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喜歡莫言的作品?

螢囊夜讀


問題:為什麼很多人都不喜歡莫言的作品?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到底是一個什麼概念呢?自從諾貝爾獎誕生到現在已經一百多年了。這麼多年一直長盛不衰,肯定和它的評審的理念和標準有很大的關係。

在諾貝爾的遺囑中,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對象為創作出“在文學領域具有理想傾向的最傑出作品”的作家。一百多年裡一共在世界範圍內評出一百一十多位作家,可見它的含金量有多高了。



我並沒有讀過莫言的作品,但是文學和書法一樣,好的作品就是讓你難以理解。沒有好的理解能力,沒有一定的文協修養,一般人理解不了。

就像在書法作品的欣賞中,很多沒有練過、學過書法的朋友,就很難理解王羲之、顏真卿甚至趙孟頫。好的作品不論從技法還是從氣韻上都需要專業的書法欣賞知識。


看繪畫也是一個道理,一個沒有學習過繪畫的人,看到一幅作品,感覺非常的漂亮,這就說明這幅作品水平不高。至少作者的境界還不夠高,不信去看一下梵高的作品。

一個廚師,他做的飯你看一眼就能學會,這廚師也不是一個好廚師。藝術就是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再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

你覺得呢?


不二齋


看莫言的小說,只要是形容不堪入目、入眼的詞:虛偽、媚俗、粗鄙、奸邪、窺視、陰暗………等等就是中國人的形象。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的人都有其低俗、醜陋的一面,但是每個國家的人都標榜著自己是最高貴的——尤其西方歐洲國家更是種族歧視嚴重。

給莫言發諾貝爾文學獎的目的不是他的文筆有多好、也不是他反應的思想有多深刻,(他的這種對農村現象的寫法,我相信我們中國作家中都能達到)西方是一種險惡用心——頒獎給他,就是肯定他的文章,肯定他的文章就是肯定中國人是劣等民族。貶低中國人才是西方國家的真實目的的。

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作家,必須要有保護自己民族尊嚴的責任,你可以揭露社會隱晦的一面,但是當外族利用你的文字詆譭你國家、民族的時候是要有抗拒誘惑的骨骼。

不管任何國家,任何民族的人內心都是尊重有人格魅力的、有骨氣的人。為了詆譭一個民族,他頒獎給莫言,實際在內心深處是鄙視他的。





凌寒獨自開


莫言這個人哪,說他是小人都輕了,從他小說的字裡行間就能看出倆字:仇恨!仇恨體制,極盡醜化國家民族。

西方給中國人頒獎,尤其是世界性大獎,有兩大原則,第一科學類獎儘量不頒給中國人,以羞辱中國人智商。第二人文類獎只頒給反體制反中國文化者,也就是白眼狼。只要你愛國,文學再厲害也白搭。說白了,西方大獎頒給中國人就是玩卑鄙手段,就是政治工具。

我就搞不懂,作為體制受益者,可以說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他莫言的所謂文學成就,緣何如此仇視自己的祖國母親?另外,他“煌煌鉅著”以外的那些短文字,也酸不拉嘰故作清高,看的直想吐


手機用戶藍蓮花


不喜歡莫言的作品和莫言寫得好不好應該完全是兩回事。

我覺得莫言寫得好,而且還會認真閱讀學習他的用詞,技巧,方法,但不喜歡他的書是私人的事,只能說他寫的不合我的口味,我們不是同一個世界裡的人。

首先我生長在與他完全不同的環境裡,他書中描寫的一切,無論是生活還是人物,都離我太遠了,根本無法產生共鳴。當然有些其他的書,比如飄,傲慢與偏見,時代和環境離我也很遠,我就很喜歡,因為她們寫得很美好,而莫言的作品主要是鞭撻醜惡的。

第二個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特別喜歡詳細的刻畫和描寫一些殘忍的東西,比如檀香刑裡的凌遲和檀香刑,酒國裡的紅燒嬰兒。看到她描寫一對夫婦養育了自己的孩子,又把他作為“肉孩”賣掉,讓別人去做成紅燒嬰兒,描寫嬰兒看著母親時的笑容,我作為一個寶媽不能容忍這樣的描寫,寫得再好我也不願意看,管你表達的是什麼深刻的道理!

喜歡與不喜歡都是私人的事,都值得尊重。


亂室佳人elena


那個年代我都經歷過,雖然也捱過餓,但是回想當年還是有許多美好的東西,那時的人很純樸善良,鄰里間有事一喊就到,從沒人提錢的事,生產隊挖河抬大筐為了爭先進,也為了自己的面子,有的人都累吐血了,有人說那時都是混工分磨洋工,這樣的人有,少數!那時人雖窮,但精神面貌卻很好,畢竟一年比一年好了,從吃不飽飯,到吃八五面,到後來吃上了白麵,那時毛主席提出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如果生產隊不解散,不一定過的比現在差!莫言的小說太過陰暗,可能受過刺激吧?文藝工作者應以宣傳正能量為主導思想,引導人民擁護黨,熱愛國家愛集體,他的作品有過嗎?對於他獲的那個外國什麼獎,我覺得是一種恥辱。你得到大多數中國讀者認可了嗎?把自己家人剝的體無完膚,博取別人的歡心,和賣國賊無異!讀者能喜歡嗎?!


