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大人物的醜陋:害怕結婚的“現代文學之父“—卡夫卡

大人物的醜陋:害怕結婚的“現代文學之父“—卡夫卡

弗蘭茲·卡夫卡

弗蘭茲·卡夫卡(1883~1924)是20世紀最引人注目的文學家之一、現代西方頹廢文學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當代美國詩人兼劇作家奧登曾這樣認為,他在當代能與但丁、莎士比亞和歌德相提並論。1985年西歐5國評選已故歐洲大作家在入選的4名本世紀作家中,卡夫卡名列榜首。卡夫卡生前創作了70餘部短篇小說,其中代表作有:《判決》、《變形記》、《在流放地》、《鄉村醫生》、《飢餓藝術家》等;還寫了3部長篇小說:《美國》、《審判》、《城堡》。卡夫卡的作品以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揭示了一個無形中折磨著人的現代資本主義"異化"世界,從而讓現代人看到自己所處的尬尷處境。在他的作品中浸透了令人壓抑的悲觀主義情調,孤獨感、恐懼感、負罪感、絕望感等,是他筆下主人公的普遍情緒特徵。卡夫卡的文學創作對現代西方文學的影響是深遠的,有人把他稱為"現代文學之父",西方現代派文學的一些主要流派,如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象徵主義存在主義、荒誕派、新小說派、黑色幽默派、魔幻現實主義等,都把他視為自己隊伍中的一員。許多有影響的作家和文學評論家,從宗教、哲學、精神分析學、社會學等不同角度,對卡夫卡的作品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討,在文學研究中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卡夫卡學"。據專家統計,截止1961年,世界上評論卡夫卡的書籍、詩文已達5000多種,而到1970年時這個數字起碼翻了一番。這些情況就足以說明,卡夫卡的作品的影響之巨。

卡夫卡生前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一生經歷十分平凡。他只活了41歲,其中最精力旺盛的14年是在"工傷保險公司"普通僱員的位置上度過的。既使這最好的14年時光,他也只是一個毫無英雄氣概、可以被任何"障礙"粉碎的名符其實的弱者。他幾乎不具備克服任何困難的勇氣和力量,生活對於他完全是一幕可怖的悲劇,他對於周圍的世界和自身的存在感到極度的悲哀。過度的精神頹廢使他產生了心理上的變態。

在卡夫卡的病態心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種種恐怖心理。他所有的恐怖心理都發端於對他父親的恐懼。卡夫卡的父親是一個"專制有如暴君的人",對兒子的管教十分嚴酷。父親在家裡動不動就發火,在他那"可怕的嘶啞與深沉的、怒不可遏和鄙夷不屑的語調"面前,卡夫卡瑟瑟發抖,誠惶誠恐。他不敢在父親面前頂嘴,總是準備尋找自己身上的過失。卡夫卡自幼性格敏感、羞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會在他心中引起巨大的反響。小時候有一件事給他的印象很深。一天夜裡,他不能入睡,鬧著要水喝。父親喝斥不住,便把他一把從床上揪起來,推到外面陽臺上,孤零零地站在上了鎖的房門外面。這件事對他產生了極大傷害,此後對父親就更加懼怕了。

小時候另一個使卡夫卡產生恐懼心理的人物是他家的廚娘。在他剛上小學的頭一年,由廚娘每天早晨送他上學。廚娘利用這個機會,幫助專制的父親嚇唬這個膽小怕事的孩子。她總是揚言要向老師報告他在家如何淘氣,這使他驚恐不安,不敢再向學校走去。這時廚娘就要把這個嚇壞了的孩子拖到學校去。學校下課後,開始卡夫卡也象其他孩子一樣到街上去玩、打群仗,常常是衣服被撕爛,臉上帶著傷回到家。廚娘看到卡夫卡這個樣子,就說他是"拉瓦肖爾"。卡夫卡不解其意,問過母親,才知道這是一個殺人犯的名字。後來一種莫名其妙的罪惡感就深深地印在他的心田裡,使他常常感到無端的自卑和恐懼。

長大成人之後,卡夫卡也始終沒有能夠克服恐懼心理,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恐懼感逐漸發展嚴重,"進入了他的最後一根神經"。由於恐懼,他害怕任何變動;由於恐懼,他會徹夜難眠。他甚至怯儒到了這種地步:當遇到恐怖事情時連叫都不敢叫喊。特別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卡夫卡非常害怕結婚。他一生中對女性並非沒有任何接觸,他有過4個情人,訂過3次婚,並且早在20歲就與一個女店員發生過性關係。他渴望愛情,但卻不敢通過婚姻形式把來之不易的愛情鞏固起來。卡夫卡認為:"一個男人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就是結婚、成家、生子。在這變幻的世界上贍養他們。如果可能,再領他們一段路。"可他對於達到這所謂的"最高成就"卻是畏之如虎。

卡夫卡的第一個情人費麗絲,是在他29歲時結識的。他們之間通了5年的信。卡夫卡幾乎是每天都要給費麗絲寫信,有時多達一天幾封信,一封信長達20幾頁。費麗絲溫柔、樂觀,身體健壯,正是賢妻良母的典型。卡夫卡真心地愛她,併產生了結婚的願望,可他在內心深處又對結婚懷有巨大的恐懼。他覺得自己缺少家庭生活的能力,也懷疑自己的性能力,更害怕結了婚會影響業餘寫作。他曾在日記上草擬了七條"結婚/不結婚"的得失比較表,權衡是否應該與費麗絲結婚。他們曾兩次定婚,但又兩次解除了婚約,最後只好分手了。

1918年底,卡夫卡認識了27歲的少女尤麗葉。尤麗葉漂亮、誠實,卡夫卡很喜歡她,不久就向她求婚了。可是象往常一樣,自我懷疑又成了卡夫卡前進路上的主要障礙。如果連自己的存在都難以應付,他怎麼能夠對妻子和孩子們承擔責任呢?在這種猶豫不決的情緒下,這樁姻緣被一個很偶然的事情破壞了。在舉行結婚儀式的前兩天,卡夫卡得知,他們預定租下的那套住宅並不是無人住的。卡夫卡把突然失去的新房屋看作是一種神秘的外界力量對在他婚姻問題上表現出來的叱責,於是他接受了這個外界的"暗示",放棄了即將舉行的婚禮。

在與尤麗葉耦斷絲連之時,卡夫卡又同離了婚的捷克年輕女作家米倫娜在通信過程中建立起了愛情。兩個人的關係度發展到了相當親密的程度,可卻沒有把結婚提上日程。

1923年夏天,卡夫卡遇到了20歲的猶太少女多拉。心地善良的多拉對卡夫卡充滿了愛憐和同情,陪伴著這位文學家度過了他一生最後的時光。在去世前一個月,卡夫卡的病稍有好轉,他十分高興,一再向多拉申明他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強烈地感覺到過生活的希望,他要和她結婚。然而,事實上他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允許他享受婚姻的幸福了。他終於還是單身一人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卡夫卡的一生本應是幸福、美滿的,他出生於小康之家,無衣食之虞;受過高等教育,工作令人滿意,工資待遇也較高;他頻受淑女青睞,蠻可以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庭,過上舒適的生活。但是過分憂鬱、儒弱的性格使他不敢去追求現實中的幸福,失去了享受美好生活的機會,把自己的一生變成了體驗和描繪痛苦、悲哀情感的一生,並且反映到其蒼自的文學作品裡。正因如此,逝後才為人們所認識,而成為著名文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