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互聯網時代微信營銷不可少,怎麼做才能吸引用戶購買產品!

一、營銷推廣

1、話題營銷

營銷的本質是製造差異,有了差異才有傳播點。推廣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需要貼二維碼,但微信公眾號有上萬,怎麼讓自己的二維碼脫穎而出呢?後來看到別人的二維碼都是靜態不會動的,於是我就決定讓我的二維碼要動起來所以,只要你的東西有趣,具備話題點,就有人幫你傳播。

互聯網時代微信營銷不可少,怎麼做才能吸引用戶購買產品!

2、事件營銷

比如微信5.0出來時打飛機非常火,我在知乎回答了微信 5.0 裡的打飛機遊戲是誰做的,幾小時就獲得了上百的贊同,我就迅速在微信裡面組織了微信打飛機的技巧等做成一個專題,並在知乎裡面提示關注並回復“八卦”瞭解更多打飛機背後的八卦、技巧,從而把大量關注這個問題的知乎用戶引流到我的微信裡。這個時候就考驗你對事件是否足夠敏感,是否具備好的執行力。

3、渠道推廣

上面的二維碼容易吸引眼球,但無法表達我的微信公眾號的一些內涵,於是我又設計瞭如下公眾號,同樣要求與眾不同。你可以看到二維碼中寫著“好設計,更有愛”,邊上還有一個iPhone手機,手機中的笑臉象徵著有愛,燈泡象徵著創意和靈感,手機標識表明關注移動互聯網,右側畫著拿著工具的猿人,隱喻使用工具(思考)讓猿從動物進化為人,希望能引發大家對設計、對體驗的思考,做出有愛的好設計,一起進化。

明確你的受眾群體,比如我的受眾群體就是產品經理和設計師,所以我就在產品經理QQ群裡面推廣,當然方法很重要,那些很生硬的廣告即使群主不T你,別人也不會看。我整理了一個產品經理必讀書籍系列然後上傳到網盤、包括QQ群共享裡,甚至群郵件裡。

發群郵件裡措辭很重要,不然會被群主屏蔽掉,有兩點要注意:第一你的東西確實對大家有幫助,第二就是措辭,表達出來這個東西怎麼對大家有幫助,而不是一味宣傳自己。

4、把握機會

要主動把握各種機會推廣,有時候一次卓越的策劃或者成功的合作往往可以帶來出乎意料的效果。大多數公眾號合作推廣通常選擇互推,列出來一堆公眾號,然後讓你去關注。我覺得這是廣告的最低境界,硬生生地曬到用戶面前,也不管他當前在幹嘛,是不是喜歡,所以轉化率極低。

二、用戶互動

吸引了用戶只是第一步,是基礎,吸引來用戶,還要

用好的內容和互動把用戶真正留住,這個是長期的過程,但也有一些技巧可循。我個人是把微信號當做產品來做,把粉絲當做自己的用戶和朋友來對待,我個人更喜歡稱他們為我的用戶,而非粉絲,因為粉絲的稱呼好像感覺他是仰視你的。但用戶則是平等的。

互聯網時代微信營銷不可少,怎麼做才能吸引用戶購買產品!

1、重視每個用戶

電影壽司之神裡面說,如果你喜歡你的工作,你就會不知疲倦,從裡面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每個原材料你都會挑選最好的,每到工序你都會不斷思考怎麼做得更好,給用戶帶去更完美的壽司。

其實做產品也是相同的,你從用戶大段的回覆中、從閱讀、認可甚至挑戰你的觀點,你都會獲得滿足。之前我在某科技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一些觀點有個用戶不認可,半夜12點給我發了四條建議,1000千多個字,措辭也很不友好,一開始我很生氣,覺得對方挑釁我,立即逐條反駁。

後來仔細想想,自己其實做的不對,別人半夜十二點來給你提建議,無論對與不對,你都應當靜下來來想想。何況我的觀點不一定是正確的。對於用戶的消息我會盡量做到每個用戶必回,如果粉絲數過多做不到也要都看過,並統一向他們解釋意見都看過了。

尤其是大段的文字回覆,看到的時候很感動。要知道,手機上輸入很不方便,但用戶輸入這麼多文字,就是對你的認可,或者對你提出衷心的建議。當發現用戶發重複消息時(通常意味著他很無聊),我給他講笑話。當有些用戶升級iOS7丟失了一些微信表情,我找來下載地址發給他。

