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沒預警機時,殲二十比殲十五強多少?

凌風9184


在沒有預警機的情況下,四代機對三代機的優勢更大。

在F22、殲20、F35等四代機(我國標準,美俄是五代機)服役後,雖然在實戰中尚未開張,但是在各國組織的模擬空戰對抗中,四代機對三代機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在“紅劍”體系對抗中,殲20曾對三代機取得10:0的交換比,而美國F22在服役後與F15、F16等三代機模擬空戰曾打出令人瞠目結舌的144:0,即便F35這種飛行性能平平的隱身機對三代機的空戰交換比也在15:1以上,四代機對三代機的壓倒性優勢可見一斑。

四代機對於三代機最大的優勢就是隱身帶來的單向透明,根據我軍內部對抗的經驗,像殲11B這樣的典型三代機對殲20的最大雷達探測距離僅20公里左右,與目視距離相當。在這樣的距離上,殲20早把殲11B神不知鬼不覺的擊落好幾次了。

但是如果有預警機的支持,三代機在面對四代機時態勢感知方面的絕對劣勢會有所好轉,雖然預警機對隱身戰機的探測距離同樣縮水很多,但是畢竟預警機上的雷達功率更強,而且預警機的雷達一般是S甚至L波段,而戰鬥機火控雷達一般使用X波段,預警機雷達相對較長波段理論上對隱身目標有著更好的探測效果,米波雷達反隱身就是出於同樣的邏輯。

《中國空軍》雜誌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披露(上圖)在“紅劍-2018“體系對抗中,紅方的殲11B在預警機的支援下成功逼退扮演”橙軍“的殲20,說明預警機對殲20這類隱身目標的探測距離仍然有很強的戰術意義。

軍方在內部講座中也曾經有過殲10B在體系對抗的防守中,可以抗衡F35。這總體系,必然少不了預警機的支撐。可以這麼說,在預警機、地面遠程警戒雷達(米波雷達等)、電子戰飛機的支援下,三代機才有資本能以數量優勢抗衡四代機,如果單打獨鬥,會被四代機一邊倒的屠殺。

但是,預警機在隱身時代的生存性能也面臨巨大的考驗,霹靂15、AIM120D這種射程超過100公里的導彈使得隱身戰機能在預警機的探測範圍邊緣就能對其造成威脅。在”紅劍-2017“體系對抗中,殲20與殲16模擬強敵的F22與F15E,以極小的代價摧毀了紅方由預警機、三代機、空地導彈組成的完整空防系統。演習結束後的覆盤,第一個問題就是預警機怎麼在隱身戰機面前保存下來。

預警機作為力量倍增器在隱身機時代遇到了新挑戰,雖然預警機在未來空戰中仍有重要的價值,但是下一代預警機如何發展仍然由很多探索的空間,美國E-3預警機已經服役40年後遲遲沒有開啟下一代預警機的研製也說明了,即便強如美帝,對預警機的下一步發展也沒有清晰的思路。中國正在以運20為基礎研發下一代大型預警機,除了傳統預警機,我們也在探索生存性能更強的預警方式,比如保留全部作戰能力、但是指揮控制特點更突出的雙座型殲20。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預警機是空中力量倍增器,可以在更遠距離上發現和引導作戰飛機,展開空中對抗,假如沒有預警機相伴隨,作戰飛機即處於單機對抗狀態,比如作為五代機的殲-20和四代機殲-15打一場的話,結局會怎樣呢?

“威龍”有威,可以在更遠距離上先敵發現和開火,而殲-15幾乎會遭遇完虐狀態。這樣說,是否殲-15就沒有任何機會嗎?也不是這樣。可以採用守株守兔戰術,組織多機與多批次,與次展開對抗,只要戰術運用得法,雖處於技術下風,但還是有些機會的。

我們知道,以多博少,只要殲-20開火,即會暴露目標,也就給殲-15留下下手的機會。這是我們想像中的空中對抗,其實隨著空戰形勢的發展,要比想像中殘酷許多,比如殲-15若沒有預警體系支撐,可以考慮攜帶預警無人機出陣,無人機在前出200公里甚至更遠的空域,一旦捕捉到目標信號,就給殲-15圍捕相當大的機會。

技不如人,即向前一步,身為四代機的殲-15,要在五代機時代裡活得精彩,唯有多想想辦法,多動點腦筋。以劣勝優,說白了就是四兩撥千金,熟知敵我,就能在未來握得先機。不可否認,做為我國第一代艦載戰鬥機,要在遠海與強敵博弈,只有充分挖掘裝備潛力,以最大限度提升自己對抗本領和技術,以多手準備來應對對手的較少準備,為迎接下一代艦載機的到來,奠定紮實的戰術基礎。


