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寶寶因為玩具發生衝突,家長要不要參與?

2歲的諾諾和3歲瑋瑋在一起玩兒,兩個小朋友因為都喜歡客廳裡面放著的新的橡皮馬,爭搶起來。

瑋瑋年齡大一些,力氣也大一些,眼疾手快,拖著橡皮馬就跑了。諾諾一看,也不示弱,跟著就追。兩個小寶貝在客廳裡展開橡皮馬爭奪賽。後來,兩個小傢伙跑累了,乾脆坐下來,一人騎上幾分鐘橡皮馬,輪流玩起來。看到他們以這樣的方式解決了爭端,爸爸媽媽們都很意外。

生活中,像諾諾和瑋瑋這樣因為玩具發生爭端和衝突的事例不勝枚舉。遇到這種情況,大人要不要參與?該如何對待?成為很多父母都關心的問題。

寶寶因為玩具發生衝突,家長要不要參與?

瑞典哥德堡大學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小寶貝們在談論關係和玩耍的內容時,是嫻熟的談判家。這項研究主要調查了寶貝們為什麼而談判,如何談判以及他們使用的談判策略。

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成果

【寶貝談判的目 】

寶貝在玩耍中使用不同的策略來表達同意。通過自己的選擇,他們學會了如何改變玩耍中已經被同意的事情。這項研究主要觀察了2-3歲的寶貝。在談判中,寶貝們表現出創新、創意、熱心、勤奮、參與、活動、問題解決等策略。結果表明,寶貝談判構成了他們玩耍的一個部分,這些談判還有一個清晰的目的:即在如何共同參與遊戲以及遊戲的具體內容上達成一致。

TIPS:寶寶高情商的形成,離不開充足的營養和父母的關愛。

【成人請不要干涉】

教育學的因果推論認為,成人不宜在寶貝們的談判中過早干涉,應該給寶貝們一些時間!談判正是寶貝參與的良好機會,而寶貝通過商議達成最好的解決方案,也在早期讓寶貝們領會到了民主的含義。此外,成人不應該武斷地認為寶貝們之間存在著衝突,因為通常來說發生的可能只是一場談判,而這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解決方式。

【關於同意或不同意】

研究結果還顯示,寶貝在玩耍中出現的談判各有不同:有的源於同意,有的源於不同意。源於同意的談判,換句話說就是寶貝同意分享他們的遊戲,這樣的遊戲通常表現出寶貝竭力試圖理解其他小夥伴的觀點,並發展出有趣的想象力;而源於不同意的談判,其遊戲過程通常表現出更多的權利、支配、操縱等特點。

TIPS:寶寶心情不好了,就拿一個精緻的玩偶,來安撫他吧。

小難題1

菲菲1歲以前,什麼東西都可以給人,很少有認為什麼東西是自己的概念。可到了1歲以後,當媽咪想把菲菲的玩具給來家裡的小朋友玩兒時,菲菲就不高興了,什麼東西都不讓小朋友碰,弄得媽咪很尷尬,又不知如何是好?

小啟示:

●給寶貝說“不”的權利

在寶貝1歲半以後,如果一味要求寶貝“給”,反而容易激發他自我保護的意識。父母可以試著給寶貝一個“私人空間”,允許他把一些心愛的玩具藏起來,留給自己,而和小朋友分享其他的玩具;然後,慢慢幫助寶貝掌握和別人“交換”玩具的遊戲規則,讓寶貝知道他有心愛的玩具,別人也有,但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如果實在想玩別人的,就要先拿出自己的。

●教寶貝談判的技巧

15個月至2歲大的寶貝,已能說3-5個字組成的短句,這時可以教寶貝幾個“談判詞”了,比如“換”、“給你”、“給我”、“一起玩”等等。時間長了,寶貝自己就知道使用這些語言與別的寶貝談判,從小鍛鍊他們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以上研究為父母日常遇到的教養難題帶來了一些什麼樣的啟示呢?

》小難題2

源源2歲半了,平時自己喜歡搭積木,但每次一搭不好就會很冒火。父母看見源源冒火,想幫他一起搭積木,可搭出來源源還是覺得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就更生氣了。遇到舅舅家4歲的小姐姐來家裡做客,兩個小夥伴玩不了一會兒就動起武來,姐姐說:“很討厭弟弟”,弟弟也很憤怒地拳腳相加,弄得家長們都很沒面子,不知道表姐弟倆怎麼會鬧出這麼多矛盾。

小啟示:

●關注負面情緒

對於某些脾氣不好的寶貝,父母可以適當瞭解其原因。很多寶貝到了1-2歲的時候,都希望更多地控制周圍的環境,但很多時候能力又達不到,可能屢試屢敗。這時候,就需要大人給予一些關注,看在哪些方面可以給予一些支持。

比如積木搭不好,盲目去幫忙不僅幫不好,還會招致寶貝的反感,不如讓寶貝嘗試著把自己頭腦中想要搭建的積木形狀用畫筆畫出來,或者尋找一個實物模型,讓寶貝可以參照圖形來搭建,將任務細化,從而讓寶貝控制自己的情緒,從沮喪的負面情緒中走出來。

●提出原則性磋商建議

當寶貝和比自己年齡大的夥伴一起玩耍時發生了衝突,要分析一下衝突因什麼而起:是不是年齡大的小夥伴想控制整個遊戲,引起年齡小的夥伴不滿?當小夥伴的意見得不到遊戲共同參與者的關注和尊重,就可能導致極端的動武行為或者不友善的話語。

TIPS:小夥伴們之間的問題就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吧,穿上舒適的鞋,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起來更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