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京劇發展歷史簡介

京劇⼜稱京戲,在中華⺠國⼤陸時期以及現在的臺灣⼜稱為平劇、國劇,是中國戲曲劇種之⼀。分佈地以北京為中⼼,遍佈全國。京劇是⼗九世紀中期,融合了徽劇 和漢劇,並吸收了秦腔、崑曲、梆⼦、⼷陽腔等藝術的優點,在北京形成的。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得到了空前的繁榮。京劇的腔調以西⽪和⼆⻩為主,主要⽤胡琴和鑼⿎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

京劇於2010年,獲選進⼊⼈類⾮物質⽂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京劇發展歷史簡介

京劇劇照

一、京劇發展

清朝乾隆五⼗五年(1790年),來⾃中國南⽅的四個徽劇班三慶班、四喜班、和春班、春臺班(稱為四⼤徽班)陸續來到北京。第⼀個進京的徽班是以唱“⼆⻩”聲腔為主的“三慶”,由於其聲腔及劇⽬都很豐富,逐漸壓倒了當時盛⾏於北京的秦腔。許多秦腔班演員轉⼊徽班,形成徽秦兩腔的融合。隨後,另外三個徽班:“四喜班”、“春臺班”和“和春班”也來到北京,使盛⾏多年的崑劇逐漸衰落,崑劇演員也多轉⼊徽班。

清朝道光年間(1828年前後),⼤量湖⼴地區演員進京表演,帶來了漢調(楚調、西⽪),造成劇團的⼤融合,許多漢調藝⼈,加⼊徽班,與徽班同臺演出,形成了西⽪與⼆⻩合流,形成所謂的“⽪⻩戲”。此時在京師⾥形成的⽪⻩戲,受到北京語⾳與腔調的影響,有了“京⾳”的特⾊。

後來由於他們經常到上海演出,上海⼈就把這種帶有北京特點的⽪⻩戲叫做“京戲”,也叫“京劇”。後來國⺠黨北伐成功,北京改名北平,“京劇”⼜被稱為“平劇”。⼜由於平劇迅速發展,使其藝術⽔平在中國戲曲中名列前茅,後來在全中國流⾏,近代學者⻬如⼭甚⾄認為平劇是中國傳統戲劇的精華,所以平劇也被稱為“國劇”。

1950年代,⼤批中國⼤陸京劇演員南下⾹港,並帶著京劇⽂化到⾹港,于占元1960年代在⾹港開辦京劇班,徒弟有七⼩福(包括成⻰、洪⾦寶、元華、袁和平等)。⾄1970年後,京劇班(七⼩福)解散,並各⾃發展。

二、定為國粹的爭議

國粹是⼀國傳統⽂化中,最具代表性“內涵獨特”且經久不衰的⽂化遺產。京劇被定為國粹向來都極具爭議,京劇是因滿清皇帝乾隆的喜好⽽誕⽣,當時享有盛名的四⼤徽班進京演出,受到乾隆的⻘睞,在滿族導演的不斷改造下,⼀個由江南戲曲和滿州⼩調混雜的劇種由此誕⽣。

在清代,作為統治⺠族的滿族,他們與漢族有著完全不同的思想意識、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京劇迎合了滿族⼈、特別是滿族上層⼈的喜好。時⾄今⽇,滿語的唱詞在京劇中仍有⼤量遺存。在滿清皇室的追捧以及⼀些附庸⻛雅的京城閒⼈的跟⻛下,京劇逐漸開始在京津之間這⼀狹⼩地帶流傳,⽽受眾也多限於王室貴族和追⻛的達官貴⼈。

清代京劇的⼤部分劇⽬都是滿清統治者⽤來歌頌獨裁專制、奴化⼈⺠思想的⼯具,京劇的唱腔難以被⼈聽懂,唱調不符合漢族⼈的審美觀,⼀直沒有被漢族地區的⼴⼤⺠眾所接受,作家魯迅曾嚴厲批判京劇,表達厭惡之情。

電影,流⾏歌曲出現後,隨著娛樂⽅式的增多,京劇在京津⼀帶逐漸式微。⽬前各地的京劇院團,特別是京津滬之外的⼤多數京劇院團在地⽅財政⽀持下勉強維持⽣計。2008年,教育部在10省區市中⼩學試點開設京劇課,又一次引發了爭議。

