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家裡的老人要走了,最好的臨終關懷是什麼?

共生教育


看來老人應該在病床上待了一段時間了,已經到了最後的時間了。若是老人有什麼要求,都儘可能答應吧!相信老人也不會亂要求什麼,最後的時間滿足老人的一些願望就挺好。

陪伴在老人身邊,讓老人感覺到關懷以及溫暖,不要讓老人感覺身邊沒人陪伴了,感受不到溫暖老人會氣死的。

抓緊老人的手,多分享一些好消息比如升官發財啊,孫子孫女有對象了啊等等。

多和老人聊聊天,老人有話說,就多聽聽。對自己沒壞處,要走耐心,有必要可以請幾天假,好好陪著老人。還有機會陪伴你會感覺很幸運。

我希望你能送老人一程,而不是連最後一面都見不到,你不會知道,那種感覺,痛徹心扉,會讓你難受到死的。


哈撒給的日常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說這句話,這不是男女愛情的宣言嗎,怎麼用在這裡了?

其實老人到老之後更需要陪伴,不外乎愛情,更關乎親情。

我來說說我和我爺爺的故事。我是農村人,在我小的時候父母就去外地打工,所以從很小我就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如果說現在的性格如何,更多的是爺爺奶奶的啟蒙教育。爺爺是原來的生產隊隊長,一身牛脾氣,一大家子人都不敢惹,要是晚輩的大伯和我父親有不聽的話就會翻臉。全家人也都規規矩矩的聽的話。

聽父親說爺爺很不容易,從小就走南闖北,在十多歲的時候就開始做買賣(做生意)賺錢,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好像家裡有他在都會覺得非常的安心。

我還記得那是11月份,我還在上班,媽媽打電話來說讓我回家一趟,去縣城看看我爺爺,當時感覺很奇怪,爺爺總是很壯的身影在我們身邊出現,從來沒有見過他生什麼大病,這次怎麼就直接去醫院了。

我第二天馬上就請假回家,去當地的縣城,爺爺見到我馬上就哭了,我看到原來精神頭十足,走路都虎虎生風的人,原來生病時這麼脆弱,面頰早已凹陷兩眼也無神,我的淚水直接湧了出來。之後聽大伯和我媽媽說年齡大了(我爺爺快90了),身體各項器官都老化了,還貧血造血趕不上用的了。當時還聽媽媽說沒什麼事,住幾天院輸輸液應該就可以。之後我就待了一天守了一夜,可能小的時候感冒發燒都是爺爺在守候我的,我也從來沒有守候過爺爺。第二天媽媽就讓我我就離開了,怕耽誤我的工作。


之後幾天都和媽媽通電話,詢問爺爺的情況,媽媽說還在醫院裡治療著,等著過段時間情況好轉就回家。但是沒過一星期,媽媽再次給我打電話,讓我回家說爺爺怕是不行了,我的腦袋真的一懵,還感覺爺爺還是那麼健康,彷彿病痛沒有和他沾邊的可能性。但是突然就不行了,然後馬上趕回家,走到家門口就聽到了哭聲,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沒想到這麼快就走了。

之後給爺爺辦完喪事,聽幾個姑姑說,其實在我上次去看爺爺的時候,爺爺就糊塗了,誰都不認識,腦袋不清醒了,但是我一去的時候就認出了我,叫出了我的名字,姑姑說在爺爺糊塗的時候就認識我和我大伯家的大哥,其他人都不認識了,一直說爺爺偏心,其實我都知道爺爺是放心不下我,我還沒有成家立業,也沒有結婚生子,剛剛工作還不穩定,爺爺好幾次問我,工作還不穩定的話,讓我先找對象帶回來讓他看看,我每次都說工作都沒有談什麼女朋友,總以為時間還夠但是他卻走的這麼快,原來他的時間不夠了。如果可以的真想讓他看到我成家立業娶妻生子,他用了一輩子看著我們成長,但是卻沒有看完就走了,爺爺你也該謝歇歇了,走好。