春天203079215


一個能夠被稱為作家的人,其文章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文章給社會帶來的社會影響,這種影響不是譁眾取寵,而是能引導社會風氣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我看過莫言的小說改編的電影《紅高粱》,(據說是痞子導演馮小剛導演的)從電影中看到的基本上陰暗面,什麼女人還沒進娶進家在路上就被偷情啊,什麼亂倫啊,烏七八糟!不可否認社會存在陰暗面,但莫言的作品據說基本上反映的是陰暗面,這樣的作品起到什麼樣的社會導向不言自明,居然他還獲得高高在上的、從骨子裡就鄙視中國人的外國的諾貝爾文學獎,真是讓中國人的醜丟到了全世界!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莫言倒好,進一步幫助外國人證明:中國人是卑鄙、齷齪、下流、無恥的!

難道中國人就沒有正能量?沒有值得歌頌的?沒有光明沒有積極向上的人一面嗎?你莫言為什麼不宣傳????這就是我鄙視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根本原因!!!


隨緣79833358


成就莫言的諾獎最主要作品就是《紅高粱》,莫言也應該十分感謝張藝謀鞏俐等……

莫言高密人,沒讀過幾天書,是高密特有的紅高粱引發他的創作靈感,試想一個大白天

一個漂亮村婦,被一個野漢用胳膊夾著鑽進

高粱地,然後撲倒一大片高粱(其實一小塊就夠他們用的),接著解開褲腰帶進行強姦……這些情節誰不愛看啊!外國人去哪看去啊(他們是講西方文明的啊,他們不準出這樣的作品的)於是電影《紅高粱》紅了,張藝謀鞏俐紅了。

名不見經傳的莫言也得到了一塊敲開諾獎的金磚。

於是《蛙》《豐乳肥臀》等作品相繼問世,深受外國白人的青睞和驚訝。接著世界上唯一一個不會英語的莫言走上了諾獎的領獎臺。

於是莫言走紅,他在北師大作報告時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1.獸性,2.人性,3.神性。那麼我要問問莫言先生,農村大野漢子,光天化日之下,把一個已經有了丈夫的美嬌娘抱進高粱地強姦(文雅的說法叫野合)這是哪種啊?難道這不是獸性?

當然我們不得不佩服莫言先生在很早以前就知道廣告的效益性,《豐乳肥臀》四個字,言簡意賅地寫出了女人吸引男人的最重要的部位。

同樣寫一個男人把一個女人也抱進高粱地進行誘姦(紅高粱是強姦),這難道不是獸性嗎?

再問問莫言先生《紅高粱》裡往酒罈子裡澆尿真能使白酒醇香嗎?

那麼,為什麼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呢?說得文雅一點就是莫言鑽了中國小說的空子,迎合了西方人的口味。








風逐月影3


跟風的人真多,當初得諾貝爾獎時可是掌聲鮮花一片片。

那些說不好的讀了莫言的幾本作品?我是從短篇讀到長篇。我不覺得醜惡,在某些時候現實比小說更醜陋,人性比虛構的更殘忍。只是歌功頌德的看多了某些人不適應莫言的直白和犀利。因為他經歷了那個特殊的時代,經歷過饑荒,批鬥,甚至帶著血淋淋的變革,所以才寫出那樣的文章,讓我們瞭解了那個時代以及掙扎糾結甚至齷蹉的人性。

正因為如此喚起人的覺醒與鬥爭,催發時代的變革與進步。因為我們的國家與民族再也遭受不起那樣的折騰了,為了自己更為了子孫後代,更應該保持清醒,砥礪前行。

文學作品允許有各種各樣的的題材,表達方式,批判也是一種方式,不是為了取悅別人,而是為了剖析自我,敢於直面事實,然後知恥而後勇,才會有希望和未來。


海闊天空4107984900


人都有個嗜好:喜歡看才子佳人:貌若潘安,美若西施,更有環肥燕瘦,三寸金蓮……舒服。不想看醜陋武大郎,太不舒服讓他死……遺傳就有了揚善遮醜的傳統,影響社會進步嗎?當今電視劇:戲說美女俊男,神劇男神英武,女神美佳,結局心滿意足,舒服。行家為啥不清楚就叫好,外行看熱鬧作粉絲不少。在這種普遍受不了看醜陋就噁心,祖宗的也不行心態裡。莫言竟直麵人性本能,敢清晰的剖開人本性和自然社會衝突中,人本能顯示的‘’醜陋‘’。沒有規避‘’醜陋‘’的祖宗,無慮如何不行,是祖宗‘’丟了‘’人。《紅高粱》那一群大棉襖大棉褲粗獷農村漢子,就熱衷紅兜肚女人和喝酒……但之外就是面對列強魯莽拼命。祖宗那樣嗎?其實藝術真實之外,祖宗真那樣。人不舒服啊!規避掉就舒服了,此地無銀三百兩不行,要說明隔牆阿二未曾偷才舒服。這就是不喜歡莫言作品的原因!人不能忘本不能忘祖宗!祖宗‘’醜陋‘’嗎?


知行軒主人


是好作品為什麼沒有人喜歡?因為作品夲品有問題,才招人嫌棄。

一部名標千秋的好作品,品德高尚的文學家,必需具備以下幾個方面,滿足人們的需要。

一具有超時代性。一部好作品,它的思想具有超前性,評判當時,引領潮流,其思想的銳利度讓人時讀時新。

二具有普遍性。好作品能走進千家萬戶,人物及思想為普通人能接受,能夠使人融匯貫通,讓我們時時感到我們好像書中的某一個角色。

三藝術性。作品語言近口語,又高於口語,精煉,文采飛揚,又不落俗套,貫通古今,融通中外,走出中國,影響中國和世界,被世界民族認可的偉大作品。

四民族性。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已的特性,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崇尚道德,文明,勇敢,智慧,而且具有不同其它民族特有的氣質,而被世界認可!

……

還有很多,僅以上幾點,莫言的作品達到了嗎?對照一下自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