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智菱物聯:萬物互聯的行業物聯網,如何解決海量接入帶來的問題?

創業的第一要素就是有價值。

智菱物聯:萬物互聯的行業物聯網,如何解決海量接入帶來的問題?

記者:王珺/主編:張浩

深度報道/共4242字/閱讀8分鐘

項目名稱:智菱物聯

主營業務:環境監測物聯網開發商

融資情況:2016年7月獲得鼎鋒明道200萬元天使投資,2017年11月獲得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千萬級Pre-A輪融資

關鍵詞:創新通用網絡採集終端NAT、基於邊緣計算物聯網架構的通用網絡感知系統NAS、邊緣計算+雲計算物聯網架構

受訪人:智菱物聯創始人&董事長 黃輝

一句話提煉:以感知為核心的端到端物聯網感知系統解決方案和數據運營服務提供商,面向行業物聯網市場,提供從傳感、採集、傳輸、匯聚到應用的軟硬件產品與大數據服務。

1、被投資人堵在賓館

有些人或許還記得,此前,智能硬件市場長時期保持靜默狀態,直到2014年國內爆發了一波智能硬件泡沫。『好像只要是能夠上網的設備,做什麼產品都有人投資。』

也是在這一年,負責華為物聯網業務的黃輝在一場全球網絡大會上演講,結束之後被兩個投資人堵在了賓館裡,說給他一千萬天使投資,讓他去創業。

『一個坐在我床上,一個在沙發上,我就蹲在窗臺上抽菸。』

『創業做什麼呢?』

『就幹你現在做得事情,智能硬件啊。』

『智能硬件到底有什麼用?』

黃輝特別在意價值這件事情,在他看來,任何商業行為都是以價值為核心導向。他之前給國內海爾做過幾款所謂的智能硬件產品,比如智能插座。『智能生活從插座開始,遠在地球的另一端就可以開關你家的插座、空調,在遠處就可以關注家人的健康。你覺得有價值嗎?自己在家裡不會開,要你幫忙,有病啊真的是有病啊。』

智能傢俱發展到現在,沒有一個值得大家尊敬的巨頭或者是獨角獸企業。大部分都還停留在做家裝或者精品樓盤的前裝,為的僅僅是配合房地產公司提高房價而已。『當然這也是價值,但這種價值為的不是每一個家庭。我之前為了測試也將自己做的智能家居產品拿回家用過,測試是沒什麼問題,關鍵是實在是沒什麼用,我又放回公司了。』

基於這一原因,黃輝當時就拒絕了這兩位投資人的提議。

『弄到一兩點鐘,不同意還不讓睡覺。最後請我吃了一頓夜宵結束。』

直到2016年,隨著我國智慧城市、智慧農業、智慧環保等一系列國家戰略投入的推進,物聯網感知監測行業將成為最具前景的新興行業之一。於是,黃輝覺得,這就是自己一直等待的時機。

『我很幸運的是,16年準備出來創業的時候,還是14年那幾個堵我的給我投資的第一筆錢。』

在他剛剛準備成立智菱物聯的第一個星期,甚至辦公地點都沒有確定的實話,公司賬上就有了200萬現金。

智菱物聯:萬物互聯的行業物聯網,如何解決海量接入帶來的問題?

智菱物聯創始人 黃輝

2、物聯網需要趨勢數據海量部署,但海量接入一定會產生問題

在黃輝看來,互聯網、物聯網、智能製造都屬於信息化範疇:把事件變成信息傳遞出去,然後獲得相應的反饋。他將信息化分為三個層次:信息化1.0,典型表現是電子政務和政府信息化,例如醫療信息化,城市一卡通,房管大數據,房地產大數據。

信息化2.0則新增了視頻和GIS地理信息系統,首先應用是安防和交通,到現在逐步應用到銀行、學校、醫院等。

信息化3.0實現了關注的業務信息的自動化的獲取,實現業務區域範圍內所有的物聯傳感海量數據的自動獲取,因此可以形成趨勢判斷,做預案等級劃分。雖然改變很小,但帶來的價值是前面無法比擬的。

以交通為例,大到城市交通規劃,比如春節哪幾條高速公路擁堵情況,遷徙路線變化,新地產項目人流聚集情況,小到紅燈該開多少秒——這每一秒都是數據帶來的信息。

智菱物聯:萬物互聯的行業物聯網,如何解決海量接入帶來的問題?

