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未來幾年中國將最多增加9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進口,哪些有望受益?

891536008


中美貿易協商雙方承諾不打貿易戰。不徵收關稅。中國承諾增加美國產品進口。

按照某種說法。增加美國產品有利於民生。有利於消費升級。確實增加美國產品。有利於改善國內產品消費升級結構調整。至於那些行業最收益。

一個是食品。美國牛肉。豬肉。雞肉。蘋果將會大量進入中國。尤其是美國牛肉。物美價廉。老百姓可以吃到美國牛肉了。美國蘋果也是非常不錯。口感很好。

大豆是美國主要出口產品。國內也是最大美國進口國。有利於大豆油榨油業降低成本。老百姓享受實惠。豆粕價格也會跟隨下跌。豆粕是飼料廠成本中的大頭。有利於降低飼料廠成本。有利於養殖業降低成本。

美國玉米也是一個大宗商品。價格比國內便宜居多。也是飼料廠主要原料。可以平抑市場玉米價格。

但問題總是有兩方面。將會衝擊國內大豆玉米種植 目前中美大豆玉米價格還存在巨大價格差

以後可能會進口更多的美國汽車。中國已經降低進口汽車關稅10%到15%。零配件關稅到8%。不僅有利於降低國內汽車成本。也會倒逼國內汽車降價。以價格對抗美國汽車大量進口衝擊。有利於居民購車。

三是高科技產品。像芯片 半導體。數控機床等。可以降低國內企業成本。從而降低終端產品價格。國內居民享受實惠。尤其是高端數控機床 美國放開出口限制的話。有利於國內機械工業升級。大大提高機械製造水平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核心技術核心配件受制於人的教訓。進口固然重要 但是國產化不可忽視。


杜坤維


回答這個問題,要從源頭上說起,中美聯合聲明的內容,把這個解讀明白了,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在聲明中以下幾點和本問題關係很大:

雙方同意有意義地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美方將派團赴華討論具體事項。
雙方就擴大製造業產品和服務貿易進行了討論,就創造有利條件增加上述領域的貿易達成共識。
雙方同意鼓勵雙向投資,將努力創造公平競爭營商環境

我們來分別解讀下,

第一條中關鍵詞,有意義地增加,農產品和能源,

很明顯這一條最關鍵就是有意義了,說白了就是對我們有用而且還要物美價廉的我們才要,只是給你了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農產品和能源有競爭力我們就買,反正這方面也是我們國家缺少的,誰家便宜穩定就從誰家買。這一點對雙方都有利,對美國來說農產品和能源找到了市場,對美國來說農業和油氣企業受益;而我們有了穩定的來源,對我們來來與農產品相關的企業都受益。

第二條中關鍵詞,擴大製造業產品和服務貿易

製造業產品顯然是我們強項而服務業是美國的強項,對我國來說受益的是有成品出口的製造業企業,對美國來說受益的服務業,這個就太廣了,要看具體我們開放的內容了,如降關稅後,汽車行業中的通用,金融業擴大開放後的相關企業,還有醫療行業中的相關企業等。

第三條中關鍵詞,雙向投資,公平競爭

這一點對我們來說受益的就是如華為,中興這一類企業了,華為在美國有幾次收購都被美國以安全為由拒絕,既然要公平競爭,以後就不能再橫加阻礙了。同樣美國公司在我們國家也一樣。

其實現在確定性高的只有第一條中相關的方面,這一條對二家來說都有利,所以執行起來沒什麼阻礙,第二三條中的利好還有待商榷。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未來幾年加大進口商品數量,主要還是農產品,高知識產權的工業品還是受到控制。

農業繼續受到衝擊,農民收入將繼續降低,比如前幾年,中國大量從美國進口玉米、高粱大豆等農業大宗產品,打壓了國內糧食價格,使玉米價格從一點二元一市斤迅速降到不足零點八元一市斤,當年就讓農民承擔了巨大損失,不過,糧價下跌對工人是利好消息,工資增加農產品價格下降,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總得來講不是好消息,農民的日子將更加難過。同時也不利於農業現代化發展。

加大進口產品形同於十八世紀的鴉片戰爭,西方列強為了向中國輸入鴉片賺取黃金白銀,用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大門。糧食雖不是毒品,但打壓了中國農業發展,一些專靠農業生存的農民轉而貧困,種植大戶紛紛倒閉,撂荒形象將更加嚴重。


用戶52810513599


只是緩解中美貿易不平衡,美國石油天然氣賣到中國,這些也是中國需要的,美國產品賣到我國,有利於我國工業品出口,產業工人受益,(我特別反對農民工這一歧視性說法),有利於就業,貿易戰不打,出口好一點,產業工人就業好一些,農業則相反,最倒黴的是農業規模生產者。另外,一些國內生產不了的好藥會使全體國民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