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人過氣,但歌不會,其實最好的王傑還是在當年

我想,即使沒有被人下毒(假如是真的話),王傑的聲音也回不到當年。

那是1988年,華語歌壇迄今最興盛最難忘的歲月!

那一年,一個王傑,一個張雨生。

他倆都在飛碟唱片旗下,同時橫空出世,並且一騎絕塵。

人過氣,但歌不會,其實最好的王傑還是在當年

張雨生,那本是幾十年來難得一遇的天才唱作人,

可惜英年早逝。

而幾乎也在那一年同時出現的趙傳、張信哲、伍思凱、巫啟賢和周華健,硬生生被他倆拉開一個身位。

還有,在他倆之前扛鼎的齊秦、童安格、文章、庾澄慶和姜育恆。

人過氣,但歌不會,其實最好的王傑還是在當年

其實,王傑今年也就55歲。

張學友、周華健、庾澄慶都還比他大一歲。

但人家如今開演唱會,依舊雄風不減。

齊秦、趙傳、巫啟賢雖然已不復當年勇,但憑技巧依舊可以鎮場。

林志炫也就比他小4歲,但你感覺甚至比其年輕時還要厲害。

更不用說林子祥,七十歲的人還能這般高亢。

王傑本來的唱法就是硬橋硬馬,也是最損耗嗓子的。

在這些年,這麼多的歌唱選秀和真人秀節目,你是不是幾乎沒聽過哪位歌手或者選手唱王傑的歌?

而他其實有著太多太多好聽的歌,遠不止《不浪漫罪名》、《一場遊戲一場夢》、《安妮》和《誰明浪子心》這幾首。

假如,他的嗓子沒壞,假如他還能和張學友那樣有能力開全球巡迴演唱會,我想,現場大合唱的次數一定不輸歌神的。

所以,我其實並不同意是因為王傑的嗓子倒了而變得過氣,更應該說是因為他以為或者一段時間被過氣而壞了嗓子。

即使這樣,王傑也沒被更多聽過他當年那些歌的人所遺忘。

尤其是當今,印象中每隔一段時間,王傑的那些陳年舊事又會被翻起。

不看現在,只聽當年。

實在是王傑有那麼多的好歌。

所以,不必避諱人過氣,因為那些歌不會,而且應該永遠不會!

這是王傑第一張成名專輯《一場遊戲一場夢》裡的,在這張專輯裡最紅的莫過於《安妮》和《一場遊戲一場夢》以及後來被陳百強翻成粵語《一生何求》的《惦記這一些》,但我還喜歡這首。

這是他的第二張同名專輯主打。當年和張雨生的《天天想你》前後腳推出。風靡一時。那時的飛碟簡直有吊打滾石的勢頭。

第三張專輯《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使其真正開始在大陸紅的。但也是他離開李壽全轉而讓李子恆接手擔任其製作人的開始。風格上其實也都差不多,但是似乎更加強化了其桀驁不馴的浪子風,少了些前面的憂傷。

出自其第四張國語專輯《孤星》。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王傑的一張唱片。裡面除了這首,還有就是《上帝也哭泣》。

其實這四張專輯就是橫跨88~89年度推出的,可見當年王傑的高產以及受歡迎程度,但是也如他前不久所說,那時候只知道當下,不考慮以後,合約大筆一揮就籤,以為年輕就可以揮霍。

在這期間,還有至少兩張的粵語專輯。

王傑的粵語歌幾乎都來自他的國語版。但是其流行程度又幾乎和他自己的國語版交相輝映。這在歌壇上好像至今還沒有。張學友改編自國語的粵語歌許多並不是他的原唱。

這首歌是李宗盛的作品,應該是寫給林憶蓮的。事實上王傑唱大牌音樂人的作品不多。印象在李宗盛就是這一首。羅大佑也有一首,《家,太遠了》。

出自《為了愛,夢一生》。這時候,王傑正陷入和方文琳的愛戀中。這張專輯是他少有的有些彷徨,又有些堅強的作品。

就在同一年,王傑推出的第二張專輯《忘記你不如忘記自己》。好似和之前3年前那張《忘了你忘了我》呼應。實則是因為與方文琳情深緣淺。於是又回到浪子的頻道。

這是他1994年同名專輯的主打。但是這時候的王傑已沒有3年前那般神勇了。只是這張專輯看得出他用足了心。裡面甚至翻唱了“空氣補給”樂隊的經典飆高音的《Without you》。是不是顯示他還是強的。

也是出自上面那張《候鳥》專輯。說實話,後面他出的唱片我就沒買了。到了《傷心1999》,他的風格與唱腔都已經有了大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