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坤鵬論:頭騰大戰終於打到法庭上見了!

當你一旦有了掌握自己命運的力量,第一件事就是拼了全力,即使付出不菲代價,也要把它牢牢握在自己手裡。

——坤鵬論

騰訊和今日頭條之戰延延綿綿一段時間了,最近兩個月戰事逐漸升溫,甚至被人們譽為了“頭騰大戰”,俗稱“頭疼大戰”。

一、當年3Q大戰 互訴三場 騰訊無敗績

坤鵬論:頭騰大戰終於打到法庭上見了!

如今,商戰打來打去,最後都跑不掉上訴公堂,就像當年的3Q大戰,360和騰訊從2010年一直打到2014年,不僅上演了一系列互聯網之戰,還互訴三場。

2010年10月14日,騰訊首先發難,正式宣佈起訴360不正當競爭,要求奇虎及其關聯公司停止侵權、公開道歉並作出賠償。

在經過了一審二審,2011年9月29日,360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定構成不正當競爭。

2011年8月,騰訊向廣東高院提起訴訟,稱奇虎360的“扣扣保鏢”是打著保護用戶利益的旗號,汙衊、破壞和篡改騰訊QQ軟件的功能,並通過虛假宣傳,鼓勵和誘導用戶刪除QQ中的增值業務插件、屏蔽原告的客戶廣告,而將其產品和服務嵌入QQ軟件界面,藉機宣傳和推廣自己的產品,索賠1.25億元。

同樣也是一審二審,2014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駁回奇虎360上訴,維持一審法院的判決——360構成不正當競爭,判令其賠償騰訊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500萬元。

2012年11月,360訴至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指控騰訊公司濫用其在即時通信軟件及服務相關市場的市場支配地位,索賠1.5億元。

還是經歷了一審二審,2014年10月1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判定:騰訊旗下的QQ並不具備市場支配地位,駁回奇虎360的上訴,維持一審法院判決:騰訊不構成壟斷,奇虎承擔訴訟費79萬元。

持續四年的“3Q大戰”算是全面落下帷幕。

坤鵬論:頭騰大戰終於打到法庭上見了!

3Q大戰的訴訟部分被業界稱為“互聯網反不正當競爭第一案”,是迄今為止中國互聯網行業訴訟標的額最大、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

二、頭騰大戰開始走在復刻3Q大戰的路上

如今,似乎3Q大戰再次翻版。

6月1日,騰訊公告顯示,已將今日頭條和抖音的運營者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起訴至法院,索賠人民幣1元,理由是頭條系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並對騰訊聲譽造成嚴重影響,同時,騰訊還宣佈暫停與上述兩公司的合作。

今日頭條立即反擊,表示已經起訴騰訊,稱騰訊利用壟斷地位以各種理由、多次進行不正當競爭的行為。針對其中的“騰訊QQ空間攔截、屏蔽頭條網頁鏈接”、 “騰訊安全管家作為安全軟件攔截、屏蔽頭條網頁鏈接”,索賠9000萬。

騰訊一樣用的是不正當競爭,今日頭條還是延用了壟斷說法。

就是不知最後的結果會不會重複當年的3Q大戰。

據坊間傳說,今日頭條挖來了不少原360公關團隊的人,這似乎讓外界對“頭疼大戰”產生了更多猜測與想象。

坤鵬論:頭騰大戰終於打到法庭上見了!

有人說,今日頭條搞得這麼大,完全是為了碰瓷,“瘋狂摩擦騰訊,張一鳴的算盤打得響!”因為“武松打虎,打贏了就是英雄,打不贏,不被打死也是勇氣過人,聲名遠揚。”

儘管,風險不小,但老祖宗說了,富貴都在險中求。

這樣的“陰謀論”很有市場,於是傳得沸沸揚揚,害得今日頭條商業化負責人張利東趕緊發言表示,我們不是碰瓷的戲精,然後號召大家細思恐極“想象一下中國互聯網成為微信局域網的後果,今天他們趕走抖音還需要藉口,明天所有用戶都要看Pony大帝臉色行事。。。”

坤鵬論:頭騰大戰終於打到法庭上見了!

有人說,今日頭條敢螞蟻撼大樹,因為背後有人

,那人就是馬雲爸爸!

張一鳴理科出身,IT技術男,絕對不會像文科生那般隨性而為,意氣用事,肯定會冷靜地謀後而定,你看,你看,你看,阿里第二代鹽王帥不是直接挺今日頭條了嗎?

坤鵬論:頭騰大戰終於打到法庭上見了!

