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經歷了九百多次核試驗被炸的千瘡百孔,核輻射影響持續500年


內華達核試驗場,在美國內華達州首府拉斯維加斯西北約150千米處,這一帶連同海拔千米的群山相連的內華達沙漠,原為美國空軍管轄地,同時又是能源部租用地。

美軍多年在內華達沙漠進行核試驗的後果:約3522平方千米的內華達沙漠“千瘡百孔”,好像月球的表面。1951到1992年間,美國在拉斯維加斯北邊107公里的內華達核試驗基地進行了928次核試驗。

自二戰結束以來,世界範圍內總共進行過2,000多次核試驗,包括地面試驗、空中試驗以及地下試驗。通過研究這些試驗留下的數據,研究人員在捕獲和理解核爆炸信號方面取得了大量經驗。

內華達試驗基地位於拉斯維加斯西北部60英里,是美國最主要的大陸核武器試驗基地。從1951年起,美國共在那裡進行了100多次大氣層試驗。

1962年,威力相當於廣島型原子彈約7倍的氫彈在地下約200米處爆炸,形成的坑洞直徑約390米,深約100米。曾多次參與核試驗的技術人員科勒表示:“當時還有過用核武器開通運河的構想,是和平使用核能的一部分。”

1963年地面以上的試驗被禁止後,美國又在地下進行了800多次核試驗。1992年以後,美國不再在那裡進行核試驗。

目前,那裡已經成了無人區,核試驗的輻射影響將持續50年-500年。美國當時還在太平洋做過一次核試驗,被試驗的島嶼瞬間從地球上消失。

方圓3500平方公里遍佈大大小小几千個彈坑,好像月球的表面。這種彈坑雖然離爆炸的地下還有十幾公里,但是還是有大量的核輻射元素洩露。

冷戰後的40年內美軍在內華達沙漠進行了數以百計的核試驗,最後一次核試驗是在1992年。試驗所所製作的圖中詳細列出了每一次實驗爆炸的大小和波及範圍。

內華達核試驗場2010年更名為內華達國家安全區。2012年底在類似小型核彈頭的裝置內添入了鈈,使用以炸藥壓縮的、名為“Pollux”的新方法進行了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