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面對以色列的空襲,伊朗為什麼不敢主動還擊以色列?

撒哈拉快遞


1.伊朗沒有公開還擊以色列的理由。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後,伊朗派出大量志願軍,支援巴沙爾政權,現在已經多達10萬之巨,甚至包括伊朗戰鬥力最強的革命衛隊“聖戰旅”。但是為了避免被美國、以色列、沙特等國抓住把柄,伊朗一直沒有不承認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堅稱在敘利亞的只有“軍事顧問”。既然伊朗政府不承認在敘利亞有軍事設施和軍事人員,也就沒有理由公開還擊以色列的空襲。

伊朗革命衛隊

2.以色列留有餘地,不敢徹底激怒伊朗。以色列頻繁空襲伊朗軍事目標,但是卻並沒有空襲伊朗本土,這就表明留有餘地。以色列空軍擁有近900架各式作戰飛機,甚至擁有了9架第五代隱形戰鬥機F-35,相比伊朗空軍有較大又是。但伊朗同樣不是軟柿子,在本土有S-400防空系統、有各種型號的彈道,特別是軍事數量多、戰鬥意志強,以色列沒有徹底激怒伊朗的底氣。而伊朗空軍確實不是以色列的對手,還有大量巴列維王朝時期的F-14戰鬥機在服役,在本土沒有受到以色列空襲的情況之下,也沒有必要與以色列直接開戰。

以色列空襲的是伊朗在敘利亞境內的軍事目標

3.以色列空襲伊朗軍事目標不是囂張跋扈,而是迫於無奈。以色列四面皆敵,即使是與其和解的沙特恐怕在內心裡面也依舊視以色列為敵人。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以色列也會在阿拉伯人之外,再招惹更加難纏的什葉派波斯人。以色列獨佔耶路撒冷,引起全體中東穆斯林的強烈不滿。即埃及、敘利亞之後,伊朗成為了反以色列先鋒。伊朗通過支持巴勒斯坦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給以色列造成極大的麻煩。如果再讓伊朗駐軍敘利亞,以色列將寢食難安!所以,以色列空襲敘利亞的伊朗軍事目標,也是迫於無奈。伊朗不是不敢公開還擊以色列,而是沒有必要拿自己的短處去與以色列的強處死磕。伊朗支持的哈馬斯和真主黨,給以色列造成的麻煩,遠遠大於以色列空襲伊朗軍事目標造成的損失。

真主黨武裝

所以,看似伊朗吃了虧,也不敢主動還擊,實際上以色列吃的暗虧更多,迫於無奈才會發動空襲。伊朗是典型的得了便宜,還在表現一幅非常無辜的樣子!


美國觀察室


面對以色列的空襲,伊朗不是不敢主動還擊——伊朗不是攻擊戈蘭高地了嗎?只是說主動還擊的次數很少。但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有一個詞語叫“韜光養晦”,伊朗目前採取的也許就是這種策略吧!


從目前來看,伊朗確實沒有必要與以色列大幹。一者,以色列有核武器,伊朗沒有,伊朗有的最多是準核武器,尚沒有實戰能力,這是伊朗最懼怕以色列的一點。二者,伊朗沒有鐵桿盟友。以色列有美國撐腰,確實欺負伊朗太甚;伊朗雖有俄羅斯支持,但俄羅斯目前實力不濟。三者,伊朗目前忙於處理伊核問題。隨著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伊朗必須尋求英法美俄等協議國的支持,才能擺脫美國的制裁,才能繼續留在伊核協議。伊朗清楚,如果退出伊核協議、重啟核計劃,必將遭到美國甚至國際社會的“群毆”,這對伊朗的發展不利,以色列更會隨時找機會惹麻煩。


伊朗很少還擊以色列,不是伊朗軟弱,而是養精蓄銳。小小的菲律賓,都敢於對美國說“不”,何況伊朗與以色列旗鼓相當?所以,以色列不要太猖狂,老虎不發威是病貓,一旦伊朗主動還擊,以色列的日子絕對難過。


