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若風做慈善,原來是這樣操作的

“1所村小,3名任教老師,4個教學班級,38名渴望知識的孩子,卻有著78%的留守兒童。讓我們攜手,為村小助力,給予他們若風般的溫暖。”

這是微博話題#若風村小圓夢計劃#的導語部分,也是若風電競慈善小學的現狀。經過為期三個多月的施工,若風電競慈善小學於昨天正式落成,不僅配備專業的教學設備和課外活動設施,還為孩子們購買了午睡床,以及開設專門的多媒體教室。

若風做慈善,原來是這樣操作的

這是國內首所以電競命名的慈善小學,在弘揚電競正能量的同時,也是電競行業越來越規範化的表現之一。“將小學以‘電競’為名,是希望這群孩子們快樂成長,感受到來自電競的關愛。保持初心,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若風如是說。

電競造星能力突出

前幾天,EDG電子競技俱樂部已經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由曜為資本及中投中財主導的中國偶像娛樂產業基金聯合領投。曜為資本是姚明牽頭成立的投資公司,主投體育產業,而中國偶像娛樂產業基金,則是更加偏向造星,這意味著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EDG都將繼續造星。

從最早一批的電競職業選手Sky已經成為創業公司CEO,到若風、PDD成為直播界中流砥柱,再到如今EDG的融資,無一不凸顯出電競行業的造星能力。

若風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網癮少年”到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也得益於電競造星。在電競職業賽場上,身為職業選手總是最耀眼的日子。若風拿過國內冠軍,也奪過世界冠軍,因為《英雄聯盟》被大家熟知的他卻在《英雄聯盟》風靡全球的時候,因為個人壓力以及戰隊壓力宣佈退役。

若風做慈善,原來是這樣操作的

在短暫的休息之後,若風重回大眾的視野。這次是以《英雄聯盟》主播的身份,一邊做著《英雄聯盟》視頻欄目,一邊簽約了直播平臺,還做起了當時最賺錢的肉鬆餅買賣。

正趕上電競行業發展最快的時候,玩家和觀眾需要越來越多的娛樂內容去充實生活,若風的節目和直播效果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瞬間爆炸”成了他的經典臺詞,與之而來的是數不盡的名氣和金錢,幫助他在退役後依舊能在電競行業立足。

此時的電競行業已經不再是當初的“吃不飽穿不暖”的處境,若風開始有了“為電競行業做些什麼”的想法。於是,他選擇把自己深深紮根在電競行業,不僅擁有自己的《英雄聯盟》戰隊TF,還成立了“吃雞”戰隊。

從資助貧困學生到建成電競小學

當一個人或者一個行業得到物質滿足之後,更多的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於是,隨著電競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競人開始致力於公益,力所能及的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向社會展示電競的正能量。早在2013年,WE、iG、OMG、皇族、PE為留守兒童募捐7萬善款;近日,PDD斥資200萬建立希望小學,若風慈善小學落成,這些電競明星(戰隊)或早或晚的都有反哺電競的意識。

經歷了直播的紅利時代和天價簽約費,身處電競行業的人或多或少都“撈”的一筆,有人拿著錢去買了房子,有人去買了車子,還有人去結了婚。出生於書香世家的若風,自小便受到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所以他認為,“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希望能借自己的一些影響力去帶頭做一些正能量的事情。”

在建立電競慈善小學之前,若風率先開啟了“圓夢計劃”,資助那些需要幫助的電競愛好者和貧困山區的孩子們。而這些孩子們,則用自己親手製作的手工製品回饋給若風。

若風做慈善,原來是這樣操作的

2017年,在綜合各方面考量之後,若風將電競慈善小學的想法提上日程,他在微信上建立了一個電競小學專屬工作群,去和工作人員討論哪些地區真的需要幫助,哪些慈善機構值得信任,事無鉅細若風都一一參與。

在經過層層篩選和實地考察之後,最終敲定了現在的若風慈善小學,小學位於四川巴中市恩陽區的一座村莊裡,從成都機場需要坐6個小時的大巴車,經過泥濘的山路才能抵到村莊。1所村小,3名任教老師,4個教學班級,38名渴望知識的孩子,其中有78%的留守兒童。

昨天若風慈善小學的落成儀式上,若風脫下了昂貴的名牌,和小學的學生們一起吃飯、上課、做遊戲。那一刻,他已然揹負起了電競人的社會責任。

若風做慈善,原來是這樣操作的

電競從最初的被認為是“電子海洛因”,到如今慢慢走到了檯面上,是經過無數電競人的努力而來的。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越來越多的電競人更願意去主動反哺電競,向公眾推廣電競,逐漸成為行業的一種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