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善良的語言有時候比藥物功效還大

沒有人能忽視自己健康,很多人聽聞醫生患病或離世,總是很吃驚:他是醫生。

善良的語言有時候比藥物功效還大

是的,我在好幾個夜班後都沒有休息,湊了幾天假回老家看望父母。他們已經到了耄耋之年,我很是放心不下,一早就帶著他們到醫院體檢。做B 超的醫生是我老同學,她一邊用探頭在母親的腹部掃著,一邊和我抱怨工作太過繁忙。她拍拍母親的肩膀,“阿姨,您身體不錯,沒什麼毛病。”看她此時不忙,我也順帶做個 B 超。我有膽結石十幾年了,時斷時續地痛,痛的時候吃點藥,不痛就懶得管了,已經多年沒做過全面體檢了。當探頭觸及到我膽囊的時候,老同學的眉頭一下皺起來了,“膽囊有一個三釐米的實性包塊,有血流信號,不太好啊,趕緊手術吧。”後來,我做了一系列相關檢查,核磁、CT、腫瘤標記物,都指向惡性腫瘤...

患癌後才相信,  醫生“殺人”三句話!

善良的語言有時候比藥物功效還大

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過醫生有三大法寶:語言、藥物、手術刀。有人說醫生“殺人”的三句話,“不好”、“晚了”、“早幹什麼去了”。之前看到這些的時候,我總覺得有些誇大其詞,不以為然,現在我信了。

康復後才明白,我要重新思考生命!

善良的語言有時候比藥物功效還大

慢慢的我正逐漸康復,突如其來的疾病打亂了我原來的生活步伐,讓我慢下來了,給我時間我讓思考生命,沉澱人生。我對家庭付出很少,將幾乎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我沒有給女兒開過家長會,沒帶她去過公園,我的生活全部被工作佔滿了,對於家庭我滿心虧欠。對於患者而言,醫生鼓勵安慰的作用是任何親人,朋友,甚至心理醫生都不能企及的,也許醫生短短几句的鼓勵就能成為患者做完整個治療的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