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茶樹上的茶桃有什麼用,可以吃嗎?

興哥233738627


茶桃在筆者當地叫茶泡,是油茶幼果發生病害的產物,還有一種叫茶耳,它是茶樹嫩葉發生病變造成的,這兩種東西除了可以食用以外,其他並沒有什麼用處。然而壞處卻很明顯,此病變主要危害油茶的幼果和剛剛生長出來的嫩葉,所以嚴重影響油茶的生長和產量。

茶桃是以前農村野外的美食之一,80年代以前的農村人應該都吃過,成熟後非常香甜。茶桃在還沒成熟之前表面一般是淡紅色的,而且非常光亮,這個時候吃的話口感及差,又苦又澀的。熟透後其表面會有一層黏黏的白色灰狀物,粘在手上不用水還洗不掉,但是並不影響食用和口感就是了。

其實茶桃筆者也是來到福建之後才見過的,主要是以前比較少在農村呆,而且基本也沒幹過什麼農活。結婚後就不一樣了,多多少少肯定要幫忙做一點家裡的農活,加上我們這裡是山區,種植油茶的人有好幾個。記得第一次吃的是愛人摘的,個人非常喜歡那個味道,可是不管怎麼詢問,他都不告訴我,後來還是自己偷偷藏了一個拿回家給婆婆嘗的時候,他們才告訴我這個東西叫茶泡,產於油茶樹上。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以前進山,只要是有油茶樹的地方,在茶桃發生季節都可以盡情享用,而最近幾年卻幾乎見不到了。曾經以為,現在大多都是種植的油茶樹,經過科學的管理已經沒有這種病害了。可是後來發現,連山裡都野生油茶樹也一樣,很難再見到茶桃的身影了,朋友們知道是什麼問題嗎?


農村蔣小蘭


大家好,我是山裡伢伢。在我們大別山區確實有很多有茶樹,現在還成立了規模性的油茶產業園。這幾年在政府的帶動下和政策鼓勵下,家家戶戶都在加大力度種植有茶樹。我家也種了好多年的油茶了,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油茶樹上確實能結一些像桃子一樣的果實,但是並不常見,而且也並不是每一棵樹都會結,每年都會結,更不可能一棵樹上同時結出很多茶桃。所以在大多數人印象中,似乎油茶只會結茶籽。

我們家五畝油茶有十幾年了,也不是每年都能看到茶桃,最多的一年也就摘了十幾個。在農村,很多老人都說茶桃就像蟠桃很稀奇,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有一些老人還特意跑到山上去找,他們還說看到就摘下來吃掉,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的摘到茶桃的。

對此,我以前也深信不疑!每年四五月份的時候,每當經過油茶樹,我也喜歡特意去瞅一瞅有沒有茶桃。直到有一年,我摘到了三個茶桃,吃第一個味道感覺還可以,吃第二個的時候,我用手撕開茶桃,裡面爬出來一條蜈蚣,嚇得我趕緊全都扔了,恨不得把剛吞下去的都吐出來。從那以後我就再也不吃茶桃了,任村裡那些老人說得多麼神乎。

我吃過的茶桃,中間是空的,有的果肉特別的厚實,有的就是薄薄的一層。顏色由青變白,這時候採摘口感最好,清香爽脆,淡淡的甜味,不膩。顏色偏青的話就有點澀澀的感覺,茶桃能食用的時間非常短,太嫩和太老食用口感會相差很大。

我雖然有過那樣恐怖的吃桃經歷,但是並不影響一些人對它的喜好。至於它是否具有相當高的營養價值,我也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茶桃是可以吃的。如果想嘗試的話可以在四五月份的時候到栽有油茶樹的山上找一找,親自體驗一下,品味一下這種農村老人口中的神奇野果。

總結:提醒大家,不熟的茶桃口感非常澀,大家最好是找那種脫皮的外觀為乳白色的,食用口感最佳。還有吃之前一定要先將其掰開,看看裡面有沒有小蟲或其它東西,以免誤食或被蟲子叮咬。


山裡伢伢


茶桃又稱茶苞,是油茶葉片在病菌感染條件下組織膨大形成的。味道清甜,可以食用,不過對於油茶是一種病害,稱為茶苞病。


  • 茶泡的形成是要有嚴格條件的,一是季節,必須在長新葉、新果的時候,二是要有充足的水分,當然還有求光照等條件。不蛻皮的茶泡還是有些苦澀的,蛻皮的茶泡雖然不好看,但是好吃。

