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傳互金備案200萬包過!

用門檻年來形容今年的互金圈,那是一點不過份!

6月大考更是和鯉魚跳龍門沒啥子區別,過了,就成功被招安,納入規範監管。

不過,沒什麼好說的,要麼準備“破產跑路”,要麼潛心修煉,再來一次!

但大家都知道,這就和債券與次級債一個道理,第一批備案通過的公司必然屬於最高級,而劣後一級的公司必然屬於次級債。

後一批的公司即使備案通過,也要面對當前用戶的不斷“質疑”,更要面對平臺體量下滑,失去市場份額的風險。

隨之而來的,就是各路牛鬼蛇神的生意經!

今年年初,陸家嘴群眾就陸續接到有關備案合規的“會議課程邀請”,這種政策解讀會走的還算是正路,以顧問的形式指點互金公司做相應的合規整改,但不保證一定能備案成功。

而隨著大限的臨近,新的生意經就來了——有人號稱200萬備案包過!

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

哪些個手眼通天的大神,在金融監管的大年裡,為200萬就敢下水了?

還是說我們的互金備案政策執行層面,還是有漏洞可鑽?

當然,這種在微信群裡敢喊一嗓子的主,陸家嘴群眾更願意相信“她”只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騙子!

可以想象,這樣的段對話場景:

傳互金備案200萬包過!

(圖片來源PS,不可信)

這還不是“野”的,更野的還有“賣公司的”,前幾天陸家嘴群眾接到線報,說有人轉讓某門已經備案通過的互金公司。“起價5000萬,可以談!”。

再問,就沒有相關信息了...

看來對方也很警覺啊,不過按這個路子,陸家嘴群眾是不是可以花2000買個沒戲的公司,再花200搞個牌照然後倒手賣5000呢?

果然是火中取栗!

先看這種備案包過是什麼套路呢?

有某互金號傳出,一般是用現在的互金公司在霍爾果斯註冊一個新的殼公司,然後母公司轉讓旗下平臺到新的殼公司,再拿到當地備案~

(額,怎麼感覺是幫當地招商納稅?)

至於最後能不能過?嘿嘿,你註冊了公司再說,簽了協議交了錢,剩下的誰還能顧得上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