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第113回:趙充國平羌之戰 上

第113回:趙充國平羌之戰 上

《谷園講通鑑》第113回是講西漢趙充國平羌之戰的上半部分。其實重點在下半部分,哈。

內容節選:

總之,沒人比趙充國更合適去帶兵平羌了。

只是呢,這時的趙充國已經太老了。多老呢?七十六歲。

平常早就不上班了,管得不嚴就不要去啦,二線了,趕上朝中有什麼大事,都是漢宣帝打發人到趙充國家裡問去。

怎麼辦呢?除了趙充國,還有誰適合呢?

漢宣帝一琢磨:得了,魏丞相啊,丙大夫啊,軍事、打仗,咱們是外行,咱們還是請趙老將軍給推薦個人吧。丙大夫啊,您受累跑一趟吧。

於是,丙吉就來找趙充國:趙老將軍啊,您看讓誰帶兵平定西羌,比較合適呢?

趙充國一捋銀髯,哈哈大笑:丙大夫啊,丙大夫,這還用說嗎,您回去跟皇上說吧,

亡逾於老臣者矣!--《漢書*趙充國傳》

沒有誰比我老趙更適合幹這活了。不要嫌我老,俗話說得好,薑是老的辣,老將出馬,一個頂倆。您告訴皇上吧,這活兒包在我老趙身上!

丙吉瞅著趙充國那個精氣神,這哪像七十多的人啊,真是寶刀不老,老當益壯啊:哈,太好了,這樣吧,老將軍啊,您跟我一塊進宮,咱跟皇上說說去。

漢宣帝一聽,挺高興:好,好一個老當益壯,趙老將軍親自出馬那真太好了。這個,,,,趙將軍啊,您有沒有一個戰略思路什麼的呢?要帶多少兵?

趙充國微微一笑:皇上啊,有道是,

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 。--《漢書*趙充國傳》

打仗這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留侯張良張子房可以,我沒這能耐。離著上千裡,那頭打仗,我在這頭琢磨、出戰略、出思路、派多少兵,我覺得不靠譜。我相信小日本那個叫什麼稻盛和夫的一句話,叫“現場有神靈”,我得先到金城郡現場看看再說。這樣吧,您先給我撥一萬兵馬,我到了金城之後,儘快給您上報平羌之策。另外,您也甭擔心,總的來講,羌戎小夷,他們實力有限,掀不起多大風浪來。老臣去辦他們,還是有把握的,您就瞅好吧。

漢宣帝大笑:好!那您就辛苦一趟吧。

於是,趙充國立即出發,這是公元前61年四月,星夜兼馳,就到了金城郡最東邊的金城縣。這裡,有黃河隔著,在黃河東邊,還完全是漢朝控制區。

隨後,這一萬人的先頭部隊,陸續到齊:好了,出發,開赴戰場。

接下來,就開始用兵法了。

首先,要進入湟中地區,就得先渡過黃河。

黃河可不是隨便渡的,萬一,你這大部隊正渡河,河那邊,羌人部隊衝上來了怎麼辦啊,是吧。

趙充國是這樣做的,他先派三校尉帶上兩千人,半夜裡“銜枚先渡”,每人嘴裡都咬著根筷子似的小棍,那叫枚,防止說話出聲,馬都勒上嚼子,悄悄渡河。

過去之後,在河西岸紮下營陣,做好防禦準備。

然後,等天亮了,其他大部隊再一撥一撥地渡河,過去一撥紮好陣,再過一撥。

全部過了河之後,還未完全站穩,遠遠地就看著,有個幾百人的騎兵小隊,羌人的,往這邊來。快到近前了,又退回去。這麼來來回回的。

趙充國手下將領們就都瞪起眼來了:趙將軍,末將請令,派我上去,把那些羌人反賊殺光光吧。

我去!

我去!

都爭著請戰。

趙充國不同意:別!

小利不足貪。--《漢書*趙充國傳》

這點羌人,拿下了也沒什麼意思。如果他們是故意來釣咱的,上去一打,可能還有麻煩。不要理他們。咱們得穩住了,再說。

隨後,趙充國帶兵繼續西進,大致路線,就是今天蘭州到西寧這趟線。

從蘭州到西寧有多遠呢?

大致就四五百里地吧。

今天,自駕的話,我這個二把刀水平的,也就3個多小時,輕輕鬆鬆。

可是,趙充國不一樣,他那是行軍打仗啊,而且他是特別持重的帶兵風格。

《漢書》中說趙充國帶兵,

常以遠斥候為務,行必為戰備,止必堅營壁,尤能持重,愛士卒,先計而後戰。--《漢書*趙充國傳》

這句話的關鍵詞就是,是什麼?哈,是“尤能持重”,趙充國非常持重。怎麼持重呢?三條:

一是,“常以遠斥候為務”。不論軍隊開到哪,斥候,就是探子,偵察兵,早就散到那周圍百里的地方了。確保不中埋伏,不被偷襲。前面講李廣帶兵,李廣也是很重視這一點。

二是,“行必為戰備,止必堅營壁”。這一條,曾國藩學來了,曾國藩帶兵行軍的速度,是非常之慢的,一般都是走半天,停半天。清早天沒亮就出發了,中午就停下不走了,不走幹嘛呢?安營紮寨,挖壕溝、修工事,做好防禦準備,都弄好了,天黑了,吃飯睡覺。這就叫行必為戰備,止必堅營壁。

然後,第三條就是“先計而後戰”,說白了就是不打無把握之戰,提前都得算計好了。用趙充國自己的說法叫:

戰不必勝,不苟接刃;攻不必取,不苟勞眾。——《漢書*趙充國傳》

這一條曾國藩也學來了,用他的話講,叫“戒浪戰”。他曾在一封家書裡教給帶兵的九弟曾國荃,說:

......

如果您還沒看,或者沒發個評論,請點下面的“閱讀原文“,可以跳轉到愛奇藝視頻播放的頁面。

另外,歡迎在愛奇藝節目下方“打賞”,或者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打賞”,謝謝!

第113回:赵充国平羌之战 上

谷園大眾國學智慧書系列

第113回:赵充国平羌之战 上

《吃透曾國藩》:濃縮曾氏智慧的精華。

《人生四書》:融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儒家智慧總結。《簡易經》:史上最簡明易懂的易經智慧。《這才是戰國》:《谷園講通鑑》的戰國部分,中國歷史最智慧的一段。

《谷園講通鑑》的秦漢部分,中國歷史最霸氣的一段。

看完以上五本書的朋友,可以加入谷園學習社,與谷園隨時做微信交流。

第113回:赵充国平羌之战 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