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美國是自由市場經濟,但為何政府可以干預企業行為?

不怕割的韭菜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涉及到對市場經濟的理解問題。在我們一般的概念上,以為市場經濟就是市場與經濟的結合,換言之,就是一種非常自由的、完全不受控制的市場經濟。其實,這是對市場經濟的一種嚴重誤解。

成熟的市場經濟一般都包含有四個元素,那就是: 市場、政府、社會和法治。這被稱為市場經濟的四位一體,缺一不可。既然這樣,首先就涉及到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問題。

在西方經濟史上,有亞當.斯密斯的自由主義經濟學,主張完全發揮市場作為“看不見的手”的作用; 也有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70年代整整100年的新自由主義,主張政府適度介入市場經濟,以平衡市場經濟帶來的弊端。其間就產生了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凱恩斯主義,無論對於上世紀30年代美國的新政還是對戰後的西方市場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二戰結束後,德國的市場經濟被稱為社會市場經濟,強調社會和國家對於市場經濟的適度干預作用。德國社會市場經濟下的國家與市場的關係,可以用一句話來歸納,那就是: 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少干預; 在必要的情況下儘量多幹預。

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西方又出現了里根主義和撒切爾主義,一味強調市場化和私有化。這個經濟學的思潮,在後來被稱為新古典自由主義。而恰好全球化和改革開放正處於這段時間,因此很多人不可避免地也受到新古典自由主義的影響。

我最近剛出版了一本新書,書名是《2020大布局: 你的機遇在哪裡?》,其中有一篇長達2萬字的序言,比較系統地解構和闡述了上述問題。大家有興趣,不妨可以參考一下。


邱震海


什麼自由市場好,干預企業不好,自由好,干預不好,市場好,計劃不好等等,這些都是鬼話,如果你相信,說明你絕對是個頭腦簡單而且非常幼稚的人。

中華文化說的很清楚,凡事無絕對,都是大小、多少、程度、火候的問題,一切都要與當前的客觀環境需求動態匹配,凡事做到恰到好處才是最好。

所以,自由市場導致對現在和將來越來越不利,就必須干預;干預導致市場不能良性循環了,就必須開放一些、自由一些。但凡成熟的領導者,都會如此,中國如此,美國也會如此,誰都不是傻瓜,都必須根據當下的具體情況適度的做出調整,使之匹配,這才是符合客觀發展規律的做法。反之,一味地迷信自由市場的,迷信政府幹預的,都是幼稚的傻瓜。

由此可見,美國最近對企業和市場干預的厲害,正說明美國精英階層認為美國現在的狀態很不好,而且前景只能是越來越不好,所以,才會加大幹預的力度。

說白了,如果你們家現在過得挺好,前景光明,那麼,你瞎干預什麼,不干預,讓大家可持續發展下去,就是最好的干預;相反,你們家過得不好,而且看出來了,註定將來越混越慘,那麼,作為負責任的家長,你就絕對不能聽之任之。

其實,如果你懂的自由與干預根本原理,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常識。

自,對分散的的東西進行重新整合,以產生的新的匹配。故,自:整合而成的新的匹配的好東西。自己,是父母整合而成的新生命;自從,是根據過去種種形成的新的開始;帶“自”的字,都是在強調“重新整合”。

由,一滴水掉進“口”裡。口:天理,合理的,符合客觀時勢需求的;故,由:與客觀時勢需求融合在一起的,融合的非常好的。因此,“由”字有,歸屬、接受、服從、理由、經由等含義,帶“由”字都有“使之融合”的意思。

所以,自由:現在不匹配了,如果各自發展重新整合、融合才能重新形成匹配,就必須使之自由發展。

所以,自由市場,絕不是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完全由著自己的性子走,一定是:如果現在的市場不好,將來也沒什麼希望,這種環境下,如果發現各自發展才能形成新的融合,才能讓市場恢復活力,良性發展下去,這時候才需要自由市場。

