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怎麼看待現在好多大學生畢業後寧可自己去打拼卻不願去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

天極無限


這個問題很複雜,根據我們以往工作的經驗,現在的大學生畢業後大多不選擇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對公考和事業單位存在偏見

大學雖然被譽為“小社會”,但是它與真正的社會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一些同學在大學裡過得逍遙自在,就覺得自己走向社會也能混得不錯!

要知道,大學裡雖然有攀比有不良習氣,但是與魚龍混雜的社會相比,還是一塊淨土。在大學時代覺得自己混得不錯的,往往是一些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長期學習生活讓他們慢慢養成了一種標準化的世界觀,凡事喜歡較真,喜歡得理不讓人。他們相信通過出色的考試成績,他們能夠獲得一切他們想要的。

因此,這類同學往往容易看不起那些成績平平卻能夠通過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才華獲得周圍人重視的人!尤其是那些成績一般口才出眾的同學,往往就會被看成是所謂的“大忽悠”或者“阿諛奉承”!

在他們的主觀意識裡,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可能更加看重口才和語言表達能力,自然也就覺得自己不適合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

對自己盲目自信

由於我們的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就被家裡人圍著捧著,享受著呵護與掌聲,他們很難了解和體會創業工作的艱辛。

通過高考,進入了自己理想的學校和專業,再聽上幾場大一時專業老師對本專業和行業的吹捧,就會覺得畢業就業都不是什麼難事兒,什麼年薪十萬不是夢啊!

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講,既然畢業後就可以獲得一份體面的而且收入不菲的工作,他們自然不會去考慮被譽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公務員考試和事業單位了。

萬萬沒想到,到了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學的很多東西其實在面試企業很難找到用武之地。

不是不想考,實在是覺得難度太大

除了我們以上說的兩種情況以外,也確實有一些同學是希望參加公務員考試和事業單位考試的,只是經過和家人同學的幾輪斟酌考慮之後,最終放棄了。

家人和同學往往會以身邊的人為實例來說明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困難程度非常大,放下逐年攀升的報名人數和試卷難度不說,就算筆試過線了,面試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哈爾濱市職業培訓協會


因為他們還年輕啊。

等他們年齡大點,社會上多打拼幾年,其中的大多數可能會覺得,哎呀,還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好啊。

我身邊就有這樣子的童鞋,剛畢業的時候,說自己打死都不去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

然後就自己去打拼啊。

然後若干年之後,確實有些打拼的很好的,不能說非常成功,但是收入各方面確實比事業單位要好很多。

但同樣有很多,或者說更多的是打拼得不怎麼樣的。

在一個民營企業拿著三五千的工資,考核又嚴格,其實也沒什麼發展前景和空間,每天擠公交去上下班,中午吃個盒飯。

漸漸地,年齡也大了,就開始想著工作穩定些,生活也更有著落。

這時候,其實他們是想要去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了。

不過,不好考啊。

並不是想考就能考上的。

所以說啊,為什麼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寧可自己去打拼卻不願去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呢?
有少部分確實能力出眾,喜歡風險和挑戰,追求成就與自我認可。

但是,大多數人呢,其實是好高騖遠,到最後才發現早知道當初就去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了。


馮起升


大學剛畢業,出去闖闖也好。

大學畢業,年輕氣盛,你要讓他按部就班到事業單位或者行政機關上班,他會心有不甘。



剛畢業的大學生,總幻想著外面的世界很美好,天高海闊任馳騁。

到外面闖蕩的大學生,成功者應該是少數,大多數不如留在家鄉考公務編或者事業編。

當發現外面的世界並沒有想象中的美好,當發現自己的工資承載不了在大城市買房的夢想時,或許就會幡然醒悟,哦!還不如回家鄉考個帶編制的穩定工作。



去外面闖蕩一番,無論成功與否,心中至少不留遺憾。我認識一個朋友就是這樣,大學剛畢業,就聽從父母的安排,考上了家鄉的事業編,可以說現在的家庭美滿,事業小有成就。可他現在並不覺得自己有多幸福,總想著自己如果當初到外面去闖蕩一番的話,成就會更高。

