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現在怎麼樣了?

DreamParking


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國將不國,現在已經陷入了內亂的深淵,伊拉克的老百姓在戰亂中苦不堪言。



1.薩達姆是一個政治狂人,他希望成為中東地區的霸主,他雖然是一個獨裁者,但是他能夠維護伊拉克的領土完整和國家穩定,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現在已經陷入了混亂。

2.薩達姆執政伊拉克24年,他絕對不允許國內出現反對派和分裂勢力,他當政期間經常指揮軍隊對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分裂武裝進行軍事鎮壓。維護了伊拉克的領土完整。

3.由於伊拉克是什葉派佔多數的國家,可是薩達姆又是遜尼派,所以他經常對反對他的什葉派勢力進行鎮壓。

4.由於薩達姆在伊拉克執政時期的冷酷無情,讓很多伊拉克國內的反政府人士和恐怖分子不敢公開製造混亂,因此薩達姆統治伊拉克時期雖然遭到了歐美西方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制裁,但是伊拉克沒有陷入混亂和分裂。

5.2003年美、英發動戰爭把薩達姆政權推翻後,伊拉克國內的庫爾德分裂勢力和國外的恐怖組織在伊拉克的勢力不斷擴大,導致伊拉克陷入了無休無止的戰亂,伊拉克人民成為了戰爭的犧牲品。


香堂風子


由於薩達姆悍然侵略主權國家科威特,在聯合國的授權下,組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將伊拉克軍隊趕出了科威特,隨後伊拉克被聯合國制裁了十年,人均收入只有200多美元。出現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聯合國被迫做出了石油換食品的決議。美軍入侵前伊拉克其實窮的什麼也沒有了。

伊拉克在1989年人均GDP就達到了3600多美元,伊拉克經濟全靠石油出口,而上世紀90年代的油價除了海灣戰爭期間大漲過以外,大致是在14-20美元,而按小編說的,現在伊拉克人均GDP是4800美元,伊拉克如今經濟依然靠著石油,而今年的國際油價在65-75美元徘徊,如果1989年的3600美元按照現在的油價和物價換算,差不多等於現在的7200美元,不知道伊拉克缺失的錢都進了誰的腰包!

戰前薩達姆獨裁是不對,可以讓他們本國人們反抗他呀?但是,有幾個人去做了,這說明什麼?說明伊拉克人民還沒有覺的薩達姆有多可惡,非要推翻他不可,最起碼人民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雖然不一定多富裕,畢竟被西方經濟封鎖了嘛。可是現在呢?天天戰火紛飛,每天上街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家,還要被另外國家的士兵隨便搜身,一言不合就會被打死,這是在他們自己的國家呀!總之,我覺的他們現在沒有以前生活的好,而且是很不好!另外,美國為什麼要推翻薩達姆,不是因為他的獨裁,而是因為他不聽話,還有伊拉克的石油,這才是最重要的!

伊拉克的問題是美國一手造成的,伊拉克人民要在聯合國大會上。要求美國。賠償伊拉克的經濟損失。死亡多少人?多少基礎。設施被毀。多少人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這回伊拉克人民徹底自由啦!伊拉克人民後悔有什麼用!當初你們歡迎美國佬進來,幫助敵人絞死自己總統,想過上西方自由世界生活,現在美國佬領導下,你們反而國家內戰混亂,生活反而痛苦不堪,活該!(游擊隊員陳歌)

首先要明白獨裁的危險結果,幾千年人劫難也說明,也就是說獨裁製維持一個國平穩最多就是三二百年,之後就會因政權爭奪打內戰再進入下一個獨裁政權,週而復始,也就是敘伊阿所有獨裁國家就算在以前生產力不高,受教育普遍低,更沒全球互通的情況下維持三二百就陷內戰再建下一個獨裁政權,在當今生產力高,普遍受教育提高,全球互通的情況下民眾覺悟速度比以前提高,結果是內戰週期縮短,也就是一個獨裁政權維持不了原來那麼久就會陷入內戰,再說民主競選這個是需要過程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學和平過渡,另一個就是通過戰爭,第一任建立競選制,如果戰爭打得徹底很容易和平完善,也就說當初徹底把獨裁者不服者打服打趴下就更容易建立,否則完善過程必將不太平,只要等到實力派,人民意識到競選還不錯時就徹底平息。