科普


下面阿金告訴大家一些有關茶泡的知識,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茶桃又稱茶泡,茶餅病,油茶葉腫病,茶片,是一種分佈廣、發生普遍的油茶病害。葉腫病主要為害油茶花芽、葉芽、嫩葉和幼果,致使發病器官產生腫大變形症狀,造成油茶不同程度減產

  • 油茶“茶桃”是發生在油茶果實上常見的病害之一,病果肥大如桃(這種病害也發生在油茶的嫩梢上,使嫩梢枝葉全部或部份肥腫,故又稱油茶葉肥病或餅病)

中文名 茶桃

病原 細麗外擔菌

發病部位 花芽、葉芽、嫩葉和幼果

發生範圍 湖南、江西、浙江、福建、

廣西、廣東、安徽等省油茶產區

症狀 造成器官腫大變形

發生範圍

國內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西、廣東、安徽、雲南、四川等省的油茶產區均有不同程度的範圍。歷史發生面積最大的報道為:1982年,雲南省發生的油茶葉腫病,受害面積667hm2。造成油茶籽減產20%左右

發病部位

葉腫病主要危害油茶花芽、葉芽、嫩葉和幼果

發病症狀

以貴州省油茶葉葉腫病為例,主要發病形態為兩種症狀。病原菌在花芽開放之前侵入子房,或在幼果形成時侵入,使感病部位迅速膨大成各種形狀的茶桃,茶桃中空,組織鬆軟,直徑1~6cm不等,色澤各異;芽或嫩葉常受侵害表現為數葉或整個嫩梢的葉片成叢發病,形成肥大耳狀的茶苞。病葉開始時表面常為淺紅、淡棕色或玫瑰色,間有黃綠色。待一定時間後,表皮開裂脫落,露出灰白色的外擔子層,孢子飛散。最後外擔子層被黴菌汙染而變成暗黑色,病部幹縮,長期懸掛枝頭而不脫落。

病原

油茶葉腫病的病原為細麗外擔菌(Exobasidium gracile(Shirai)Syd).)。病原菌的外擔子層長在肥大變形的植物組織表面,成熟後呈灰白色。擔子球棒狀,無色,大小為15~173μm x 5~10μm,擔子上端有1或4個小梗,每小梗著生孢子1個。擔孢子橢圓形或倒卵形,無色,單胞,成熟後有1~3分隔,呈現淡色,大小為2~5.9μm x 14.8~16.5μ m。兩種發病形態的擔孢子形態一致[1]。

發病規律

油茶葉腫病的最初侵染是成熟擔孢子。在發病高峰期擔子層成熟後大量釋放擔孢子,擔孢子隨氣流傳播,孢子數量隨病源距離的增加而遞減。病菌孢子的萌發、侵入並引起發病,與水分、溫度和葉齡關係密切。據廣西研究報道:最適發病氣溫是12~18℃。空氣相對溼度在79%~88%、陰雨連綿的天氣有利發病。孢子在氣溫16~19℃,在水分、空氣充足的條件下,孢子萌發率在65%以上。擔孢子萌發後長出芽管,從氣孔或直接穿透侵入植物組織。病菌侵入後處在潛育階段時,由於葉齡增加或氣溫不適宜發病時,發病常被抑制、推遲。

防治建議

以人工清除為主,化學藥劑防治為輔,即在擔孢子成熟飛散前,集中剪除茶桃、茶苞。發病面積較大時,可採用化學防治。噴施1%波爾多液,可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鄉里阿金


題主你好,我是新農行者,很高興回答你的提出的問題,希望可以幫到你。

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每逢春天,我們放牛的時候都會在滿山遍野的油茶樹林裡找茶片、茶泡(就是題主說的茶桃,每個地區的叫法不同)吃,對於小時候來說那可是一年一度才能吃上的野果子。油茶是我們家鄉的主要農業經濟作物之一,因為油茶壓榨的茶油營養豐富,價值非常高,家鄉人視油茶樹為寶貝,世代種植,成為主要食用植物油來源和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一、茶泡的形成原因

我來講一講茶泡吧,茶泡就是茶樹葉子或茶果子的一種變異物,它的形成有幾個因素造成:

