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供應鏈金融,能否拯救實體經濟?

“銀行追著大企業跑,小企業追著銀行跑”,這就是中國銀行業現狀的寫照。

不缺錢的企業天天有人追著要給它們貸款,需要錢的小企業卻總是貸不到急需的款項。中國銀行業差不多成了“劫貧濟富”的象徵。

據測算,中小企業擁有的存貨和應收賬款價值是其不動產價值的2倍。中小企業在中國佔絕對的多數。如果把這些貸款釋放出來,那將是一個讓所有銀行都垂涎三尺的大市場。

供應鏈金融,能否拯救實體經濟?


供應鏈金融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繫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是核心企業與銀行間達成的一種面向供應鏈所有成員企業的系統性融資安排 。

供應鏈金融,能否拯救實體經濟?


供應鏈融資的主要特點

商業銀行為企業提供的供應鏈融資業務不同於傳統的貿易融資,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供應鏈融資需要有一個大型優質企業作為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其原材料採購和商品銷售過程能形成穩定的供應鏈。

供應鏈金融,能否拯救實體經濟?


第二,供應鏈融資的對象並非單一企業,而是整個商品供應鏈條上的資質良好、符合銀行融資要求的相關企業。供應商、核心企業和分銷商之間形成統一的融資渠道,可降低整個供應鏈的融資成本。

供應鏈金融,能否拯救實體經濟?


第三,核心企業的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多為中小企業, 通過藉助核心企業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強大的履約能力,可以增大銀行為部分中小企業融資的意願。

供應鏈金融,能否拯救實體經濟?


第四,商業銀行在供應鏈融資的運作上實行“一次申請、一次審批”,降低了融資的評級、授信、擔保等信貸門檻,可簡化操作流程,銜接企業的採購、庫存和銷售環節的資金需求。

供應鏈金融,能否拯救實體經濟?


第五,供應鏈融資多使用融資產品組合, 形成多樣化的供應鏈融資產品, 如訂單融資和國內保理相結合、 預付款融資和商品融資相結合等, 從而為企業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和靈活的結算手段。

供應鏈金融,能否拯救實體經濟?


一般來說,中小企業的現金流缺口經常會發生在採購、經營和銷售三個階段。

在採購階段,一方面具有較強實力供應商往往會利用自身的強勢地位要挾下游購買商儘快付款,供應商的商品價格波動也會給下游企業採購帶來巨大資金缺口。

在日常運營階段, 中小企業因為庫存、 銷售波動等原因積壓大量存貨,佔用大量流動資金, 給企業造成資金週轉困難。

在銷售階段, 如果面對的是具有較強實力的購貨方, 貨款收回期較長,也給企業帶來流動資金短缺的風險。

與這個過程相對應,銀行融資的切入點分三個階段。即採購階段的預付款融資,生產階段的存貨融資,以及銷售階段的應收賬款融資。

供應鏈金融,能否拯救實體經濟?


因此,供應鏈金融主要有預付款融資、動產抵押融資和應收賬款融資 3 種模式。

對中小企業而言,能夠緩解因發展而帶來的資金緊缺,並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對金融機構而言,有助於金融創新, 降低銀行信貸風險, 並提高銀行盈利能力;

對核心企業而言,能夠提高供應鏈管理的競爭力,從而提高核心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