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廈大副院長博士論文涉抄襲碩士生畢業論文,為何抄襲學生論文事件屢見不鮮?

餘建陶


蔡建春,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現任院長,通過論文剽竊獲得廈門大學理學博士學位,他目前繼續擔任:1、廈門大學教授2、廈門大學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3、廈門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4、廈門大學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蔡建春通過直接將別人的碩士學位論文拿來作自已的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獲得理學博士學位(非醫學)。新絲語認為:廈門大學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於學術不端的規定(40號令)嚴肅處理,取消博士學位,仍然讓其擔任廈門大學醫學方面的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醫學院副院長,作為學科帶頭人參加廈門大學醫學博士點新一輪申報,必將進一步影響廈門大學的聲譽。

空空覺得當下的論文抄襲現象十分嚴重,空空想就此簡單跟大家聊聊。

一個博士生,辛苦這麼多年,為什麼在最後時刻出現這種岔子,是真的能力不夠嗎?當然不可能。那為什麼還要抄襲論文呢?深思,恐怕一切源於人固有的惰性和僥倖心理。因為懶於去思考,懶於去原創,所以選擇抄襲,並且心存著不被發現的僥倖。可是作為一個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苦讀多年怎麼還無法克服這所謂的惰性和僥倖心呢?這恐怕要問一問中國的教育制度了。
這些年,教授,學生論文抄襲的事件屢見不鮮,問題在哪裡?空空覺得是中國的教育太功利化。前幾天辯隊討論辯題,當中提到一個話題,關於創新,關於實踐。對於前人總結出來的理論,我們是否有自己通過實驗去探究的必要,是探究而不是驗證?我們自主創新出來的東西,在申請專利時發現已經被別人註冊,那我們是否算成功?空空發現辯隊的大多數人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否定的。中國教育成功的體現是什麼,是你已經創造出來的外在價值,包括金錢,名聲等,而不是無形的自我價值。這迫使大多數人渴望成功,從而無法靜心,從而會選擇一些不好的方式去獲取成功,有些人未被發現,他們暗自竊喜,有些人被發現,名利全無。
寫到這裡,想到一個人——錢鍾書。形容錢鍾書有一個很恰當的詞“寂靜”。寂靜錢鍾書,寂於名利,靜於心境。或許他是我們這些讀書人,我們國家教育者的學習榜樣。

聊文玩,找空空,關注南紅講堂頭條號,學習文玩知識!


南紅講堂


抄襲學生論文、學術造假、同行評論造假……近些年學術界不端事件不斷爆出,有些規模很大,讓人唏噓。

廈大副院長博士論文抄襲已經不是首例這類案例。幾年前,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商學院前院長孫選中,在2008年4月完成的博士學位論文《服務型政府及其行政機制研究》 總字數18萬餘,除去封皮、中英文摘要、目錄、參考文獻、致謝等,正文約16萬字,其中約6萬字與他人此前已公開發表的研究成果重合或高度相似。恰好那段時間我在協助女兒做一個課程大作業,作業佈置上第一個要求就是原文引用別人文章觀點的時候必須先得到作者的允許,還要清楚註明作者和來源,我告訴她孫選中的疑似“剽竊門”時,她十分不解地問,“美國小孩子都知道不能做的事情,為什麼中國的專家會去做,而且還會有很多專家去做?”

在中國抄襲、剽竊蔓延一直是被廣泛詬病的惡習,尤其是在學術界。近些年來,不少類似孫選中這樣的“泰斗級”人物被紛紛曝光,網上隨便一搜就能找到一大把,這其中李連生事件給我的印象最深,不是因為這位前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得主的造假嚴重程度,而是因為從2007年起西安交大有六位老教授連年對他進行舉報居然都被校方阻止了,最後還是央視《焦點訪談》曝光後才開始處理,這讓我忍不住去猜測學術造假在中國的普遍程度。