物聯網即萬物互聯,其實是互聯網概念的延伸:在互聯網通道基礎上,增加視覺、溫度、溼度、光照等等接入對象。在兩個層面發生變化,一是物聯網絡需要進一步向下向偏僻處延伸,二是將傳感信息接入網絡平臺需要海量採集設備,設備實現不難,重要的是控制成本以保證足夠數量。

因此,需要解決的問題實際上有兩個:一是設備本身需要低成本、低功耗,強適應能力。二是能夠解決海量接入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黃輝認為,任何東西到一定數量級都會出現問題,物聯網的海量接入也不例外,由此產生的問題稱為CROSS挑戰,包括網絡機制、行業碎片(不同場景、人群、應用人群帶來物聯網的碎片化)、本地邏輯、數據安全和版圖多元化。

比如百億數量級的互聯網有TCP/IP等協議,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數量級在千億以上,所以物聯網需要一套物聯網專屬協議,以應對海量接入和併發訪問。

海量數據會帶來安全問題,那麼就會產生一種悖論:採集終端要便宜、低功耗;另一方面還要承擔本地邏輯,消耗大量資源。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去做安全機制無疑非常困難,需要整個網絡協調起來,『不是能跑一套安全系統或者360殺毒系統就能解決的。』

物聯網需要趨勢數據海量部署,但海量接入一定會產生問題。因此,黃輝表示,做一套物聯網東西實際上非常複雜。

行業有可為,也需要有人為。

3、中心化運營網絡+邊緣化計算物聯網架構

1995年,黃輝進入華中科技大學學習,電氣自動化碩士畢業以後,他做了智慧電網、平安城市業務,並在30歲出頭就擔任安防研究院副院長。之後在華為物聯網團隊工作,帶領團隊開發完成墨爾本智慧大學、南非智能熱水器、西班牙及捷克智慧路燈、新加坡智慧星城等新型城市物聯網項目。在這些項目中,他們實現完成同一網絡下幾萬次甚至是幾百萬次併發訪問,解決了海量物聯的問題。

2016年5月出來創業後,團隊在將之前在國外做的案例和出現的問題總結,『在不侵犯之前公司知識產權的情況下,運用萬物互聯邏輯,重構設計一套物聯網平臺,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具有更強大的中心化運維能力的物聯網通訊機制,這是我能夠做到的。』

2017年9月智菱物聯推出基於邊緣計算物聯網架構的通用網絡感知系統NAS(Network Awareness System),涵蓋豐富網絡通訊管道,強大NAS通訊協議,NAT採集終端海量的傳感器接入能力和基於邊緣計算的物聯網系統,創新了物聯網接口、數據、協議融合技術,獲得國家專利7項,為物聯網感知系統落地提供了一套實用化解決方案。

智菱物聯:萬物互聯的行業物聯網,如何解決海量接入帶來的問題?

NAS通用網絡感知系統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其邊緣計算+雲計算物聯網架構。

對於以前墨爾本的項目或者其他採集終端,要採集光照、溫度信息,就需要將這兩種傳感器設計入通訊設備內部,那麼這個設備只能成為溫度和光照採集終端,並且直接向運維中心發出信息。缺點顯而易見,不僅不科學,加大傳輸成本,而且容易被當地運營商捆綁——不少國家要求使用當地傳感器,那麼就需要將設備開膛破肚,更換本地傳感器,重新做准入。

首先,智菱物聯創新通用網絡採集終端NAT,將傳感器和通訊設備結耦,預先完成各行業傳感器接入並不斷擴充傳感器庫,『把接觸到的常用傳感器全部建庫遍歷之後公開,就相當於建立了一個沒有標準的標準。並且現場不需要工作,在後臺完成配置。於是,設備購買傳感器就可在歐盟所有國家銷售,減少了設備成本、溝通成本,提高了安全係數和穩定性。

他們將這類採集終端成為『神經元』,具有接口融合、數據與協議融合、智能化遠程運維,可編程、計算與存儲、實戰化部署能力。有了神經元就可以實現邊緣計算——將計算、網絡、存儲能力從雲端延伸到物聯網網絡邊緣,實現『業務應用在邊緣,管理在雲端』的模式,通過機器學習的方式在雲端訓練好的模型,推送到邊緣,在本地決策。

智菱物聯:萬物互聯的行業物聯網,如何解決海量接入帶來的問題?

