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為什麼期貨交易虧錢的又是你?

為什麼期貨交易虧錢的又是你?

【要想不虧錢,唯有贏得多】

贏得多有兩種:一種是像劉邦那種,雖然輸的次數多,但是一局贏的特別多,還有一種是贏的次數也多,偶爾輸並且輸的也不多,但最終的結果依然是贏的。這裡面涉及到重要的一點就是交易上的勝率和盈虧比。

做任何交易,想要達到的目標都一直一個:獲利。那麼如何獲利呢?一般有兩個進修方向:

1.不斷提高交易的勝率;2.不斷擴大自己的盈虧比;

為什麼期貨交易虧錢的又是你?

【勝率】

勝率=獲勝場次÷ 總交易場次x100%

關於勝率,相信大家都毫無疑問,我希望我的每一次的交易都可以獲利,在盈虧比為1:1的條件下,當我的勝率越高時,我最終的結果自然是我獲得越多的利益。那麼在交易中,勝率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嗎?NO,還有一個東西,盈虧比的存在。期貨交易中每一次盈虧的錢永遠都是變化的,可能我這一次贏了50點,下一次贏了60點,再下一次輸了100點。所以勝率高不一定能能最終獲利。

【盈虧比】

什麼是盈虧比?盈虧比 = 贏的平均金額 / 輸的平均金額。

我們舉個例子:(不考慮交易成本)‍

假設某期貨交易者一年的交易記錄如下:

總次數 305

贏的所有次數 91.5 次 (有一次是不贏不虧)

輸的所有次數 213.5 次

贏的平均金額 35 (贏 =勝 輸=虧)

輸的平均金額 8.15

總盈虧 = 贏的所有次數 * 贏的平均金額 - 輸的所有次數 * 輸的平均金額= 91.5 * 35 - 213.5 * 8.15 = 1460

勝率比 = 贏的所有次數 / 總次數 * 100% = 91.5/305 * 100 % = 30 %

盈虧比 = 平均贏的金額 / 平均虧損的金額 = 35 / 8.15 = 4.3

明顯可以看到的東西是,該交易者的勝率只有30%,但由於盈虧比大,他的總盈虧依然是獲利的。‍

我們再看另外一個例子:

總次數不變,贏得次數和輸的次數對調,贏得平均金額和輸的平均金額對調。

總次數 305

贏的所有次數 213.5次

輸的所有次數 91.5 次

贏的平均金額 8.15 (贏 =勝 輸=虧)

輸的平均金額 35

總盈虧 = 贏的所有次數 * 贏的平均金額 - 輸的所有次數 * 輸的平均金額=213.5 * 8.15 - 91.5 * 35 =- 1460

勝率比 = 贏的所有次數 / 總次數 * 100% = 213.5/305 * 100 % = 70 %

盈虧比 = 平均贏的金額 / 平均虧損的金額 = 8.15 /35= 0.23

可以看出的是,即使勝率高達70%,如果盈虧比比較低的話,那麼你最終結果還是虧損的。

【贏需要怎樣的盈虧比和勝率】

那麼我們想要獲利,需要什麼樣的勝率和盈虧比呢?勝率比高,可以盈虧比略低於1,但不能太低還是能贏。盈虧比高,可以勝率比略低於50 但不能太低 還是能贏。當然,還有究極目標,就是贏的平均金額大於等於輸的平均金額,並且,贏的次數大於等於輸的次數。

【為什麼現實交易中,為什麼要重視盈虧比?】

在現實的交易中,勝率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我們會越來越看重盈虧比,為什麼會這樣?投資者每交易一筆單子,就會被扣除一筆交易手續費。從投擲骰子角度來說,即使贏利概率在50%,每10次交易裡面有5次是盈利,5次交易是虧損的,盈虧比是1:1的話,週而復始的交易下去,投資資金始終是處在一個遞減負和的遊戲之中。交易的次數越多資金的損耗就越快。

在變化無常的金融市場裡面要想立於不敗之地,首先要在兩個方面多花精力勤於練習:一個是要提高盈利概率;其次就是要找到合適的盈虧比。一般情況下,投資者普遍認為將盈利/虧損比例設置在 2:1 或 3:1 是比較合理的選擇。如果將應盈利/虧損比例設定為 2:1(例如為盈利 50 點,虧損 25 點),那麼意味著每筆盈利可以承受 2 次虧損(每次盈利 50 點,可承受兩次 25 的虧損)。這種情況下,只要勝率能保持在 33%,即平均每 3 筆交易中能盈利 1 筆,就能做到長期保本;如果勝率能夠提升到 33%之上,就能實現長期盈利。當然,盈虧比是滯後指標,等你做了很多交易以後,你統計了自己的盈虧比大概是多少。這時你才會知道自己盈虧比大概是多少。所以我們入場,很難以盈虧比來指導。你能賺多少,是市場給的,不是你算出來的。如果強制性設置盈虧比,很可能盈利變虧損,也可能踏空行情。

【TIPS】

1:請及時止損將風險控制在小的範圍之內

2:請放大盈利

3:請堅持利用當下總資金的固定百分比(如3%~5%)來控制虧損

4:請堅持利用當下總資金的固定百分比(如9%)來獲取可觀的盈利,具體盈虧比因人而異。‍

為什麼期貨交易虧錢的又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