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唐宋交際時期不一樣的曲子詞,開拓另一片眼界

敦煌曲子詞是廣泛流傳於唐代民間的歌辭,內容博大,反映當時社會的精神面貌,非常值得一讀。因本人比較喜歡詩詞,最近讀了敦煌曲子詞,蒐羅了十篇比較著名曲子詞,來欣賞一下唐宋交際時期不一樣的曲子詞,開拓另一片眼界。

1、【望江南·曹公德】

曹公德,為國託西關。

六戎盡來作百姓,壓壇河隴定羌渾。

雄名遠近聞。

盡忠孝,向主立殊勳。

靖難論兵扶社稷,恆將籌略定妖氛。

願萬載作人君。

【解析】望江南是曲牌名,跟我們接觸到的宋詞的詞牌名是一樣一樣的。望江南一開始並不叫望江南,而是叫謝秋娘。後來白居易將之改名為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你為什麼不愛我)。這裡的曹公一定不要以為是曹操,而是當時的敦煌歸義軍首領曹議金。

唐末五代沙州人,歸義軍節度使索勳的女婿,張議潮的外孫女婿。公元九一四年,敦煌王張承奉死了,因後繼無人,所以就公推曹議金主持州中大小事務。曹議金就任後,取消了敦煌國稱號,恢復唐朝歸義軍名號,歸附中原王朝,出任歸義軍節度使、沙州刺史,執掌瓜、沙二州軍政權。曹議金當政時期,出現了刀兵罷散、四海通達的繁榮景象。

這首詩寫的就是曹議金,很多人都稱讚他是一名英雄,讚譽他的德行,他為唐朝鎮守西部邊疆,平定羌亂,安定隴西,功勳非常卓著,邊疆的各族人民都高興不已,到處傳頌。希望曹玉金能永遠鎮守邊疆,平定叛亂,建功立業,匡扶社稷。

很顯然,這是一首歌頌曹議金的詩詞。因為,敦煌歸義軍的首領曹議金為國家保衛西疆立下卓越功勳,敦煌的人民對曹公愛戴有加,體現了人民對曹議金愛國衛國壯舉的強烈支持和擁戴。

唐宋交際時期不一樣的曲子詞,開拓另一片眼界

2、【生查子·三尺龍泉劍】

三尺龍泉劍,匣裡無人見。

一張落雁弓,百支金花箭。

為國竭忠貞,苦處曾征戰。

先望立功勳,後見君王面。

【解析】《生查子·三尺龍泉劍》是敦煌曲子詞之一。龍泉劍為古代傳說中的寶劍,據傳有人用龍泉縣的水鑄成寶劍,劍化龍飛去,所以才叫龍泉。西晉人雷煥曾在豐城監獄一屋地基下掘挖出兩把劍,上面刻有文字,一把叫龍泉,一把叫太阿。

這首詞的意思是說,一個人他有三尺龍泉寶劍,一直藏在劍匣之中,不曾給人看見;他還我有一張虛發而能落雁的良弓,以及百隻雕著金花的箭,這些武器都是用來報效國家的。為國竭盡忠這麼多年,曾經參加過無數艱苦的戰鬥,一心想著要先立下顯赫的功勳,在建功立業以後再去當面覲見君王。可見,寫這首詞的人應當是一個一心報國的人,他以藏鋒未露的寶劍自喻,抒發了自己希望為國盡忠,建立功勳的壯志宏願。

我們可以發揮自己的聯想,戍邊的將軍腰纏三尺龍泉寶劍,劍刃鋒利,吹毛即發,寒光閃閃。只是平日裡,它靜靜地斜臥金鞘之中,很少有人識得其廬山真面目。他身上佩戴的那張良弓,射雁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隨身攜帶的百隻神箭,箭羽迸發似金華,耀人眼目。他曾在前線出生入死,衝殺征戰,為保家衛國戍邊守土竭盡忠貞。他立志不斷地建功立業,期望有一天能夠得到君王的召見,揚名天下。這首詞透露出了一種威震八方的英豪之氣。

唐宋交際時期不一樣的曲子詞,開拓另一片眼界

3、【婆羅門·詠月】

望月曲彎彎,初生似玉環。

漸漸團圓在東邊,銀城週迴星流遍。

錫杖奪天門,明珠四畔懸。

望月在邊州,江東海北頭。

自從親向月中游,隨佛逍遙登上界。

端坐寶花樓,千秋似萬秋。

【解析】婆羅門是古印度的一個等級,在印度有一個跟佛教有一拼的教派叫婆羅門教。婆羅門教到中國後,隋以前並非曇花一現。後來不斷的發展,禪宗、密宗、藏傳佛教等等,應當都是吸收不同的教義演化而來。就像《笑傲江湖》裡,辟邪劍法和葵花寶典,雖然名稱不一樣,但兩者根源是一樣的。

