勢必然更加嚴峻。

毫無疑問,疫情對農業的影響是顯著的,無論在生產端、流通端還是銷售端,尚不明朗的疫情發展對農業產生的影響須提前考慮。

生產端:春耕將面臨巨大壓力,特種養殖或進入冰凍期

從事農業種植的朋友都知道,一年之計在於春。

今天正值元宵佳節,按照往年,春耕早已拉開序幕,農民朋友們也在加緊採購即將用到的農業生產資料。

然而,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春耕將面臨較大壓力。

一方面,農業生產資料購置渠道不夠暢通。受限於部分地區交通封堵、“人傳人”傳播等因素,售賣農業生產資料的商戶多處於關門閉市的狀態。

由於在當地市場買不到農資,農民朋友只能選擇從網上購買所需的生產資料。但縱觀全網的發貨週期看,大部分仍處於短期不發貨或者無貨可發的狀態。

另一方面,疫情也給從事生產活動的農業人帶來諸多不便。為了更好地打贏這場“防疫戰”,不少村落都採取了封村、封路措施,很多在其他村落租用土地的種植戶生產資料運不進去,農事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還有不少種植大戶,在春耕時節需大量用工,但受制於疫情,很難找到幫忙人員,農事活動無法進行。由於疫情較重,不少地區原定的植保下鄉、技術下鄉等生產性服務也被迫停止。

本次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發生源頭較大可能是野生動物,這已經對特種養殖敲響了下行的號角,消費者會排斥即使是家養的“野生動物”,如雁、蛇、孔雀、鴕鳥、野豬等等,特種養殖因此將進入一個長期的低迷期。

流通端:車輛不給進出成難題,"綠色通道“落地有望解決

農產品再多再好,運不出去只能是血本無歸。

近日,不少網友反映,因部分地區的封路政策,自己生產的農產品運不出去,或者急需的生產資料運不進來,將面臨巨大的損失。

據瞭解,當前多地蔬菜價格跌幅明顯,主要還是因為封路導致蔬菜運輸受到影響。

疫情當前,加強防控措施無可厚非,但“一刀切”的封路政策實則不可取。對於所有農業人,都急切地希望恢復正常的農資、農產品流通。農業生產需要綠色通道,唯有流通順暢,農業人才能看到希望!

面對如此嚴峻的流通形勢,近日,三部委聯合下達緊急通知,要求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相信隨著各地“綠色通道”政策的嚴格落地,農產品和農資運輸會逐漸順暢。

消費端:供需出現矛盾,線上市場迎轉機

疫情對生產端和流通端的影響必然會波及市場端。

1、農產品價格飆升,供不應求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一方面,受道路被封影響,儘管生產基地貨源充足,但是卻面臨運不出去的難題;另一方面,大家都人心惶惶都不敢出門去菜市場和超市,在這種恐慌心理下大家爭先恐後的從生鮮電商上囤貨。

更重要的是,由於大家都集中在線上買菜,導致各大生鮮電商平臺訂單量爆發,而電商平臺事先也沒有預想到此次疫情的嚴重程度,因此即便調動所有的資源一時間也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2、中藥材或迎發展機遇

此次疫情確切的傳染源尚不十分明確,隨著傳染源的明確,勢必會引起某類產品出現脫銷和價格暴漲。

病毒疫情一般對中藥材有著強有力的刺激作用,具備保健功能、殺菌功能的中藥材農產品將迎來強勁的發展機遇。

3、三產受損嚴重

對農村一二三產業而言,一產經濟作物會受到影響,二產是關鍵,三產會繼續被損害。

比如,草莓生產正值銷售季節,往年這個時候也是市民體驗採摘的時候,對於草莓戶而言不管是進入市場還是採摘銷售都是旺季,但是今年很多地方摘下來運不出去,市民都在家裡不出門,體驗採摘的歸零,對草莓行業來講是極大的挑戰。

休閒旅遊相關的休閒農場、三產融合園區受到影響,民宿行業損失慘重。經歷過了大棚房整治行動,國內的休閒農場本來已經近乎腰斬,能夠存活下來的企業本打算在春節旅遊季“回回血”,年前也都投入了大量基礎設施,買了遊樂設施,做了餐飲住宿的準備,但是疫情一來,全部休閒農業園區、景區、民宿只能嚴陣以待,戛然而止,中止了對外營業。一切投入只能放在那裡了。

4、生鮮電商遭遇考驗

疫情暴發減少了人們聚集活動,在疫情徹底結束前,實體經濟有可能進入短暫的蕭條期。

農村互聯網平臺則有望進入急速上升的發展期,很多農業經營活動在線上進行的概率將大大增加。

徒增的訂單,對生鮮電商是難得的機遇,其供應鏈實力得到不小的考驗。



婷婷在鄉村


當農民太難了,特別是這次疫情,讓我種草莓的老表備受打擊,幾乎喪失了生活的信心!

