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南水北調潤澤津城 “水到渠成共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天津

6月2日下午至6月3日,“水到渠成共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天津,來自全國34家網絡媒體的36位編輯記者,與天津本地媒體記者共同組成50餘人的採訪團,走進南水北調天津配套工程曹莊泵站、走進居民家庭等點位,實地感受南水北調工程為天津城市、百姓生活帶來的變化。

南水北調潤澤津城 “水到渠成共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天津

本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和原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綜合司、建設管理司聯合主辦,京津冀豫四省市網信辦和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承辦。媒體採訪團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陶岔渠首出發,途經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探訪南水北調重點節點工程和工程水源區保護生態環境成果,以及沿線省市優化水資源配置、城市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的成果。

南水北調潤澤津城 “水到渠成共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天津

6月2日下午,“水到渠成共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天津站採訪團首先走進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天津幹線天津外環河出口閘,天津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曹莊泵站管理處,實地採訪南水北調天津段中線工程運行管理情況,及市配套工程建設運行情況,和引江水在津發揮效益。6月3日,採訪團又走進紅橋區,入戶採訪居民用水及海河中心城區段水環境,給天津老百姓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記者們下車採訪上車寫稿,深度挖掘南水北調的天津故事,譜寫一泓清水潤澤天津的篇章,展現美麗天津的城市生態環境。

南水北調潤澤津城 “水到渠成共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天津

中國日報網編輯王玉佩說:“經常會來天津,因為非常喜歡這座城市,這次通過採訪報道的形式深入瞭解天津,機會非常難得。天津不僅在工業經濟上努力發展,同時重視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生活環境。可以說在天津的這24小時裡,既能感受到城市發展活力,又能感受到舒適的城市生活氣息。特別是走訪天津老百姓家中,走在海河兩岸,天津市民臉上都洋溢著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幸福感。希望還能有這樣的機會,深入走進天津這座美麗的城市。”

千龍網記者宋鵬飛一直關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選題報道,他告訴津雲新聞記者:“天津近年來穩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在我們之前的採訪中看到了天津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佈局公共服務共享式發展,打造現代新型可持續化城市體系方面,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發展經驗。在這次‘水到渠成共發展’活動中,我們又看到了天津中心城區著力打造生態宜居型城市體系建設,建設了海河景觀帶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設,比如海河沿岸三岔河口景觀帶,銀河廣場等一系列天津市民文化新地標。”

“這次活動安排的集體採訪點重點突出,層次清晰,特別是參觀南水北調工程天津幹線天津外環河出口閘和配套工程漕河泵站時,實地採訪瞭解天津使用南水北調水源保證市民供水的多種舉措。紅橋區的入戶採訪給了記者們充分的時間可以和市民深入溝通用水感受。海河沿線走訪,我們看到了引江水對天津城市水環境生態的巨大改善,更感受到了這一變化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宋鵬飛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