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轉戰海外!伊賽牛肉或成河南新三板海外上市第一股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唐朝金見習記者陳玉堯

營收5年翻兩番,業績超1/3河南A股上市公司

5月15日晚間,伊賽牛肉發佈公告稱,由於公司籌劃的重大事項尚未完成,相關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經公司申請並獲得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同意,公司股票延期恢復轉讓,最晚恢復轉讓日為2018年7月6日

公告顯示,伊賽牛肉所籌劃的重大事項為考慮是否去海外上市,由於該事項尚不存在成功先例,政策制度、方案均需要進行諮詢、論證,相關方案待進一步調整,該事項仍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繼續暫停轉讓。

據瞭解,伊賽牛肉是一家從事肉牛飼料加工、肉牛養殖、屠宰分割、肉製品深加工、連鎖專賣和供應鏈服務的全產業鏈現代化清真食品龍頭企業。截至2017年底,已在焦作、鄭州、武漢、北京、上海、廣州、濟南等多地成立了銷售公司,並開辦了 70 餘家伊賽牛肉專營店。

從2017年業績來看,伊賽牛肉確實表現出色。2017年度,伊賽牛肉營業收入高達15.75億元,同比增長30.51%;淨利潤8802萬元,同比增長11.91%。其中,營收水平在整個河南新三板企業中位居第三,僅次於已在A股上市輔導備案的藍天燃氣和另一家新三板企業美基食品。

河南新三板企業2017年營收Top10:

转战海外!伊赛牛肉或成河南新三板海外上市第一股

這樣的業績,即使拿到A股市場上也毫不遜色。2017年,A股市場共有28家河南上市公司業績不及伊賽牛肉,約佔河南A股上市公司的三分之一多。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伊賽牛肉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營收增長速度。短短几年,伊賽牛肉由2013年的營收3.97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營收15.75億元,幾乎翻了兩番

近5年伊賽牛肉營收情況:

伊賽牛肉表示,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主要是由於市場不斷開拓、品牌知名度提升形成的,公司十幾年來專注牛肉,經銷商網絡已遍及全國各個省會城市,基本形成南至海南、北至哈爾濱、東至上海、西至烏魯木齊的強大銷售網絡。同時,加強銷售團隊建設,確立以銷售為龍頭的經營理念,加強考核激勵,促進業務團隊良性發展。此外,公司資產狀況良好,資產負債結構合理,通過股權融資,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增加了強大的動力。

募資不利,伊賽牛肉擬轉戰海外

記者梳理伊賽牛肉近年來募資情況時發現,伊賽牛肉本次停牌擬轉戰海外前,剛剛遭遇新三板市場募資失利。

自2015年新三板掛牌至今,三年間伊賽牛肉共完成了兩次定增募資,共發行股份3650萬股,募集資金2億元。然而,第二次定增結束後,伊賽牛肉的普通股股東人數已超過了200人,根據證監會的規定,再次定向發行股份需證監會核准。

2016年5月27日,伊賽牛肉發佈第三次股票定增方案,擬最高募集資金2.4億元,用於擴大產能、拓展銷售渠道以及補充營運資金,幾經調整,最終募資總額達到3.6億元。

同時,伊賽牛肉向證監會提交了《河南伊賽牛肉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導致證券持有人累計超過200人或股東人數超過200人的非上市公眾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證券核准》的行政許可申請。

2017年11月2日,證監會對伊賽牛肉定增申請做出反饋,要求其主辦券商、會計師對報告期內伊賽牛肉營收大幅增長但同期毛利率卻出現下滑、前兩次募集資金是否涉及變更資金用途等10項問題進行核查並發表明確意見。

2017 年 12 月 8 日,伊賽牛肉因財務報告有效期已近屆滿而公司及相關中介機構對反饋意見中的問題尚需進一步核查並完善等原因,與中介機構協商後,向證監會申請中止審查本次定向發行股票申請,並於12月19日獲證監會同意。

然而,僅僅過去20天,伊賽牛肉就因籌劃重大事項,向股轉系統申請股票暫停轉讓,開始了長達四個多月的停牌。直到5月15日晚,伊賽牛肉才公佈這次停牌的真正原因——考慮是否去海外上市。

海外上市,政策制度、方案均需諮詢論證

在公告中,伊賽牛肉表示,由於該事項尚不存在成功先例,政策制度、方案均需要進行諮詢、論證,該事項仍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繼續暫停轉讓。

對於為什麼不在A股上市以及準備在海外哪個交易所上市等問題,伊賽牛肉董秘在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目前還沒有定論,一切以股轉系統披露為準”。

其實,這並不是新三板企業第一次要在海外上市。就在去年10月19日,同為新三板掛牌公司的長春巨龍通信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也發佈公告,稱公司準備在合適的時候啟動赴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ASX)上市計劃。然而,半年多時間過去了,依舊不見後續進展情況。

除去從新三板轉戰海外不談,其實國內企業海外上市並非新鮮事,河南本地就有在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上市的雪鳥實業(濮陽市)、在澳大利亞主板上市的大通化工(焦作市)、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鑫苑置業等。

相關分析人士認為,在境外某些交易所上市確實會有門檻低、籌資速度快等優勢,而且國外的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相對成熟,完善的市場約束機制也有助於企業的成長。然而,千萬不要把境外上市當成企業融資的“萬金油”, “水土不服”現象在不少“走出去”的企業中經常發生。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經常由於不熟悉境外法律體系,很容易觸犯海外資本市場的監管條例,最終導致企業經營遭受極大影響。此外,長期與本地市場脫節,也會對一些海外上市的企業的長期發展產生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伊賽牛肉停牌期間,4月21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與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根據備忘錄,掛牌公司可以到境外發行股票並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無需在全國股轉系統終止掛牌。也許對股轉系統中的掛牌公司來說,“新三板+H股”也會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