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河北石家庄乡下的“小炉匠”如今绝迹了,你还记得他们吗?

小炉匠大号叫兰小双,是河北石家庄赵县人,打了一辈子光棍。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锔盆锔碗、箍戮锅,外加修理锁子配钥匙。二是推牌九,而且逢赌必输。

河北石家庄乡下的“小炉匠”如今绝迹了,你还记得他们吗?

村里人把他的事编成了顺口溜:“叮叮当,叮叮当,白天挣,黑价光,起名就叫锅老双。”村童们对朗朗上口的歌谣,自然大感兴趣,个个记得牢牢的。大老远只要扫见他的影儿,便一齐呐喊:“叮叮当,叮叮当……”。兰小双故意把肩上的担子猛一撂,装作追赶的样子,村童顿作鸟兽散。兰小双笑得前仰后合。

河北石家庄乡下的“小炉匠”如今绝迹了,你还记得他们吗?

兰小双个头不高,烧饼脑袋,撅撅嘴,唇上两绺黄胡须俏皮地撇向两侧嘴角。他经常是对襟袄,没有钮扣,麻绳一绑便上街,似裂了缝的大缸只锔了一个锔。

河北石家庄乡下的“小炉匠”如今绝迹了,你还记得他们吗?

谁也说不清楚兰小双这门儿小炉匠的手艺是跟谁学的,只知道他年轻时便挑着担子走四方。兰小双的担子,两头是柜橱,放置锔盆锯碗以及修锁工具,钳子、锤子、砧子、钻头、钻弓、锔子等一应俱全。担子一头儿,竖着一根木棍,挂着一串串形形色色的开锁钥匙,此系买卖人的幌子。担子是枣木的,早已磨得溜光的,像包了浆的红木家具,昭示着主人与它相伴的年头。兰小双因担子挑得久了,就像身上的一件组件。他右肩累了,脑袋一拧担子自动换到左肩上,左肩累了,脑袋反向一拧又回到右肩上,一双手也不闲着,干什么,划火柴抽烟!看他挑担那可是种享受。兰小双无论到哪个村,一般都对到中午,中午村里人多。进了村,他一定得找有大树的十字街口,在树下扎摊。只要咧着嗓子一喊:“锔盆扒碗箍戮锅喽——”“修门锁配钥匙喽——”“修飞机焊大炮喽——”


河北石家庄乡下的“小炉匠”如今绝迹了,你还记得他们吗?

喊这么几嗓,家家户户的大门便吱咛咣当地开了,人们便提着抱着该修的瓶瓶罐罐、瓢瓢碗碗从四面围拢上来。兰小双见人越聚越多,先逗会儿嘴:“里三层,外三层,看不见的打能能。”一边逗着嘴,早将赵家的海碗,钱家的瓦盆,孙家的水缸,李家的铁皮锁等活儿接到了手。干活时,他往腿上铺块布,将缸的裂纹处用刷子刷净,仔细对好,用膝盖夹住,取来钻,左手拿钻,右手握弓,一推一拉,开始在裂缝的边缘两侧对称打眼,再将锔钉用小锤敲进去钉死,最后从一个油布包里弄一点白灰腻子抹平裂缝。每天总有块儿八角的活钱入账。


河北石家庄乡下的“小炉匠”如今绝迹了,你还记得他们吗?

兰小双的村子叫六市庄,村里有二、七大集。集市甚大,有牲口市、粮食市、棉花市、蔬菜市、日用杂货市等,据说六市庄的村名就是这么来的。可是兰小双从不赶本村儿的集。为什么?村里的谁家有活儿,都送到他家,晚上干。他对于乡亲送来的活儿有的免费,有的只收个本钱,所以大家都乐意找他修补。由于人缘好,又是可怜他是光棍,农村历次运动都没有人为难他。兰小双不赶家门口的集,腾出工夫走乡串村。围方的北轮城、安王村、贾店、阳台等几个村子,没有他不到的。时兴独轮车后,兰小双不再挑担子,买了架蚂蚱车推起车,这可比挑担轻快多了,越有人看,他脚下便似生了风,那屁股扭得越欢实。刚一入村口便开始喊:“锔盆扒碗箍戮锅喽——”“修门锁配钥匙喽——”“修飞机焊大炮喽——”

河北石家庄乡下的“小炉匠”如今绝迹了,你还记得他们吗?

一直喊到十字街口大树下。有几个孩子挤了进来:“锔盆扒碗的,锔不锔屁股?”“锔!”兰小双假装生气放下了手里的活儿。几个孩子一看,害怕了,捂着屁股跑远。

有一天,贾店村一家修配厂的锅炉开裂,结果,兰小双用锔盆锔碗箍戮锅的办法,给锅炉打了一溜大锔子。厂长打算把心灵手巧的兰小双要到厂里上班。兰小双烧说什么也不肯挣现成钱。

河北石家庄乡下的“小炉匠”如今绝迹了,你还记得他们吗?

兰小双干了一辈子按说应该积攒不少钱,可惜他嗜赌如命,每天挣得钱弄不光不睡,完完全全输在了推牌九上。兰小双到死都没弄明白,他也熟知32张牌里什么“天地人鹅长短杂”,为什么只有他逢赌必输呢?其实,他没输在运气上,而是输在赌徒设好的圈套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