更可怕的是,這兩年中國人抄襲剽竊等學術醜聞已經走出國門、“名揚”海外了。這從英國一家學術性醫學和科學文章出版社大批撤回中國涉假論文的數量便可見一斑。就說不久前世界著名學術出版商斯普林格(Springer)一次性撤下中國學者發表的107篇論文吧,不僅創下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而且捲入這次極不光彩事件中的不乏有來自像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名校的頗有名氣的學者。如果說事件本身已足夠丟人,更丟人的是中國科協會卻出面指責斯普林格出版集團“理應對此承擔責任”,認為其“內控機制不完善、審核把關不嚴格”,導致有漏洞可鑽,不禁讓人無語,難道我們必須讓別人像防賊一樣隨時嚴密佈防才是?

而我自己的遭遇不用細說恐怕多數的讀者都已經知道了。作為一名原創作者,這些年來我被剽竊抄襲的文章無計其數,私人侵權如今已經不算什麼了,可怕的是不乏“國”字號的媒體。就說習大大訪美時我曾寫過的《揭秘習奧會上的美國特工(多圖)》的文章吧,圖片用的是一名記者好友的,結果發出來當天晚上就被環球網“國際新聞”欄目抹去作者後原文原圖作為新聞發送,很多網友粉絲紛紛向我舉報,經和對方律師交涉並在微博公開譴責之後,對方終於標上了“來自心路獨舞的博客”字樣,此時,很多媒體已經轉發了“環球網的新聞”,形成了大面積的二次盜版。同樣遭遇的還有《有圖有數據:爆買全球的中國人其實還很貧窮》(盜版後更名為“全球買買買,中國人其實窮得瑟”)、《一組數字告訴你中國房價的世界排名》、《有圖有數字:國內的養車用車費嚇壞了美國人》等等,假如你把我博客文章的題目拿來搜一搜,肯定會發現大批的侵權網站,還不說那篇至今仍在廣泛流傳的《那些到美國後徹底顛覆的概念》(又名《你瞭解的美國不是真美國》)。

這類事件為什麼會屢屢發生呢?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懲罰手段無力。以美國為例,抄襲、剽竊和學術造假輕則會被警告、降級、撤職和解約,重則會進監獄,譬如:美國伯靈頓市佛蒙特大學醫學院的副教授艾裡克·波赫爾曼(Eric Poehlman),2006年申請NIH基金時使用了虛假數據,被伯靈頓地方法庭判刑1年零1天;還有愛荷華州立大學前助理生物醫學教授韓東杓(Dong-Pyou Han)因偽造研究數據、提交不實報告獲取政府資助等觸犯了聯邦項重罪,最終獲刑57月並罰款720萬美元等。

值得欣慰的是,近幾年國內抄襲、剽竊的社會反對力度越來越大。從這個角度上看,我對現狀的改變充滿希望,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靠抄襲、剽竊、作假牟利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心路獨舞


論文抄襲肆無忌憚,學術尊嚴蕩然無存。

導師抄襲學生的論文,師弟抄襲師兄的論文,這樣的論文抄襲事件,近年來不斷上演。眾所周知,抄襲是侵佔他人的勞動成果,而熟人間抄襲,意味著抄襲者並不擔心被熟人發現抄襲,或許在抄襲者看來,只要被抄襲者不舉報,此事就不會暴露。這說明,這些學者沒有基本的學術規則意識。


學術是社會公器,而不是私人物品,簡單來說,學術論文抄襲不只是抄襲者和被抄襲者之間的事(只要被抄襲者不追究責任,抄襲者就沒有責任),更是學術界的公共事件,即便被抄襲者沒有提出舉報,要求追究抄襲者的責任,學術界也必須調查抄襲事實,根據抄襲事實追究抄襲者的責任。

從近年來曝光的同門師兄弟抄襲事件和導師抄襲學生論文事件看,都存在一個現象是,不是被抄襲者舉報,而是其他人舉報,還有被抄襲者“原諒”抄襲者。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即學術研究利益化,涉事各方都沒有學術尊嚴的意識,只是考慮怎樣各取所需得到該得的學術利益,諸如成功獲得學位。只有從利益角度才能解釋為何同門師弟抄襲師兄的論文,導師會“沒有發現”,以及導師抄襲弟子的論文,弟子也“一點不知道”。