毛開雲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首先,因為伊朗從沒有公開聲明有伊朗軍隊在敘利亞駐紮,只是表示有一些志願者在敘利亞。這就決定了伊朗在敘利亞捱揍只能是吃了啞巴虧,加上以色列打擊伊朗是打擊一些伊朗在敘利亞的一些小型基地,沒有去打擊伊朗本土,分寸掌握的好。這讓伊朗只能吃啞巴虧。

其次,伊朗和以色列背後的支持者不同,以色列背後是強大的美國,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可以說是不遺餘力,所以以色列打擊伊朗在敘利亞的基地就是肆無忌憚。反過來看伊朗,伊朗雖然有俄羅斯在後面,但和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相比,就差遠了。伊朗和俄羅斯還是有矛盾的,俄羅斯幫助伊朗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伊朗,對伊朗的支持不是全心全意。只要以色列不打擊伊朗本土,不搞戰爭擴大化,俄羅斯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最後就是伊朗和以色列的軍事能力不同,伊朗雖然這些年重工業發展迅猛,但是和以色列相比還是不行,軍隊的素質和以色列沒有可比性。高科技武器和以色列相比也是不如以色列,伊朗的優勢就是導彈,但如果真的發射導彈,必然遭到以色列強硬回擊,那時候中東戰爭就會上升到以色列和伊朗的戰爭,雖然不至於輸得慘,但也會把以色列和伊朗攪得面目全非。

以上三點就是伊朗不回擊以色列的原因。1、不承認有軍隊在敘利亞。2、背後支持著不同。3、國防實力差的太遠。


春風踢碎鬼門關


伊朗論空中突擊能力、導彈威力,真的無法跟以色列相提並論;而伊朗現在能夠忍住,除了軍事實力相差甚遠,更有俄羅斯在中間協調的作用。

有幾個地方跟兄弟 @朱興子 看法不同,這裡聊聊:

1.不要認為伊朗不敢回應,其實無論是以色列還是伊朗,兩個國家直接對打,不論是以色列還是伊朗,都沒有這個意願。

2.其實這次有幾個特點需要引起注意:

(1)伊朗主動向戈蘭高地射火箭彈。就是告知以色列:我不會主動跟你打,但是我要打就從戈蘭高地開始直接向你以色列俯衝下去。

(2)從今年2月份以色列的戰機被敘政府軍擊落開始,以色列就真的擔心自己安全了。因為之前,以色列戰機在周邊幾個國家飛來飛去,就跟到了自己後花園似的。

(3)此次發射60枚導彈,飛行路線是從黎巴嫩領空發射的,而且在發射之前內塔尼亞胡到訪俄羅斯,其實還是擔心俄羅斯,所以過去溝通、探底還有就是保證了。

所以,大概率是內塔尼亞胡跟普京沒有達成最終共識,但內塔尼亞胡依然告知了將會進行轟炸,而情報可能傳遞給了伊朗。所以,從大馬士革一直到北邊的阿勒頗,轟炸了很多伊朗軍事目標。

(4)轟炸過後,以色列就站出來,呼籲:我們不想衝突升級,我們只是感覺敘利亞境內伊朗軍事目標,對我們以色列形成了威脅,我們必須摧毀。但是,我們以色列愛好和平,希望伊朗也保持克制,我們不想衝突升級,並跟美俄都進行了喊話。

3.而從現在的結果反推:美國想讓以色列出兵敘利亞是沒有可能了,沙特因為宮鬥自顧不暇,庫爾德人可能正跟俄羅斯談判呢?法國?特種兵都被俘虜,交錢才讓俄羅斯協調放行!

還有誰?就剩美國了!美國敢出動地面部隊嗎?不敢!除非,特朗普不想當總統了!