人在老家宅,毒從天上降,心頭正疑慮,口罩已搶光。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給神州大地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有些人說,農民家裡有糧,地裡有菜,這次疫情對農村農民的影響不大。這種說法我是十分反對的。

首先,對於從事種植業的農民朋友來說,城鄉普遍的封路封村對切斷疫病傳播有重要作用,但也斷了產品的銷路,致富的財路。比如壽光物流園的白蘿蔔1月28日批發價為1-1.5/斤,後來價格跌至0.3元/斤。但有些超市裡面的蔬菜卻賣到了幾十元1斤。當季果蔬等產品受疫情影響更大。我的一個老表,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精心種植了五畝多地的草莓,現在正是成熟採摘期,銷售旺季,但受疫情影響,我們這們集貿市場早就關了,入園採摘更是不可能。往年我們這的草莓要賣到20元/斤,現在3元/斤都出不了手,又不能當飯吃,損失慘重。我老表說,這半年的心血全白廢了,對人生都要喪失信心了。

其次,對從事家禽家畜養殖的農民朋友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非洲豬瘟”帶來的影響好不容易慢慢過去,去年下半年,我的一位養豬和雞的朋友,眼見價格上漲,又多養了些。現在這非洲時期,豬和雞都賣不出去了,飼料也運不進來,愁得吃不下睡不著。

再次,對農民朋友外出務工的影響。這次的疫情,還不僅僅是影響我們坐車外出的問題。更可怕的是,中國近三億農民工以往都是在中小企業務工。而現在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現有資金流絕大多數只能撐兩個月。如果疫情的持續時間過長,相當多的中小企業會倒閉。而我們將無工可打,無錢可賺。

另外,疫情也會嚴重影響我們的春耕。現在我們這的農資店都還沒有開門,因為特殊時期運輸不方便,今年的農藥種子化肥都還沒有進,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總之,這次疫情對農業,農村,農民的影響非常大,並且還可能相當深遠。朋友們,你們認同風哥的觀點嗎?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江南風哥


我想對老天說,如果可以,請讓這次的新型肺炎疫情快點結束!這次的新型肺炎疫情,對於農業、農村、農民的影響都比較大。其影響最大的是大型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目前很多地方已經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然後就是對於我們農民的生活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一、新型肺炎疫情對種植業的影響

新型肺炎疫情,對於普通種植戶沒有太大的影響。畢竟很大部分的農民,所種植的產物多數都是自家吃。哪怕是用來出售的部分,也只是佔有極少數,所以給普通種植戶造成的影響不大。但是新型肺炎疫情,對於大型的承包種植戶的影響極大。目前已經出現很多地方的種植蔬菜或者水果,因為新型肺炎疫情而無法正常的出售。有的甚至是因為無法正常出售,而直接爛在了地裡。

畢竟現在的農村,幾乎都出現了封村的情況,外地人無法進入農村,而本地人每週每個家庭也只能單獨一人出村2次。同時對於大型的承包種植戶,在採摘的時候需要大量的人力進行採摘,因為新型肺炎疫情的危害,目前各村已經禁止多人聚集在一起,所以現在也很難招到人來對地裡的蔬菜或者水果進行採摘。

二、新型肺炎疫情對養殖業的影響

新型肺炎疫情,不管是對於普通養殖戶還是大型養殖戶,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其中大型養殖戶最為嚴重。首先就是對飼料的供應上有很大的影響,目前很多地方都無法正常出行購買飼料。部分大型養殖戶因為無法購買到飼料,不得不對養殖的動物進行捕殺,或者將還未長成的養殖動物進行提前出欄。之前有一個地方的養殖戶,直接將養殖的雞採取每隻10元低價進行出售,這可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會這麼做。

