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認識中國56個民族:“以吹口哨示愛的民族”高山族

高山族是中國臺灣地區南島語系各族群的一個統稱。2008年,總人口為494107人。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國臺灣省,也有少數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區。高山族聚居地區主要在臺灣中部山區、東部縱谷平原和蘭嶼島上。

高山族以稻作農耕經濟為主,以漁獵生產為輔。高山族的手工工藝主要有紡織、竹編、藤編、刳木、雕刻、削竹和製陶等。

高山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大體可分為泰雅、鄒、排灣三種語群。沒有本民族文字,散居於大陸的高山族通用漢語。居住在臺灣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他們口頭文學很豐富,有神話、傳說和民歌等。

認識中國56個民族:“以吹口哨示愛的民族”高山族

臺灣

高山族的特點:

1、服飾

高山族傳統衣飾絢麗多彩,衣飾式樣因族群而異。

高山族男子的衣飾式樣,大體有四種類型:一是以泰雅人、賽夏人和北部阿美人為代表的北部型。其特徵是用兩幅麻布拼縫成無袖筒外褂;二是以曹人和布農人為代表的中部型。其特徵是以鹿皮為衣料,上衣為帶毛的鹿皮背心,外披鹿皮披肩;三是以排灣人、卑南人、魯凱人和南部阿美人為代表的南部型。其特徵是對襟長袖上衣,腰部系半腰裙,或系一條寬腰帶而垂其兩端作為前裙;四是蘭嶼島上雅美人的雅美型。僅系一條用寬約三四寸的厚布做成丁字帶遮擋下身。

高山族女子衣飾類型包括短衣長裙和長衣短裳。大體有三種類型:一是泰雅人、賽夏人、曹人和阿美人的短衣長裙式;二是布農、魯凱人和排灣人的窄袖長衣式;三是雅美人的半裸露式。上身常常只穿一件背心,下體僅橫圍一塊腰布。冬季則用一塊方布自左肩圍裹其身,於左肩上打結。

高山族各族群男女皆重裝飾。飾物種類很多,主要有貝珠、貝片、琉璃珠、豬牙、熊牙、羽毛、獸皮、花卉、銀銅首飾以及錢幣、紐扣、竹管等。他們用這些飾物把渾身上下裝飾得琳琅滿目,五光十色。尤其是男子,盛裝時幾乎從頭到腳都有裝飾,有些男子尤其是頭領的頭冠甚至比女子頭冠更為複雜和多姿多彩。

認識中國56個民族:“以吹口哨示愛的民族”高山族

高山族服飾

2、信仰

高山族還保留有原始宗教的信仰和儀式。他們崇拜精靈,各地信仰的神不一,有天神、創造宇宙之神、自然神、司理神和其他精靈妖怪。祭儀有農事祭(包括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收刈祭、新谷入倉祭等,主要的是粟祭)、狩獵祭、漁祭、祖靈祭等。盛行巫術,其中卜佔方法有鳥卜、夢卜、水佔、竹佔、瓢佔、飯佔等,並有多種形式的巫書。由於漢族移民和荷蘭、西班牙殖民者的影響,高山族宗教信仰複雜。漢族帶去了佛教、西方傳教士帶去了基督教、天主教等。這幾種宗教都在高山族群眾中生根,高山族宗教生活中形成原始宗教信仰、佛教和西方宗教等交錯並立的局面。

3、語言文字

高山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各地區高山語差比較大。起碼有15種語言,大致可分為"泰雅"、"曹"、"排灣"三大語群,泰雅人、排灣人、布農人等十多個分支。沒有通用的民族文字。散居於大陸的高族族通用漢語文。有阿美人、沒有自己的文字。居住在臺灣的高山族同胞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他們口頭文學很豐富,有神話、傳說和民歌等。

4、建築

高山族過去是依山傍水,巢居穴處,或闢竹編茅,架木為屋。住宅類型有木屋、竹屋、茅屋、板岩石屋、草頂地下房屋等,但十分講究造型和實用相結合。大都呈長方形或四方形,有門無窗。

認識中國56個民族:“以吹口哨示愛的民族”高山族

高山族建築

5、藝術

歌謠:既有反映農耕、漁獵、採集等各種生產活動,又有記載部落征戰、抗擊外侮、捍衛疆土的打仗歌。還有習俗歌,累如貫珠;時政歌,抨擊時弊、鏗鏘有力。歌謠格調清新,音樂優美。高山族的神話內涵豐富,在傳承過程中形成了以人祖溯源、洪水與同胞婚配、征服太陽等為核心的神話體系。反映了高山族同胞的信仰、願望、價值觀念和藝術修養。此外,還有許多以習俗、傑出人物、“小黑人”、動植物等為題材的傳說、故事。

木雕藝術:木雕藝術具有太平洋地區原始藝術的獨特風格,其中臺灣人的木雕最為突出。無論住宅、武器與生活器皿均雕飾,刀法粗獷,造型古樸。圖飾以蹲踞狀人像為主題,還有圖騰特徵的人頭、蛇、鹿及幾何形紋的組合,追求強烈的色彩對比和誇張的寫實手法,藏魂魄於天然,納靈秀於樸絀。臺灣人的木雕飾品為海內外樂於收藏。此外,達悟人的漁船也有別具一格的雕飾,其藝術境界為世人稱讚叫絕。

6

、婚俗

高山族的婚姻行一夫一妻制,禁止近親結婚。男女大多自由戀愛結合,如泰雅人以吹口哨表示愛情,有的阿美婦女到男方家贈物表示相思。高山族青年男女的戀愛婚姻非常自由,父母從不干涉。當姑娘到了結婚年齡時,家裡就會為她準備單獨的住處。

排灣人婚慶時,將小米磨成粉,加水攪糊,包入魚蝦(蝦露出尾巴),捏成雞蛋大小的團,置於沸水鍋中燒,熟後撈出食用。

7、節日

高山族的重要節日有:播種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播結束之日)、平安祭(布農人,四月初四)、“阿立”祖祭(平埔人,九月十六日)、豐年祭(鄒人、魯凱人、達悟人等,八月十五日)、竹竿祭(排灣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與大獵祭(卑南人,十一月)、矮靈祭(賽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日)以及達悟人的飛魚祭,等等。

高山族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基本上是以祭祀典禮的形式而出現的。如開墾祭、播種祭、除草祭、豐年祭、五年祭、祖靈祭、漁獵祭、矮靈祭、船祭、飛魚祭等,其中“豐年祭”是除雅美人外高山族全民性的節日。在節慶期間,除歌舞聚宴外,還增添了體育比賽、文化展覽、遊藝活動等。

認識中國56個民族:“以吹口哨示愛的民族”高山族

平安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