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訪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問道禮佛

大同古城區,屹立在北魏都城平城和隋、唐、遼、金、明大同城主城區域之上,距今有1600多年的歷史。放到當下,它終究還是一個時代的邊緣,哪怕它曾經歷過皇城、陪都和軍事重鎮的昌盛和繁華。

俗話說“地上看大同,地下看西安”,於是我打開手機導航,圈定好方位,打算在古城區遊覽一天。

古城舊時光,繁華不復當年

這是一個半拆遷半修建的古城,新舊不斷交替更迭。美好就美好在沒有多少人,拍照時可以有很多空鏡。遺憾的是,因為沒有多少人,而且剛下過雪,開門營業的商鋪不多。出發來古城區之前,以為在裡邊可以吃喝玩樂一站式解決,結果發現有很多小街都略顯荒涼。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比例尺依舊是不靠譜的參照物,本以為古城區會很大,實地走訪後發現比想象中的小很多。大同老城區遠觀和平遙類似,走近會發現城磚城牆滿滿的都是新鋪設的感覺,少了些許滄桑感。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據描述,大同現存的古城牆為明洪武五年,也就是1372年,在舊夯土城牆的基礎上,用夯土加寬加高,外側以石條為基進行包磚。城牆高約14米,總周長為7270.7米,形制為東西略長的近似方形的城池,城牆由62座門樓、角樓、望樓構成,蔚為壯觀。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記得此前攀登過開封古城牆、平遙古城牆和西安古城牆,每一次站在城牆上遠眺時的感受都不一樣。一直想知道,登臨大同古城牆,俯瞰全城,是個怎麼感覺。可惜不走運,城牆因為工人正在拆除元宵燈會的花燈,要到11號才可以開放,只好眼睜睜錯過了體驗。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除了昨天在雪中游覽的華嚴寺,今天所到的景點居然都是免費的。基本上都是一條街道就可以逛完,純陽宮、帝君廟、關帝廟、文廟、法華寺、九龍壁,還有個地圖上有實際並未完工的代王府。

相比香火旺盛的華嚴寺、圓通寺,在道法自然的純陽宮裡清修的人並不多,地方也不大,不過道士、道姑和景色很入境。裡邊的設計緊湊精緻,桃花、涼亭、水池、松樹,把純陽宮裝飾得意境幽遠。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長著長鬍子的老道長,有著仙風道骨的模樣。其實我想去讓大師幫我卜一卦的,不過瞬間又想到了上大學時選修的《易經》課,教課的老師上第一節課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易經是一門數學,不是路邊算卦的”,於是忍住了。不過還是和很有禮節性和儀式感的跟道長閒聊了一番,道長說:“你的今生很簡單,但我看不透你的前世。”也許吧!誰不曾有過一段驚心動魄的故事呢。就像道姑穿過雪地裡開著迎春花的小徑,一路上留下的都是故事。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離開純陽宮後,可以去法華寺。後者依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而得名。寺院坐北朝南,寺內白塔跟北海白塔的形狀相似,是大同唯一一座覆缽式喇嘛塔。同時,法華寺又是庭院式佛教建築,前後共四進院。前院有琉璃牌坊、天王殿、鐘鼓樓;第二進院有三士殿、珈藍殿、祖師殿;第三進院有毗盧殿、垛殿和配殿及遊廊;後院是雄渾的白塔及藏經樓。