除了飼料上的供應有影響之外,同樣在出售上也有一定的影響。畢竟現在全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封鎖,如果有人想買也會比較麻煩。

三、新型肺炎疫情對普通農民生活的影響

新型肺炎對於我們普通農民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影響。就比如我們想去買東西,那麼我們先要填寫1張通行證,然後出村和進村的時候還會量一次體溫。而且現在的村村通公交車已經停運,如果家裡沒有交通工具的農民,對於出行就會比較麻煩。

現在我們最怕生病,一旦生病就需要經常往醫院跑,而醫院是人員最複雜的地方。最容易出現那些身上帶有病毒,卻還未被發現的新型肺炎患者。

不過還好,我們農民自家都有種植蔬菜,和養殖一些普通家禽,對於吃食上的影響不會太大。有一點影響,就是最近很少吃到新鮮的豬肉,畢竟雖然我們是農民,但是我們也不可能天天殺豬。

總結:這次新型肺炎疫情,對於農業、農村、農民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特別是一些大型的種植戶和養殖戶,新型疫情肺炎給他們帶去了不少的損失。還有就是對於我們普通農民的出行,有一定的影響,畢竟現在我們大部分農村都處於封村狀態,每週每個家庭只能指派1人出去採辦生活必須品。

我是“田園軒月”,如果有關於農村、農業、農民相關的問題,可以關注我並邀請我回答。每一個問題,我都將用所瞭解的知識,認真用心的去回答。

田園軒月


你好,我想的是。對農業的影響並不大,也可以說基本上沒有影響。然而對農村農民的影響還是非常巨大的。

第一:對農業來說,莊稼在土地裡長著。人總要吃飯。農副產品,糧食不可能賣不出去。疫情針對的是人,與植物無關。與農副產品也無關。

第二:為什麼農業沒有影響,而對農民,農村影響巨大呢?

現在的農民是不靠土地以及農副產品生活的。他們需要外出務工,土地的收入根本滿足不了農民的基本生活要求。我們這裡有太多土地無償給予別人種。自己一家人外出務工。

而現在他們出不去了,沒建新房沒買新車的那部分農民還好,手裡有些存款。但是大部分農民是建了房,買了車的。還有些欠賬需要還。甚至車也是貸款買的。這麼一大部分人會非常著急。並且生活水平也可能會下降很多。

總結就是,對農村、農民影響還是很大的。希望科學家們儘早研究出來解藥,解這燃眉之急吧。

我是鄉村阿毛。純手打。望採納

中國加油


阿毛農家樂


你好!我也是農村人出來的,結合自身老家情況談談疫情對三農的影響!

  • 農業影響最大:無論是生產端、流通端或銷售端都受阻,接下來農業生產面臨挑戰。
  • 農村影響最小:農村村村閉戶,管控措施得當,不給國家添亂,是最安全的“避難所”
  • 農民影響中等:農民一方面會錯過短時農產品增收,但是農村生活自給自足,壓力小。

一、疫情對農業方面的影響

1、生產端

已過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此時農耕應該拉開序幕,但是疫情影響,春耕面臨壓力,主要是部分地區交通封堵,農業生產資料購置不夠暢通,即使網購也會存在短期不發貨或無貨可發。

另外疫情也給農業生產帶來諸多不便,不少種植大戶,在春耕時節需要大量用工,受制於疫情,人力缺乏,農事活動無法進行。

2、流通端

農產品再好,運不出去就是要虧損掉的,尤其是如果有大棚種植的農產品包括水果能,就會面臨巨大虧損。

農業生產急需恢復正常農資、農產品流通,需要綠色通道,唯有流通順暢,農業發展才會更好。

3、市場端

對於部分秋季成熟的果品或者大鵬種植蔬菜等農副產品,本來春季前後是銷售旺季,但是疫情影響,前來集中收購的外商人明顯減少,加上交通管制受限,運銷隊伍嚴重缺編,部分農產品出現“隱形滯銷”現象。

二、疫情對農村方面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最近農村天天都能聽到大喇叭聲音,村幹部每天都在為村民廣播疫情最新情況,督促村民務必做好防控消毒措施,農民各個閉門不出,宅在家裡不添亂就是做貢獻,因此農村疫情傳播比較弱小,屬於相對安全的地帶。