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如果說美味佳餚是平等自由結果,那廚藝是需要技術性的,也可以說因人而異,需要過程,但是有個問題比如我們對於孩子們我們知道需要培養過程而不給他們慢慢鍛鍊,反之一個貌似很能講道理的人直接就給一個不懂烹飪的人煮飯菜達到來詆譭是錯誤的,一些國家集權本身就是鐵定錯誤,被一些強權者直接推倒他們以自由名義這是不對,如果說一個人不懂煮飯菜就剝奪他這個感動權利這個也不對,更有甚者認為自由本身原意就是錯的,那叫做有病!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國家只能說國情不一樣而不敢說自由不好。

有些人有個荒謬的邏輯——伊拉克經濟向好,美式民主的功勞,美國侵略其他國家是正確的,還標榜這是幫助推翻獨裁。都是被洗腦了的,要推翻獨裁也得靠自己人民啊,怎能引狼入室,就好比你家裡長輩霸道獨裁讓你不爽,你聯合其他家人提意見,反對就是,你還會叫外面的黑社會,流氓把你長輩打一頓,甚至把他殺了嗎?

穆斯林是歷史遺留導致分了什葉派和遜尼派,西方人為了這中東地區的石油!天然氣!黃金!忽悠兩派人士拉仇恨!!!!最可惡的還是美國人!!!攪屎棍子的角色全宇宙也是沒誰了!!!!!!!這就是美國及西歐的人權大於主權的結果。 思量一不,沒有國,哪來的家,連家都沒有怎麼談的到人權,法想想日本人在中國的時候有人權嗎?得到的東西不珍惜,失去之後才後悔。薩達姆鎮壓目的是求得國家安定,美國鎮壓薩達姆的目的不是伊拉克人民利益,而是石油和戰亂。

高壓,一般有傾向性,一般來說既得利益一群採取高壓對另一群體,從短時間來看,確實能獲得表面上的穩定,但其實如同火山聚集能量。但是民主雖然前期帶來一定不確定性,但是它默默的在進行另一項工作,就是所謂有一部分的人深惡痛絕的普世價值,文化入侵,什麼和平演變,糖衣炮彈。這其實是很自然的發生的,就像現在的伊拉克,當什葉派和遜尼派,庫爾德,猶太人慢慢的開始在一起過聖誕節,復活節,穿上聖誕老人的服裝,看著米老鼠唐老鴨,到大型商場購物,喝咖啡,紛爭還會持續多久呢?

其實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大家把它複雜化了!因為伊拉克,阿富汗地區本來就地區派別林立,人員複雜,信仰複雜!這種地區你去搞民主,肯定分解的加天天內戰的!同樣的我們也是,如果去搞西方似的民主,也是天天打架!這種複雜地區最好就是強力統治,統治階級自己進取。

的來說,薩達姆和美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只是可憐了伊拉克人民,不推翻薩達姆吧要忍受壓迫和平窮,推翻了吧國家陷入動盪,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穩定下來。總的來說,伊拉克是十分安全的,儘管偶爾有聽到槍聲,但是從來沒有遇見過什麼危險的事情,即使是在熱鬧的市場裡,也沒有絲毫的擔心.........


