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利川红”茶——一份来自鄂西林海的绿色高质量发展答卷

“利川红”茶——一份来自鄂西林海的绿色高质量发展答卷

4月28日,中印首脑武汉非正式会晤东湖茶叙时,“利川红”茶为世人瞩目,经人民日报官微报道后,一夜刷屏,走俏全国。“利川红”茶出自鄂西林海深处的凉城利川,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答卷飘红,一叶红天下

订单已经签到了三年后,咨询电话被“打爆”,客商直接到基地卖货……“利川红”的出名,让飞强茶业里里外外忙得不可开交。

“以前从没有客户直接到我们厂里拿货。”5月7日, 飞强公司首席制茶师邱建红刚送走一波来买茶的客人。忙碌的邱建红脸上满脸笑意,“建红,建红,就是建设利川红这个品牌的意思啊!”邱建红向笔者打趣地说到。

据介绍,该公司在全国的30多个家直营店、连锁店的利川红“冷后浑”系列全部卖光。工厂原有的几千罐“冷后浑”库存也售罄,就连这款包装这款红茶的红罐子也正在赶制。红罐“冷后浑”每罐159克,6000多元,来客没有一个人讲价。

“客人都通过哪些渠道买利川红?”“4008874048!”飞强公司前台电话接线员张索向笔者说出了一串数字,公司前台的电话号码。4月28日晚以来,张索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接到了多少咨询“利川红”的电话,每一个打来的电话,都问着相同的几个问题:“茶怎么卖”“还有多少利川红,我想多买点”“怎么购买最方便”……

点赞、询价、为利川红成为国礼骄傲……一片繁忙的,还有邱建红、张索等该公司员工的微信朋友圈,老客户需要增加进货量,新客户的大量涌入。飞强公司员工五一全部加班,都似乎还没有缓解这走俏的“利川红”带来的忙绿。公司总经理卓万凯也收到了邀请:六月中旬,湖北省在北京外交部向世界各国大使推介湖北,利川红也在推介之列。

除了买茶,甚至还有人“买基地”,广东恩施商会、点筹网等认购了235亩茶叶基地,订走了基地连续3年的全部茶叶。江西旅游投资集团也加快了注资飞强茶业的步伐。

茶人匠心,一卷30年

“利川红”这份答卷,利川的茶人书写了30年,这30年足见茶人匠心,脱贫决心。

从1987年到2017年,利川市毛坝区变为毛坝乡,又变成毛坝镇,什么都在变,唯有“种茶”之路没变。利川市毛坝镇十任书记接力茶产业,使茶叶基地规划化、产业化,让企业集群快速发展、区域品牌快速成长、市场网络加快健全。

1987年春节刚过,时任毛坝区委书记的黄仕永便组织9辆大卡车,带领干部及种茶能手来到鹤峰县走马镇参观速生茶园。茶叶带来的收入吸引了他们。“发展茶产业,向贫穷开展!“当年冬季,一场规模空前的种茶行动拉开序幕。抽槽换土,积压青肥,调拨茶种,很多人穿着草鞋在寒冷的泥泞里劳动,一年植造茶园1.18万亩。

“在水田里种茶苗!“1991年,第三任书记陈朝安依据市场形势这样提出。此举遭到部分农民的激烈反对,这才吃了几天饱饭,又要将种稻谷的水田中上茶苗?

屋场会开了一场又一场,上门做思想动员几乎踏破了门槛,镇里开办精制茶厂,修建水泥茶道,让茶叶卖出好价钱,最终获得农民一致拥护。

2009年,第十任书记曾维权上任,为提高茶叶附加值,曾维权鼓励科技人员集中攻关,试种成功珍稀品种“冷后浑”。此后镇里又引进飞强、金利等龙头茶企,注册利川红商标。

2016年,利川建成12万亩全省最大的红茶基地,年销售额5.6亿元。同年,该镇种植“冷后浑“的楠木村的茶农人均收入1.6万元,在全市率先摘掉贫困的帽子。

十任书记接续发展茶业产业,如今毛坝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652元,其中茶叶收入占60%。种茶,让这里的村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党委政府大力发展茶产业,在毛坝民间也涌现出邱建红、田云奇等一批种茶、制茶人一线不断培育、加工、改良利川红。