幹,下“中”上“分叉”,中:動態匹配;故,幹:這麼做最匹配,所以必須以我為主,向外發展。

預,予+頁。予:趨於匹配;頁:越來越;故,預:準備的與需求的越來越匹配。

所以,干預:現在不匹配,發現如何才能匹配,這種情況下,就必須以我為主進行干預,使之重新走上匹配之路。

所以,干預市場,也絕不是頭腦發熱、自作聰明的獨斷專行,而是現在確實過得不好,不匹配,而且發展前景越來越不好的前提下,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和發展大趨勢,確實找出了兩者之間最匹配的點,如此,才能強行干預市場,使之重回正軌。

關注老慢,瞭解一點真國學。


老慢


不要聽一些回答裡說的什麼美國是偽資本主義、偽自由經濟之類的胡說。政府幹預企業來源於西方經濟學一個最基本的理論:資本主義固有的缺陷。

資本主義若不加以監管,就會對社會公共利益產生危害。比如一個造紙廠,可以把大量的廢水傾倒到河裡,老闆賺了錢但是社會要為其汙染買單。

再比如,資本主義在一定條件下會導致壟斷,而壟斷對資本主義本身的危害極大,不加以監管和限制市場很可能會畸形發展,最終只有利於資本寡頭而產生不了自由競爭的良性市場。

另外資本家對員工的剝削可能產生的貧富不均等,這些都是宏觀經濟學裡期末考試幾乎必考的問題,是西方資本主義幾百年發展總結出來的經驗。問問學過這門課的學生都會對這個有記憶吧?不論你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學這門課,這些都是必劃的重點。

針對這些問題,資本主義國家都設置了必要的市場監管機制。但就像任何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監管到極端就是計劃經濟。所以監管一定要有一個度。不能說美國也有大量的政府幹預就說美國是偽資本主義、自由都是虛偽的之類無知言論。

國家監管的度,決定了市場的自由、公平和效率。這個問題很難,所以西方也是摸著石頭過了幾百年的河,而且一直爭辯不斷一直調整不斷一直左右搖擺不斷,漸漸在一些主要環節達成共識,在另一些地方還是在不斷爭議。

中國這些年其實也基本在按照經典的資本主義在發展,走了一些彎路也探索出一些自己的路子,有巨大的成功也有沉痛的教訓。但不管怎樣,我們的確是在發展資本主義,不要因為有了成就就自我膨脹地以為西方的資本主義都是虛偽的,更不要以為美國對市場的監管就證明市場可以不要自由,也就是說不要非黑即白。

我們目前的成功並不代表西方不一樣的市場就是錯誤,不代表西方的監管程度一定是不合理的。


聽我說完好吧


政府幹預企業行為從來都有,也是自由市場經濟的題中之意,比如反壟斷,稅收等都是對企業行為的干預。問題是現在說的不是這種純粹經濟原因的政府幹預,而是政治原因,比如這次的中興事件的最初起因,就是美國政府在企業的買賣合同中強行加入政治條款,要求企業的交易行為必須符合(或者遵守)美國政府出於政治原因制定的,對某個對象的禁運規定,這就和當初凱恩斯的政府幹預,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是把企業經濟行為納入政治軌道,是利用經濟手段,特別是利用經濟和技術上的優勢地位,來實現政治目的,這無論如何都不能和市場經濟的概念一致。你只能說這種規定,是一種美國法律,企業市場行為必須遵守法律,說實話這是唯一勉強說的過去的理由。但是這種理由明顯不講理,第一,你的法律是美國法律,憑什麼要求不在美國轄區內的企業行為必須遵從你美國的法律。第二,你的這種法律,明顯是想通過美國的經濟和技術優勢,實現美國的政治目的。第三,這種法律明顯玷汙美國的市場經濟名聲,對於美國來說,市場不僅是經濟交易的場所,更是政治遏制的戰場。


zcjing




我個人觀察,所謂自由都是相對的,而美國的所謂自由市場經濟,也都是資本論的相對傳釋,美國政府對市場的干預,不是一次兩次的,從每次美國經濟危機中,無不顯示美國政府的身影,但這也許是必要的,只不過美國更多的是沒有說出來。