歷史深度揭秘


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到底處於什麼狀態呢?人民的生活是否會變的更好,或者有人也不滿足獨裁就這樣被終結。


據伊拉克媒體報道,近幾日,薩達姆家族又開始活躍在伊拉克,準備改變由外國人干涉的伊拉克。自伊拉克法庭11日以反人類罪判處伊前總統薩達姆同父異母的大弟瓦特班-易卜拉欣-哈桑和三弟巴爾贊-易卜拉欣-哈桑死刑。薩達姆的秘書被判處終身監禁,伊拉克的人民就一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個時候,又一個“薩達姆”站了出來,雖然不知用意如何,但是最初的目的總是好的。


艾哈邁德·哈桑,是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同父異母弟弟的兒子,他在薩拉赫丁省新成立了一個由薩達姆家族成員組成的黨派,最終目的在於維護伊拉克的統一,據報道統計,該組織成員已經超過了百人。哈桑解釋說,這個組織的名稱與薩拉赫丁省同名,因為大多數成員都來自這裡。


他多次強調,自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以來,伊拉克一直為外國人所幹涉,這是一個民族所不能容忍的事情,許多薩拉赫丁和尼尼微氏族的人們紛紛表示願意和希望加入這樣一個組織,來反抗入侵,維護伊拉克的統一。我們最初的目標是為伊拉克流離所失的難民尋找解決方案。自伊拉克戰爭爆發以來,大量的伊拉克人都淪為難民,十多年過去了,他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據2013年報道,伊拉克戰後十年經濟翻八倍。毫無疑問,現在肯定過得更好,所以說無論是薩達姆的被推翻還是新的“薩達姆”想要重新恢復家族的榮光,他們第一個考慮的永遠不是伊拉克的人民,而是他們自己。據瞭解,伊拉克戰爭結束後,2006年,伊拉克現政府已經將大多數以薩達姆為首的家族成員列為“恐怖分子”,其中包括薩達姆的長女拉加德。


鏡中看歷史


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怎麼樣了?答案當然是沒有以前好,但是有多差?只能說很差吧,比如說,誰能夠想到,在2003年被美英軍隊奪取的摩蘇爾,如今卻被中東地區的極端武裝佔據,當然,伊拉克軍隊已經基本贏得了摩蘇爾戰役的勝利,但是依然沒能徹底扭轉局勢。

伊拉克政府軍也開上了當年擊敗他們的M1A1主戰坦克。


伊拉克的局勢有多複雜?可以設想一個問題:如果薩達姆還在執政,土耳其的軍隊能夠進入伊拉克賴著不走嗎?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算得上是一個響噹噹的中東地區強國,陸軍有大量的機械化部隊,其兵鋒所指令伊朗這樣的中東首屈一指的大國都感到壓力山大,伊拉克連接著伊朗和敘利亞,基本讓北部的俄羅斯和西部的沙特難以進入到這一地區施展影響力。

但是一身美械裝備的伊拉克軍隊,卻連一個摩蘇爾戰役都打了多半年,戰力實在堪憂。


然而,薩達姆倒臺後,伊拉克經濟停滯,國內一片蕭條。穩定的局面?治安?先不要想,目前的伊拉克面臨的首要問題其實是國家分裂。北部的庫爾德人和敘利亞連成一片,建立了庫爾德人武裝和政權,眼看著庫爾德人百年建國夢想就要在美國的支持下實現了,土耳其當然天生和庫爾德不粘在一起,土耳其的選擇是派遣坦克部隊進入伊拉克北部,建立緩衝地帶,防止當地庫爾德人武裝進入土耳其。

圖為連夜進入伊拉克的土耳其陸軍M60主戰坦克。


伊拉克反覆警告土耳其將部隊撤出,土耳其會答應嗎?顯然不會,土耳其就當沒有聽見一樣,連一個像樣的回覆都沒有,儼然一副不走你能怎樣的嘴臉。往東看,伊朗藉助伊拉克目前混亂的局面,在伊拉克培植了大量的什葉派力量,伊拉克現政權就是一個由什葉派唱主調的政府,因此伊拉克雖然被美國力量影響,但是卻產生了一個親伊朗的政府,多麼神奇。

圖為開進摩蘇爾的伊拉克政府軍,依然開著悍馬車,但是開悍馬並不等於就能變成美軍。


伊拉克現在有多亂?伊拉克這個曾經在中東地區發號施令的國家,如今跟著西方和美國走也就算了,現在還被伊朗、沙特等國牽著牛鼻子不知方向,西邊的敘利亞一片戰亂,庫爾德人在北邊令伊拉克面臨分裂,東部的伊朗陷入危機局勢,但是保持著對伊拉克政府的影響,南邊的沙特雖然隔海相望,但是中東一哥伊拉克還得聽令。