但是,從之前英武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作為美國的中東打手,其實以色列現在真心不想介入敘利亞亂局,尤其是美國希望的深度軍事介入

4.而對於特朗普的退群、遷館耶路撒冷,以色列自然歡欣鼓舞、欣然接受,甚至在特朗普退群之前,主動又是揭秘,又是授權開戰,直接給特朗普拱火......但對於出兵敘利亞,以色列能夠做的就是:主動挑起巴以衝突,現在以色列可以跟美國主子說:大哥,我加沙地帶吃緊,根本顧不上也沒有能力出動地面部隊到敘利亞了.....

所以,現在以色列真心耍了特朗普!

伊朗或者以色列,都不想發生衝突,而真正衝突發生,也會將敘利亞作為戰場,而且這方面伊朗絕對戰局主動:以色列肯定不想。

所以,不要認為伊朗不敢反擊,而是因為這個“做局”需要很多外圍的東西作為花絮。而事實上,以色列空襲能力超強,但是伊朗也不是不堪一擊!


英武


伊朗最近多次遭到以色列而不還擊的原因,很可能受到伊核協議和敘利亞利益的牽制。

伊朗駐敘利亞精銳部隊“聖城軍”在本月早些時候向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發射了20多枚火箭彈,不過沒有造成以色列方面的人員傷亡,有分析認為這是伊朗針對以色列空襲敘利亞T-4空軍基地造成多名伊朗軍事人員死亡的報復。以色列隨即放出狠話稱將消滅伊朗在敘利亞的所有軍事存在,有一個就消滅一個,隨後以色列就不斷出動戰機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朗目標展開襲擊,造成不少的伊朗軍事設施破壞和人員的傷亡。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面對以色列在敘利亞不斷的“動作”,伊朗好像並沒有選擇報復,只是從口頭上對以色列進行轟炸,如“將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之類的”。


面對以色列,“中東之虎”伊朗從來就沒有慫過,但這次為何伊朗卻一反常態,對以色列一忍再忍呢?

伊朗最近深陷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帶來的影響,目前正在同其他五國談判,最大限度的鞏固伊核協議的內容,減小美國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帶來的影響,如果此時選擇同以色列大規模交戰,顯然對伊核協議的維持無益。

另外,伊朗雖然沒有正面還擊以色列,但伊朗一直對哈馬斯以及黎巴嫩真主黨等反以武裝組織進行軍事援助,藉助它們對以色列進行騷擾,給以色列邊境的穩定造成壓力。

還有,伊朗之所以一忍再忍,也是顧及到了自己在敘利亞的利益,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部署是通過好幾年的戰爭才得來的,如果還擊以色列引起以色列的大規模報復,那麼就意味著伊朗在敘利亞所做的努力就功虧一簣,這顯然是伊朗不願意看到的。


青年視紀



主動還擊的後果是什麼?是更加猛烈與殘酷的報復行動,是更加巨大的損失!

伊朗不敢加倍還擊以色列,沒有任何理由,只有一個真相 : 伊朗“器"不如人!如果伊朗擁有哪怕一顆原子彈,如果擁有先進的防空系統,比如S一400,擁有先進的飛機,比如,蘇一27、蘇一35,以色列決不敢肆無忌憚轟炸伊朗軍用設施,伊朗也絕不會忍氣吞聲,捱了重拳不還手。

以色列去炸一下俄羅斯軍隊試試看,馬上就會遭到數倍強烈還擊,美國也救不了他!假如俄羅斯沒有核彈,沒有世界頂尖高科技兵器,只有一張桀驁不馴大嘴,內塔尼亞胡一樣不會把俄軍放在眼裡,俄駐敘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只怕現在已經被以色列的F一16空投炸彈犁了幾遍。

如今的世界,只要手中有真傢伙,有過硬的武器,就沒有人敢欺負你!才有人給你講道理,論和平,否則一切只是空談。就如同伊朗領導人所說的: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掉。他自己也明白這只是虛張聲勢。伊朗根本不具備這個能力!

