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生命相托 分秒必爭——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暖心紀實

生命相托 分秒必爭——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暖心紀實

值班室電話響起,急診科護士熟練地接通電話,醫院調動急救車風馳電掣趕往現場。一段段故事,一個個人,就此展開各種相遇、交織、別離……

急診是醫院的窗口,也是醫院最緊張、最忙、最累的一線科室之一,來這裡就診的患者大多發病急、病情重。急診護士必須步履匆忙地和時間賽跑,才能讓即將凋謝的生命之花重新綻放。走進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你會發現每個醫務人員都忙得像陀螺一樣腳下生風,說話像爆豆子一樣快,猶如衝鋒陷陣的戰士,每分每秒都在與死神鬥爭。

“孩子需要媽媽 媽媽需要你”

“張女士,你能先開開門嗎,孩子一會就回來了,我們別嚇到孩子”,聊城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小李耐心勸說道。一早,急診科接到急救電話,一位三十多歲的張女士在家割腕自殺,救護車緊急趕往事發點,但張女士將門反鎖,急壞了醫護人員和張女士家屬。醫護人員簡單瞭解到張女士因從小家裡寄予厚望壓力過大,後丈夫出軌,對生活無望,遂選擇了自殺。時間就是生命,李護士馬上展開心理疏導,額頭也漸漸滲出了汗珠。終於,張女士打開了門,被接往醫院。

經檢查,張女士的手腕割了好幾道,深淺不一,滿身的鮮血,但其情緒激動,揮舞著手臂,拒絕配合治療,甚至拿出準備好的遺書,並聲稱絕不讓醫院負責。劉護士長了解到情況,急忙趕來握住張女士的手,“作為母親,孩子需要媽媽;作為孩子,媽媽也需要你……”在長時間的安撫下,張女士哇的一聲哭倒在劉護士長懷裡,醫護人員急忙為張女士清創縫合傷口,在觀察無恙後,將其交到家屬手裡。“謝謝,我會好好活著……”聽到這句話,忙碌了一個上午的醫護人員都鬆了口氣。

“慢點吃,管夠”

“大夫,您快給看看,我們去了幾個醫院都不收我們”,一個冬日的早上,急診送來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子,該男子穿著邋遢,精神狀況十分不好。護士立馬準備好輪椅帶該男子去做檢查,卻發現該男子家屬不知何時不見了。原來,這位男子無父無母,跟著妹妹生活,妹妹一家過的也很拮据,多次給這位男子看病也欠下了外債。為了不耽誤治療,急診醫護人員申請墊付醫藥費,並請內科專家進行會診,為該男子做了詳細檢查,經初步診斷,該男子患有精神分裂症、脾功能亢進、腸梗阻、乙肝等多項疾病,經過一天的緊急救護,該男子意識逐漸恢復正常。

“好點了沒,吃飯啦。”傍晚時候,交接班的趙護士提著熱騰騰的小米粥和包子送到了該男子床前。“我不餓,你們累了,你們吃”該男子嚥了咽口水不好意思的說道。在趙護士再三的勸說下,該男子才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慢點吃,管夠”,想到該男子被家人遺棄,又看到他餓壞的樣子,急診科的醫護人員不禁抹了抹淚,“在急診,像這樣的情況有很多,見過了人生百態自認內心會更強大,但每次還是會很心痛,更加難忘自身的使命感,爭取給他們更好的服務。”趙護士輕聲道。隨後,急診科為該男子申請了醫院救助,並轉送病房進行系統治療。

“大娘,我去給您買便盆”

“急診,每天收納形形色色的患者,並不是每個人都理解護理人員,有時候很多怨氣撒在醫護人員身上,我們還要當他們的滅火器”急診科劉護士長笑著說道。

這天,兩位相互攙扶的老人來急診科就診,經檢查不完全腸梗阻,需要灌腸,老大娘歲數大了,腿腳不方便,同時還患有帕金森,心急火燎的就要在地上方便,給急診醫護人員出了不小的難題,“大娘,我去給您買便盆”,鬼機靈的小孫護士匆匆跑了出去。便盆買來了,小孫攙扶著老人下來方便。上床,下床,上床,下床……整整一個下午,小孫扶著老人上上下下不知多少趟,急躁的老人不時懟小孫幾句,小孫也是樂呵呵的聽著。灌腸時,老大娘恐懼的大叫:輕一點,我是不是快要死了,我弟弟就是得這個病死的。另一位護士全程都握著大娘的手,輕聲安慰著。臨走時,老大娘的老伴十分不好意思的向小孫道謝,說“孩子都嫌棄她不願意管,你們也不嫌她髒臭。”“沒事兒的大爺,都有老的時候,我在家也這樣伺候老人呢”,送走兩位老人,小孫又急匆匆的投入到對下一位患者的護理中。

“只要病人不放棄,我們就時刻準備著”

生命相托,分秒必爭,急診科醫務人員肩負神聖使命。你看到的,可能是某個自殺現場,醫護人員交替輪班勸慰生命;你看到的,可能是顛簸路上一次次電除顫震動的力量;你看到的,可能是醫護人員脫下身上的衣服包裹失足落水的孩子……一次次,急診科醫護人員憑著對病人生命至上的執著努力,時刻待命,在一場場不為人知的急救戰場,用最短的時間到達病人身邊,爭分奪秒地護佑每一個生命,用赤誠的大愛,踐行著“只要病人不放棄,我們就時刻準備著”的諾言,彰顯人間大愛,讓即將凋謝的生命之花重新綻放。(翟暉 任喜榮 楊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