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隔著一條線的朋友


隔著一條線的朋友

在這個親戚借了錢都會躲著不還的年代裡,也有人說“欠債不舒服”,約定了的事情多晚都會當天解決;在某些身邊人因為不理解而滋生抱怨的時刻,也有人會鼓勵你堅持自己的喜好、發揮自己的特長,活出實實在在的自我……這樣的人在我心裡被歸類為“朋友”。

隔著一條線的朋友


人生之路走得久了,目光所及看得多了,對於“朋友”的定義明裡是寬了,暗裡倒是窄了。不是生活在刀光劍影的江湖,沒有“仇敵”之說,點頭之交的情誼,有人提起來皆“朋友”,秀著一團和氣,共建和諧社會,挺好。“道不同不相為謀”,真的能夠在你落魄時扶持、在你成功時喝彩的人,一定是不多的,其中有些是真心實意,有些是虛情假意,在歲月的積澱下,漸漸地呈現出一條渭涇分明的分割線。

隔著一條線的朋友

這條分割線是“心知肚明”的分寸,和誰說、不和誰說,說什麼、不說什麼,就成了自然而然的“心理反射”。想起來就能隨時隨地地說上幾句話,有空就多聊幾句,沒空就戛然而止,空起來可以再接上話題,竟然沒有覺出“突兀”的尷尬。我想要的便是這樣不會讓人覺得“尷尬”的朋友,他們在這條線的同一側,心意澄明。

而那些需要醞釀和斟酌之後才能開口的時刻,你面對的是分割線的另一側,有無數種答案可能產生,讓人忐忑不安的有時是天意,有時是人為,有時是等待,有時是揣摩。當多了一條線的提醒,符合心意的答案讓人有一種驚喜,不符合心意的答案彷彿也在情境之中,多了份瞭然於胸的豁達,這是做人日益成熟的體現,也是距離感催生的理智。

隔著一條線的朋友


你看,掛在嘴上的“朋友”其實隔著一條明朗的分割線。無慾無求時,我們不曾關注那道自生的線條;有所期冀時,我們無法忽略那道心裡的劃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