美國一直宣傳其自由市場經濟和我們所說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都基本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我們就看美國的美聯儲就知道,名義上的私有部門,實質還是受到美國政府的政策走,而且美聯儲負責人也是受美國政府委任。

從國家層面上說,美國的經濟強大,直接影響他們的企業的強大。以美元本金主義,其實說白了就是美囯政府優先讓本國企業握益下的結果,美國放水印抄和加減息,直接影響本國市場和世界市場,所以美國的自由經濟市場是會受到來自政府的干預的。

再有,美國還有各種法案和條款都能處處章顯美國所謂的自由經濟市場是受到來自政府的干預的。多的不說,就什麼對委瑞內拉、伊朗、俄羅斯的制栽,美國企業和市場完全聽命美國政府;又例如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也多次多翻的干預了美國市場的正常商業併購和往來。

總之,說美國什麼自由經濟市場,我認為都是相對的,美國人只信利益教條主義和自我一超獨大的霸權主義,都是表面相對的自由,並隨著自我為中心的利益變化,也會有相應的干預市場的手段和政策等。


藍浩田


對美國來說“自由經濟”是個偽命題,美國只有對我有利還是不利的經濟模式,以前強調“自由”是因為這樣對美國有利,美國利用自由貿易賺取別的國家的剪刀差,利用美元匯率空手套各個國家的“白狼”。可是現在不同了,像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發展起來了,借的也是自由貿易的東風,美國發現自由貿易更加有利於中國不處於自己,就拿起“保護主義”大旗了!說白了,美國內心從來沒有倡導過“自由貿易”,一直倡導的是“利己主義”!


兔波波


市場經濟,計劃經濟,都是手段,都為經濟服務。所有的手段,都必須符合法律,符合國家利益。美國限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國,對錯可以另行討論,這是美國政府認為涉及其國家利益,因此,中興公司在美國的採購受到限制。任何國家都可以依法管制自己企業的經濟行為,沒有完全的自由,只有依法行事的自由。


紅楓詩箋


不要信美國什麼自由。美國自由市場經濟的大前提沒有公開講而已,美國的自由市場經濟大前提就是:一切聽美國安排,最大利潤歸美國公司,符合這種條件下,再講自由市場經濟。這個前提被挑戰,美國立即翻臉拔刀相向。


西格瑪的化學


這是因為美國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偽自由市場經濟”國家……諸如美國政府職能權力等等社會公共產品資源都是由華爾街社會精英寡頭資本家們私有化壟斷瓜分掌控的,根本不屬於廣大人民群眾公有共享!也就是說市場公共規則和基礎資源是由美國精英寡頭資本家們私人調節和操作的,這樣的市場經濟在私人政權操縱下何來“自由公平”,何來“無形的手”……美國的“偽自由市場經濟”實際就是讓一無所有的農民去和地主惡霸來玩遵守由地主老財們所制定規則秩序的“公平競爭和自由博弈”。這樣的“公平自由競爭”遊戲,怎麼玩???……所以,美國不是什麼“自由市場經濟”,而是一種“政治脅迫經濟”。美國也不是什麼“政府幹預企業行為”,而是政府這種社會公共產品政治權力被企業私有化壟斷脅迫,是私有化寡頭企業在壟斷暴力干預屬於公眾的政府公共產品政治掌控權力!


竹筒夫子的鋼筆


美國一直極力推薦自由市場是有政治目的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就是好好的例子,美國推薦的自由市場對他們的好處在於當想收割時候很容易得手,但美帝自己金融危機他們會豪不猶豫的出手,美帝很清楚病人是需要醫生醫治的,這就好比賭場上莊家可以出千,小賭客不可以出千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