為了心中不留遺憾,為了給自己多一些機會,為了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為了實現自己更遠大的理想,剛畢業的大學生,到外面闖蕩一番是好事。


小狐狸的燈


年輕人滿腔熱情是好的,只不過大多數人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大多數人會倒下退縮,能從屍體堆裡爬出來依然堅持直到成功的畢竟是少數。真正歷練過後回頭看,才發現公務員是最好的生活狀態。

說說我的經歷:大學時窮得鬼樣,不敢和同一社團暗戀的女孩表白,後來女孩有男票了,也是一個社團的同事。畢業後也是滿腔熱情闖蕩社會,做過好幾個行業,起起伏伏均已失敗告終,最慘的時候一天伙食就是四個白饅頭加一包鮮吉多雪菜筍絲。那些年有過激情也有時一闋不振頹廢好幾個月,走南闖北飽受酸甜苦辣。

三年後女生那個男票研究生畢業,考取市直公務員,待遇麼我們這兒全國前列一年雜七雜八一年將近二十萬有的。而那時的我一敗塗地,人家的故事可稱得上圓滿,從大學戀愛到異地戀到金榜題名洞房花燭到成家立業。順順利利活得讓人羨慕。而我呢這些年一無所有,飽受滄桑。

我想大部分人會像我一樣,也許沒有我那樣失敗,但和公務員相比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比不上。體面的工作,很高的社會地位,迎娶白富美,你說是不是人生贏家?

不過這些年的失敗人生,改變了我的心態和自我認識。不再覺得自己有多厲害,反而覺得自己是如一隻螞蟻那麼渺小無力而已。對看他人也從覺得沒啥了不起,我一定要超越你,到覺得每個人都不容易每個人好像都比我強。真正體會到自己這塊突兀的石頭被磨成了鵝軟石。

我算是從屍體堆裡爬出來的幸運兒,在而立之年我的絲綢事業開始起步,也不再為錢發愁,不再蝸居閣樓,不用天天肯饅頭了。

但是再讓我回到畢業那時,我會拿出比高考還強的勁考公務員。我是時代幸運兒抓住了新零售的風口,再早個幾年我想會有其他機會可以抓住,要是再晚個幾年,真不知道會怎麼樣,創業的成本和要求越來越高。生意越來越不好做,老闆比公務員累多了,每個人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時,何不過得輕鬆開心呢?

有人也抱怨公務員也累各種爭鬥考試加班啥的,我想說你們說累那讓產線上幹十二小時的工人怎麼活?你們不犯原則性錯誤不會被開除,我們不努力就會很快被淘汰,,還有人抱怨公務員工作枯燥,那你們誰大熱天一天覆一天的在戶外掃街找客戶?

說了這麼多,真心想說,綜合對比下來,公務員真是最好的職業。用盡全力去考吧。

除非你做好九死一生,輸掉一切的準備,有不怕失敗,誓不罷休的勇氣。否則請珍惜每次公考的機會吧


蘇州雙蠶絲綢


就業多元化。我是非常我是非常贊成大學生畢業,趁年輕的時候出去好好鍛鍊一下自己,鍛鍊自己的能力,學習一些新東西。

現在就業的多元化。大學生畢業生的選擇有很多種。不僅僅侷限於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相反,我覺得如果是大學生,一畢業就回來考個公務員,考個事業單位,然後一輩子在這種單位安逸的工作。他自己個人來說是不利於他的發展的。



記得有一位名人好像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國家的年輕人,畢業以後而不是都是隻想考公務員,那麼這個國家的年輕人才有救。”我也很贊成這句話。的確是的,當一個國家大學生畢業的時候,不是好好在外面好好的發展一下,是大家都趨之若鶩的來考公務員。這對一個國家的就業環境,以及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都是不利的。

年輕人啦,大膽的出去闖一闖,失敗了又如何?還年輕,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有用之處。我自己有很多同學,讀書的時候讀書非常厲害,但大部分他們都進入體制內,然後每天過著,看似他們是過得很輕鬆,其實他們內心壓力也很大,而且內心也不開心的。

