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盒馬與美團互抗,阿里VS美團的大戰徹底被打響

商場就有恩怨,

有恩怨就有江湖。

江湖恩怨,

怎能笑之而過?

1

盒馬、美團結怨記

前段時間,在一個微信群上,發生這麼一件讓主流媒體爭鋒相報的事情:

盒馬CEO侯毅和美團二號人物、高級副總裁兼餐飲部總裁王慧文懟上了。微信群聊截圖中顯示到侯毅對王慧文說了這麼一段話:

“前二年美團封殺盒馬,這個仇還沒有報,今年盒馬講推出全新的外賣模式,看看能不能把你的估值打掉一半,不要高興的太早了……”

盒馬與美團互抗,阿里VS美團的大戰徹底被打響

從這張截圖中,可以捕獲到兩個重量級信息:一個是兩年前的封殺,另一個是全新的外賣模式。

先來看看前者,兩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侯毅還為此無法釋懷。

在消費者眼裡,對盒馬的品牌認知或許只有兩個:未被阿里調教前,是盒馬鮮生;被阿里打造後,是盒馬!

但又有誰知道,在盒馬鮮生之前,還有一個品牌身份,名為盒馬外賣

盒馬外賣模式是垂直自營,說白了就是用戶入店下載盒馬應用,即可在線下店內體驗,又可在上下單、支付寶支付、由盒馬“自營+眾包”物流團隊配送。

盒馬與美團互抗,阿里VS美團的大戰徹底被打響

從物流配送上看,盒馬外賣既有獨自經營的第三方平臺又依靠其他第三方平臺。

另外,其他第三方平臺因用戶吃了餐食導致身體不舒服而成為“餐品不安全”聚集地,盒馬外賣卻注重餐飲安全,給全民帶來十足的信任感。

久而久之,就如盒馬外賣CEO張皓明說的:搶了不規範的小店的飯碗,也搶了正規餐飲行業卻做外賣的單。

搶客流量,搶生意……美團怎麼會坐視不理呢,當然是抗衡封殺,維護好自己“護城池”。

對於盒馬來說,兩年前的一遭大傷元氣,不然今朝發展得會更好。那麼這場恩怨記,盒馬如何還呢?

2

君子報仇,兩年不晚

打造全新的外賣模式是侯毅給美團一個狠狠回擊。侯毅為這個全新的外賣模式做了什麼奠基?這個外賣模式新在哪?

一說到外賣,讓消費者想到的是送的速度是否夠快?時間能否短不?在這一點上,侯毅早已佈局好了。

和恆大、碧桂園、融創、銀泰等國內13家地產開發商籤合約,擴大新型服務面積,重構三公里生活區。

地域上的佈局,縮短了盒馬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不僅可以加快配送速度,減少時間,而且還可以增加盒馬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度,從而實現“讓遠親更近,讓近鄰更親”的家庭和鄰里關係。

不知大家是否聽過這件事,京東一個員工購買盒馬生鮮,最後被開除了。就這事件來看,證明盒馬布局是成功的了。

不得不讓雲合想起盒馬推送的那句口號:三十分鐘內送到!

盒馬與美團互抗,阿里VS美團的大戰徹底被打響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配送設備。如今,盒馬的“輕”物流鏈就更加發達了,畢竟運送的食材是海鮮。

該有的佈局模式已成熟,那麼盒馬在此基礎上可以做出什麼樣的“新外賣”模式呢?

盒馬在阿里的協助下,品牌提升,服務也跟著提升。消費者可以在盒馬應用上下單,要求店內師傅幫忙弄成熟食,然後再配送上門,這樣配送就可以免費

對於美團外賣來說,這一點根本無法做得到,無形中提高了消費者購買外賣的成本。抓住這一點,盒馬外賣就可以進一步打價格戰,吸引更多消費者加入。

全力打造品質的外賣。外賣行業發展挺久,但依然存在亂象叢生現狀,網絡訂餐平臺的管理也相對混亂。

不僅是菜品的品質良莠不齊,而且類似“黑作坊”、“無證經營”等問題層出不窮,讓消費者憂心忡忡。

盒馬與美團互抗,阿里VS美團的大戰徹底被打響

而盒馬為了在品控方面保持“生”和“鮮”,直接和全球供應商簽約合作,向消費者提供源源不斷的高品質、進口的生鮮食材,並提供現場品嚐和外送服務。

因此,如果盒馬生鮮一旦在外賣上發力的話,必然在“品質”上做文章,不以量取勝,而是質,提供消費者更優質的菜品、更多樣的品類。

簡單而言,就是用“最佳的用戶體驗”去更好詮釋新的外賣模式,也正好符合“以用戶為本”的核心理念。

3

敵方進攻,自身坐以待斃嗎

坐以待斃,絕對不是美團CEO王興的作風。具有冒險風範的他絕對採取正面迎敵的策略。

說到迎,那王興是如何做的呢?

據外媒報道,王興把去年新零售線下門店“掌魚生鮮”品牌名改為“小象生鮮”。相關人士透漏,美團進入線下模式為了是和美團外賣O2O平臺做一個結合。

盒馬與美團互抗,阿里VS美團的大戰徹底被打響

品牌改變升級意味著服務也在打怪升級。

首先是品類多樣化,區域豐富化。分一個餐飲使用區域,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中餐、牛排、海鮮等店內食堂服務。

其次在未來佈局中,可能會有中央廚房,做一個“外賣+中央廚房”新型服務,打造一個共享廚房概念,成為一個餐飲行業的孵化器。

另外,小象生鮮店還有一個特別地方,設置烹飪教學區域。喜歡自己動手的小夥伴們有口福了。

盒馬與美團互抗,阿里VS美團的大戰徹底被打響

美團計劃2018年開出20家店,2019年計劃開店50家。這些店主要的聚集地還是以北上廣等一線大城市為主。

所以在未來,小象生鮮選址的標準之一就是當地消費的水平,據說目前定下的標準是人均GDP不低於5萬的城市。

盒馬和美團互抗,並不是單純兩者之間在外賣、生鮮市場上競爭。如果細想的話,就會發現其背後是馬雲和美團之間的暗戰。

4

阿里和美團前後恩怨

2011年百團大戰中,阿里投資了處於第二階梯的美團。按照以往慣例,阿里投資的公司,發展到一段時間後都會被阿里操控。

可是美團在2012年實現團購領域彎道超車,成為第一階梯,翅膀長硬就不想被操控。於是在2015年,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收了騰訊大筆投資,阿里和美團徹底鬧翻,矛盾瞬間爆發。

因此,在接下來的暗戰裡,就會處處發現美團和阿里對標抗衡的跡象。畢竟,阿里和美團之間的佈局戰略很相似。

盒馬與美團互抗,阿里VS美團的大戰徹底被打響

在當地服務方面,阿里有口碑和美團有美團,服務性質就是針對當地消費者提供吃喝玩樂,連應用版面設計都很相似。

在外賣方面,阿里95億一口吞併餓了麼。別小覷餓了麼,在外賣市場它可是排名第二。在它的加持下,阿里總算是妥妥地在外賣市場站穩腳跟。

生鮮市場方面,雲合這就不再過多累贅了。

總之,往後無硝煙的戰爭必定會頻繁爆發,鹿死誰手我們無法預料,但我們值得拭目以待,你們覺得呢?

盒馬與美團互抗,阿里VS美團的大戰徹底被打響

電商報,中國電商影響力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