BMP1才是原裝的伊拉克味道。


伊拉克現在很不怎麼樣,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且慢先別想,能不能保住現在的國土都難說了。


海事先鋒


正如“一百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不同人對於薩達姆也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他是“一代梟雄”、有人認為他是“專治統治者”......薩達姆在被絞死前曾說過:“沒有我的伊拉克將一文不值”,事實是否如此呢?

首先伊拉克和其他沙特阿拉伯國家一樣,是由眾多“部落”組成的,在薩達姆的“強權”統治之下能夠做到權利集中,團結對外,保證主權完整。如今伊拉克卻是一個“三國鼎立”的局勢,西有極端恐怖組織(如今基本被剿滅乾淨)、北有獨立武裝。這樣矛盾重重、分裂的伊拉克連完整的主權都不能保證,就更別提國際影響力了!

其次因為軍事力量被大量削弱,國民的人生、財產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夜晚燈火輝煌的巴格達已經成為歷史。再加上在美國所謂的“民主”思想的影響下,各種政黨相互指責使得伊拉克更加混亂。

百姓的生活也是大不如前,在薩達姆執政時期百姓能夠享有免費的醫療、教育、養老等社會福利,汽車更是家家戶戶的日常用具。如今各個城市恐怖襲擊不斷,雖然有錢了,但是生命安全保障得不到保證,同時在宗教的影響之下,伊拉克的風俗開始趨於保守化。

如今的伊拉克已經走下了“神壇”,軍隊不知道為誰而戰,沒有人為了國家的尊嚴而奮鬥,人民生活在恐懼中,不知道明天將會怎樣,希望不知道在何方。


歷史肆陸級


回答題主的問題,我覺得個人看法毫無說服力,還是讓劇烈的爆炸聲來回答你吧——

伊拉克安全警戒級別最嚴格的城市就是首都巴格達,而巴格達防衛最戒備森嚴的地方,就是美國大使館所在地綠區(安全區)。可是就在前天9月7日,美國駐伊大使館附近接連捱了幾發迫擊炮彈,爆炸衝擊波驚天動地,所引起的火光映紅了黑暗夜空……

當一個國家連首都的絕對安全都難以保證的時候,任何粉飾太平、替西方侵略者野蠻行徑洗地的所謂數據,均顯得是那樣地蒼白無力。

一、公佈的喜人數據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伊拉克的gdp比戰爭之前翻了多少翻,口惠而實不至。要知道拿來做靶子的戰前數據,是被美國打殘了設立空中安全區後,西方世界對伊實施全面封鎖,伊拉克經濟奄奄一息最脆弱的時間段。被戰爭摧毀的石油設施產能尚未完全恢復,經濟處於即將崩潰的邊緣。那時的經濟狀況,跟現在和平時期有什麼可比性呢?



至於拿出生率來做文章,就更加搞笑。伊拉克的人口結構相當年輕,沒有戰爭及動亂的話,即使前總統薩達姆仍在位,按照伊拉克的生育率,人口總數也會顯著增加。這不能作為伊拉克現狀變好的證據。



二、戰後重建帶來經濟提速是慣例,說明不了伊拉克已經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不展開論述了,戰爭之後在滿目瘡痍的基礎上進行重建,一定會拉動經濟,促進就業及增加收入。可這並非經濟發展的常態。



三、拉動經濟的主要指標石油收入,伊拉克當局幾乎無法染指。

北部基爾庫克附近庫爾德人自治區內的石油生產銷售,全被美資企業與庫爾德人壟斷,看上去很可觀的石油收入,跟伊拉克中央政府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它無法分潤利潤更無法染指。



南部巴士拉等石油基地,伊拉克當局的控制力也十分薄弱。西方石油巨頭們的盤中美餐,豈能容忍被佔領國伊拉克提出異議?所以數據是真的,實際歸入政府財政的金額卻十分有限,導致中央政府修建設施、提振經濟而有心無力。

清除薩達姆,是西方侵略者與伊拉克大多數民眾雙向選擇。但是這麼做真的是對的嗎?



