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剛剛,2017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頒給這倆人!

5月17日上午,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濟南舉行。海軍航空大學信息融合研究所的何友院士、山東省眼科研究所的史偉雲教授獲得2017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這兩位最高獎獲得者到底有啥科研成果?大會上還有哪些重磅獎項?先來看看授獎情況吧:

刚刚,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颁给这俩人!
刚刚,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颁给这俩人!

在上午的大會上,除了何友院士和史偉雲教授獲得2017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同時,省政府還授予“低維繫統的拓撲電子態、缺陷及界面效應”等2項成果山東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予“無線移動通信基礎傳輸理論與技術”等15項成果山東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授予“循環節水洗滌技術在洗衣機上的應用及產業化”等3項成果山東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授予“導航平臺衛星高保真仿真技術及應用”等4項成果山東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授予“高性能電子玻璃纖維關鍵技術研發與大規模產業化”等19項成果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授予“黃淮海玉米機械化生產關鍵裝備研發與應用”等73項成果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授予“農業物聯網智能信息服務平臺與性能優化”等30項成果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授予伊麗莎白·羅茲帕婭等3名外籍專家山東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各位小夥伴一定很好奇,這次獲得最高獎的何友、史偉雲到底取得了哪些驚人的成就?一路走來,他們背後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爆三樣都幫你打探完了,接著往下看:

最高獎獲得者——何友

潛心研究信息融合的少將,光國家科技進步獎就拿了4次

刚刚,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颁给这俩人!

說起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前沿科技熱詞,許多網友都不陌生。可要說到具體的研究和利用,可就是高科技啦。此次獲得山東省科技最高獎的何友院士,就是一位潛心研究信息融合技術30多年的專家。何友院士可以稱得上是我國信息融合領域的學科帶頭人,多年來,他不僅致力於信息融合的技術研究,也注重相關工程建設與人才培養,中國航空學會信息融合分會就是由他發起建立的。

說到何友院士取得的科技成果,各種“高大上”的信息技術名詞和獎項能裝滿一籮筐。針對雷達在雜波環境中虛警率高和檢測性能差的共性難題,他提出廣義有序統計類融合檢測統一模型,取得該領域的重大研究進展;他系統發展和建立了多傳感器航跡關聯理論與方法,所提序貫法等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信息融合綜合工程應用方面,解決了敏感地區實裝無法進行作戰訓練的難題,突破了艦載XX機裝備保障系列關鍵技術,研製了自動測試裝備通用開發平臺,改善了我國艦載XX機裝備保障的落後局面……此外,何友院士還主持研製了數十項國家、省重大專項項目,光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就得過4次

。其它諸如軍隊科技進步獎、山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更是數不勝數。妥妥的科技大咖一枚啊。

最高獎獲得者——史偉雲

想當“化工男”卻從了醫,獨立完成角膜移植手術超萬例

刚刚,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颁给这俩人!

今年62歲的史偉雲已經在眼科醫教研一線工作了37年。他是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角膜病學組組長,也是國內極少獨立完成各類角膜移植手術超萬例的專家。

最多的時候,史偉雲一天要做30臺手術,許多患者從全國各地趕到山東來找他就診。經過他的診治,上萬名疑難角膜病患者得以重見光明。說起科研成果來也是毫不含糊,史偉雲教授先後主持國家重點項目3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

很少有人知道,如今被眾多患者慕名信賴的史偉雲當年學醫純屬機緣巧合,這當中還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史偉雲曾在接受大眾網記者採訪時提到,1977年他參加了高考制度恢復後的第一次考試,因為喜歡化學,他填報的志願是化工,結果卻陰差陽錯被醫學專業錄取。沒想到,他在後來的學習工作中對醫學越來越感興趣,尤其喜歡做手術。當時縣醫院的院長髮現了史偉雲的天分,問他願不願意專攻眼科,史偉雲就這樣與眼科結下了不解之緣。

30多年的眼科臨床診治和基礎研究,遠赴海外勤奮求學的經歷,讓史偉雲從一個“半路出家”的眼科助手,成為了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嫻熟的眼科顯微手術技巧的頂尖眼科專家。他針對我國角膜供體嚴重匱乏和角膜病診療技術落後兩大難題,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提出生物組織脫細胞的滲透壓平衡理論,徹底解決了角膜脫細胞的關鍵理論和技術問題,研發的新型生物工程角膜臨床應用效果完全達到了人角膜供體水平,

可解決我國50%以上的角膜供體匱乏問題。他還建立了共焦顯微鏡指導角膜病診療技術體系,創新了適合我國國情的系列複雜疑難角膜手術方式,顯著提高成功率,降低併發症,並節省角膜供體,在國內外推廣。如今,史偉雲在眼科醫教研方面的步伐依然沒有停歇,他不斷用新的研究成果填補著眼科醫學領域的一個個空白,為更多眼科疾病患者帶去光明的希望。

刚刚,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颁给这俩人!

山東省歷屆最高獎獲得者名單(25人)

2002年

中科院海洋所曾呈奎研究員、院士

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蔣民華教授、院士

2003年

山東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彭實戈教授、院士

2004年

中國海洋大學管華詩教授、院士

中石化勝利油田管理局鑽井院顧心懌教授、院士

2005年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張福綏研究員、院士

2006年

國家玉米工程技術中心(山東)主任李登海研究員

中國水產科研院黃海所所長唐啟升研究員、院士

2007年

山東省眼科研究所所長謝立信研究員、院士

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院長凌沛學研究員

2008年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主任張運教授、院士

魯南製藥藥物研究院院長趙志全研究員

2009年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侯保榮研究員、院士

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丁建生研究員

2010年

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於金明研究員、院士

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恩東研究員、院士

2011年

空缺

2012年

山東大學熱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林教授

山東省農科院作物所趙振東研究員、院士

2013年

2014年

山東省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王軍成研究員

2015年

山東大學李術才教授

山東大學陳子江教授

2016年

中科院海洋所胡敦欣研究員、院士

2017年

海軍航空大學(煙臺)何友教授、院士

山東省眼科研究所史偉雲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