我應該是理解他們不開心的原因,那就是他們自己的價值沒有得到體現。在體制內完全都是跟著領導走。哪怕你是打一個材料,做任何事情,去買個東西,你都需要聽領導的意思,完全沒有實現自己的價值。沒有自己的那種職業的快樂感。

當然了,話也不能說得太絕對,有心想從政為人民服務想法的人,那肯定是可以回來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國家服務單位還是需要人才。

也不是說你考考公務員的人就不是人才,如何定義人才,就是他能在這個崗位上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我覺得這才是一個人才。

關鍵要遵循自己的初心,或者自己喜歡的工作,那樣做工作才做的快樂!

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噢!

古文詩詞


因為期待自己會過上更有意義的生活。

現在的大學生都和老一輩的想法不太一樣,可能在大多數人看來,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工作體面,穩定,雖然工資不高,但福利待遇和養老都很好。可是年輕人卻看不上,很多都是這樣,我剛開始也是這樣,畢業一年才發現,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而我又比較嚮往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所以現在在準備考教師。


無論怎樣,都想嘗試一下,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創業自己打拼這種東西。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權利,希望在仰望星空的同時,不忘腳踏實地。


世界是豐盈的


因為他們還沒有認識到社會的殘酷,還沒有意識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我覺得自身的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所學的專業是建築設計類,雖然不感興趣,但是從大學老師那裡也瞭解到,這個行業還是很有“錢”景的,特別是進入建築設計院,一年收入在20萬左右,不過可能要累一些。


年輕的我,只看到了年薪20萬,根本沒把累放在眼裡,在我看來能有多累,不就是通個宵加個班唄,有錢賺就夠了。就這樣,儘管家裡百般勸我考公務員,都被我拒絕了。在當時的我看來,公務員無非就是有面子,但是面子不能當飯吃,工資低,活都活不起,我是有夢想的,我要在這個不屬於我的城市,奮鬥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畢了業,我去了一家建築設計院,滿懷夢想,感覺這就是我揚帆起航的地方。結果乾了不到一個月,我發現我的夢想之船,帆還沒升上去,就已被大風折斷。但是我又沒有辦法回到岸上修船,只能拼勁全力在水中推著我的破船前進,因為老闆拿著皮鞭在身後看著。即使生病,老闆也不會在意,他關心的只有你有沒有完成任務,什麼週末、晚上,在他眼裡,你就應該隨時待命。



工作了不到一個周,我累了,我敗了,如今我撞到了南牆後,我要選擇現實。所以我辭職了,我參加了公務員考試,雖然工資沒有那麼高,但最起碼週末能夠保證;雖然待遇沒有那麼好,但最起碼病了可以請假;雖然與理想越來越遠,但最起碼我可以安排自己的時間。

這讓我想起來一句話“你不奮鬥一下,你都不知道社會有多殘酷”。的確如此,不撞到南牆,你都不知道南牆有多硬。我想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有如此心理,總想去奮鬥、去拼搏,但真的很難。也許在他們精疲力盡的時候,會回過頭來選擇公務員。


春風下的楊柳


以前公務員,事業單位編制是令人豔羨的職業,只要奮鬥進去就是鐵飯碗,福利好待遇不差,所以家裡人前些年都是鼓勵孩子畢業就考公務員。

但,現在的形勢不一樣了,開始逐步取消事業單位編制,2016年取消了高校公立醫院的編制,工作人員開始不再享受鐵飯碗的福利,業績不行照樣會被辭退。據最新的相關消息稱,2018年將全面取消教師的事業編制,2020年全部取消事業編制。(當然,公務員暫時還在編制裡面,不過照這個趨勢,公務員的改革並非不可預見。)



以前人們最看重的就是事業單位只要進去了就是終身職業,幸苦一陣子,幸福一輩子,熬鷹遛狗喝茶看片,生活不要太爽!但是取消編制之後,意味著這些崗位將和企業員工類似,幹得好續約,乾的不好滾蛋。事業編制少了這個閃光點之後也就對我們不再有吸引力了,畢竟民營企業外企的薪資水平更高,福利待遇也差不到哪去,既然這樣,還不如進私企好好打拼一番,搏一份前程。