在另一篇問答裡,我曾談及自己的個人觀點——伊拉克人自從掀翻薩達姆塑像那時起,就註定要承受如今的亂象。因為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既是鎮在伊拉克人民頭上的魔咒,同時也是消彌緩衝各種矛盾的安全閥。

沒有薩達姆獨裁統治伊拉克現在究竟怎樣?



一、國力貧弱,險些讓極端分子攻到首都家門口。

不詳細論述了,這全是事實。要不是美國大兵和庫爾德女民兵給力,伊拉克差一點讓伊斯蘭國的烏合之眾進攻首都。當年能征慣戰的伊拉克軍隊哪裡去了?

二、政令難出巴格達,甚至政府對首都的控制力也在削弱。



除了迫擊炮襲擊,最近兩次反腐敗抗議示威隊伍都衝破了綠區銅牆鐵壁一般的封鎖。最森嚴的防禦地區尚且如此,人們有理由懷疑——伊拉克當局對於首都的控制力正在不斷減弱。

三、國家實質上已經分崩離析。



北部庫爾德人自治區,在美國縱容下已成為國中之國,只是尚未公開宣告獨立並獲得國際社會承認罷了。南部大片由什葉派民兵控制的地區,跟中央政府貌合神離,跟伊朗什葉派兄弟藕斷絲連。

四、內憂外患,各種尖銳矛盾無法調和。



沒了薩達姆的高壓統治,伊拉克國內民族矛盾,石油利益爭奪,遜尼派、什葉派穆斯林的教派衝突,極端勢力與薩達姆殘存勢力蠢蠢欲動;外部與敘利亞、伊朗、美國的關係處理等等,問題錯綜複雜,各種矛盾幾乎無法調和。所謂民主政治,就是各種勢力討價還價的分贓舞臺。



五、新總統勝選執政,所面臨的重重難題仍讓人頭疼不已。 新當選的總統薩德爾,具有什葉派穆斯林背景,號稱反美鬥士。

他的高票當選只能說明新總統擁有廣泛的民意基礎。伊拉克註定要跟美國漸行漸遠,但它能完全擺脫美國的控制嗎?薩德爾將如何處理庫爾德人分裂主義傾向?未來的伊拉克會聯合敘利亞、伊朗組成什葉派同盟抱團取暖嗎?



至少在眼下,這一切還不得而知。伊拉克未來的走向以及發展,我個人覺得尚待觀察。

總之,比起戰爭時期的顛沛流離民不聊生,現在的伊拉克雖然問題多多,尤其需要承受恐怖主義襲擊的安全憂慮,但總體來說已開始享受和平帶來的安定生活。



畢竟薩達姆時代已經成為歷史,苦難的伊拉克人民失望之餘,還將繼續尋找民族復興與國家強盛的神奇密鑰。

答題完畢,謝謝閱讀。

我是創作系列原創作品海南舊事的回馬一腔,再會。


回馬一腔


沒有薩達姆的伊拉克國內局勢:

一,國內政治體制符合西方價值觀。

現在伊拉克當政者實施西方民主制度的方式,政黨林立,言論自由,全面開戰全民大選。美國等西方國家目前支持伊拉克政權。

二,國內國內普通民眾感受沒有基本生活保障。

1.安全狀況非常嚴峻;

當政府武裝與政府軍內戰沒有結束;各地軍閥各自為政,國家還處於混亂之中。恐怖組織發展迅速,有的宗教勢力很難區分甄別他們屬於什麼組織,所以人們最擔心人身安全沒有保證。

2.人民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人民生活顛簸流離,沒有基本的安全保證。有許多人想移民海外,尋求有保證的安全生活。基本社會秩序混亂。

