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Google AI新技術問世,能為智障語音助手扳回一局?

語音助手以其太過智障的對話一直為人們詬病,不過,在最近谷歌的Google I/O大會上,谷歌直接祭出了一個王牌,這個AI產品似乎向大家展現了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提升。

有人說人工智能正在成為谷歌帝國所有產品的血液,那麼“谷歌語音助手”就是打通各個產品的器官。

這次,谷歌Assistant不僅學會了人類的說話語氣,還能假裝成人類,真實的給美髮店、餐館預約服務,且溝通的非常流暢,甚至電話另一邊的人已經很難識別自己是在和機器對話了。

Google AI新技術問世,能為智障語音助手扳回一局?

驚豔全場的“嗯哼”

當人們在判斷AI語音助手是不是人工智障時,評判的標準就是這個助手到底像不像人。對於機器來說,對話或許很簡單,但是要如何擺脫“機器味”,能和人類一樣有各種語氣助詞,抑揚頓挫就需要一定難度了。然而,當下的Assistant似乎正朝著“人類”的方向突飛猛進。

當Assistant撥通給理髮店電話幫助主人預定剪髮時間時,幾乎所有人都被它洗禮的操作驚呆了。

如果說早前的機器說話還是生硬的刻意的,那麼Assistant的語氣之間絕對透露著個性化的“人味”。比如當店員說“給我一些時間”,這個小助手輕鬆的一聲“嗯哼”,彷彿一個正在思考的人。

Google AI新技術問世,能為智障語音助手扳回一局?

毫無疑問,這一句“嗯哼”絕對驚豔全場,因為AI的反應似乎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對於人類來說,這類語氣詞或許再正常不過,可是對於機器而言,這是一件難以做到的事情。於是開始有人感嘆,可能以後再也不好分辨是不是在跟機器人對話了。

當然,這款語音助手的驚豔還沒有結束。

在後續的測試點餐的環節中,當服務員自己陷入一片混亂中時,谷歌助手錶現的比人還要理智,甚至它還常識幫服務員理清思路。

Google AI新技術問世,能為智障語音助手扳回一局?

此外,這款產品中加入了6種口音類型,並以美國著名歌手John Legend的聲音為聲源。

不要小看這些越來越自然的人聲,谷歌只需要一點點聲音的原始材料,就可以生成相似度極高的聲音形象。這種與人聲無異的聲音,最直觀的感受是,比和機器人交流更無障礙感。

Assistant還有多長的路要走

Assistant新技術的應用,讓不少人看到了語音助手的希望,不過,Assistant也並不算是完美無瑕。

雖然它在展會上表現突出,但落地實施後,是否還能保持驚豔呢?這很難說。雖然Assistant已經突破了眾多技術瓶頸,但若要真正能夠應用於生活場景中,需要面對的突發情況數不勝數,想要完全替代“人類助理”,依然尚需時日。

其實,Assistant谷歌語音助手這條路,已經走了很久。最早的GoogleNow作為谷歌語音助手的最初形式出現在人們面前,Google Now在2012年最早出現在安卓4.1和Nexus手機上,隨後又推出面向移動設備信息快速檢索服務的“Now On Tap”、以及“Now cards”。

Google AI新技術問世,能為智障語音助手扳回一局?

然而,在互聯網巨頭中,亞馬遜的Alexa之中是所有語音助手繞不去的一個坎,因為它的市場佔有率確實太高了。

根據Vociebot統計報告顯示,2017年全年銷售中,亞馬遜Echo佔據了71.9%的美國智能音箱市場份額,Google Home與Google Mini兩款智能音箱佔18.4%,包括蘋果在內的其他硬件廠商佔9.7%。也就是說,亞馬遜的產品因為先發優勢在美國市場佔據絕對領導地位。

Google AI新技術問世,能為智障語音助手扳回一局?

在谷歌與亞馬遜,承載“語音助手”的硬件產品都是智能音箱。去年開始,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與Google Home就打起了價格戰,目的是爭奪語音交互的入口。

在國外,很多用戶的習慣與我們不同。當他們希望搜索新信息時,會習慣對著手機Siri或者谷歌語音產品說出自己的請求,而非打開搜索框。而這個習慣,也開始在國內不少年輕用戶中蔓延開來。

未來,智能音箱只是入口,智能音箱背後的語音技術,將成為連接線上線下服務的關鍵平臺。

如今,國內用戶依然不能使用谷歌亞馬遜等系列新品,不同於在移動互聯網中錯失機會的安卓時代,或許這為中國互聯網公司建立了新的護城河也不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