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传互金备案200万包过!

用门槛年来形容今年的互金圈,那是一点不过份!

6月大考更是和鲤鱼跳龙门没啥子区别,过了,就成功被招安,纳入规范监管。

不过,没什么好说的,要么准备“破产跑路”,要么潜心修炼,再来一次!

但大家都知道,这就和债券与次级债一个道理,第一批备案通过的公司必然属于最高级,而劣后一级的公司必然属于次级债。

后一批的公司即使备案通过,也要面对当前用户的不断“质疑”,更要面对平台体量下滑,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路牛鬼蛇神的生意经!

今年年初,陆家嘴群众就陆续接到有关备案合规的“会议课程邀请”,这种政策解读会走的还算是正路,以顾问的形式指点互金公司做相应的合规整改,但不保证一定能备案成功。

而随着大限的临近,新的生意经就来了——有人号称200万备案包过!

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

哪些个手眼通天的大神,在金融监管的大年里,为200万就敢下水了?

还是说我们的互金备案政策执行层面,还是有漏洞可钻?

当然,这种在微信群里敢喊一嗓子的主,陆家嘴群众更愿意相信“她”只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骗子!

可以想象,这样的段对话场景:

传互金备案200万包过!

(图片来源PS,不可信)

这还不是“野”的,更野的还有“卖公司的”,前几天陆家嘴群众接到线报,说有人转让某门已经备案通过的互金公司。“起价5000万,可以谈!”。

再问,就没有相关信息了...

看来对方也很警觉啊,不过按这个路子,陆家嘴群众是不是可以花2000买个没戏的公司,再花200搞个牌照然后倒手卖5000呢?

果然是火中取栗!

先看这种备案包过是什么套路呢?

有某互金号传出,一般是用现在的互金公司在霍尔果斯注册一个新的壳公司,然后母公司转让旗下平台到新的壳公司,再拿到当地备案~

(额,怎么感觉是帮当地招商纳税?)

至于最后能不能过?嘿嘿,你注册了公司再说,签了协议交了钱,剩下的谁还能顾得上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