3.安定團結受到嚴峻考驗。

政黨林立,各派政治勢力受不同國際勢力支持,執政黨權力削弱,民主鬆散的意識壓倒集中統一意識。國內安定團結受到嚴峻威脅。


錦繡中華一捧土


美國傳統基金會和《華爾街日報》每年都對世界做一次評估,這是他們的評估



我把評估翻譯一下:


由於缺乏可靠的相關數據,伊拉克未被列入2019年指數,伊拉克部隊擊敗了ISIS,但是ISIS依然是恐怖主義威脅,該國的前景主要取決於政府是否能減少社會動盪,解決和庫爾德人的爭端,以及防止ISIS影響力的迴歸。


經濟政策的優先事項包括控制財政支出,遏制腐敗,改善財政管理和加強金融部門,價格上漲應該推動經濟成長,而經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石油部門,但生產仍然受到投資不足的制約,打擊腐敗和減少支出將具備政治挑戰性,公務員職位用於獎勵忠誠的政治盟友,多樣化是伊拉克長期經濟發展的關鍵,需要加強投資環境以加強私營部門的參與,這反過來又需要改善安全環境和恢復法治。


背景


伊拉克正從2014年對伊拉克西部ISIS的創傷中恢復過來,總理阿巴迪於2014年名譽掃地的馬利基,他因擊敗ISIS而獲得很多榮譽,但是他的政黨在2018年5月的議會選舉中表現不佳,可能不會被列入下屆政府,那次選舉增加了民粹主義煽動者和什葉派牧師薩德爾的力量,伊拉克的經濟主要被石油部門所主導,石油部門提供了85%的政府收入,對ISIS的戰爭給經濟帶來高額的成本,也受到腐敗猖獗油價低迷和戰爭破壞的基礎設施的影響。


法治


該國優先的行政能力不能保護財產權,伊拉克的司法機構受政治,部落和宗教勢力的嚴重影響,整個政府的官員經常參與腐敗而不受懲罰,打擊腐敗的努力經常遇到阻力和威脅。賄賂,洗錢,裙帶關係和挪用公款非常常見。


政府規模


個人和企業所得稅稅率上線為15%,由於經常逃稅和執法不嚴,稅收佔GDP的百分比可以忽略不計,在過去三年中,政府支出佔GDP的39.7%,預算赤字平均佔GDP的9.5%,公共債務相當於GDP的58%


監管效率


缺乏有效的監管使得急需靈活政策的私營部門發展困難,現行的法規的使用不一致且不透明,缺乏運作良好的勞動力市場,非正規勞動力活動在許多部門依然存在,伊拉克擁有世界上最高的補貼率,補貼金額佔GDP的40%


開放市場


出口和進口總和相當於GDP的73.9%,司法和監管制度問題阻礙了對外貿易和投資,許多國有企業扭曲了經濟,伊拉克缺乏充分運作的金融體系的基礎設施,法律和體制框架沒有足夠的加強,無法深化金融改革。


從美國傳統基金會以及《華爾街日報》對於伊拉克經濟的評價可以看出,伊拉克從2003年到今天,情況並沒又得到改變,從根本上來說,伊拉克依然是一個嚴重過依靠石油的國家,和薩達姆時期並沒有什麼兩樣。



我們可以以人均GDP來做一個測算,今天的伊拉克的人均GDP甚至不如1990年的伊拉克人均GDP,伊拉克狀況不佳,不但是經濟問題,還有嚴重的宗教撕裂問題。


一個薩達姆被推翻了,但是伊拉克起來了成千上萬的薩達姆,民兵組織和宗教派息爭鬥不休,無論從經濟還是從政治方面,可以說伊拉克自2003年到今天,已經過去了16年的重建基本上是失敗的。


李建秋的世界


綜上所述,現在的伊拉克形勢概括起來可以說是前景樂觀卻困難重重。


廣雅君觀世界


沒有薩達姆伊拉克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從此國不是國,使國家成了各派勢力以及恐怖分子的滋生地和角鬥場。人民生活水平一落千仗,薩達姆時期,生活水平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