還有人說,“頭疼大戰”是因焦慮,“後互聯網流量時代:頭條很焦慮,騰訊也很焦慮”。

頭條焦慮的是,流年不順,犯太歲,自己堅決不站隊,結果競爭對手不見少,圍剿的隊伍卻越來越大,似乎所有人都在眼紅這個流量暴發戶,因為它暴發到令人髮指,借用當年世界形容日本的那句話:跑得太快,連自己的內褲都跟不上了。

坤鵬論:頭騰大戰終於打到法庭上見了!

其實今日頭條對於微信的依賴相當大,坤鵬論曾看到一份來自聯通沃指數的報告,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抖音從12月的戶均月消耗流量的253.97MB(排名第4)降至1月73.35MB(排名第16)之後,2月戶均月消耗流量再次下降,低於華為應用市場的48.76MB,直接跌出20名,較第一名的快手流量差距超過1G,甚至不及美拍等抖音的競品。”

為什麼選聯通沃指數,因為它的客觀性被業界認同,基本可以反推出全貌。

而對於抖音數據的莫名下滑,業內專業人士找來找去,其中最大嫌疑就在於微信的“防刷屏機制”。

所以,微信這個巨大的流量入口對於今日頭條很重要,很重要,能不焦慮嗎?

坤鵬論:頭騰大戰終於打到法庭上見了!

而騰訊的焦慮可以用前兩天發生的那件事來見微知著,頭條全網推送了一篇被百度新聞從《多少道文件才能管住網遊對少年兒童的戕害?》改名為《新華社:要多少文件騰訊才肯收手》的文章,這不是明擺著搞事情嗎?

結果頭條承受了來自騰訊的熊熊怒火,“罪魁”百度新聞反而因騰訊的“不問出處”躲過了一劫。

騰訊成也遊戲,被人不斷詬病也是遊戲,只要靠著它賺錢,就擺脫不了被人指著鼻子罵的命運,所以它也很焦慮,擔心總有人哪壺不開提哪壺,你看看,馬化騰凡是講在臺上講話,有幾次說過遊戲,儘管遊戲收入是騰訊的命脈,是騰訊市值的重要支撐。

另外,說到底,騰訊依靠的還是流量為王,得流量者得天下,“如何保持自身流量的穩定增長,保證自己的流量不被他人挖牆腳,這就是騰訊的焦慮。過去阿里騰訊相殺相愛,從線上搶到線下,從外賣搶到打車,如今又冒出來個內容分發平臺和短視頻平臺和我搶,騰訊真的很焦慮。”

坤鵬論認為,互聯網的遊戲規則一是搶用戶,二是搶時間,流量的含義也就分成了兩個層次,一個是用戶數,二是用戶停留時間,後者的權重甚至還高於前者。

2016年羅振宇在跨年演進《時間的朋友》中提出了一個觀點,彼時時間將是終極的戰場,對於互聯網而言,要爭奪的就是用戶在更多的時間內使用自己的產品,任務是創造時間的停留。

所以,這兩年大家紛紛做內容,本質為的就是希望用戶“停車坐愛楓林晚”,多佔上他們幾分時間。

大家都明白,用戶一天只有24小時,永遠不多也不少,那麼停留時間這個指標只能是此消彼長,這是一場更為慘烈、宏大的暗戰,已經有數百億資金投了進去。

像阿里早在2016年就不提GMV,改講“用戶停留時間”了,其CEO張勇直接提出,淘寶要“內容化、社區化、本地生活化”,以這些內容為中心的方式傾斜,希望用戶能在淘寶上找到“發現的樂趣”,並把淘寶真正變成一個“消磨時間”的工具。

而今日頭條這個年輕的“妖孽”,靠著機器算法,就妥妥地把自己的產品搞成了流量殺手,從用戶數看,今日頭條戰隊躥升極快,今日頭條的日活在去年7月就到達了近8000萬,估計現在過億問題不大,而抖音,到5月底,日活幾近突破1.5億。

而在重要指標——用戶停留時間上,深諳上癮心理學的今日頭條系,幾乎每個產品都是讓人刷不停的怪物,並且還四處出擊,不停息地進行著用戶時間爭奪戰。

據媒體報道,今日頭條早在2017年初用戶月總停留時間已超騰訊新聞,而抖音的一刷就停不下來更是用戶的共識。

根據4月初企鵝智酷發佈的《抖音、快手用戶研究報告》顯示,抖音上大約22%的用戶每天使用該應用超過1個小時。

抖音目前的日活躍用戶與月活躍用戶的比值(即 DAU / MAU)已經達到0.45,這意味著平均每人每月有13.5天會打開使用這個應用,而那些沉浸度較高的遊戲比值通常在0.3~0.6。

這樣的對手,如果不能成為朋友,那必然要列為TOP級的敵人,怎麼打擊都不為過。

有人說,騰訊如此決絕,不是把頭條生生地推向阿里嗎?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咋辦?也只能由它去吧!