歡迎關注雲上琅琅,帶你走進內心世界,省察自身,了悟人生。


雲上琅琅


人各有志。

15年前我離開了公務員崗位,那時在仕途上我還混得不錯,前途一片大好,至今,很多人替我婉惜,如果當年不離開,現在該如何如何了。可我真沒有後悔過,鞋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的腳最清楚,不能衣錦還鄉,就做一個開心的布衣平民吧。

雖然我有不少朋友陸續離開公務員事業單位,但同時也有不少人考公務員,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以前覺得公務員和教師不錯,職業穩定,有編制,但現在人的擇業觀念變了,不少年輕人不願意拘束於公務員和教師等職業生活,想去闖一闖,拼一拼。有些年輕人考上公務員後不久又辭職,很多過來人說這些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將來會後悔。可人的一生,不趁著年輕時闖一闖,拼一拼,將來或會更後悔。

我有一個同事的孩子,大學畢業後考上海關公務員,父母都很開心,女孩子考上海關公務員,應當很不錯了。可她女兒最終沒去海關,去了一家知名網絡公司,如今還不錯。

青春不可虛度,人生就要努力!多點時間努力,就少些後悔。不過也要善意提醒年輕人,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也很不錯,根據自己的實力選擇職業,也不可太沖動。


途蟲的百味人生


大學畢業後,到底是應該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發揮自己的特長,自主擇業,或者在大城市打拼,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呢?還是聽眾父母和長輩的建議,回家鄉考公務員,考不了公務員也考個省招事業人員,考不了省招事業人員,也考個特崗教師、三支一扶之類的項目安置人員?相信對於大多數畢業或者即將畢業,面臨就業問題的大學生來講,這都是一個難題。在外打拼吧,社會壓力大,心裡面沒底,父母又老嘮叨。回家鄉參加考試吧,怕考不上,又怕考上了,死守著家鄉那一畝三分地,一輩子沒出息。

公務員和事業人員招考,在不同的人眼裡,是天壤之別的兩種不同評價。在父母和長輩眼裡面,不進體制內,那都是在打工,只有身為人民公僕的職業,才是當家作主。而在年輕人眼裡面,專業、興趣愛好都有自己的價值,世界那麼大,我都想去看看。實際上,除過2019年公務員考試因機構改革原因,招考名額大大減少,錄取率降低,其他年份的公務員考試,已經不像之前那麼熱了。公務員考試最熱門的時候已經過去,幾千人競爭一個崗位的現象也不再存在,許多崗位沒有人報,報了大面積棄考,這種現象非常常見。

公務員和事業人員的職業,雖然工作穩定,是“鐵飯碗”,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其工作重複率高,工作壓力大,收入低,專業性不強等,已經讓年輕人不再那麼感冒。不要說還沒有進入體制內工作的,就是已經在體制內工作了十幾年的,大多數人都不再像過去一樣,一味地推薦考公務員。他們用自己的實踐,告訴即將步入社會的年輕一代,發展專業很重要,終生奮鬥更重要,一輩子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拼搏,真的是一種幸福。

進入體制內工作,除了醫務、教育、農業、工程等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其他行業,尤其是黨政機關,能用得上所學專業的工作,也就是專業能對口的工作,鳳毛麟角。你能想象苦苦學習了四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專業,還有英語四級證書等,到工作了,一樣也用不上,這不僅是人才浪費,而且也是一種自稱否定。體制內的工作,更需要循規蹈矩,辦公室寫彙報材料,你寫得像詩一樣試試;做統計報表的,你去掉一行或者一列,改掉規矩報上去,也進不了庫啊。

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價值,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才是社會發展的象徵。如果大家一窩蜂往一個職業擠,這是社會發展初級階段才存在的現象。所以說,現代大學生寧願自己打拼,而不願意去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正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