社會大爆料291


美國著名的外科醫生陳葆琳寫了一本書《最後的期末考》,從她一路求學到進醫院實習,最後到主任醫師的職業生涯中,一次次面對死亡,一次次深度思考“死亡”的含義,以及患者到底要什麼,患者的家屬又要的是什麼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對瀕死之人最好的對待方式是照顧他、關心他,平靜地陪伴他走完走後人生最後一程。


潛意識裡,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不會死——弗洛伊德。


01 但我們每個人都要清楚自己對死亡的態度,這是人生最後的期末考


五年前,我大學同學的父親,一位退休的老教師,於夏日傍晚的街頭騎著自行車優哉遊哉地往家趕,不料,一位醉酒的司機開著車將他撞翻在地,是路人打了120,將他送到醫院。


我同學連夜買票回家,一個月後回來,告訴我她父親去世了,喪事已經料理完畢。她說她父親進了重症監護室,渾身上下插滿管子,因各種併發症導致的積水,使得他父親的皮膚腫脹到發亮,輕輕一按,就有水珠滲出來。


老先生但凡清醒的時候,就用手拔掉管子,說痛痛痛,不要治了,但是家人都希望他不要放棄希望,再堅持一下,有時一家人齊刷刷跪地上請求老先生接受治療。但是最後,老先生還是因為多臟器衰竭而死。



我同學說她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有遵從父親的願望,及時停止治療,那樣父親就能少受一些罪。


當她這樣說時,我突然想到,若有一天,我的父親處於同樣的境地,我會如何選擇?若我自己面臨這樣的境地,我又會如何選擇?


自從有了寶寶,我無比珍愛我的生命。以前我走路闖紅燈,生病不吃藥,常年不體檢。但我有了孩子後,我好怕自己會遭遇車禍,會得不治之症,我怕不能陪伴孩子長大,也怕孩子失去我的庇護,過得悽苦無比。


我害怕死亡,因此選擇了逃避,我拒絕思考死亡的定義,以及我對死亡的態度,我樂觀地覺得我一定會壽終正寢,擔心疾病和意外無異於杞人憂天。正如弗洛伊德所說:“潛意識裡,我們每個人都堅信自己不會死。”



但事實顯然不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死。如何面對死亡成為人生最後的期末考,太多人不想參加這場考試,也不願意回答問題,但是沒有人能迴避這個考試。事實上,只有認真思考過死亡和疾病的人,才能活得更從容。


02 一位資深外科醫生與死亡搏鬥,與死亡和解的心路歷程


《最後的期末考》的作者陳葆琳是美國著名外科醫師,祖籍臺灣,父母那一代移民美國。她畢業於哈佛大學,在耶魯大學、美國國家癌症醫院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完成外科訓練。同時,她也是暢銷書作家,她以細緻的筆觸,悲天憫人的情懷,書寫有關現代醫療圍繞著生死的情感衝擊。



《最後的期末考》這本書是自傳體,從作者作為一名醫學生,第一次上解剖課,第一次面對死亡的感受開始寫起,到她真正進入醫院,做為實習醫生,目睹搶救患者以及宣告患者死亡全過程的震驚,再到她一步步成長為住院醫師、主任醫師的過程中,她對整個醫療理念、醫界成規、患者需求以及如何和患者及其家屬談論死亡的思考,整個心路歷程,描寫得十分深入。


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也會情不自禁地思考:我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如果至親生病,我該如何選擇?我能為他做些什麼?