再反過來看這首詞,主要是寫月亮的。在中國古代,文人雅客對月亮有著極為特殊的感情,寫月亮的詩詞也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這首詩,前一首寫明月初升,玉輪映照的景象,展現了一個冰清玉潔,流銀瀉輝的晶瑩世界,帶給人無限而美好的遐想。後面一首,從一輪圓月寫起,幻想登月,超塵脫俗,遨遊世界,寄託美好的希望理想。

唐宋交際時期不一樣的曲子詞,開拓另一片眼界

4、【望遠行·年少將軍佐聖朝】

年少將軍佐聖朝,為國掃蕩狂妖。

彎弓如月射雙鵰,馬蹄到處陣雲消。

休寰海,罷槍刀,銀鸞駕□上連霄。

行人南北盡歌謠,莫把堯舜比今朝。

【解析】望遠行這首詞的詞牌,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小令,一種是慢詞。小令的最早開創者是韋莊,慢詞則是自柳永開始。這首詞講的是一個少年將軍為輔佐朝廷,出征遠行,奔赴邊疆,為國殺敵立功的英雄形象。在戰場上,我們可以看到,少年將軍彎弓射敵、馬踏胡虜,這種矯健而英武的雄姿,殺得胡虜片甲不留,為國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蕩平胡虜之後,少年將軍凱旋而歸,他騎著高頭大馬,帶著打贏勝仗的隊伍浩浩蕩蕩的進城而來,夾道的百姓熱情歡呼。

這首詞描寫少年將軍的英武,很生動,不是用單純的素描,而是充溢著滿腔的激情。戰亂平息了,國家安定昇平,少年將軍英勇歸來,立下了蓋世功勳,讓這個少年將軍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在我國很多歷史的英雄人物讓我們印象深刻,我國曆來就有歌頌英雄人物的先例,這些英雄人物大多都是那些為國征戰,殺敵報國的形象,他們值得我們去歌頌。

唐宋交際時期不一樣的曲子詞,開拓另一片眼界

5、【西江月·女伴同尋煙水】

女伴同尋煙水,今宵江月分明。

柁頭無力別,一舡橫。

波面微風暗起。

懶棹乘舡無定止。拜詞處處聞聲,

連天紅浪侵秋星,誤入蓼花叢裡。

【解析】西江月是唐代的教坊曲名,其名字的由來是李白詩中:只今惟有西江月,普照吳王宮裡人中的西江月。

讀這首詞,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副畫面,滿天的繁星映到了水中,在浪中閃爍著,和水天一色的波光,接成了一片紅浪,那蓼花一片片一點點,搖曳得和那天上與水面的星星一樣明亮、一樣緋紅。一群少女在月夜在江上乘船結伴遊玩,停船的時候,聽到了歌聲,這些樂而忘歸的少女們在極度的歡樂中,不知不覺,那隻小船慢慢的飄進了岸邊的蓼花叢中。

這首詞似乎跟李清照的常記溪亭日暮有異曲同工之妙,但這首詞更加充滿著無限的樂趣,一副有聲有色,動靜相宜少女遊江圖躍然紙上,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唐宋交際時期不一樣的曲子詞,開拓另一片眼界

6、【拋球樂】

珠淚紛紛溼綺羅,少年公子負恩多。

當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過與他。

子細思量著,淡薄知聞解好麼?

【解析】拋球樂原為五言六句,唐人拋球催酒時所唱,教坊因此作為曲名。拋球是古代的一種遊戲,在做這個遊戲的時候,配合著唱曲。這首拋球樂應當就是在拋球的時候,所唱的一首曲。

讀完這首詞,可以看到,這是一首青樓女子表達自己內心苦楚心情的歌辭。詞中不僅寫出少年公子的負恩給她們帶來的痛苫,而且通過一個姐姐的叮嚀,寫出了這些共同處在受損害地位的姊妹們的互相同情和支持。更可貴的是,這首詩還寫出了她們在痛定思痛時認識的提高,即對待那些紈褲子弟,親密不如談疏。

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雖然現在已經男女平等,但在某些偏遠的地方,仍舊是男尊女卑的現象。加上古代一夫多妻制,所以,古代女子經常會遭到男人拋棄,這是社會根源造成的。

唐宋交際時期不一樣的曲子詞,開拓另一片眼界

7、【菩薩蠻·枕前發盡千般願】

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

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

白日參辰現,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

【解析】據說,菩薩蠻為古緬甸曲調,唐玄宗時傳入中國,列於教坊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漢樂府詩集,在漢樂府詩集裡,有一篇叫《上邪》的篇章,大致意思跟這首菩薩蠻相似: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樣一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貞愛情的自誓之詞。詩中山無陵一句及以下連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來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愛情,充滿了磐石般堅定的信念和火焰般熾熱的激情。