伊朗駐敘利亞部隊在以色列幾次空襲中蒙受了巨大損失。

4月29日,位於敘利亞的伊朗一座彈藥庫被以色列F一35戰機襲擊,儲存的千餘噸彈藥被引爆,爆炸的威力引起了2.6級地震,伊朗損失慘重,雖然放話要報復以色列,但並沒有做出後續行動。

5月10日凌晨,伊朗向戈蘭高地以色列控制區發射20枚火箭彈,以色列空軍馬上發動28架戰機通過黎巴嫩領空對敘境內的伊軍目標60枚空對地導彈,伊朗駐敘的防空陣地、雷達站、梅茲空軍基地、庫奈.特拉鎮軍事基地、大馬士革十餘處伊“聖城軍”目標,全部遭到致命性打擊,損失極其慘重,專家預測,伊朗若想恢復元氣,需要很長時間修整。這就是僅僅20枚火箭彈,換來的報復後果!

如果伊朗擁有比較先進的防空武器,以色列是不敢這麼做的,他也怕自己的飛機被幹下來。以色列與伊朗比的不是誰擁有多少先進坦克,多少兵員,多少常規武器,而是誰的飛機更先進,防空武器更高級,誰的導彈更厲害。兩國在這方面相比較,伊朗穩居下風,不佔任何優勢。


以色列是中東第一軍事強國,背後又有美國這個大靠山,有中東小霸王之稱,慣以索命復仇、睚眥必報,根本吃不得一點虧。波斯人的性格與猶太人比起來,又相差著一大截。這些就是伊朗不敢主動還擊以色列的主要原因!


夢裡青山1


畢竟長期關注伊朗和以色列的對峙,對這個問題還是有點靠譜回答的。木叔總結幾點原因吧。

第一,伊朗的宣傳太Low,總是滿嘴火藥味,甚至滿嘴跑火車。最終讓自己下不來臺。

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已經40年了,一直說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但是行動呢?以色列不僅沒有被抹去,反而經濟越來越好,人均GDP2017年已經4萬美元了,在發達國家裡也算中等水平。這可是在周邊安全極差的情況下取得的。而伊朗則被國際社會制裁,不僅民生越來越差,貨幣也大幅度貶值,石油出口更是受到制約。

伊朗的宣傳還有個問題就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逼,但不想想後路。比如以色列指責伊朗在敘利亞部署伊朗軍隊。而伊朗人則公開否認有伊朗軍隊在敘利亞,也沒設立什麼軍事基地。

其實誰都知道,10萬伊朗人在敘利亞幫阿薩德作戰,伊朗竟然還以為全世界都不知道。難道改個名字就不是伊朗人了嗎?這也是伊朗軍事基地遭到以色列大規模打擊後,沒有還擊的一個原因——你不是說沒伊朗軍隊和基地嗎?那都沒炸到你的人,你還還擊什麼?

所以這種low的宣傳反而把自己逼到了牆角。

反觀以色列在對待伊朗的國際公關上則高明許多。最近內塔尼亞胡懟伊朗的工具用的是“水”。他發佈了一則視頻說,伊朗5000萬人因乾旱流離失所,以色列也曾有乾旱問題,但如今90%廢水利用率世界第一,還解釋滴灌技術對抗乾旱的原理。

(圖為內塔尼亞胡發佈幫助伊朗人科學用水改變生態的視頻截圖)

內塔尼亞胡還說伊朗政權喊“以色列去死吧”,以色列人則喊“讓伊朗人民安生”。更有趣的是,他讓以色列外交部開設了一個波斯語網站,教伊朗人如何用水。

這種和平演變式的宣傳方式,比伊朗整天威脅以色列,但更多是嘴炮的情況,要好的不是一點半點。

第二,伊朗軍事實力和以色列相比是落後的,沒辦法反擊以色列。

這點木叔不想多說。各位應該能有基本的常識。伊朗的武器裝備基本是蘇式俄式,以色列的裝備都是美式。特別是F35戰機的裝備讓伊朗很忌憚。木叔就說一件事,網友就能知道伊朗為什麼不敢還擊以色列。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解除了當了8年的空軍司令伊斯馬裡職務。原因很搞笑——他對最高領袖隱瞞了以色列F-35戰機飛越伊朗領空的事情。

