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炒房團是如何迅速拉擡房價的?

2536771


以合肥為例。

早在幾年前,有不少當地人是這麼形容合肥的:這是一個屌絲級城市,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能夠讓人記住。但在2016年,房是合肥的代名詞,讓全國更多人知道這個城市。

本地人這麼吐糟合肥是有原因的,那就是被炒起來的房價。

據悉,在2014年左右,合肥的房價還只徘徊在三千到五千每平之間,到了2015年,就突破了萬元大關,而2016年,更是迎來了暴漲。在胡潤研究院於2017年01月發佈的房價漲幅中,合肥房價超過了40%,位居2016年全球房價漲幅第一,直到後來合肥推出了史上最嚴限購令,情況才稍好。

那麼,此次合肥的房價,炒房團是如何迅速拉抬房價的呢?

我們先來看第一類炒房團,即主流炒房團。這些團體相互聯手,組團買房,壟斷式購房,並控制房源,然後藉此拉抬房價。通常來講,這類炒房團一般對住宅的品質、綠化要求較高,且大多數是聯手整棟、整單元或整層樓購買。入手後,便將這些房子隔成一個個小單間出租,以租金來抵充月供,最後就坐等漲價,等到達到他們滿意的價格後,他們再收手賺取差價。

還有一類炒房團就是金融炒房客。這類炒房團要比主流炒房團牛掰多了,做的好,幾乎是可以空手套白狼,還能套出多餘的錢。至於例子,就不舉了,大家可以在網上查閱。

最後,分享某炒房客的套路吧:

第一步,瞄準目標下手。當時的合肥房價,與周邊城市相比,如南京,漲幅比較滯後,所以這個價格窪地一下子就湧入眾多炒房客;第二步,組團控制房源。大概在2015年,這些炒房客組團在濱湖板塊購買了一批房子,均價大抵在八千每平左右,然後相互通氣,誰也不賣,伺機而動;控制房源後,第三步就是約定坐地起價。控制房源不是目的,炒房的最終目的是為賺錢,所以此後濱湖板塊一直沒有新房可賣,都牢牢掌握在炒房客手裡。然後過了段時間,放出幾套房子,這時候人們就像鯊魚嗅到了血一樣瘋狂湧入,哪怕此時的房價已經達到一萬三每平;第四步,開始藉助媒介造勢。他們大肆貼廣告,周邊的中介也陸續開始掛出相同的價格跟進。當然,這樣的掛價還不足以帶動市場,所以每次只是放幾套房,然後刷的一下就沒了。是不是真的賣了,這個不好說,但是市場已經開始被帶動了;第五步,板塊房價借勢飆漲。部分剛需不敢再觀望,進而帶動其他人情緒,造成恐慌性購房。而此時,周邊房源也迅速帶動起來;最後一步,如此這般,相互關聯的板塊就像蝴蝶效應一樣,輪番炒作,導致區域房價大漲。


美家手記


房價向來不是炒上去。我知道這樣說,肯定會有很多人過來噴,但“房價根本不是炒上去的”是事實,雖然很難讓人接受。

你有見過因為批發商太多而零售價變高的嗎?批發商太多,零售價反而會更低,因為競爭加劇了價格競爭。同理,炒房團做不到坐地漲價,他們遊離於市場中是購買筍盤的,也就是專門盯著低於市場價的房子下手。低買高賣賺取差價,並非市場價買加價賣出去那麼簡單。凡是高於市場價的商品是無人問津的,當然有傻缺、暴發戶不買最好的只買最貴的除外。

既然房價不是炒上去的,可能會有人會問,那麼房價是怎麼漲上來的呢?通脹!供需!

先說通脹,回顧房地產蓬勃發展的近20年,物價在漲、工資在漲、醫療、教育價格都在漲。因為供應的貨幣多了,雖然商品和服務在本質上價格並未發生改變,但因為貨幣供應增加導致了貨幣貶值、購買力下降,所以貨幣價格就會上漲。就好比,以前3毛錢買一個燒餅,現在要1元買一個了。燒餅還是那個燒餅,但錢不值錢了,所以貨幣價格上漲,但商品價格其實並未發生變化。

當然房子也在漲,只是和物價、工資相比,房地產“漲勢更喜人”而已。

那麼,為什麼房地產“漲勢更喜人”呢?

因為通脹之下,貨幣不斷貶值,留著貨幣購買力不斷下降,財富日益縮水。為了對抗通脹,先知先覺的人要將現金換成能保值增值的資產,於是房地產成了大家的首先。

所以,對房子的需求,出了居住,又多了一個投資。投資房地產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不被不斷超發的貨幣和擴張的信貸所洗劫,所以通脹才是因,對房子的需求增加才是果,房價上漲是最終的表現。

說完了通脹,咱們再來說說供需。

剛才說了,需求增加出了居住的需求以外,還有投資需求。但不管是哪種需求,都是需求,都會通過供求關係影響商品的價格走向。

既然需求巨大,那麼要平抑價格,最關鍵的點就是增加供給,以滿足不斷增加的購房需求,這樣房價才會平穩(扣除通脹因素拉昇價格的因素之外)。而供給的關鍵是土地供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土地供應不足,供需嚴重不平衡,才是價格暴漲的關鍵。所以,最好的調控就是大力增加土地供應,其他方法都不好使。

後知後覺的人,不懂其中的道理,一邊看著自己的財富不斷縮水,一邊看著房價望塵莫及。最後,還在將罪責推給為自己財富保值增值而自保的“炒房團”的人,說明到現在也沒能幡然醒悟而已。人與人的差距正是從認知開始的!