而這首菩薩蠻也是,從且待青山爛一直到北斗回南面,寫的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青山怎麼可能爛?秤砣怎麼浮水面?黃河怎可能枯乾?白天焉有參辰現?北斗最不可能回南面。

讀這首詞,我們可以知道,真正的愛情一定是希望天長地久的,如果沒有這種希望,整日廝守也徒然,有這種希望,即使天涯海角甚至人間天上的分離也美滿。在這個發誓的女子眼裡,愛情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共存。誇張地強調了愛情永固,但又不覺得過分,我們讀這首詞,只為主人公崇高的感情而激動。相比之下,那些不嚴肅的愛情觀是多麼暗淡、空虛和渺小。由羨慕進而想到主人公如此之情是怎樣產生的。

8、【天仙子·燕語鶯啼三月半】

燕語鶯啼三月半,煙蘸柳條金線亂。

五陵原上有仙娥,攜歌扇,

香爛漫,留住九華雲一片。

犀玉滿頭花滿面,負妾一雙偷淚眼。

淚珠若得似真珠,拈不散,

知何限,串向紅絲點百萬。

【解析】天仙子本名叫萬斯年,是西域龜茲的舞曲,唐代傳入中原地區,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唐代的教坊曲。這首詩的描寫的是春光明媚的三月份,煙柳絲絲,五陵原上的歌女載歌載舞,她們雖然很漂亮,但是遇到不負責任的少年拋棄,也只能默默地抹眼淚。

這是一首抒發歌女怨情的歌辭,於靚豔華美之中道出了她們內心的苦痛和不平。這首詞以美景襯美人,渲染歌女們表面上輕歌曼舞的生活排場。但是,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她們的實際遭遇沒人知道。

儘管這些歌女們打扮得花枝招展,珠玉滿頭,花鈿飾面,但她們遇到五陵原上的狂妄少年,只能強顏歡笑與他們歡樂,恩愛的只是一時,所以面苦楚難伸,滿腹辛酸,哀怨的淚水就像斷了線的珠子,簌簌落下。在她們濃豔美麗的外表下,分明飽含著被劣少狎玩與拋棄的怨恨。

9、【魚美人】

東風吹綻海棠開,香榭滿樓臺。

香和紅豔一堆堆,又被美人和枝折,墜金釵。

金釵釵上綴芳菲,海棠花一枝。

剛被蝴蝶繞人飛,拂下深深紅蕊落,汙奴衣。

【解析】魚美人,就是後來的虞美人。我第一次接觸虞美人是初中時期,讀李煜的那首虞美人,那是最早對詞的認識。那個人,如果不是上過學,根本不會接觸這些。魚美人這個曲牌取名於項羽寵姬虞美人虞姬。在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所藏的《虞美人·東風吹綻海棠開》墨跡中,標題為魚美人。這首詞寫的是,東風吹來,吹裂了蓓蕾,催開了海棠。藉著海棠花的豔麗,襯托了美人的嬌媚,

古代歷來有以花比襯美人的詩句,比如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溫庭筠的花面交相映,等等。而這首詞表達的是,用海棠花的盛開,來比喻美人,意在表達,海棠花開,正如嬌豔的美人長達成熟。這首詞中描寫的景色風光旖旎,抒發的情懷則溫文爾雅,可謂是辭情並美,神韻超絕,讀來給人一種花面交相映的藝術感受。

10、【鳳歸雲·閨怨】

征夫數載,萍寄他邦。

去便無消息,累換星霜。

月下愁聽砧杵起,寒雁南行。

孤眠鸞帳裡,枉勞魂夢,夜夜飛揚。

想君薄行,更不思量。

誰為傳書與?表妾衷腸。

倚牗無言垂血淚,暗祝三光。

萬般無奈處,一爐香盡,又更添香。

【解析】鳳歸雲也是唐代的教坊曲名,曲詞內容大都是寫,女子盼望在外打仗的丈夫早點回家團聚的,是典型的思婦望夫歸的詩詞。這首詩寫的恰恰就是一個女子,長期在家裡思念遠在外面的丈夫。他的丈夫在外打仗,常年不歸,託人捎去書信,也沒見回信。一年年過去,春去冬來,北雁南飛,南雁又北歸,始終不見丈夫回來,不知道他現在是死是生。一個人獨自在家思念,整天只能以淚洗面,對著空蕩蕩的屋子空自悵惘,熬過這些無奈的時光。

讀這首詩可以得見,由於征戰引起的相思,最是讓人格外無奈。征夫戍邊,或終老不歸,婦人在家中,除了牽掛和憂慮,別無其他方法。在那個年代,又沒有手機,也沒有互聯網,相見總是遙遙無期,連書信也難傳遞,只有寄望虛無縹緲的夢境和無法應驗的祈禱。戰亂成了那些離散悲劇的根源,一家一戶,並不能與之相抗,啼血泣淚的一首詩詞,表現了離恨的深沉。如今讀來,卻也只能報以幾聲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