陳葆琳在書中完全坦露心聲,展示了她在作為醫生必須遵從冷靜理智的職業要求,和她作為一個普通人對死亡具有天生的焦慮和恐懼,以及她對患者產生的人類共通的悲憫心,三者的夾擊之下,內心糾結、迴避、質疑、掙扎的心情。



但是書的最後,陳葆琳說:

“惦念對方(患者),照顧他、為他減輕痛苦或者陪伴在他身邊,可能才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不僅作為朋友是這樣,作為醫生也是如此。最終能夠做到這一點時,我們便成了真正的治癒者。”


是的,不要懷疑,人們一直被一個醫學悖論——“如果做(治療)一點有好處,那麼做(治療)得越多好處也越大”所困擾,做出不理智的決定,進行過度醫療。就像我同學和她媽媽一樣,強迫她父親接受治療,使老先生在蝕骨的疼痛中死亡。


03 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由患者自己決定生死


最近我在看一本小說,英國暢銷書作家喬喬·莫伊斯的小說《遇見你之前》,故事的男主角是一位倫敦上流社會的精英,因為一次車禍,高位截癱,全身只剩下頭能自由轉動。


一開始他對治療抱有很大的希望,積極配合治療和復健,但是2年過去了,身體一點起色都沒有,他看清了事實,放棄了希望,不想再過大小便也要假手於人,體溫無法正常調節,整日和肺炎、高血壓等各種併發症抗爭的生活,決定實施“安樂死”。



但是他的母親和父親,出於親情和宗教的原因,不同意他去瑞士的“尊嚴”醫院結束自己的生命。母子之間頗多爭吵和隔閡,但是最後,他的父母親還是理解了他的苦衷,尊重了他的選擇。他們陪他一起去了瑞士。


站在男主的角度思考,決定自己的生死,又讓他有了掌控自己生活的確定感。車禍前他是那麼驕傲、果斷、有能力的人,車禍後,連吃飯、大小便都無法自主決定,該多麼痛苦,所以,是父親率先醒悟過來,並說服了妻子,夫妻倆才決定尊重孩子的選擇,由他自己決定他的生死。


《最後的期末考》裡,陳葆琳寫了自己姨媽罹患癌症死亡的事情。這個姨媽代替了她母親的職責,兢兢業業地撫養了陳葆琳。她認為陳葆琳是擅長傾聽別人的人,她斷言陳葆琳會成為最好的醫生,“你的診室一定會擠滿患者”。


陳葆琳面對如同母親一樣親的小姨罹患癌症即將死亡的事實,又一次被痛苦擊穿了心肺,但是小姨幫助她找回了“傾聽別人”的天賦,陳葆琳選擇了接受事實,陪伴小姨最後一程的做法。



是的,《最後的期末考》教會我們面對死亡的態度,也教會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來看待死亡,也許還能促使我們思考一些從來沒思考過的東西。


事實上,只有認真思考過死亡和疾病,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完整的生命過程,才能以更從容、更溫暖的態度來看待人生中的這一段寶貴時光。



梵高的二維星空:有書智庫簽約作者,二級心理諮詢師


梵高的二維星空


首先要搞明白,你與老人的關係來龍去脈,比如說:直系親屬、旁系親屬、遠親、及朋友等等。不同的親戚關係表現的臨終關懷是有較大差異的。

一、這裡必然涉及到家的概念,每個家族走到今天,都是由一個家族,成幾何狀的分離出來的,家與家遞增分離逐漸由近到遠。親情也就自然會由深到淺。萬法歸宗,都是有關係的人,只是你所在的位置不同,對老人的臨終關懷有輕重之分。

家是一個溫暖的港灣,是一個孩子安全感的來源,父母的和諧更是重要。世界上大部分父母都是愛自己骨肉的。一個家庭的家風傳承都是建立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的基礎之上。

所謂 百善孝為先 ,是反映中華民族極為重視孝的觀念。 孝的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等。孝順指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而對父母權威的肯定,從而遵從父母的指點和命令。

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古時候有一句俗語常說的:“百善孝為先”。現在的社會受到金錢至上的影響,有的人因為各種理由不孝敬老人,許多老人被子女拋棄、虐待。但是這些不孝順老人的人有沒有想過,你的父母不僅生了你,還辛辛苦苦地把你們養大,他們用無盡的愛來包容你、指引你、幫助你,而現在他們老了,你們連基本的關心和撫養義務都沒有盡到,有違良心。

二,最好的臨終關懷是什麼?