此前 F-35戰機3月秘密進入伊朗領空,在德黑蘭等眾多敏感地區盤旋,並拍攝了伊朗防空錄像,伊朗空軍毫無察覺。事後這位司令還隱瞞不報,後來被哈梅內伊知道了,結局自然可想而知。

第三,地區巨頭不允許伊朗對以色列發動襲擊。

俄羅斯作為敘利亞問題的重要協調人,該國對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也有一定的影響。俄羅斯當然不希望伊朗人冒失的舉動引發以色列對敘利亞的全面襲擊,這將讓巴沙爾政權消亡。

(俄羅斯伊朗敘利亞三國防長在一起)

而俄羅斯的底線就是保住巴沙爾政權,所以才對以色列襲擊伊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伊朗在俄羅斯的壓力下,也不敢隨便攻擊以色列,更何況他們根本沒有取勝的把握。因此以色列襲擊伊朗在敘利亞軍事基地過去好久了,伊朗一點軍事反應都沒有。

有網友可能會說——伊朗人一定在做對以色列大戰的準備。那好,我們等等看吧!


對這個問題,歡迎說出你的看法!

但是要有理有據,別亂噴哈!!!


木春山談天下


近日,以色列方面多次襲擊伊朗在敘利亞境內的軍事目標,反觀伊朗,除了嚴正的抗議和略顯無力的警告以外似乎別無它法。

面對以色列的頻頻挑釁,伊朗"打掉牙往肚子裡咽"看似窩囊,實則是無可奈何的選擇。當年內賈德主政伊朗期間,確實憑藉強硬的姿態贏得了"威武不能屈"的名頭,但代價是讓伊朗陷入了內外交困的艱難境地,被制裁簡直成了家常便飯。

伊朗民眾對於內賈德的"強硬"愈發反對,大規模的遊行示威也越來越頻繁,對於民眾來說,麵包比原子彈更實際!所以,哈梅內伊選擇支持更加溫和的魯哈尼。

從魯哈尼的情況來看,盡最大可能的保證伊核協議的有效性、全力發展伊朗的經濟才是目前最棘手的問題!他和內賈德的風格完全不一樣,前者希望藉助西方發展本國民生,後者則是以期鬥爭換和平。

對於伊朗這個政教合一的國家而言,面對越來越不穩定的民眾情緒,作為最高領袖的哈梅內伊更希望魯哈尼儘快讓人民得到滿足。因為伊朗人並不希望自己國家在重重製裁下還"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而且最主要的一點是,活躍於敘利亞的伊朗軍事力量幾乎都來自於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這是一支獨立於伊朗正規部隊之外的武裝,而且他們在政見上與現任總統魯哈尼處在對立面。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伊朗和以色列這對宿敵,長期以來維持著“君子洞口不動手”的制衡局面,但隨著特朗普的上臺,給予了以色列無限度、無原則、無保留的支持,以色列的膽子越來越大,通過對在敘利亞的伊朗軍事目標的多次襲擊,打破了這個平衡,變成對伊朗動口又動手。但伊朗所處的國際環境越來越惡劣,承受的國內外的壓力空前巨大,避免跟以色列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與戰爭似乎成了伊朗秘而不宣的基本國策,依舊用“嘴炮”維持對以色列的威懾,對於以色列對在敘利亞伊朗軍事目標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襲擊,依然堅持“打不還手,罵得還口”的立場,這樣的做法雖然憋屈,卻更符合伊朗的國家利益。