對用戶的聲音及時反饋。因為微信後臺的限制:必須電腦登錄,所以他們回覆而我又不在電腦旁時,我就設定了自動回覆,讓他們可以有急事可以私信我的微博,因為微博隨時隨地用手機就可以上。

2、突出個人風格

媒體網站會盡量移除個人風格,但這卻恰恰是個人運營的公眾號最大的特色:告訴他們你個人的想法、狀態等,這樣用戶感覺到呈現在自己面前的是有個性的人。

這是一個信仰缺失的年代,這個時代的用戶和消費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渴望得到認可。這也是為什麼像海底撈、黃太吉、三隻松鼠堅果等越來越多商家因為卓越的體驗而成功。這是時代和社會的大勢。大家已經厭倦了諸如“你的意見我們已經記錄,謝謝反饋”之類的冷冰冰的毫無感情的套話、官方答覆。

3、超越預期

之前曾設計過一個我曾經引導關注頁面,標題使用賣萌的方式,用路飛的形象說:“倫家真的是個好玩的賬號啦,關注一下下好不好嘛~”。但用戶停留1~2秒就會發現,手機屏幕底部上有顆小蟲一直爬進爬出,不仔細看還以為是真的小蟲,實際上是頁面上的一個動態圖片。用戶出於好奇會上滑屏幕,然後會發現原來下方還有文字,竟然是我隱藏的一個彩蛋,被他發現了,他會很開心。因為藏得這麼隱蔽還是被他發現了,引導頁超越了他的預期,有驚喜。

前段時間在微信裡搞了個關注送書活動,說給他們送出我個人很喜歡的《簡約至上》,講交互設計的。後來篩選出名單後,另外給每人額外贈送了一套彩色的長尾夾,還有一張明信片,雖然這增加了我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但卻可以給他們帶來驚喜。後來活動結束了有個朋友知道了,就關注了我微信來問:“請問,您之前贈閱的《簡約至上》還有沒有呢?我好感興趣”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了,但我還是單獨買了一本送給她!如果多花幾塊錢可以讓這個朋友對感到很滿足,何樂而不為呢?這個和老羅買手機送給熱心的朋友刷錘子OS是一個道理,當然我是後來才想到兩者異曲同工。

互聯網時代微信營銷不可少,怎麼做才能吸引用戶購買產品!

4、用戶參與感

上面的明信片其實也有很多值得說道的地方。首先這個是很有意思的微信刮刮卡明信片,我把自己的祝福寫在明信片的綠色的微信語音泡泡上(因為是通過微信結識的所以採用微信泡泡明信片的方式),對方只有刮開才能看到,感覺跟買彩票一樣帶有懸念。我在寫祝福的時候就在想,我收到怎麼樣的明信片才會驚喜呢?然後不斷琢磨,想到每個用戶都是與眾不同的個體,要給他們打造獨一無二的體驗

明信片的郵編0我都畫成了表情符號,在明信片裡把寫上了來自“你猜多少”公里外的祝福。因為每個人和我的空間距離是不一樣的,這樣他們可以感受到我這份明信片是專門寫給他的。我在每張明信片的末尾會寫上我的名字,其實就是為了告訴他們公眾號後面的我是個有姓有名的人。

在寄出後,我會告訴他們,讓他們有所期待。這個活動相當成功,收到明信片的不少朋友都熱情地回覆我:“Wow,挺有趣,此時此刻的心情:小確幸。真的不會想到能收到陌生人這麼有心的一份禮物~又相信世界充滿愛了。”有個朋友說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收到你的書和明信片真是溫暖,甚至還有人不捨得刮開。

你看你花時間做了個事,卻給別人帶來了這麼多溫暖。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也給我帶來了快樂,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能得到他們的認可,這是一種莫大的幸福。製造懸念,是為了調動用戶的好奇心,讓他們更積極的參與互動,讓一切變得好玩。包括利用微信本身的一些彩蛋來互動。

利用用戶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達到的效果會比一本正經更好。比如你希望用戶點擊公眾號下的菜單可以這樣說:“千萬不要點擊下面的菜單,人類的好奇心已經害死好多隻喵星人了”。利用一些現代的詞彙消除隔在公眾號作者和用戶之前的無形的牆,諸如:“你家裡人造嗎?騷年,強擼灰飛煙滅”之類的詞語製造輕鬆有趣氛圍。