另外在農村生活方面,物資相對充足,能夠實現自給自足,即使隔離的時間再長也沒有關係,因為農村可以直接種植所需要的物資。

而且,農村多數都有菜窖地窖,還有糧倉米倉,城市只有冰箱,所以儲備空間非常有限,農村生活吃飽穿暖完全沒問題。

三、疫情對農民方面的影響

由於農業生產的受限,農村雖然能夠自給自足,但是農民增收會有短時的停滯,這就是最大的壓力。

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決勝小康的收官之年,國家富不富,主要看農戶。雖然這次受到影響造成市場銷售受阻,相信地方政府會趁機對農業生產結構進一步升級,根據市場的改變與需求做出調整,包括如何做大做強規模與特色,以及如何通過電商等互聯網思維開拓銷路等,等到疫情恢復,農民自然會有再次提升增收的機會。

四、農村的“三農”如何做好疫情應對

舉國上下齊心協力在抗擊疫情,三農如何做好準備為此次抗擊疫情出一份力呢?

1、做好農村防控,保護好自己,不給國家和身邊的人添亂

現階段,抗擊疫情越來越關鍵,農村要堅持做好防控措施不鬆懈,先別急於考慮農業生產,保障農村安全,保護好自己,減少不必要的人員焦慮,通過自我保護和自我隔離模式,讓疫情少傳播,讓自己和身邊的人安全係數更高。

2、檢查盤點農業生產物質,隨時候命,為恢復農業生產做好準備。

當下抗擊疫情農業生產無能為力,但是疫情過後的農業生產,甚至是與疫情搶時間的春播和果蔬管理都要提前做好準備。

為了疫情不出門,不聚集,可以在自己家的農機房檢查一下所有的物資是否完備以及缺漏的登記等,還有春耕農事務工人員提前聯繫溝通,待疫情過後可以馬上啟動生產。

3、知識改變命運,可以利用疫情期間多多學習提升支撐農業發展

趁疫情期間的空閒時間,可以看看書籍或者網絡購書等,學習現代智能化信息化的技術,研究當下電商的相關銷售渠道等,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

打鐵還需自身硬,農業知識的補充,如果用好了學好了,待疫情過後的農業生產與經營中就可以實踐運用,增加農民自己的創收。

總之,無論疫情如何發展,中國14億人的日常生產所需,每天仍然需要源源不斷的供應蛋奶,蔬菜和水果等必需品,離不開農業、農村和農民,只要做好食品不間斷、不緊缺,就是三農對抗擊疫情最直接的貢獻,這就是我的看法,謝謝!


醉井觀商


你好,我來回答下你的問題。

這次疫情對農業,農村,農民,影響確實很大,具體提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農業來說,養殖種植受到很大影響,好多飼養的家禽,種植的蔬菜由於受到交通的限制,市場管控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不能送到真正有需要的地方這對整個農業來說是一次不小的衝擊,

2.農村來說,道路封閉,村莊不讓進出,給整個農村帶來不便,農村的整個生產生活受到影響。

3.農民來說影響應該是最大的。首先,不管從事種植還是養殖的農民,今年的收成絕對用慘淡來形容。農民工回家後,也不能及時返回工作,影響農民的收入。南方的農村還好說點,地裡有農活,可以幹。北方農村就不一樣了。拿我們村上來說,冬天地裡什麼也不能種,農民什麼也不能幹,導致大量勞動力過剩,都閒呆在家裡沒有什麼事情可做。

在這個全民抗擊肺炎的關鍵時刻,任何事情都應該排在後面。三農是國家的基礎,這次疫情對三農影響是很大的,希望疫情趕緊結束,大家快點好起來,也希望政府在抗擊肺炎的同時,保障三農,儘量把對農業,農村,農民的影響降到最低。


甘肅小康康


這次疫情對農村,農業,農民影響很大

春節所有的東西價格都高於平常日子。拿水果來說去年全國各地的水果種植都是高產年,沒賣完,大部分放到氣調庫裡春節淡季拿出來銷售,可誰想到疫情影響,人不出門,市場不開門,大部分還是沒銷售出去

我們大連的櫻桃現在上市,疫情影響,全國各地的客商來的不多,農民真的不容易?希望疫情早點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