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的團戰我的團》中按照當時虞嘯卿的兵力部署及美軍的部分空中支援,如何可以拿下竹內聯山把守的南天門?

Wiil_wei


首先我們看下日軍在南天門的防禦:日軍在南天門一共設置了5道防線,正面3道,反斜面2道。第一道防線距離河岸不足100米,部署輕重機槍、擲彈筒、迫擊炮等輕型火力,直接殺傷登陸部隊;第二道防線多為暗堡群和直瞄火炮陣地(原木、鐵皮、沙土組成的雙夾層,虞師火炮無法穿透);第三道防線以南天門山頂的樹堡為核心,加上週邊的子堡,工事之堅固甚於二防;遠程炮火置於反斜面以防止被虞師強大炮火摧毀,集中轟擊禪達的運輸線。



重點是由於日軍把南天門挖通,日軍的所有輕武器(輕重機槍為主)可以快速集中於任何一道防線,所以日軍雖然防線有數道,可是火力密度並沒有削弱!

按照虞師的沙盤推演,即使想盡各種辦法,一場血戰在所難免,只能儘可能的發揮已經的空軍和火炮優勢。

虞師一次可登陸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在登陸過程中,只要日軍暴露自己的火力點,一定會遭到東岸虞師直瞄火力直接摧毀,所以日軍放棄了阻擊虞師的渡江行動。可是一旦虞師第一批登陸部隊上岸,日軍一防便立刻開火(全聯隊的輕重機槍集中一防),由於雙方距離不足一百米,所以虞師的遠程火炮和空軍無法直接支援,只能靠登陸部隊手機的迫擊炮、巴祖卡、火焰噴射器一點一點的啃掉日軍的一防。虞師迫擊炮團將對日軍二防發射大量煙霧彈阻擋其視野,掩護後續部隊的登陸,空軍集中轟炸日軍反斜面的遠程火力,預計攻下日軍的一方時,虞師第一主力團已經損失過半!


日軍丟掉一防後,其大部分的輕重機槍等武器會佈置於二防,繼續殺傷虞師步兵。而虞師在第二主力團登陸後,重整部隊繼續發起攻擊,派出敢死隊用高烈度的炸藥和火焰噴射器摧毀日軍的永備工事,炸塌每一個發現的日軍通道口,遠程炮火和空軍繼續不間斷壓制日軍三防。

拿下二防之後,虞師第一主力團全軍覆沒,第二主力團損失逾半,特務營、警衛連、搜索連等精銳渡江補充攻擊兵力,當然川軍團也渡江加入進攻。介於日軍樹堡的堅固異常,虞師在拿下週圍的子堡後,以班建制對樹堡發起不間斷攻擊,直到日軍的彈藥量消耗殆盡,最終被炸開樹堡。

最終的決戰將會在反斜面的2道防線,這裡虞師所有的火炮和空軍火力優勢將蕩然無存,完全是輕武器和刺刀的拼殺,直到其中的一方流盡最後一滴血!


所以日軍的失敗是必然的,他們自己都知道不會贏,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會在反斜面修築陣地,正面防線遲早會被攻破,所以他們選擇在反斜面做最後的死戰。而虞師對這一戰也必將損失巨大,全師12000人等徹底攻佔南天門,生還者不會超過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戰略論


這場戰役的難點

1.正反5道防線,正面第一道沿江100米防線,機槍群。第二道暗堡群鐵絲網。第三道樹堡子母堡。反面的炮群會阻斷禪達運輸補給線。

2.地下堡通道快速機動。

3.可以有效戰鬥的兵力只有2個半營,(炮灰團戰鬥素質和武器太差算半個營)

最棘手的莫過於第一道防線的機槍群,沿江登陸必然死傷慘重,一次只能運送一個加強營兵力。在沒有掩體的灘塗上基本所剩無幾。

有利條件

1.地形瞭解有一條過江密道。

2.美軍空軍炮火支援

開始推演:

已知的過江密道,可以直通小鎮。可以分幾次掩藏過江派遣半個營的兵力(炮灰團上)。奇襲反面的炮群陣地,搶先發動攻擊佯攻,讓正面防線的日軍以為主攻方向在後。短兵相接炮兵戰鬥力為0,攻下陣地估計剩餘1個半連左右

正面防線由首先讓美軍空中投放大量煙霧彈加強一營持防彈鋼板強渡,有後方的佯攻和防彈鋼板,前線死傷會少很多。

推進到第二防線帶重武器,巴祖卡60炮手炮等攻堅暗堡。用柴火燒煙堵住地下通道入口出口讓地下暗道不能對我軍形成有效打擊。第二隊預備隊跟進過江。

預計剩餘1個營可以攻下。推進到第三防線樹堡。總兵力剩餘一個半營,攻堅肯定是拿不下來的。圍而不攻。摸清暗道。請求友軍協助扼守進出支援通道或者圍點打援。


陳三千


如果真是虞嘯卿一個師對竹內整個聯隊,恐怕是拿不下來的。

第一,虞師並不是如同38師那樣全軍在印度整訓的部隊,虞師只是其中一部分人且是特務營中極少一部分人在印度整訓,所以戰鬥力無法與38師等駐印軍相比,那麼當虞師打南天門時遇到的難度,可以直接參考密支那攻防戰;

第二,電視劇中的虞師攻打南天門時,在炮火上是得到了軍部的支援,如果有疑問可以重新看下虞嘯卿與唐副師長的對話,也就是說如果單獨是虞師與竹內聯隊的對比,虞嘯卿雖然依然佔有火力優勢,但並不會有電視和小說中的那麼大;

第三,虞師主力為一團和二團,另有特務營,炮灰團中只有那部分老兵還行,其他人依然裝備的主力團換裝時不要的漢陽造老套通等,因為編制和軍費的原因,當時一個團只有1000到1500人之間(駐印軍除外),並且大多營養不良,炮灰團吃的可是芭蕉樹的皮泡鹽水。而竹內聯隊如果是日本一個完整的聯隊,那麼就有3000到4500人不等,虞師兩個主力師加炮灰團再加特務營等可參戰兵力不會超過5000人,注意這是渡河攻堅戰,不是防禦戰,兵力上的優勢並沒有大到可以抵消地勢得劣勢;

第四,日軍的防禦佈置和武器裝備非常符合防禦戰,可以說當時南天門的日軍已經將武器和地形上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而反觀虞師,主力一團的進攻用虞嘯卿的評價就是繡花枕頭,全團死傷一半,沒有拿下第一道防線,且因為一線官兵並沒有在印度集訓,對於武器性能的發揮是要打折扣的;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團長最後一集到樹洞裡救他們的士兵已經曝出可自己的身份,他不是虞師的兵,在虞師的防區,在虞師準備且在軍部通過的進攻計劃,但最後進入樹洞的部隊卻不是虞師,也從側面說明單憑虞師是無法成功的,必須得有兄弟部隊的配合。


我是睿睿他爸


打不下來的,歷史上的松山戰役,日軍實際守軍也就半個聯隊1400多人,還包括了數百傷兵,國軍參戰部隊幾萬人,最後打了100多天,十戰松山,最後艱苦拿下,國軍傷亡近萬人。如果按電視劇裡,對方有一個整編聯隊,還加上怒江天險,少說也得來5個虞師才可能打得下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