5、體驗閉環

此前有款叫“圍住神經貓”的遊戲爆紅微信朋友圈,上線48小時PV就突破上千萬,微信朋友圈就起了推波阻攔的作用。為了充分利用這一股網絡手遊的潮流,做了一系列小遊戲。同時為了保證遊戲的體驗和完整度,遊戲不要一開始強制用戶關注才能玩,而要在他最爽或者需要的時候引導關注(比如青蛙過河這個應用,在用戶失敗了告訴他有個秘籍,關注後就可以通過,問他要不要關注,這個時候他關注的願意就非常強烈。因為不能過這個遊戲很難受,他放不下),最終形成一個關注閉環。

互動鏈條,比如剛關注的時候給他發什麼文字,他回覆之後給他發什麼,是不是能吸引他互動下去,他不回覆那肯定是效果不好,那就不斷調整(調整文案,調整互動方式)。另外要模擬用戶的行為去關注,去互動,這樣你才能完整地獲得他的體驗。

6、關注細節

細節其實很重要,雖然不少細節你做了,但用戶並不知道你的考慮或者背後的故事。上面的明信片原本我可以直接夾在書裡寄過去,但我特意在給每個明信片套了個信封或者保護袋,為什麼?絕大多數粉絲他們不知道,以為我隨手為之。

其實我是擔心刮刮卡外面的塗層在物流運輸過程中碰撞被掛掉,完全影響了他們收到卡片時的心情。我所有推送的文章,都要先發給自己測試,從標題、措辭、排版、圖片的選擇等等,每個細節都力求做到最好,所有的都會先發到自己手機上預覽,有時候一篇文章要發給自己測十多遍。

不用過多的圖,圖片在不影響閱讀的體驗下儘量壓縮,避免加載時間過長用戶中途就放棄了。在文章裡面發些很酷的配圖,要和文章主題有關係,這樣粉絲們更願意看,首先看圖就吸引住眼球了,接下來才是文章質量。在文章裡面突出重點,文章過長有時候用戶會被各種事情打斷,也不一定有耐心看,這時候突出重點,把綱領性的話和重要的句子通過字體加粗、變大等方式凸顯出來,節省用戶的時間。

之前那張海賊王路飛的關注引導界面,我給自己發了幾十張,調試下面的gif圖,下載的gif背景(純白色)和手機上的背景顏色不一樣很難看,就一楨一楨地調整。作為一個產品經理,自己要能衝到第一線,熬了無數個日夜,去調試、修改代碼。

堅持每天發一篇文章其實要堅持很難,找材料、整理素材、修改文章、調整圖片等都要花不少時間,遇到gif多的圖片更麻煩,但這個是必須的,沒有捷徑可言。每天分享就保證了賬號是活的,文章分享會帶來新粉絲。但真並不意味著可以敷衍了事,雖然耗費精力,但還是要保證質量,一篇好的文章分享量有時候會比一篇一般的文章高出4~5倍。每天八點鐘送達用戶的手機,大多數時候這類工作長期堅持還是蠻痛苦的,但每每看到用戶在後臺的鼓勵,就覺得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很多粉絲的人氣超乎你的想象,比如有一位粉絲朋友每天早上8點左右都往我卡里打0.5元。

三、迭代優化

根據數據不斷迭代改進產品是不少互聯網產品改善自己的重要途徑。如果把一個微信號比喻成一個產品,就應當關注每日淨增關注人數、取消關注人數,文章分享數量的變化及原因,對於特殊的情況要及時作出反饋,比如因為國內某互聯網公司CEO轉發了一篇文章到朋友圈,結果粉絲數量暴漲,這個時候你就需要作出反應,多抽出時間在後臺及時回覆別人,讓用戶留存下來。

從數據中總結受眾和受歡迎的文章,比如我就把自己開設以來分享最多的文章按照分享數量仔仔細細一篇篇看下來,為什麼這些文章最受歡迎,有什麼值得以後寫的時候借鑑的。

善用已有數據幫助決策,因為實在業餘時間維護公眾號,個人時間和精力有限,要每天原創一篇文章非常不容易,況且上面的遊戲之類也耗費了我大量精力,所以會從網上去篩選文章,有一段時間發現文章的分享數量不高,仔細看了這些文章來源,原文就分享不多。後來去篩選文章的時候,就會盡量挑瀏覽次數、評論、贊或者喜歡次數最多的文章,後來整體的平均分享人數比之前多出好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