音樂大獅


炒房團向來以快、準、狠著稱,當年浙江炒房團、山西煤老闆在樓市炒作中聲名顯赫,下面就揭秘他們如何迅速拉抬房價。

炒房團在炒作房價之前是需要進行市場調研的,這個類似於風投在投資某個項目時要進行市場可行性分析一樣。研究不同地方的人口、收入水平、消費習慣以及樓市發展情況,然後炒房團篩選出投資目標,接下來實地考察樓盤項目,看項目位置、價格,在選準項目後,炒房團一般會在普通老百姓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快速出手,他們買下少則幾套、多則幾棟樓,這樣一來市場就會恐慌,大量人群蜂擁而至,房價迅速抬高。

以前溫州炒房團、山西煤老闆所到之處房價像打了興奮劑似的,樓市是一天一個價!買房刷卡嫌麻煩,直接整麻袋現金往售樓處運。只要是炒房團看上的地方,房價短時間內就會迅速上漲,許多地方的房價炒得比省城房價還高。

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很大一部分原因歸功於炒房團,但隨著一二線城市調控政策越來越嚴厲,炒房團開始將眼光投向了三四線城市,隨著這些職業炒家的到來,三四線城市房價被炒得基本上輪漲了一遍。

前幾天偏遠小城丹東突然引爆了各大媒體頭條,短短兩天房價上漲了57%!一個曾無人問津的小城房價居然出現如此高的漲幅,而且房子居然供不應求,這背後是大量投資客躁動的身影。

丹東某一項目又引起了浙江炒房團關注,“現在浙江炒房團已經來到丹東,正在和老闆談整棟的3號樓,價格已經給到2億元,金華的一個首富現在就在酒店和老闆談價格。這個房子到了他們手裡不翻3倍他們是不會出手的。”該項目工作人員說。

自從有了炒房團,中國的樓市就沒有安穩過,面對肆無忌憚的炒房團,是不是要等到更嚴厲的措施才能剎住他們的樓市炒作風潮?

作者簡介:財務專家、財經問題研究專家,本頭條號解讀大眾關心的樓市、財經話題,用專業眼光幫你分析問題背後的真相。如果你對本內容感興趣,請點擊關注吧!


財經微世界


1、面對炒房而言,剛需購房者永遠是弱勢群體,如果不調控,房價還會持續上漲,到時候更買不起。炒房是房價上漲的最大推手。在一個所謂的三線城市,幾乎看不到什麼商業,而房子在證還沒有生成以前,大部分的房源就已經變成了二手房源,這讓那些真正的剛需情何以堪吶。

2、而當你終於覺得有點積蓄了,可以考慮買套房子了,去到售樓部看房,卻被告知“已經沒有房子”了,這時你卻可以看到相應的樓盤工地,還是依然的一片熱火朝天,完全沒有要結束的意思。

3、那麼炒房是如何抬高房價的呢?比如,趁著房價高漲,向七大姑八大姨的借錢借了個遍,再透支多張信用卡,再利用短期消費貸,好不容易湊了80萬作為首付,然後聽某些炒房大神的經驗,只留半年至一年的資金用於還房貸。

只要房價繼續大漲,半年後或一年後,就可以完美的實現“空手套白狼”,身價暴增,天天吃閘蟹。不過現在消費貸、首付貸這些嚴控流入房地產了,再加上限售約束,因此炒房客難以轉手,套現也不容易,更別說快進快出了。

就愛聊樓市,如果你也感興趣就關注我吧,一起探討更多有趣新鮮的樓市話題。


我房網


秘密很簡單,開發商造320套房子,就和四個炒房團簽到協議,每個炒房團80套,開盤時每個炒房團放10套,再找八個房託當天去哄搶,你想那個場景,40套房,32個房託當天去起鬨,外人一看房子多緊張,別處已賣到四萬一平,我今天賣48000,看看八套房真的有人買,第二天經理親屬的一套就可以賣給你,五萬你買嗎?再託人買一套,5萬二,以此託詞製作恐慌,房子慢慢漲起來。。。。。


玉璽144169358



炒房團炒房的步驟:1,市場調研。對全國各地區的房價進行比對,尋找價值窪地,尋找潛在熱點地區,比如近期X東房價大漲就是因為棒子會使北棒可能進入經濟快速發展時期。2,確定目標。通過市場調研後確定某一具體城市為目標。3,籌集資金,聯合幾個炒家進駐地目標地。4,聯合當地開發商、中介甚至DDZF共同確定目標價位,同時對關鍵區域如CBA、學區房、新主要交通幹道區域內的房進行大量吃進,達到控盤,從而造成市場房源緊張。5,利用媒體網絡等進行炒作,造成房價要大漲的氣氛,眾炒方利益方同時拉昇房價,短期內房價大漲,至房價至目標價後,拋出手中房產,瓜分所得利潤。
過程基本如上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