終上所述:

1.直屬親屬應該捨去一切,無條件的陪伴老人,想法摸頭老人臨終的意願,儘量滿足老人的要求,不留遺憾。

2.與老人做好臨終對話,將活著人心願與老人的期望值巧妙結合,務必記住這是兩代人陰陽分割的對話。我與父親臨終對話時留下了一盤錄音帶。提前把父親的遺像沖洗出來裝飾好,父親看到了很滿意

,並將我們幾年後的發展方向告知父親,他在陰間有靈會保佑我們的。

3.其他旁系、親屬、遠親只是到達現場陪伴安慰安慰。見證一下直屬親屬與老人告別的對話。讓臨終老人心安理得,毫無牽掛的離去。

至於達不到的事情不要表白,我個人的意見是:臨終關懷,儘量說些看得見,想得著的,讓老人心情愉快高興的領會到,對他是最大的尊重。我送走了四位老人,我有很深的體會,而且我與臨終老人溝通對話,五年後都實現了。當然這也是老人地下有靈保佑我們的。

臨終關懷老人,記住,父母恩情大於天,做好臨終關懷是給你的子孫後代看的,同時也是激發後人進出的不可替代的關鍵動力。

什麼是家風?這就是最好的家風傳承,最好的臨終關懷。





烏蘇裡168


最好的臨終關懷是想老人所想,滿老人所願。老人想吃什麼給他吃,想去哪看看帶他去,這一生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盡力幫他達成。在這一切之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幫助老人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平靜對待死亡。

如果老人有信仰,無論是信佛信道還是信耶穌,信仰的力量會在這一刻助他平靜地離去。

關於死亡,佛家的觀點是死如出獄、死如再生、死如更衣,死如喬遷。死亡不是一切的終結而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即六道輪迴。用現代的用語解釋就是不同的次元時空中來來往往永無停歇。

想要投生個好去處,臨終的那一刻很關鍵。亡者要走得心無掛礙,陪伴的親屬萬不可當著將故或已故的人哭哭啼啼。西藏民間有個說法,當著死者哭泣,眼淚會變成滂沱大雨或者冰雹阻斷亡者投生善處的路。另外,臨終時最好是在熟悉的家裡而非醫院,如果已處身醫院,則切記不要在亡者剛嚥氣的時候為其更衣或者送去冰櫃。保險的辦法是八小時後待身體完全冷透再更衣,如果已僵硬可用熱毛巾敷關節處以便穿衣。

在佛家來看,對臨終者最好的關懷是助其超出六道輪迴,永不再受生死。方法是家屬為其唸佛助念或者請公益助念團體協助。現在民間已出現不少半公益性質的佛教養老院,在裡面養老的老人在臨終時會受到出家師父和義工的唸佛助念,例如北京的雙緣養老院,河北滄州的渤海雙緣安養院等。


菩提月滿西樓


讓沒有好轉可能的病人或老人,相對身心愉悅地度過生命的最後階段。

臨終關懷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關懷,而不是以疾病治療為中心,正視接受死亡,但也要提升生存的質量.

對於不同的病人,需要針對他們不同的需求,採取不同到臨終關懷方式。如因癌症而疼痛的病人,需要給予充分的止痛治療。對於因各種原因而至衰弱、臥床的患者,讓他們的生活不要被限制在床上,把他們扶到輪椅上,或者推他們到院子裡,使他們的視野不止侷限於躺著時只能看到的天花板,這就是很好的臨終關懷措失。即使是隻能臥床的患者,也可以將他們的床推到窗前,讓他們看到外面的花開了,樹葉長出來了,鳥飛過來了,打開窗戶,讓他們感受到風吹了進來。同時,親屬朋友的陪伴也是一種最好的關懷。