三、祖師爺

⽼郎神(唐明皇)是京劇的祖師爺,曾經一度禁止拜敬。改⾰開放後,中國所有京劇劇團不再有禁⽌敬拜祖師爺的規定。

四、表演形式

京劇的表演形式主要可歸納為“四功五法”,其中四功乃“唱唸做打”。

唱就是唱腔,講究依字⾏腔、以⽓帶腔、以情帶腔,詳⻅⾳樂條。各個⾏當之唱腔有不同的藝術特點及審美標準。

念就是具有⾳樂性的念⽩,京劇中的念⽩分“韻⽩”、“京⽩”和“⽅⾔⽩”。“韻⽩”乃是基於湖⼴⾳、中州韻所創造出的特殊戲劇語⾔,它保留了尖團⾳的分別,部分語⾳有特出讀法,稱之為上⼝字;典雅持重的主要⼈物多半念韻⽩。“京⽩”乃是經過藝術加⼯後之北京話;爽快詼諧的⼈物或者番邦⼈物多半念京⽩。“⽅⾔⽩”包含各地⽅⾔,如⼭西⽩、紹興⽩、四川⽩、⼭東⽩、蘇⽩、南京⽩、天津⽩等,多為醜⻆表演形式⼈物所⽤。

做⼜稱做表,就是“⾝段”動作的表演,包含各式靜、動態的肢體語⾔,如站姿、坐姿、亮相、臺步、圓場、⼭膀、雲⼿等。

打是結合⺠間武術將其舞蹈化的武打動作。

五、京劇⾳樂

唱腔

京劇的唱腔以⼆⻩腔和西⽪腔為主。⼆⻩有正⼆⻩與反⼆⻩之分,板式有導板、迥⻰、慢板、慢三眼、中三眼、快三眼、原板、散板、搖板、滾板等。西⽪腔板式有導板、板、慢三眼、快三眼、原板、⼆六、流⽔、快板、散板、搖板等。

伴奏樂器

京劇的伴奏樂器分⽂武場,⽂場主要指管絃樂器,有京胡、京⼆胡、⽉琴、弦⼦、笛、笙、嗩吶等。武場主要指打擊樂器,有檀板和單⽪⿎(班⿎)、⼤鑼、鐃鈸、京鑼等。現代京劇也有使⽤西洋交響樂伴奏的,如《智取威⻁⼭》。

六、臉譜

京劇臉譜基本可分為⼗類:紅、⽩、⿊、⻩、藍(⻘)、綠、紫、粉紅(灰)、⾦和銀。

京劇發展歷史簡介

京劇臉譜

紅:表⽰忠勇正直、義薄雲天、精忠報國、有⾎性,如關⽻、嶽⻜、姜維、常遇春、穎考叔、趙匡胤、吳漢、關勝。

⽩:表⽰奸詐狠毒、笑⾥藏⼑、⼯於⼼計,如曹操、秦檜、趙⾼、董卓、魏忠賢、嚴嵩、司⻢懿。

⿊:表⽰剛正、魯莽、勇猛、粗中有細,如包拯、張⻜、項⽻、李逵。

⻩:表⽰兇狠殘暴、有勇⽆謀、富有⼼機,如典⻙、宇⽂成都。

藍(⻘):表⽰中性、猛烈、暴躁、草莽英雄,如夏侯惇、程咬⾦、竇爾敦、⻢武。

綠:表⽰妖魔⻤怪,如蠍⼦精。

紫:表⽰肅穆、穩重,富有正義感,如專諸、張郃、荊軻。

粉紅(灰):表⽰年邁⽼弱、⾎⽓衰弱,如⻩忠、嚴顏、廉頗。

⾦和銀:表⽰神秘、⾼貴、莊嚴,代表妖神佛⼀類。如如來佛、孫悟空。

七、⾏當與流派

京劇的⾏當主要分⽣、旦、淨、醜四種。

京劇的流派主要指演員的表演⻛格和藝術特點,乃透過師徒相傳來傳承和發展。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代表劇⽬。

主要有:梅派、玉派、程派、尚派、荀派等

八、著名演員

道光時代三⿍甲:程⻓庚、張⼆奎、余三勝

後三⿍甲: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

同光⼗三絕:郝蘭⽥、張勝奎、梅巧玲、劉趕三、餘紫雲、程⻓庚、徐⼩⾹、時⼩福、楊鳴⽟、盧勝奎、朱蓮芬、譚鑫培、楊⽉樓。

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雲、荀慧⽣

鬚生:餘叔巖、⾼慶奎、⾔菊朋、⻢連良、餘叔巖、⾔菊朋、⻢連良、譚富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