坤鵬論:頭騰大戰終於打到法庭上見了!

坤鵬論講了這麼多,再來談談自己琢磨的觀點。

第一,和監管比,這點痛算什麼?

前面說了,頭條今年很不順,相比和騰訊的戰鬥,幾千萬用戶的APP內涵段子說關就關,其他產品也被要求整改,甚至連拳頭產品今日頭條也有被整體整改停止內容更新的時候,這些才是張一鳴的真正頭疼,甚至是關乎生死的疼痛,所以,頭條悄悄地將口號從“你關心的 才是頭條”改為了“信息創造價值”。

按說,連遭監管的今日頭條應該選擇低調,但它卻在與騰訊的戰鬥中變得異常躁動和主動,甚至給人有種就是要“挑事兒”的感覺,之前坤鵬論曾認為,這是要給阿里交投名狀,但漸漸地,又覺得沒那麼簡單了,這是不是一種具有更深含義的生存策略呢?

第二,騰訊的半條命說受到了挑戰。

不管騰訊如何為“封殺”今日頭條系找出各種合理合法的藉口,結果騙不了人,自家的流量入口就是不歡迎字節跳動旗下的產品,告上法庭後,直接理直氣壯地暫停了合作。

這讓馬化騰之前一直和顏悅色、娓娓道來的“半條命”變得那麼無力、蒼白。

坤鵬論不禁讚歎當年馬雲是何等明智而富有遠見。

2008年9月,淘寶宣佈徹底屏蔽百度搜索引擎爬蟲,理由是保護消費者,防止網絡欺詐,至今用戶在百度中搜索不到任何淘寶上的商品。

2013年11月22日,淘寶以微信不安全為由,封殺了微信跳轉。

可能馬雲從來就不相信殘酷的商戰中會有什麼“半條命”,命是自己的,只有一條,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半條命的人是活不了的,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識,更為可怕的是,命如果掌握在別人手,最終往往是生不如死。

智者說,人們常常會過分重視眼前利益,而忽視了未來。

阿里用短痛換來了自己的一條命。

如今,用戶想買東西,第一念頭不是去百度搜索,而是直接打開淘寶,說明阿里已經徹底擺脫了外部流量的依賴,即使就在上週騰訊落實新規,朋友圈內不允許發佈及傳播具有識別、標記功能的特殊識別碼、口令類信息,淘寶也沒有太多慌張,只是將淘口令升級成了分享圖片。

當阿里將自家產品打造成第一流量入口後,整條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流量定價權徹底說了算,最終,它成為了僅次於Google和Facebook的全球第三大廣告平臺,享受著流量第一道的最高價值。

後來,淘寶看到了“封殺”的力量,它認識到,所有可以威脅到阿里流量定價權的外部流量都必須消滅,於是先是封殺了導購電商霸主美麗說和蘑菇街,後是封殺微信。

期間,還有一個不可控的巨大外部流量來源,那就是微博,不過後來微博“繳械投降”,阿里巴巴成為微博第二大股東,微博也就安全了。

前些日子在業界討論拼多多現象時,經常會有人說,微信產生的1萬億交易,其中3000億是跳轉到淘寶,但這是屬於用戶的力量,微信也只能乾生氣,因為社交的微信,沒有分享將會怎樣?只要有分享,就不可能徹底封禁淘寶,這是騰訊的無奈,所以它選擇了近似瘋狂地扶持自己的電商生態。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騰訊幾乎把阿里系以外的電商都投了個遍。

坤鵬論:頭騰大戰終於打到法庭上見了!

因此,坤鵬論認為,繼續和騰訊怒懟,繼續打嘴仗,甚至法庭相見,這是企業公關,不能服軟,沒有錯!

但已經長大的今日頭條,漸漸成熟為企業領袖的張一鳴,更應該考慮的是,如果沒有了任何外力,自己能不能獨活,又該如何獨活!

最後用一篇文章一段很經典的話來結尾:

“今天微信封了抖音,明天微信封了頭條說不定才是真的麻煩。畢竟微信是人家的地盤,人家要封你又不犯法,你頂多說一句騰訊不是偉大的公司。”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3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3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4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