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抗日戰爭中日本是如何以戰養戰,看中日之間的金融戰爭

抗日戰爭期間的貨幣戰爭,抗日戰爭是兩個民族之間的傾國大戰。所以它不光是前線的國軍將士們,八路軍,新四軍將士們浴血奮戰的問題。兩國的政府,兩國的經濟學家包括兩國的銀行也在總體戰。所以貨幣戰爭在抗日戰爭中間是非常地激烈。

抗日戰爭中日本是如何以戰養戰,看中日之間的金融戰爭

而且中國和日本反覆過好幾次,兩邊相互出招互相對應。開始的時候日本想的太簡單,日本人打算三個月滅亡中國。結果沒有想到淞滬戰爭就打了三個月,而中國人民堅決抵抗,結果導致變成持久戰。而變成持久戰後,日本就開始總體戰了。

而貨幣戰爭就上來了,最開始日本想的是發行新貨幣,日佔區發行新貨幣,把國民政府的法幣徹底廢除。可是還沒有實行在討論的過程中,日本的經濟學家和銀行行長們包括當時上海三菱銀行的分行行長,他們也都提出來說打法幣不容易。因為國民政府這黃金十年運營的很好,法幣很穩定,人民信任法幣。

抗日戰爭中日本是如何以戰養戰,看中日之間的金融戰爭

而日本人在日佔區直接發行新貨幣,咱們暫且不說民族情感的問題,你發行的貨幣的價值是沒辦法跟法幣比的。當時的政府發行的法幣是直接能在上海換成外匯的,這個才是最重要的。日本你直接發行貨幣,你敢直接換外匯嗎?如果可以就直接換日元,那直接相當於你自己發行貨幣把自己弄的通貨膨脹。

而這時這幫日本的經濟學家出了一招,他們套購法幣,直接用中國的法幣在上海換成外匯。日本用大量的日本貨輸到大後方去,其實最主要的就是走私,因為當時大後方是物資極為匱乏。而當時中國主要的商品生產,工業等都在華東,上海一個城市佔當時小一半。

抗日戰爭中日本是如何以戰養戰,看中日之間的金融戰爭

而當時這個地區被日本佔領了,那我們逐漸往後退的時候,退到經濟不發達地區。沒有物資,所以物資進來後,且不說日貨了,就是淪陷區的貨進來你也得買。再加上中國小商小販為了活下去,發現走私有利可圖,而大後方物資缺乏,一下子能掙三倍,所以從大商人到小商販拼了命地走私。

大量的日貨賣到了大後方,這個日本太高興了,而國民政府勒令法幣不能出境,從大後方去淪陷區的人只要被查到身上帶法幣,那就是犯罪,你要是帶多了當場槍斃你。第二個就是前線的軍費沒辦法控制,因為軍費發到前線的部隊去,前線得買東西,最後算下來每個月三千萬的法幣花在了前線。

抗日戰爭中日本是如何以戰養戰,看中日之間的金融戰爭

買了淪陷區和日本人的東西,沒有辦法,得生活,所以在這個時候,日本人等於成功了。大量套取法幣,上億的法幣啊,具體數值無法計算,都被日本人換成了外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