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奠定我國宇航服和作戰服,88歲老院士身體力行,詮釋家國情懷

做一件事能堅持一輩子,一定是把責任內化於心 ,而且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在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一所以紡織服裝為特色的高校——西安工程大學裡,一個長期從事紡織材料和純化纖仿毛技術的研究的老者正是這句話的完美詮釋者。

在西安工程大學金花校區,無論寒暑冬夏,陰晴雨雪,時常能見到一位清瘦的老者,這個總是穿著深灰藍外套、腳蹬布鞋的匆匆身影,就是我國紡織材料領域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教授。

奠定我國宇航服和作戰服,88歲老院士身體力行,詮釋家國情懷

姚穆教授1952 年西北工學院紡織系(西安工程大學前身)畢業留校任教,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長期從事紡織材料和純化纖仿毛技術的研究,開拓人體著裝舒適性研究新領域,為我國極地服、宇航服和作戰服等服裝的設計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說到姚穆院士的研究成果,那必須一提的是,發明了具有現代高新技術的新型仿毛滌綸長絲“軍港綸”,及其系列面料“軍港呢”,為軍服、制服及民用服裝的更新換代提供了物質基礎。香港迴歸那天,我國駐港部隊穿著挺括舒適的軍服,展現了中國軍人的威武英姿。僅1999和2000年,“軍港綸”創產值29億元,利稅6億元。2001年,“軍港綸”研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3年,“非典”病毒肆虐,被感染人群有1/3是醫護人員。為了研製出能夠隔絕病毒的材料,姚穆與軍需裝備研究所的專家們加班加點,設計方案,突擊試驗,只用了三週時間,就研製出了醫用防護服,並很快通過了國家鑑定,被用到防治一線。

為了對紡織原料和產品的評價更加科學化和客觀化,多年來,姚穆教授努力在這一領域耕耘。他研製了幾十種測試儀和測試標準,許多儀器和測試方法現已在國內得到廣泛使用。曾多次受到黨和政府的表彰和獎勵。

姚穆教授治學嚴謹、工作勤奮,筆耕不輟,譯著論著頗豐,特別是以他為首編著的《紡織材料學》,兩版共印刷23次發行16萬餘冊,成為該學科的經典之作。

20世紀80年代初姚穆教授就翻譯出版了許多原蘇聯學者的重要教科書和學術專著,之後總結多年的研究成果和教學經驗編寫出版了多種本科生用、研究生用的教材和工具書。並且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成為我國紡織界的知名學者。

奠定我國宇航服和作戰服,88歲老院士身體力行,詮釋家國情懷

在工作研究中,他更是系統深入,鍥而不捨,近年來在人體著裝舒適性的理論,測試與評價研究方面及多異多重複合變形化纖長絲系列織物的設計與生產方面更做了一些開創性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

2018年,姚穆教授已經88歲高齡,這位學生眼中的“紡織百科全書”、業界眼中的“中國紡織材料大家”、企業眼中的“科技雷鋒”,依然保持著工作的熱情和勁頭,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心態,奔波在祖國各地,勤勉、堅韌,心繫紡織,全情投入於他熱愛的紡織事業中,報效國家。

只要看到他本人,就能感受到一種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堅定著大家推動中國從紡織大國變成紡織強國的信心,堅定著大家在中國經濟改革發展的浪潮中創出一番事業的激情。在姚穆教授清瘦的身軀裡,飽含著一位耋耄老者對紡織的情懷、對教育的情懷、對祖國的情懷。

這樣一種執著追求學術嚴謹、完全忘我的姚穆精神激勵著幾代教育人、紡織人為國家的事業艱苦奮鬥。姚穆教授的弟子遍佈天下,在他們每一個人身上,都能清晰地看到姚穆的影子——樸實、謙卑、嚴謹,有韌性、有情懷,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

奠定我國宇航服和作戰服,88歲老院士身體力行,詮釋家國情懷

關注“西安工程大學招生辦”,這裡有更多西安工程大學精彩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