當天裡邊正在舉行一場祭祀活動,遠遠的就能聽到大殿裡傳來的和尚師傅洪亮的唸經聲,即便不信佛,聽到後依舊讓人內心平靜。

信仰在雪後的陽光下飛揚

走得越深,你會發現古城區是個各種信仰綜合之所,除了佛教、道教、與華嚴寺一牆之隔的天主教教堂,還有個大同清真大寺。不過,這裡相對會保守一些,去的當天不知何故沒有對外開放。一路坎坷的跨越冰雪融化的溼地、拆遷的街道,順次遊覽了關帝廟、帝君廟和文廟。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關帝廟坐落在鼓樓東街,主殿是古城保留下來的唯一一座元代建築,廟前廣場有一座清順治年間的戲臺,古樸典雅。廟內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過殿、主殿春秋樓,兩側配有財神殿、奶奶殿、名將祠等,形成了完整恢弘的建築格局,是傳承“忠、義、仁、勇”的關公精神的聖地。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而帝君廟則是用以祭祀道教中的文章帝君,舊名士人多祀之,以求保佑功名。它始建於明代,寺院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帝君殿、藏書樓、東西配殿和垛殿,是一座規模較大,佈局完整的道教寺院。裡邊的建築精緻、典雅,體現了明清時期道觀建築風格。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斯文在茲”的文廟,也有祈福的牌子,綁滿了大樹和小橋。相對於傳統景點的“XX愛XX”的祈福模板,這裡顯得新穎一些,清一色的“XX考上大學”。這些熊孩子們有沒有考上理想的學府不知道,臨時抱佛腳的策略還是對的,估計五六月份這裡應該香火旺盛。希望庇佑之下的考生,考上大學的夢想可以被好好的呵護。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進到九龍壁之前,心裡想著該不會又是仿製北京北海的九龍壁吧!進到景點裡邊後,才知道這個九龍壁大有來頭。它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原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壁。由426塊特製的五彩琉璃構件拼砌而成,長45.5米,高8米,厚2.02米,體積是北海九龍壁的3倍,它的建造年代比北京北海九龍壁早250年,是建築年代最早的一座,也是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琉璃龍壁。它最大的特色還在於,九龍壁前有倒影池,天氣好的時候能看到龍在水中的倒影,把靜態的龍變成動態的龍,可謂奇思妙想。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與古建築相對的,就是頹敗的古城區的居民區,因為這裡基本上都在拆遷。屋頂上的彎曲小天線,讓我一下子有種迴歸很早很早之前住過小平房的錯覺。景點必備的“我在XX等你,你在哪裡”這個經典文案,終於也在一個小毛驢旁邊,被我遇到了。套路還是一樣的套路,情懷還是固有的情懷,古城要想有文化、有情懷,還是需要設置這麼一些套路的。此處應播放古城情懷名曲《小寶貝》——“期待著你的回來,我的小寶貝”,同時還應該配合手鼓聲響起。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逛完古城區後,打車回酒店,跟司機師傅聊了一路,從大同的歷史聊到當下,從美景聊到美食。臨下車前,問師傅在大同哪裡能吃到地道又美味的當地美食,師傅連略加思索都沒有,就說出了大同紫泥369粗糧季,還特意囑咐一定要趕在六點半之前到那,要不就得排隊了。雖然不知道這店名是什麼意思,而且我也只記住了369,但心裡還是堅信師傅的推薦。

洗漱完畢,從酒店出來後,跟著手機導航走了十來分鐘,終於見到了廬山真面目。果然,師傅的話應驗了,因為到店時已是七點。於是取號,排隊,看菜單。待入座後,點了黃米涼糕、酸菜茄條扒莜麵、鮮花椒生炒雞、風情手擀粉、黃饃饃、紅糖花捲,食物一入口,還真是美味。於是,在大同的三天,連續在這裡吃了四頓飯。這就是美食當先的金牛座,喜歡的東西喜歡到偏執,不喜歡的連品嚐一下都拒絕。

访古探今,在大同千年古城问道礼佛

攝影/韋宇教

臨睡前,回想了當天在古城區的所見所聞,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刻在《梁思成紀念館》裡的一段話:“每一座城市都有著自己的記憶,尤其是歷史文化之城,無論是古風遺韻,還是特殊階段的喧囂動盪;無論是昔日的車轍煙火,還是今日的富裕祥和。都是一條脈,一條城市文脈”。它精闢的詮釋了古城區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作者】旅行作家,出版散文集《願無歲月可回頭》。就職於《三聯生活週刊》,專注於旅行、攝影、寫作。獨立攝影師,多個微信公眾號特約撰稿人。搜狐自媒體,樂途靈感旅行家,百度百家、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看點號、網易號等專欄作者,驢媽媽旅遊達人。物來則應,過去不留。輾轉流年,策馬揚塵,心向遠方,不問歸程。本文圖片和文字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請與作者聯繫。(微信:weiyujiao1985 微博:@韋宇教)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大同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4-6月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韋宇教 發佈:2018.04.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