1、伊朗根本沒有和以色列爆發軍事衝突的想法與準備

伊朗自從上世紀70年代末爆發了伊斯蘭革命後,推翻了君主制世俗政府,改朝換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對推翻什葉派的意識形態投入了巨大的熱情與資源,黎巴嫩的真主黨就是在伊朗的大力扶持下創立並發展壯大的。為此,伊朗跟以色列由之前的友好夥伴變成了不共戴天的宿敵,這個敵對的局面維持了四十年,不僅沒有緩和的跡象,反而兩國的敵對情緒越來語濃烈。

儘管如此,伊朗幾十年來都沒有跟以色列爆發軍事衝突,特別是戰爭的想法與準備,都是“動口不動手”,通過“嘴炮”威懾以色列。至於伊朗的政治人物對以色列的諸如“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以色列活不過25年”之類的惡言相向,說到底是輿論戰,在攻擊以色列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影響力。

2、伊朗當前的頭等大事是保衛奄奄一息的伊核協議

十幾年前,伊朗投入巨大資源研發核武器,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更是遭到美國的壓力制裁,經濟狀態雪上加霜,讓伊朗付出了巨大的代價。2015年,通過艱苦的談判,伊朗與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德國達成妥協,簽署了伊核協議,以停止研發核武換取解除制裁,之前被迫閉關鎖國的伊朗再次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積極地融入世界,與歐盟大力發展經貿,甚至也跟波音等美國做生意,伊朗迎來了幾十年來難得一見的經濟復甦、國家興旺的繁榮局面。伊朗人對這樣的局面銘記於心,十分在意、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成果與希望。

然而,伊朗這個來之不易的復甦局面對伊核協議一直不滿的特朗普破壞了,他不僅於5月8日宣佈美國退出了奧巴馬版的伊核協議,還於5月21日提出了特朗普版的伊核協議,並揚言,若伊朗不接受特朗普版伊核協議,美國就對伊朗實施最高級別的制裁。這是一份赤裸裸讓伊朗喪權辱國的新協議,伊朗看一眼就要暈過去了,要是簽署了這個城下之盟,伊朗的本屆政府基本上就垮臺了,並對未來的國家安全產生深遠的負面的影響。但是,如果伊朗拒絕特朗普版的伊核協議,比將遭受美國有史以來最嚴厲的制裁,伊朗的經濟、金融以及其他重要產業都不可避免地因制裁而致殘,甚至奄奄一息,同時,伴隨巨大的經濟衰落爆發劇烈的國內社會矛盾與衝突,動搖國家的穩定,這對伊朗同樣是脊背發涼的挑戰。

對於特朗普版的伊核協議,伊朗無論是屈從,還是拒絕,都將付出務必慘重的代價,陷入兩難的境地;而伊朗全力保衛的奧巴馬版伊核協議因美國的退出而奄奄一息,伊朗寄希望於法、德、英三個歐洲大國的擔保來保留奧巴馬版伊核協議,只是法、德、英三國在奧巴馬版伊核協議上說一套做一套,笑裡藏刀,伊朗如何不讓自己上當受騙,相當考驗波斯人的智慧。

不管是奧巴馬版伊核協議,還是特朗普版伊核協議,都讓伊朗左右為難,並動用所有的資源去破局,結局還生死難料。2018年的伊朗註定套牢在伊核協議裡,哪裡還有心思、資源去跟以色列搞軍事衝突,甚至戰爭?


3、伊朗和以色列爆發軍事衝突是在以卵擊石

伊朗的軍力比以色列落後太多,若意氣用事跟以色列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甚至戰爭,不僅引火燒身,還會吃大虧。伊朗的海陸空三軍,以及革命衛隊的武器裝備普遍都很落後,甚至比敘利亞政府軍的許多裝備還落後——這幾年來,敘利亞政府軍接收了不少俄羅斯比較先進的武器裝備。

而伊朗的宿敵以色列的不僅是中東地區唯一擁有核武器、唯一列裝五代戰機(F-35)的國家,其常規武器普遍都很先進,跟美國,特別是歐洲大國英法德沒有代差,比伊朗先進不是一星半點,兩國一旦爆發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伊朗必定吃大虧。伊朗不傻,為什麼要去幹這種蠢事?小不忍則亂大謀。因此,無論以色列怎麼襲擊在敘利亞的伊朗軍事目標,伊朗的回應只有一個字:忍!


