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CPU轉接卡小歷史

曾經電腦是非常昂貴的存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臺電腦的費用甚至可以在中小城市買一套房子。那時候電腦更多的是用在單位等部門,家庭電腦可以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即便對於單位來說,幾萬的預算也不是能吃得消的,放到國外,價格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的。而兼容機的廉價讓電腦普及程度高了不少。不像今天,升級老機器可以毫無顧忌的把老硬件全部扔掉換新,那時候升級硬件的費用相當高昂,如何省錢成了一個問題。CPU轉接卡便是在這個背景下的產物。

見過賽揚300A的朋友肯定對它和內存插槽差不多的接口記憶猶新。這就是intel在奔騰2開始推出的slot1插槽。但是僅僅過了一代產品,intel就放棄了slot1,弄出了socket370插槽。這讓用戶叫苦不迭,即便放到今天,頻繁的換接口也不是一般玩家可以接受的。這時候就有了CPU轉接卡。最早的非官方CPU轉接卡就是把socket 370 CPU轉接到slot1插槽上的,可以讓老主板支持最新的cpu,甚至還有廠家推出了在一個slot1插槽上插兩個socket370 cpu的產品。

CPU轉接卡小歷史

CPU轉接卡小歷史

而轉接卡大法同樣適用於同一觸點的插槽。說到這,可能圖吧基佬就要笑了。這個轉接卡是用來支持奔騰3最後的產品---圖拉丁CPU的。雖然圖拉丁和老產品都是socket370接口,但是圖拉丁需要的1.475V電壓卻不是老主板可以支持的,至少大部分老主板都不支持。而這個轉接卡的作用就是“變壓器”,讓老主板支持圖拉丁所需的電壓。而且這個轉接卡還能套在老轉接卡上使用,即socket370 to socket 370 to slot1,比如下面這個三層疊羅漢。。

CPU轉接卡小歷史

下面這個轉接卡同樣是因為intel頻繁換接口所誕生的。那就是socket423 to socket 478轉接卡。因為一代423接口的奔騰4實在是太過垃圾,所以2代奔騰4直接更換了新的socket478接口。這讓買了socket423 cpu的玩家叫苦不迭,因為不用478接口的主板的話,就只能使用坑爹rambus RAM。這個轉接卡正是為了這些用戶而誕生的。可以讓478主板支持老的423接口的奔騰4。而423接口不到1年就慘遭淘汰。

CPU轉接卡小歷史

前面說到了圖拉丁,雖然intel因為奔騰4的原因砍掉了圖拉丁在桌面的佈局,令無數玩家心生遺憾,但是由圖拉丁誕生而來的奔騰M則讓DIY玩家看到了新的曙光。但是奔騰M的接口是sokcet479,和桌面的478並不兼容。這時候,以ASUS為首的眾多廠商推出了可以讓奔騰M轉接到桌面的478主板上的轉接卡。在轉接之後,你甚至還可以進行超頻。要知道1.6GHz的奔騰M性能是可以超越2.5GHz的奔騰4的,轉接後的奔騰M橫掃各大排行榜,可見其實力。

CPU轉接卡小歷史

CPU轉接卡小歷史

但是即便是在奔騰4的時代,桌面級同樣存在兩個接口。一個是478,另一個就是我們所熟知的LGA775。那買了LGA775主板的用戶就必須捨棄老舊的478針腳CPU?當然不是。因為我們有socket478 to LGA775轉接卡,通過搭配特別定製的散熱器,可以讓新的LGA775繼續用老的478處理器。

CPU轉接卡小歷史

說了這麼多牙膏廠的轉接卡,你以為對面農企就沒了?當然不是。早期農企換接口的頻率可不比intel少多少。就說K8處理器,就有socket754,socket939 socket AM2等等。當然,轉接卡的作用不僅僅可以用來支持原本不支持的CPU,還可以拿來破解CPU。比如這一款PL-AXP轉接卡,只需要套在socket 462接口的AMD K7處理器底部,就可以破解K7處理器的倍頻調節。

CPU轉接卡小歷史

而早期的主板廠商還有各種五花八門的設計,比如雙插槽設計。有的主板可以同時支持slot1與socket 370處理器,或者478與LGA775處理器。AMD方面還有同時支持socket 754與939的雙插槽主板。但是要注意的是,這些主板雖然有兩個插槽,但是隻能支持1個CPU。不同於服務器主板。比如下圖就是來自妖板之王華擎的K8 Combo-Z。

CPU轉接卡小歷史

但是你以為僅僅是雙插槽就算結束了?華擎甚至在主板上做出了類似以前CPU的slot插槽,雖然主板默認僅僅支持socket462的AMD K7處理器,但是隻要購買華擎提供的升級卡,就可以插在這個插槽上,實現支持754甚至939針的AMD K8處理器,而更過分的廠商甚至可以利用這個設計讓775處理器和939處理器支持在同一主板上。比如下面精英的PF88 Hybird就是這麼一款產品,而且它還支持I/A兩家那個時期的移動CPU。

CPU轉接卡小歷史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電腦越來越廉價,轉接卡似乎已經淡出了我們的視線。但是折騰的心並不會隨著DIY的萎靡而停息。圖吧基佬的LGA775-LGA771轉接卡可以說是轉接卡最後的絕唱了。準確說它並不是轉接卡,而是一個“護舒寶”,通過一小塊特製的電路板粘在CPU背部實現對CPU的硬改。而這個玩法在短接觸點破解倍頻的時候早就用膩了。不過現在LGA771的CPU早就已經有專門的修改生產線,不再需要“護舒寶”了

CPU轉接卡小歷史

轉接卡曾經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的樂趣,它承載了一代DIY玩家的記憶。給DIY帶來了無限的可能,雖然現在CPU轉接卡早就已經淡出了歷史的舞臺,但是它帶來的感動卻永遠存在於老一輩的DIY玩家心裡。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在下面留言,

或者關注電腦吧評測室頭條號,自媒體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