採集與連接終端NAT

另一方面,雲端需要有強大中心化運維能力。物聯網終端數量過於巨大,現場部署工作複雜,最好能將現場配置工作全部放在後臺,因此,智菱物聯還開發了專業的NAS物聯網協議並支持各行業通訊規約,並且建立一套和後臺強相關的通訊協議和運維機制。

雲平臺給與採集終端計算邏輯並且完成管理和整體部署,『就像蜜蜂和螞蟻的群體行為,蜂王繼承給蜜蜂簡單的行為,整個蜂群可以實現複雜邏輯,這就是邊緣計算和雲平臺形成的整套算法。』

『沒有邊緣計算,就沒有數據安全,沒有海量傳感結耦以後即插即用和解析,沒有辦法做網絡優化和本地邏輯。』通過NAS創新架構,他們有效解決了CROSS挑戰,其價值包括:

邊緣計算實現海量接入:NAS將計算、網絡、存儲能力從雲端延伸到物聯網網絡邊緣,解決海量、異構聯接與網絡運維難題,令海量感知器件接入與部署成為可能。

解決物聯網碎片化頑疾:利用NAT協議融合、接接口融合、數據融合、容器化第三方應用能力。另其可複製於大部分碎片化應用市場,豐富除視頻之外的環境全方位感知能力。

促進信息化系統標準統一:提供物聯網最後一公里的組態化、通用化解決方案,有助於信息化系統應用標準的統一及系統間的協同共享。並能夠使系統集成商更聚焦於客戶價值實現的平臺應用與數據挖掘工作中

4、創業的第一要素就是有價值

簡單來說,物聯網分成三個行業,第一傳感器獲取數據,第二是通訊運輸數據,第三是應用,即將數據採集匯聚到平臺,並通過數據挖掘和算法完成預測。而智菱物聯重點解決的即是數據搬運問題,『做未來的數字化和信息化的順豐,把你想要的數據從相應的地方提取並且標準化,選擇合理的路線在承諾的時間範圍內送達。』

在當下三者之間實際上界限模糊,不少商家都在跨界,特別是不少傳感器廠家試圖跨入通訊、互聯網領域,結果就跑偏了。實際上,傳感器是非常難、需要沉下心來做的百年行業,本身有更大的價值。在黃輝看來,物聯網行業整個鏈條中,誰都不應該剝奪誰的市場,目前是重新追求工匠精神時代,『我的產品就連外觀都很不錯,在於我覺得要做一件事,外觀其實不重要,要做的極致。』

於是,公司成立以後,團隊基本上就做了兩件事,一是產品研發,二是行業研究,直到2018年才開始進行產品銷售,可以實現收入大概三到四千萬。團隊中大部分都是技術人員,『研究一件事要認真,不用去想過多利益的事情,把產品做好一定會有利益,因為我們知道行業趨勢是什麼。』

智菱物聯:萬物互聯的行業物聯網,如何解決海量接入帶來的問題?

目前,智菱物聯已與華為、阿里、中國電信、軟通動力、MXCHIP、Alpha M.O.S等企業建立深度技術與市場合作關係,與長江白暨豚國家自然保護區、石家莊物聯網產業發展研究院等政府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究與推進NAS系統的應用落地。

黃輝認為,物聯網三大屬性:政治屬性(包括維穩)、公益(幫助弱勢群體獲取信息,比如農民種植)和市場屬性(數據可以變成價值,成為真正的商業利益),在目前政府幾個領域內都可以轉得開,政治和公益對於環保、生態、水利、消防安防等各個方面都很有價值;市場屬性在當今振興農村的大背景下也能很好地展現出來。

因此,在為物聯網提供nas系統服務,解決數據搬運問題之外,他還選擇農林、水務、生態保護、消防等做全產業垂直應用,因為這些領域足夠薄弱、最需要信息化,並且具有低功耗要求、場景多元化、環境惡劣、超低供耗、能源不可供應、跨區域、跨系統扥特點,現有技術無法解決而可以通過物聯網來解決,最重要的是,這些行業有足夠價值。

智慧消防:實現部分危險情況提前預警和聯動處置能力,降低事故發生概率,提升城市安全。

智慧農業:建立農業生產過程的全方位感知與控制能力,實現養殖與種植的精益化生產。

生態保護區:通過相關數據的存儲、統計、分析獲得環境與生態的動態變化趨勢與關聯關係模型,從而為環境生態保護工作提供可靠、高價值的決策依據。

智慧水務:為水務相關領域的實時監管、統籌規劃、緊急處置等工作提供保障。

對於黃輝來說,創業的第一要素就是有價值,『任何事情如果自己都想不通,想不明白講不清楚就做不好,如果沒有分析清楚自己的價值,而盲目跟風做一些產業沒什麼用。』因此,他選擇的幾個行業可以說都是『利國利民』的,用信息化提升其發展速度,實現跨越式的管理水平的提升,這是他的夢想。

- End -

裸泳已進駐今日頭條、新浪、網易、天天快報、搜狐、九派、大魚號、雪球、財條等,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