要維護學術尊嚴,就必須從社會公器角度,嚴厲治理當前的學術利益共同體現象。尤其是對學術不端,必須按照學術規則,由獨立的學術機構,啟動調查,並根據調查結果,嚴肅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熊丙奇看教育


學術造假、論文抄襲已經是國內學術界的一個痼疾,目前還沒有根治的藥方。

前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得主李連生曾經造假被披露;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長肖傳國用會議摘要冒充論文;東北財經大學袁新抄襲南京財經大學研究生曾康寧的碩士學位論文……多如牛毛不可勝數。

在諸多學術抄襲或者學術造假被披露出來後,那些想抄襲、愛造假的人,受到一定的抑制。但要知道,國內的學者江湖地位,不但是靠論文來評定,還包括領導的認可,然後才能有各種職稱提升、享受的各種待遇進步等。而不少偽學術人士,忙於社交,樂於巴結,勤於跑部,哪有精力、精神、精氣去搞學術研究?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要想增加自己的學術成就,只能依靠各種姿勢的抄襲、造假。而抄襲名人名家的作品,容易受到人們的識別,那麼抄襲學生論文,就是一個非常可靠的新途徑。

因為學生在專業上處於學習狀態;在社會知名度上,聲名不顯;在論文被引用上,數量稀少;在社會關係上,比較薄弱。這樣抄襲學生論文,就不容易被發現,即使學生知道了,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引導;同事知道了,大家混一個圈子的,怎麼好意思曝光?所以抄襲學生論文屬於低風險、高收益的新路徑。

要想根治學術造假、根治論文抄襲,就要“重症用重藥”,所謂的亂世重典就是這麼個意思。比如發現學術造假,不但要給予取消各種待遇,還要加強媒體曝光,給予重金處罰,甚至最好能夠引入刑法範疇,給予學術造假、論文抄襲予以沉重打擊。

學術造假帶來嚴重後果,給沉迷於學術研究的專家、學者,帶來巨大傷害,他們阻礙了國家發展,阻擋了社會進步,阻攔了科學突破,應該給予強烈的處罰。

學術造假、論文抄襲等,不外乎為了更高的知名度、更好的職業平臺、更多的經濟收入、更顯赫的社會地位等,當處罰的力度,超過學術造假、論文抄襲的收益,對學術造假、論文抄襲就有很強的威懾力。估計沒幾個玩學術的人,願意面對海量的媒體曝光、沉重的經濟處罰、嚴肅的刑法追究。


波士財經


首先,廈大副院長自身道德和誠信的缺失固然是造成論文抄襲的主要原因。實際上,他涉嫌抄襲的論文中,我們也是能看到作者本人簽字的類似於原創聲明的保證書。只是現在看起來,真的有些自欺欺人了。

二是時下一些高校學風不嚴己呈現嚴峻形勢。大家只是上網看看那些涉嫌抄襲的論文,真是花樣百出:有的結構類似,有的立意相同,有的除了致謝外,其他部分幾乎全部照搬,有的則明目張膽,後記也一併抄去,唯一的區別就是最後感謝的導師名字不同。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被曝光的論文“抄襲痕跡”都非常明顯,而那些相對隱蔽的抄襲論文還乖乖躺在高校的檔案館裡,無人問津。廈大這些被偶然發現的抄襲案例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三是有查重機制,但是查重工作流於形式。為了避免出現論文抄襲,高校也祭出殺手鐧,對論文進行“查重”檢測——在你參與答辯前,把你的論文與網上公開的其他學術作品進行比對,如果重合率超過一定比例,則論文被打回修改。一般來說,重合率在60%以上的論文會被斃掉,30%—60%的需要學校進一步檢查,低於30%方可過關,有的學校甚至要求低於10%。原本有如此嚴苛的“查重”機器,竟然還會出現大面積的抄襲現象,只能證明查重工作人員實在是“心不在馬”了。