魂舞大漠


這話說的,倘若有空中預警機在內的作戰體系支撐下,殲-15或許還有和殲-20這種隱形戰鬥機一戰的概率,否則殲-20高態勢感知以及高隱身優勢在視距外就可以輕鬆的幹掉殲-15,就算是在近距狗鬥中,殲-15也對殲-20沒有什麼性能優勢;那麼到底強多少,豈不是一目瞭然。

不往深講了,簡單的從技術常識角度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在網絡上流傳著一個梗,那就是有內部講座流出來的PPT圖片顯示,我國殲-10B戰鬥機在作戰體系支撐下在防禦作戰中具有與美製F-35隱形戰鬥機一戰的能力。這個作戰體系中就包含了空中預警機,甚至有可能還涵括了國產反隱身雷達,單純的分析這個梗,殲-10B戰鬥機相較此前殲-10原型改進了進氣道,優化了戰機的隱身性能,被稱為是半隱身戰機。

這裡就引申出一個概念對比,殲-20屬於典型的隱形戰鬥機,殲-10B算得上是個半隱形機吧,殲-15則是一個典型的傳統戰鬥機不具備隱身能力;殲-10B屬於中型戰鬥機,雷達反射面積本身就要比殲-15這種重型戰鬥機要小得多,參照雷達反射面積與機載雷達探測距離之間的關係,隱形殲-20發現殲-15的距離要遠比殲-10B要遠的多。殲-10B在作戰體系支撐下,在防禦作戰中具備與F-35一戰的能力,由此可見在沒有空中預警機支持,殲-15對陣隱形機的後果可想而知。

畢竟在隱形機與傳統三代機的空戰模擬對抗中,美國人的F-22、F-35都曾打出過大比分的交換比,比如F-35在紅旗軍演中曾與三代機對抗打出過17:0的交換比,我國的殲-20也有網絡消息傳出在國內空戰對抗演習中打出10:0的交換比。這些大比分數據的背後,突顯的是隱形戰機憑藉隱形性能以及高態勢感知能力在空戰中的碾壓式優勢。

殲-20裝配的是國內當前最先進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據悉其綜合技戰術指標不比美國的F-22差,甚至有可能還具有一定的優勢;除了技術上的優勢之外,殲-20的機載雷達陣列口徑也是數一數二的,搭載超過2000個T/R模塊,意味著擁有更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更遠的探測距離以及多目標跟蹤能力。殲-15在機載雷達的技術水平本身就與殲-20有一定的技術差距,再加上殲-20優異的隱身性能,殲-15機載雷達還在一片空白的時候,早就被百公里外的殲-20發現、跟蹤甚至鎖定。

講完航電上的差距,我們再來看看機動性。殲-20是一款典型的重型空優戰鬥機,其設計起點較高,主要參照對手是以機動性著稱的美製F-22戰鬥機,因而在設計時極為注重戰機的高機動性和高敏捷性。單純的對比一下來兩款戰機的氣動升力係數,殲-20的升力係數超過2.0,殲-15沿用的是殲-11B的基本氣動佈局,為了保證艦上起降時的飛行品質,增加部分升力裝置,總體升力係數在1.6左右。從殲-20在幾次航展中飛行表演來看,擁有極強的大仰角攻擊,機頭指向能力遠超當前國內三代機,僅此可見,殲-20的機動性也要比強調多用途的殲-15要好得多。

殲-20憑藉隱身性能,極大壓縮殲-15機載雷達的發現距離,同時結合先進的機載航電設備帶來的高態勢感知能力,使得殲-20在超視距空戰中確立了明顯的優勢,能夠輕易實現“先敵發現、先敵發射、先敵摧毀”的作戰理念。要知道殲-20標配的霹靂-15遠程空空導彈有效射程達到100公里,也就是說在100公里的距離上殲-15還未發現殲-20的存在,殲-20就可以發射遠程空空導彈將其擊落。

就算是在近距狗鬥中,殲-20可是為壓制美國F-22而量身定製的,其機動性要求能與F-22一戰,對於殲-15這種三代機來說,那就跟玩的一樣,同樣的根據央視披露的殲-20一分鐘戰鬥巡航52公里的數據,殲-20的戰鬥巡航飛行速度達到2.5馬赫,在空戰中的機動靈活性和速度都要比殲-15好。

因此,在沒有一個健全的作戰體系支撐的情況下,殲-15對陣殲-20的結局堪憂,兩款機型的技術代差畢竟擺在那裡。不過借鑑國外的經驗,F-22曾被E-18AG電子戰飛機擊落,未來殲-15發展出艦載電子戰版本,或許會有另一番景象出現。


鷹鴿分析


單方面的屠殺 限制殲20的有兩個東西 一個內油 一個是載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