4、伊朗的經濟無法支撐跟以色列的大規模軍事衝突

2015年,簽署了奧巴馬版的伊核協議後,美歐解除了對伊朗的制裁,伊朗重新開始走向世界,與外部國家大力發展經貿關係,特別是跟歐洲的經貿合作提升了好幾個檔次。伊朗把國家的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這幾年經濟有了比較大的起色,但伊朗的經濟成果並沒有拿來搞投資搞建設改善民生,而是拿去資助敘利亞政府、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巴勒斯坦哈馬斯,大力擴展什葉派的勢力,引發了國內的劇烈反彈,於今年一月初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政府反對外擴張的示威活動,這個給伊朗政府敲響了警鐘。

同時,這幾個月來,圍繞著伊核協議的博弈,帶來了太多不確定的負面的影響,嚴重地衝擊了伊朗的經濟,特別是金融的穩定,伊朗貨幣里亞爾今年多次暴跌,對伊朗的經濟發展、政府財政收入、民眾的收入與生活品質打擊甚大。伊朗就算有心報復以色列的多次襲擊,以牙還牙,但依然千蒼百孔的經濟也無力支撐跟以色列的大規模軍事衝突,更別說大規模戰爭了。

為此,面對以色列一而再再而三的咄咄逼人的挑釁、欺負,伊朗最符合國家利益的應對措施就是隱忍!並且一忍到底!直到國內外的環境得到巨大的改善,國力大增,大到能真正左右中東局勢的時候。


飛狼


大家是否有感覺,以色列打擊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時,很有古代武士風度,即先禮而後兵,從不搞沒有預警的突然襲擊。

以色列早已表明自己的態度:堅決反對伊朗軍事力量以任何形式在敘利亞存在。而且在每次進行軍事打擊前,都再次給以警告,而置若罔聞的是伊朗和敘利亞。所以在遭受以色列空襲後,只有敘利亞方面敢於提出抗議,這當然是名正言順的,因為以色列的行為就是入侵,侵犯主權。但遭受實質性損失和傷害的伊朗人只能吃啞巴虧,不僅因為他也算是外來者,不能公開表明身份和存在,更主要的是他拒絕以色列人的一再警告,想靠僥倖躲過以軍的打擊。

但那是不可能的,他的一舉一動早在以軍的監視之下。不是不打,而是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就全部報銷。敘T4基地多次遭受打擊就是證明。

當然,以色列不傻,懂得分寸。它與駐敘俄軍有協議也有默契,俄羅斯的利益是萬萬不能觸碰的。俄方也很放心,在每次以色列實施空襲時,竟然都不打開雷達進行預警,所以伊朗和敘利亞也無法埋怨俄羅斯沒有提供預警信息。在敘利亞內戰中,俄羅斯一直表現得張弛有度,在危機面前,應對得不急不躁。而在打擊敵人時,手段是穩準狠,令觀者解氣,令敵人膽寒。

在幾次較量後,伊朗開始學乖了。在德拉戰役開始之初,以色列就一再警告決不允許有伊朗軍人混在進攻隊伍裡。雖然伊朗人仍一如既往的嘴硬,但事實告訴我們,他們確實沒有派一兵一卒,換來的是以色列沒有騷擾敘進攻部隊,並容忍敘利亞軍人,在以敘邊界對反政府武裝進行打擊,這是難以想象的默契。

或許這是一次成功的案例,伊朗學會如何與以色列人打交道,也切身感受到以色列是說話算數的。我們希望在敘利亞戰場,在打擊恐怖分子問題上,伊朗和以色列也能形成默契,慢慢積累信任,慢慢減少敵意,這對敘利亞內戰儘快結束和未來搞恢復建設,都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