四是眾多論文抄襲案,事發後處置從嚴從快,但是在預防抄襲等基礎工作上卻是基礎不牢。不少高校遇到類似事件,高校機構快速的反應和果斷的處理讓人印象深刻:組織調查,確定事實後,對涉事人員的學位予以撤銷,並提出進一步措施。但是對學位論文進行最後的檢查和篩選本來就是高校應負的責任,不在事前做好防範工作,“擦屁股”的姿勢再好看也無濟於事。


所以還是要正視上面四個成因,從源頭上想辦法,出對策,才能有效防患類似事件的發生。


亞北農產品


這個事情不太說得清楚,每個個案的實際情況可能都非常複雜。但從媒體報道和公眾認知的角度看,論文抄襲已成為學術界很嚴重的問題。一方面,對論文抄襲存在著不能容忍的社會輿論環境;另一發面,論文抄襲、論文買賣則是比較氾濫的存在。這就是當下的一個現實。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有主客觀因素。客觀上,科研評價、學位制度、社會環境等方面存在一些漏洞。主觀上,抄襲者肯定存在偷懶、投機、自私的心理,都想不勞而獲、“走捷徑”。

導師和學生之間的論文寫作和署名問題也比較複雜。導師指導碩士生撰寫論文,導師投入很多心力。從選題到框架,從內容到形式,有些碩士論文導師的功勞很大。有些碩士論文本身就是導師課題的一部分。所有這些都可能會造成一些模糊。當然,這些都不能作為“抄襲”的藉口。

博士論文的原創要求很高,有些高校博士論文要查重,連引用自己發表的論文都有限制。如果未加說明就大篇幅使用學生論文肯定是不妥的。

論文抄襲問題嚴重,從根子上說,還是要加強知識產權教育,每個人都需要提高知識產權意識。這種意識是要從娃娃抓起的。到了大學,從平時的作業、到考試作品、到學年學位論文,都需要注意這個問題。現在的學生做作業,很多是從網上下載的,畢業論文的不當引用也非常多。所有這些都可能會為後面的學術不規範埋下種子。

當然,如何讓“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轉變為“不想抄、不願抄、不敢抄”,從制度上解決問題是關鍵。


祥哥教研室


  最近廈門大學一位副院長的博士論文被扒出,涉嫌抄襲學生論文,“連致謝也抄”,讓看客們大跌眼鏡。

  

  仔細一看,這類事情被爆出的還不少呢,“連致謝都一樣”也不是第一次了。

  

  在知網上可以看到,山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2004屆碩士畢業生王清春的《二月河及其帝王歷史小說》(以下簡稱“王清春論文”)和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李宏的《二月河及其帝王歷史小說》(以下簡稱“李宏論文”),兩篇論文題目、中文摘要、關鍵詞、引言(前言)、正文、參考文獻均近乎完全一致,英文摘要中的一處拼寫錯誤也相同。在論述文章主旨的中文摘要部分,兩篇論文的文字內容同樣雷同,均分為五段,概括全文內容,從二月河創作背景分析起,點出其作品特點,指出其大眾化、平民化的特色導致作品的優勢和不足。兩篇論文的最大區別只在於後記部分。

  

  實際上,你只要手抖翻一翻,這種雙胞胎似的論文,還真是比比皆是呢。

  

  

  

  

  

  

  這時又有群眾來爆料啦!

