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絲路華禮”華麗綻放 紫砂壺榜上有名

重走絲路第三季活動即將啟程,五件“絲路華禮”公佈,將贈送給沿線各國——

“絲路華禮”華麗綻放 紫砂壺榜上有名

企業觀察網訊 日前,“牡丹使者”重走絲綢之路大型文化採風第三季活動絲路華禮正式發佈,經市民推薦、專家評選,五件富有洛陽文化特色的禮品脫穎而出,它們將隨採風團成員走出國門,贈送給沿線各國的博物館收藏。

為了更好宣傳洛陽文化、增進友誼,活動將攜帶能夠代表洛陽的“絲路華禮”贈送給沿線各國的博物館。經過市民推薦和專家評選,牡丹瓷、三彩藝、一朵牡丹全花茶、雀金繡和洛陽紫砂入選為絲路華禮。

2013年、2014年,洛陽日報報業集團組織發起的重走絲路大型文化採風活動的第一季和第二季,一路穿越國內四省和中亞、西亞四國,吸引了新華社、《亞洲日報》等國內外媒體的關注,“重走絲路,洛陽啟程”的口號變得廣為人知。

今年的第三季活動,採風團將踏上歐洲、非洲四國,探訪神秘遙遠的埃及,感受浪漫多姿的希臘,抵達輝煌壯麗的羅馬,完成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的最後一段旅程,同沿線各國開展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

洛陽市歷史學者鄭貞富表示,這些評選出的“絲路華禮”涵蓋了絲綢、陶瓷、牡丹等眾多洛陽元素,同時和絲綢之路息息相關。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方重要起點,洛陽與絲路沿線自古就有密切往來,這些“絲路華禮”隨採訪團一起走出國門,能夠把洛陽古今交融的燦爛文化展示給更多人,起到增進了解、鞏固友誼的作用。

“絲路華禮”有哪些,請您一起來看看

古代的絲綢之路,既是一條東西方貿易往來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絲綢、陶瓷等都是重要載體。本次“絲路華禮”的選擇,廣泛徵求了市民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力求選出既能夠代表洛陽曆史特色,又與絲綢之路息息相關的文化產品。這五件禮物恰恰滿足了這些條件,那麼它們的特點是什麼?為什麼能夠入選其中?下面就為您一一介紹。

“絲路華禮”華麗綻放 紫砂壺榜上有名

(小)質樸典雅的紫砂壺

迢迢絲路上,除了絲綢和陶瓷,茶葉也是重要貨物之一。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各種各樣的茶具也蘊含了獨特的東方審美,“絲路華禮”中的洛陽紫砂也很引人注目。

洛陽紫砂創始人張逸人介紹,唐宋時期紫砂就通過絲綢之路遠銷海外,新安北部山區的紫砂器皿燒製中心的工藝傳承至今。“紫砂燒製成的器物沒有光鮮的顏色,但是這種簡潔流暢的造型,古樸雅緻的氣韻更令人著迷。”張逸人說。他也希望通過這次走出國門的活動,讓洛陽紫砂為更多人所知曉。

(小)唐白瓷化身牡丹綻放

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瓷器一直是最重要的貨物之一,許多精美器物源源不斷地從中國到達歐洲,河洛地區所產的瓷器也因此聲名遠播。此次“絲路華禮”中,就選取了洛陽牡丹瓷股份有限公司製作的牡丹瓷作品。

該公司董事長李學武介紹,牡丹瓷的製作工藝就源於唐代白瓷。白瓷對後世影響重大,後來聞名天下的青花瓷就是以白瓷為基底製作的。洛陽在唐代時就是白瓷的重要產地,牡丹瓷除了傳統白瓷的製作技法,還通過現代工藝將牡丹花的造型巧妙融於其中。此次他將創作最近作品,將到訪沿線各國國花融於一體,展現獨特的絲路文化。

(小)絢爛又厚重的三彩藝

在此次活動計劃探訪的國家中,埃及、意大利都曾出土過來自遙遠中國的三彩器物。眾所周知,洛陽是三彩的故鄉,三彩藝入選“絲路華禮”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館長郭愛和曾全程參與前兩季重走絲路活動,他介紹,絲路沿線各國處處可見三彩的影子,無論是博物館中的珍貴收藏,還是和中國三彩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波斯三彩,都見證了當年的友好往來。他將結合此次活動的特點,創作獨一無二的“尋夢絲路”系列作品,作為“絲路華禮”贈送給沿線各國。

(小)燦爛如雲霞的雀金繡

既然是“絲路華禮”,當然不能繞開絲織品,洛陽雀金繡緙繡藝術有限公司的雀金繡作品也入選成為“絲路華禮”。雀金繡傳人王麗敏介紹,與其他繡品不同,雀金繡需要把金絲、孔雀羽絲、蠶絲進行混織,再進行刺繡,因為工藝複雜,該織物發明之後就一直是皇家御繡。

洛陽曆史學者鄭貞富介紹,當年女皇武則天就曾賞賜給外國使節該類織物,並經絲路傳至國外。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曾出現一件雀金裘,雖然只是被燒破了一個小洞,但仍令生大富大貴之家的賈寶玉心疼不已,可見其名貴。

(小)雍容華貴牡丹全花茶

倒入熱水,一朵牡丹在壺中緩緩綻放,不一會兒就展現出國色天香。近年,洛陽眾芳牡丹產業集團公司的一朵牡丹全花茶受到熱捧,它也入選為“絲路華禮”。

該公司董事長楊曉紅介紹,牡丹全花茶是取生態種植的丹鳳白牡丹鮮花經古法加工而成,完整保留牡丹的花瓣、花蕊、花粉。她認為,作為洛陽的重要名片,應該全方位地對牡丹進行開發利用,挖掘文化內涵,從而更好展現洛陽的城市魅力。(記者潘立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