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監督力量下沉到鎮村

監督力量下沉到鎮村

今年1至4月,全省受理反映農村基層信訪舉報數量明顯升高,共受理反映農村基層信訪舉報2725件,充分表明了監察體制改革以來,群眾對反腐敗越來越有信心。這是近日召開的雲南省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會議傳出的消息。

“監察體制改革後,做好農村基層信訪舉報工作是進一步回應群眾呼聲、糾正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的重要舉措。將信訪舉報工作重心和監督力量下沉到鎮村一級,激活鎮紀委、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細胞’,著力解決基層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不斷增強群眾在正風反腐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雲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陸俊華表示。

“N+1”體系確保監督渠道直抵“末梢”

“截至目前,全省16個州(市)、129個縣(市)區12388電話舉報平臺已完成升級改造;升級後的舉報平臺將六類監察對象全部納入12388舉報受理範圍。”雲南省紀委監委信訪室負責人介紹說。

雲南省各級紀委監委在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干部深入基層聽、到達村組看、面對群眾訪作用的基礎上,發揮互聯網優勢,用好“信、訪、網、電、新媒介”五位一體的信訪舉報平臺,實現群眾與紀檢監察機關聯繫“無障礙”“零距離”。同時,該省建立了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監督平臺,開通了雲南省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五級聯動”監督平臺,各級紀委監委還在這兩個平臺和12388電話舉報平臺的基礎上,將檢舉舉報電話在“114號碼百事通”中進行登記並向社會公佈。目前,該省已有12個州(市)、75個縣(區)在手機客戶端、微信公眾號上鍊接了12388網絡舉報,構建起舉報平臺“N+1”體系。

玉溪市紀委監委開通免付郵費“綠色信訪”通道,並在市、縣、鄉共設立接待場所82個……

有平臺、有途徑,接下來就是如何使用。“我們由紀委書記直接帶隊,通過現場抽查、現場演示、現場答疑等方式,現場解決問題。”楚雄州紀委監委派出指導組,到鎮村直接指導操作。和楚雄州一樣,該省各地紀委監委均對平臺使用進行了針對市、縣、村紀檢幹部和村組業務員的全員培訓。

嚴把“入口”“出口”確保“訪有所應”

“我們堅持多個渠道一個入口受理,所有信訪舉報按‘一信一碼’進入信訪系統,為每個信訪件賦予單獨的‘身份證號’。”據云南省紀委監委信訪室工作人員介紹,該省各級紀委監委將原信、領導批示掃描後上傳系統,確保每一個信訪件的所有信息完整錄入,讓每一個信訪件的辦理流程可查可控。

“我們還實行信訪舉報分類管理、單獨建賬、重點督辦、全程跟蹤,做到信訪舉報‘賬清’。”楚雄州祿豐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李開傳說,“通過設置辦信人員查閱辦理權限,承辦人員聯繫區域兩年輪換和辦信人員迴避等工作機制,把信訪崗位廉政風險降到最低。”

同時,該省紀委監委各紀檢監察監督室對各自聯繫的地區和部門的督辦件,認真梳理排查,對其中群眾反映強烈、問題比較重要、情況比較複雜的,報經有關負責人批准後直接提級辦理,確保群眾信訪舉報“訪有所應”“疑有所答”。

攥指成拳方能凝聚合力。該省各地紀委監委還積極爭取將紀檢監察信訪接待工作融入到大信訪工作當中,整合力量,互通信息,切實發揮基層黨委、政府的職能作用,共同為群眾排憂解難。

“1至4月,曲靖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信訪舉報1224件,比去年同期上升43.1%。已處置問題線索464件,予以立案審查調查145件193人,對6名被調查人採取留置措施,黨紀政務處分171人,為178名黨員領導幹部澄清了事實。”曲靖市紀委監委近日發佈的通報印證了抓實信訪工作帶來的實效。

“這麼快?副鎮長因為私分危房改造金被查了,真沒想到啊!”最近,保山市龍陵縣龍山鎮的群眾對該鎮原副鎮長楊某某違規套取、私分危房改造金被查處的案件紛紛點贊。沒過幾天,該市紀委監委又通報6起扶貧領域典型案例,這些消息無不讓當地群眾拍手稱快。

與此同時,雲南省各級紀委監委還強化數據研判,為準確把脈政治生態提供決策依據。比如,玉溪市紀委監委針對2017年反映縣處級幹部的檢舉控告佔到10.5%這一狀況,及時深化運用“四種形態”,在早發現上下功夫,發揮抽查核實的監督作用和採信告知的教育激勵作用。

“通過對信訪數據信息對比排查,敏銳發現群眾身邊‘微腐敗’和背後可能隱藏的深層次問題,著力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信訪舉報問題線索‘主渠道’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激活了監督的‘細胞’,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雲南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委副主任孔榮華說。(本報記者 曹渭海 何詠坤 通訊員 胡曉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