  

  原來學術圈,真的是個圈啊……

  寫論文這事兒上,直接從知網抄的,都是沒錢的

  論文對於每一個大學生,特別是碩博研究生來說,是非常重要,這是個人學術研究能力的集中體現。正因為如此,論文也就成了考核一個人能否順利畢業、保研、拿獎學金的重要標準。

  所以,據學生們反映,其實直接抄別人論文的還只是屬於比較初級的“混畢業”心態。想要拿到論文,又不能不想自己寫的話,還可以啟動“論文經濟”。

  

  

  從某寶到度娘,只要輸入論文發表,就沒有你想不到的服務:有的包發、有的包寫包發包翻譯,就看你願出多少錢了。

  “包發500塊一面,包寫包發請命題,一般1000元左右。”在旺旺聊天中,論文賣房大方談著價。

  芹芹是武漢某高校的一名大三學生,她告訴破土,為了保研,她已經找代發公司發了2篇文章,花了1300多元錢了。

  “我不想這樣發文章的,其實自己都還不會寫論文,論文裡有一大部分都是東抄西抄的。但是現在保研評分裡,論文發表佔了很重要一部分,我成績不差,可很多同學都發了論文了,我只能硬著頭皮去發論文。我發的都是最便宜的,普通期刊的,如果想進SSCI,還要再加錢,當然,加分比例也不一樣。”芹芹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她說,她發的論文已經不算多了,她的同學,發5篇10篇的都有。“都是本科生,拿來這麼高的水平呀,好多都是很水的找代發的,有的其實都不是自己寫的。”芹芹說。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受訪者曾做過代發代寫論文代理,問及她怎麼能寫出這麼多論文,她表示:“哪有這麼多可以寫的,基本上就是國內國外論文一大抄。抄國內的比較容易被發現,我們就經常去抄點國外的。”“我們的工資都是按提成,一般一個月下來,5000-10000的收入基本上是可以的。”她說。

  其實最後,知網上千千萬萬的文章,不過就是幾個模板不斷的排列組合……

  不得不讀的研:沒靈感的論文只能抄

  本科生抄論文是為了保研,碩士生抄論文是為了畢業,在職研究生抄論文是為了拿證……原來都是為了個文憑。

  文憑到底有多重要?

  按理來說,研究生提高的是學術研究水平,但實際上用工要求似乎不僅僅如此……

  

  

  

  

  如今,在一年又一年的“最難畢業季”中,面對大批大批的找工青年,各個工作單位提出越來越苛刻、嚴格,甚至無厘頭與工作無關的要求來進行篩人。“碩士學歷以上”莫名入選,讀個研變得越來越重要。

  但同時,近幾年來,各高校逐漸提高了招收保送生的比例,使得考研承受更大壓力。

  

  

  

  

  

  這樣的壓力之下,沒錢出國讀研,又能支撐一部分資金的中產家庭孩子,就會想著怎麼以報送的方式進入高校讀研,“論文經濟”隨之出現也不意外。

  進入高校時抄著抄著走進,出來的時候抄著抄著畢業,一切都這麼自然。

  可以抄著過的論文,一般都雞肋

  奇怪的是,最近爆出的幾起論文抄襲事件,都好幾年前的論文,又被網友從知乎中扒出。觀眾忍不住要問:當年怎麼就沒發現?是有多糊弄。

  因此,有人提出,每個學校的研究生論文都要進行嚴格查重。

  然而……這種過於強硬的手段也引起了不同意見。

  

  查重且不熟在技術上還要再進一步細化,而其本身也是個被動手段——每位學生畢業都會有無數的“抄寫技巧”初心,讓你抄了都不留下痕跡。

  不過,反過來說,論文雖然重要,但也不是評判一個人科研能力的唯一標準。那麼多篇抄著就能通過的論文,明顯地不符合個人喜好的研究,是怎麼通過的呢?抄著都能過,是不是在學生的心裡,這個事兒一點都不重要呢?

  在詢問的過程中,問及研究生如何看待畢業論文,很多人的反應是:當然要寫,因為寫了才能畢業,畢業才能拿到證。論文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或者是拿到文憑找到好工作的踏腳石,又怎麼會得到重視呢?

  如今,對人才多元化的要求越來越多,找工作絕不僅僅是科研水平的要求,但對研究生的考核,卻僅僅是學術能力,這使得想要去參加工作而不是繼續科研的研究生們覺得:這個論文真雞肋。那麼為什麼還值得我花精力好好寫呢?