“冷后浑”是毛坝镇的一个本地顶级茶叶品种,芽叶比其他茶叶肥大重实,曾经因为缺乏加工技术,当地村民制出的茶叶几乎没人要,从而导致一些村民将“冷后浑”茶树挖掉,换上其他品种。

从2009年开始,当地制茶师邱建红带领科研人员,从“冷后浑”茶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环境开始研究,并从茶园采回“冷后浑”鲜叶进行反复加工试验。

邱建红对有着200年历史的宜红茶制作工艺进行传承、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利川红”制作工艺,并牵头起草了“利川工夫红茶”(利川红)湖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没有老邱,我们村的这些冷后浑茶树早就挖掉了。”邱建红在生产一线,毛坝镇楠木村书记田云奇就在茶的种植、培训上下功夫。

2000年,已过而立之年的田云奇回到自己家乡楠木村,以每年4000元的价格承包3200亩荒山荒地,并投入8万元开发百亩荒地种植桂花和茶叶,想给自己和乡亲们找一条致富路。

为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眼光独到的田云奇,用良种茶母本园里的枝条建苗圃,把茶苗免费发给村民种植。茶园、苗圃里除草、追肥、采摘、修剪,农村老年人多,田云奇给他们提供务工机会。

只要天气合适,几乎每天都有10位左右的村民在这里做事,最多时100多人。2015年以后,农场每年为村民支付的工资总数超过了10万元。

“执着+坚守+实干=回报与收获。愿楠木更美、更富。”利川红“冷后浑”作为国礼用茶招待外宾,田云奇这样说到。

绿如生命 一课续到今

“怎么让‘利川红’一直红下去?”利川市委市政府、毛坝镇党委政府、邱建红、田云奇思考着同样的问题。

农残超标,曾经让毛坝种茶人吃过亏。1999年,毛坝出口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车干茶被退回黑河口岸,原因是10多种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被称为“毒品”。

“吃的茶叶饭,穿的茶叶衣,谁砸毛坝的品牌,就砸谁的饭碗!”时任党委书记张友平怒吼到。

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控制农残的“战争”:2003年,农科村一户村民不听劝阻使用禁用农药,一亩多茶园被强行销毁。同年,1500多公斤干茶在五一村被当众付之一炬……对各类明令禁止的农药和化肥进行查处,从源头上杜绝非法农资流入市场,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茶叶质量安全全程体系。

好事多磨,2015年7月6日,从苏州欧陆分析公司传来传真:利川市毛坝镇抽送检的14份茶叶样品农残无一例超标,全部达到公司标准!

农残控制住了,茶树的的种养机构也发生着变化,如今放眼望去,茶乡毛坝还种植有大量的漆树、楠竹,给当地村民带了不菲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让这被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抱的星斗河谷保持了山清水秀。

星斗河谷是唐崖河的发源地,唐崖河水的纯净离不开源头不遗余力的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过去,毛坝茶主要以燃煤制茶,由于温度极难控制和燃烧废气排放影响,成品茶质量时好时坏,而从阻碍了产业发展,大量烧煤,也污染环境。

2016年,国网恩施供电公司积极推动新能源建设,力推“电能替代”,主打“电气化+”。利川供电公司找准了毛坝制茶企业全电改造的路子,以全电制茶完成“煤改电”,从而助力地方支柱产业升级。

煤改电改造项目实施后,传统的煤炭制茶工艺被弃用,取而带之的是全电制茶。该工艺能够大幅降低能源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茶叶品质,为产业开辟广阔市场前景,也保护了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守护绿水青山,毛坝镇通过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实行退耕还林还茶,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乡镇。近年来,利川市连续多年空气质量优良保持在360多天,先后被评选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这片鄂西林海成为“利川红”走红并持续红下去的沃土。

天生利川红,悄然云雾中,源出星斗山,功夫天下荣!走俏的“利川红”正是以青山绿水为案书写的绿色高质量发展答卷。(李锟 朱秋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