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毛澤東在長征中的詩詞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毛澤東在長征中的詩詞

本篇所說的長征,是指毛澤東本人所經歷的長征,也就是中央紅軍的長征,時間是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

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毛澤東在行軍途中,望著連綿的山嶺,作《十六字令三首》,把山寫得瑰偉雄奇,絢麗璀璨,流動迴旋,又凸顯了湘江之戰後紅軍面臨的緊張局勢。“快馬加鞭”“驚回首”“奔騰急”“天欲墮”,寥寥數語,戰事危急的情形躍然紙上。但“萬馬戰猶酣”“賴以拄其間”,筆鋒一轉,就把紅軍將士飽滿的戰鬥激情和堅韌的革命意志表現得淋漓盡致。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毛澤東在長征中的詩詞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1935年2月二渡赤水後,紅軍猛攻婁山關高地金山,經過肉搏,佔領了這個制高點,然後連續衝鋒,把敵人完全擊潰,傍晚佔領了婁山關關口。關上只有茅屋兩間,有一石碑,寫著“婁山關”三個大字。

攻破婁山關是四渡赤水戰役中間的一次戰鬥,整個四渡赤水河的戰役是一場非常巧妙的運動戰,用兵如神,是毛軍事思想的一個光輝範例,也是古今中外軍事史上的奇蹟。而《 憶秦娥·婁山關》 是他所有詞作中絕對第一流的作品,寫景狀物、抒發胸臆,堪當精品。 慷慨悲烈、雄沉壯闊,從內到外描寫了紅軍“風蕭蕭兮易水寒”般的鐵血長征中征戰婁山關的這一節情景這首詞生動地描寫了當年紅軍指戰員從拂曉出發到傍晚結束戰鬥的動人情景。

有專家將這首詞與李白的《憶秦娥·簫聲咽》對比,認為毛詞從藝術性上毫不遜色,而描繪更為細緻,意境更為雄闊。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毛澤東在長征中的詩詞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1935年9月27日,紅軍到達甘肅通渭榜羅鎮。9月28日,毛澤東在通渭縣城東文廟街小學召開的中國工農紅軍抗日先遣隊全軍排以上幹部會議上講話時,即興朗誦了自翻過終年積雪的岷山後就醞釀在心中的詩篇《七律·長征》。

《七律·長征》是長征時期毛澤東創作的唯一一首律詩,定稿於1935年10月,是毛澤東長征詩詞的巔峰之作。 《七律·長征》 既是長征的史詩,也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崇高革命精神的讚歌。埃德加·斯諾在《西行漫記》中引用了這首詩,使其成為與世界讀者見面最早的毛澤東詩詞作品。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毛澤東在長征中的詩詞

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1935年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掃清了阻礙,擺脫了追敵,當天下午,一鼓作氣,翻越六盤山。之後,長驅直入,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北保安縣吳起鎮(今吳旗縣),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這首《清平樂·六盤山》就是毛澤東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

這首詞上下兩闋都是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言志, 這首氣魄雄偉,音調鏗鏘的詞,全詞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宛若一幅壯美的詩情畫,流轉自然。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毛澤東在長征中的詩詞

念奴嬌·崑崙

橫空出世,莽崑崙,

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

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

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

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崑崙:

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

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

一截還東國。

太平世界,

環球同此涼熱。

此作是1935年冬天中央紅軍走完了長征最後一段行程,即將到達陝北,毛澤東登上岷山峰頂,遠望青海一帶蒼茫的崑崙山脈有感而作。這首詩毛澤東成功地表達了他的思想,詞語雄渾氣勢磅礴,運用描寫、抒情、議論相結合的藝術手法而寫成。既有現實巍峨、雄偉崑崙山的真實的描寫,又有浪漫主義的“飛起玉龍三百萬”豐富想象和極度的誇張,並賦予深刻的象徵意義。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毛澤東在長征中的詩詞

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

山高路遠坑深,

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

唯我彭大將軍!

1935年10月19日,黨中央和紅軍抗日先遣隊結束了長征,到達陝北保安的吳起鎮。10月21日,在彭德懷直接指揮下取得“吳起鎮大捷”,毛澤東為之大悅,馬上就以他和彭草擬的作戰電文中的“山高路險坑深”的原句為起手寫下了這首詩。此後彭德懷率西北野戰軍獲得青化砭大捷後,毛再次手書此詩傳贈身處前線的彭老總。彭德懷接到此詩後,將最後一句話改為“惟我英勇紅軍”,將原稿送給了毛澤東,後加題目。 1947年8月1日,冀魯豫軍區政治部主辦的《戰友報》將這首詩首次公開發表。

《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 詩句短促快捷,鏗鏘有力的節奏、富有歡慶情感的韻律,讀來如數鼓點,而寓意深長。主題是讚揚稱頌彭大將軍,可讀罷全詩,很自然地彷彿看到了一位胸中自有雄兵百萬、危難時刻表現出輕鬆豁達、瀟灑自如、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偉大統帥形象。高度評價了彭德懷作為黨和人民革命事業建立的豐功偉績,樹立了彭德懷驍勇善戰、威武不屈的光輝形象,同時體現了毛澤東知兵愛將的博大胸懷和將帥之間的相互信賴。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毛澤東在長征中的詩詞

再多說一首,那就是蓋世精品《沁園春·雪》。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沁園春·雪》創作於長征末期。1936年2月,毛澤東率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陝北之後,領導全黨展開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斗爭。在陝北清澗縣,毛澤東曾於一場大雪之後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光”,過後寫下了這首詞。

還有一種說法,1936年,毛澤東率領紅軍渡黃河東征,從山西省石樓縣第一次踏上了山西的土地,並在石樓縣留村寫下了《沁園春·雪》。《沁園春·雪》是構思於渡河期間,寫成於石樓境內。

上闋描寫乍暖還寒的北國雪景,展現偉大祖國的壯麗山河。下闋 對祖國山河的壯麗而感嘆,並引出秦皇漢武等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人物,抒發作者偉大的抱負及胸懷。通篇 氣勢磅礴、氣吞山河,可稱蓋世之精品。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毛澤東在長征中的詩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