1、春季,茶樹逼發嫩芽的時期。

2、陽光充沛,雨水充沛,造成茶葉片茶果不能完全發育,或受到環境因素的刺激。

在這些因素的環境時,受到環境因素刺激的茶葉片和茶果就有可能發生變異,最終長成茶片或茶泡。

二、茶泡的食用

茶泡雖然是變異物,但是它也是可以吃的,我小時候就吃過很多。它的味道在最開始果還是紅色的時候是有淡淡的甜味,還有點苦澀味。成長到一定程度,表面會變成乳白色,這時苦澀的味道會淡化很多,甜味就更甜丁,此時口感最佳。這味道怎麼說呢,就像吃糖度為10度左右的蓮霧,就是那種感覺,果肉特別厚,味甜,鬆脆,很爽口。

綜上所述,題主所說的茶桃是茶葉嫩片或茶果形成的變異物,是純大自然的食品,可以食用。


新農行者


茶桃又稱茶泡,茶餅病,油茶葉腫病,茶片,是一種分佈廣、發生普遍的油茶病害。茶桃是由油茶樹感染病菌,引起的植株腫大,而形成的一種類似果子的東西。並不是油茶樹結出的真正果實,油茶樹是結油茶籽的,茶桃只是病變的結果。

目前還沒有研究出關於茶桃的功效和作用,但有專家認為,這是病變形成的產物,不宜多吃。但茶桃是缺衣少糧年代人們在饑荒時的救濟物,在人們心中是一種神聖的存在。茶桃雖然是油茶樹病變長出的東西,但其味道卻是香甜可口,別有一番滋味。


農村xiaofu


在貴州,我們這邊叫油茶包,油茶包沒熟的時候有一層薄薄的外皮吃起來帶鹹鹹的,難吃,不過等成熟後那層外皮自然會脫落的,吃起來不鹹,帶味道甜,水份一般,七分熟味道甜帶水份多,但是有一點的是裡面有它的胚心要去掉,不管已經熟了或沒熟的都要去掉,還有它成熟的那個硬果可以擠出油來,那油炒菜特香,也有那那油煉成工業油,比如貨車常用的助力棒液壓油




松隨手拍小文


大家好,我是太陽能專家吳宇鑫,關於這個茶上的茶桃有什麼作用,然後能不能吃這個問題,我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

就是我們要知道什麼叫茶桃,茶桃是長在那個茶樹上,每年的開發結果的時候,它是產生了一種變異的一種果實,它像這個桃子一樣也清香,也有一點點甜茶頭能不能吃,怎麼樣才能吃,有什麼功效上面我給大家講一下。

首先回答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啊,茶桃能生吃嗎?在農村的話在夏季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很多的這個茶桃,它成熟一下是可以生吃的,生吃的時候它是什麼味道呢?有點甜很清香,就是可以生吃的話就可以生津回甘。

它有什麼功效啊?可以拿來泡茶呀,泡茶的話它會具有那種茶的清香,而且還有很多的這種茶具有的這種保健的作用它都有。它的營養成分也是比較比較高的,它也可以,如果成熟以後也可以拿來榨油油的話還是比較高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太陽能路燈專家吳宇鑫


農村茶樹上的一茶桃是可比吃的,並且味道還不錯,大多數人都喜歡吃茶片和泡。但是要選擇質量,把好衛生關,以免中毒。

茶樹果子榨的油比花生油貴,營養豐富,屬於綠色食品之列。

春夏季開花結果,九十月採摘榨油,出油率達三兩之多。是地方農民發家致富的好財路。


zhoufulan


農村油茶樹上長的東西,在我們那叫茶片,它是直接由新生葉片生成的,有些有一半是葉一半是茶片,是可以吃的,茶花裡面的糖可以拿管子直接食用,跟蜂蜜一樣甜,茶片要等到脫皮變白才好吃。油茶樹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在我的家鄉被稱為油茶之都的湖南常寧也把它當寶貝,每年的寒露前後政府專門派人巡查,防止有人提前採摘。現在的茶油就是我們本地人也捨不得吃,大貴了,一斤茶油就上百元,都是很多人買去送禮了,我也很多年沒吃過茶油了


昨日星晨he


可以吃的,因為形狀和桃子相似故稱為茶桃,但不是真正的果實,不可大量食用。其實是因為茶樹受到病菌侵害導致植株局部腫大而形成,在飢茺的時候飢不擇食人們拿來填飽肚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