需要澄清的是,臨終關懷並不是一定要在醫院進行的。目前,我國醫院的職能還是治療,不是合適的進行臨終關懷的場所。在政策完善後,或許會有以臨終關懷為職能的醫療或養護機構,滿足在居家解決有困難的臨終關懷患者的需求,如癌症的疼痛治療。


獻給父母的老人書


家裡的老人要走了,最好的臨終關懷就是多陪陪老人家,陪老人家聊聊天,給老人買點心儀的小禮物,逗老人家開開心,如此等等。這樣老人百年以後你才不會討愧,內疚。我父親六十歲那年腦主幹出血,醫治無效,僅七天老人就走了。那種傷痛至今我仍不能釋懷。行孝不能等啊!一不小心間老人就已永遠離開了我們!到母親年老的時候,我就儘自己的心去照顧她,買點她愛吃的,陪她聊聊家常,生活中儘量多點照顧陪伴,母親臨終時間守在她左右,洗換衣服,梳理頭髮,喂藥餵飯,盡心盡力,二十天左右吧,母親去世了,心雖不捨,但沒留遺憾,因為我這次盡力了。人活著,都有老去的一天,在老人離世的那些個日子,有子女陪伴左右,不也是一種幸福嗎?不也是我們每一個為人子女應盡的義務嗎?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世了心存遺憾。


山水清秀71


親人都在身邊吧,其實他們最希望的是他們的兒女都在身邊能夠讓他或她看自己寶貝最後一眼。

記得我奶奶快走的時候就是這樣的,那時候我爸幾兄弟就差六叔沒到,其他都到齊了,由於我六叔那時臨時有事去了外地一時趕不回來,我六叔當聽到他媽快走時,就馬上往回趕,可偏偏路上又堵車,而我奶奶就吊著一口氣,閉著眼睛嘴巴一張一張的,一句話也沒說,大家問她想吃什麼想喝什麼就只會搖頭,等我六叔趕到時,就叫了一聲媽,我奶奶立馬眼睛睜開,看了他們幾兄弟一眼,馬上就嚥氣了,但眼角缺掛著淚水!…


錦瑟世界


老人要走了,最好的臨終關懷是兒女們都陪在身邊,如還能說話就儘量滿足老人的要求,想見的人想說的話都滿足老人家。我父親就是在病重期間,非要出院回家,到家後讓小弟弟去銀行取錢分給兩個弟弟,把房子給小弟弟,給母親留下養老錢。分完後又住院就再也沒回來,在能說話時父親拉著我的手囑咐我:“我把你媽交給你了,替我照顧好你媽”我現在就是在照顧老媽,讓父親在天之靈安心。父親最後一天的上午就不能說話了,弟妹推著母親來看父親,母親哭著,父親坐在床上看著母親,母親走時父親朝著母親擺手再見!父親住院期間想見的人,不論在國外的還是國內的都回來了,父親非常高興!父親走了,可父親的音容笑貌卻永留心間。


春華秋實1707080


人老終走是每個人必走的路,人老了腿腳 不利索,做什麼事情都顯得有心無力,怕孤單沒人陪伴。這時候做為兒女的我們就應該多抽出時間來陪陪家人,陪陪老人聊聊天說說話,讓老人從內心感覺到愉悅開心。在陪伴照顧老年人時應該是消除老年人的”無用“感。老人之所以想要兒女陪伴,是因為如果兒女不陪伴會讓他們產生被拋棄的感覺,而拋棄的原因他們會覺得是因為自己對兒女沒有用處了,進而產生無用感。有些兒女老願意給老人物質的東西,這也是不對的,給物質東西老人覺得自己沒用,沒有能力養活自己,還是會增加老人的無用感。 多陪伴老人聊聊老人年輕的時候的一些事情老人總能說一大堆。總的來說,需要的是“奔頭”,一個終年的目標,比如一些愛好,一些可以獲得別人認可的活動。這樣可以讓老人認為自己的存在有意義,並且可以提高對自己生活的信心,緩解死亡認知帶來的壓力。總之多陪伴聊天就能減輕壓力,緩解人的焦慮不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