  當文憑與找工作關聯,論文與文憑關聯,論文就自然變得不重要的,甚至工具化。

  這些年來,知識分子本身樹立起一個高貴典雅的形象,學歷高成為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也是一個增加工資和就業機會的事情,市場的運作使得論文變成了雞肋,那麼是不是,連這種單純高學歷的追求都是個雞肋呢?

  如果不只重視學歷,而重視學生全方位的多元教育呢?是不是一紙論文就不那麼重要了,或者,真正對此感興趣的人才會用心雕琢,不至於使其成為雞肋?那麼這是怎樣的一種培養方式?

  

  文革期間,工農兵學員進入清華大學。學農學工掀起熱潮,大家重視的不僅僅是科研水平,或者一紙論文,而是綜合勞動能力。

 


土逗公社


說得好聽一點,是“抄襲”,說得難聽一點,是“剽竊”,但絕不能說成是“借鑑”,因為世上沒有這樣的“借鑑”。

在搜索引擎輸入“教授涉嫌抄襲”幾個字,一串大學和教授名字躍然而出,其中有些還是知名大學,有些人還是知名學者教授。其實我挺“佩服”廈門大學醫學院的這位副院長的,竟然剽竊自己學生的論文,這怎麼下得了手?這得有多大膽?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這位副院長的論文與兩名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內容大面積重合,甚至連致謝部分也一致。就算抄襲別人的論文,也要有點技術含量吧,要用點心吧,現在這是“掠奪”別人的勞動成果了。

再說現在是什麼時代?信息時代。如果十幾年前在網絡信息還不發達的時候,你抄襲別人的文章,可能要幾個月幾年甚至幾十年後才會被發現,但終究會被發現。而現在,只要在搜索引擎上輸入任何一篇文章的關鍵字,所有抄襲剽竊之舉皆無所遁形。莫伸手,伸手必備捉,這句話真的包含著很多人生哲理。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大學,肩負的不僅僅是教書的責任,更肩負著社會行為道德典範的責任。教授,要有大家風範,何謂大家風範,就是要學識淵博,心襟坦蕩,要有自己的觀點成果,要靜下心來育人,靜下心來搞學問。我們的大學有不少低調有實力,靜心搞學問,備受敬重的大學教授學者,為國家和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多向他們學習。

身不正,何以教育學生,何以引領學術風氣。每出現一次大學教授剽竊論文,剽竊別人研究成果的事情,這所大學的名譽必然受損,而名譽,是大學的根基。所以大學不僅要管好大學生,還要管好大學教授。


途蟲的百味人生


當官會太多,太忙,還要帶學生搞研究這可能嗎,人又不是蜘蛛俠、不是變形金剛,真有什麼都有精力幹而且能幹好的人嗎?要想當官就好好一心一意當官,想當教授搞研究帶學生就好好的當教授做研究再不做誤人子弟的事。


孤行者39405521


對於普通人來說,即便碩士或者博士論文涉嫌抄襲,一般也是無人關注的,很多論文是躺在數據庫裡睡大覺,基本沒人會看到。學術界中爆出來的論文抄襲事件多半是因為利益攸關所致。對於一些學者或官員人,當有一定名氣,才會報出論文抄襲事件。其實為杜絕抄襲,論文答辯前會有進行查重,但機器的查重畢竟還是太機械化。當前,很多高校的碩士或博士論文,質量參差不齊,甚至某些權勢者,讀書期間課都不會去上,論文更是導師安排有人代筆,導師自然也是以項目、人脈等利益為驅使。推測該次事件肯定是導師與學生因某些事件不和,學生舉報所致。但話又說過來了,讀書期間學生的成果從某方面來說也是導師指導的結晶。對於中國高等教育制度來說,即便是制度的管制與完善也難以根本杜絕論文抄襲等學術精神的淪喪,竊以為,高校應少些政治管制,多些學術精神,由此方可真正實現教育與學術的魅力之所在,也能從根本杜絕各類學術造假與抄襲等不良現象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