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一缸好水能激發魚兒自愈功能,魚病可以不治而愈

不斷有新人加入到養魚隊伍中,也不斷有人為死魚而煩惱,詢問如何才能不死魚。他們也都知道養魚要先養水,但對如何養水,或者是對養水的本質有模糊甚至錯誤的概念,今天就此問題再次跟大家探討一番。

一缸好水能激發魚兒自愈功能,魚病可以不治而愈

1、養水的本質。

養水就是培養魚缸飼水的自我淨化能力,把因魚只的排洩而產生的有毒物質轉化為無害物,為生活在水裡面的魚兒提供安全場所。需要有一定容量的魚缸,足夠功率的過濾設備,充足的濾材。

一缸好水能激發魚兒自愈功能,魚病可以不治而愈

看似簡單的一件事,不少人就是做不好,這其中有些屬於原則性錯誤,有些是細節之處沒把握好。原則性問題比如魚缸容魚量,不大的魚缸裡養了滿滿一缸魚,排洩物造成的汙染根本沒法處理,充滿毒素的飼水把魚害死了。假如一隻60缸,一般情況飼水容量在100升左右,養八九公分是金魚不能超過十條,鸚鵡或錦鯉的話不能超過七條,多了就會出事。

一缸好水能激發魚兒自愈功能,魚病可以不治而愈

細節問題就多了去了,比如生化過濾的主力——硝化細菌,好氧厭光喜溫暖,如果沒有充足的氧氣,或者溫度過低,都不利於它的生長繁殖。條件合適了它還需要有地方安家,這就牽扯到濾材了,或者說是過濾設備的問題了。


一缸好水能激發魚兒自愈功能,魚病可以不治而愈

2、過濾設備的選擇。

60左右的小缸一般都自帶上濾設備,這就註定了它的過濾功能差強人意,即便你在濾盒了多鋪一層濾棉,多放置一些玻璃環、細菌球等,但畢竟空間有限,無法培養出強大的生化過濾系統。

一缸好水能激發魚兒自愈功能,魚病可以不治而愈

靠譜的還是底濾或滴濾,有足夠的空間放置濾材,讓更多的硝化細菌安家落戶,才能為你的愛魚保駕護航。至於側慮和背慮,有佔用魚缸空間的嫌疑,不建議使用。濾桶是個好東西,但它更適合草缸,而不是裸缸,也不建議新手使用。

一缸好水能激發魚兒自愈功能,魚病可以不治而愈

3、一缸好水的標準。

嚴格來說沒有具體標準數據,要看你養什麼魚,一般就是酸鹼度方面弱酸或弱鹼,軟硬度別太高也別太低。購買新魚時你要先弄明白它的生活習性,提前調好指標。但大部分魚友沒有檢測水質的習慣,嫌麻煩,不檢測也罷,一般指標都不會太離譜。

一缸好水能激發魚兒自愈功能,魚病可以不治而愈

溫度應該是一目瞭然的,加熱棒是必須的,現在魚都嬌貴,很多魚病都是因為水溫低引起的。比如水黴症和白點病,當水溫在20度以下,就容易出現此類症狀。不管是熱帶魚還是冷水魚,平時最好保持在20度以上的水溫,季節交替時保持在25度更保險。

一缸好水能激發魚兒自愈功能,魚病可以不治而愈

好水最關鍵的標誌就是魚只狀態,不浮頭、不趴缸,魚態悠閒,搶食積極,體色漂亮。在魚只狀態好的時候多聞一聞飼水味道,應該是淡淡的魚腥味,然後記住這個味道,當這個味道有變化時,說明飼水有問題了。


一缸好水能激發魚兒自愈功能,魚病可以不治而愈

4、當魚生病時。

說魚病以前,先說說我們人類,我們人也經常生病,比如感冒,吃點感冒藥物,多喝水,一週左右就好了。如果不吃藥,大概一週左右也會痊癒,只不過期間症狀會嚴重一些。所以說藥物能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更關鍵的是人類的自愈能力,魚也一樣,它們的自愈功能甚至比人類更強大。

一缸好水能激發魚兒自愈功能,魚病可以不治而愈

當發現魚只狀態不好時,我們首先就要懷疑水質有問題,及時換水,停止餵食,升高水溫,激發魚兒的自愈功能,儘量不用魚藥。此時最好檢測水質指標,找出問題所在,做出針對性調整。

一缸好水能激發魚兒自愈功能,魚病可以不治而愈

如果你沒有經驗,發現不了問題,那隻能加快換水頻率,把水質問題弱化。一次兩次你可能沒有經驗,次數多了你就會對水質問題有感性認識了,慢慢會總結出你自己的經驗。

文章系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編輯整理,轉發引用請註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